《國開寫作基礎形考任務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開寫作基礎形考任務3(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教材中談到寫作要 “言之有文”,這里的“文”包含多層次的內涵,
請結合教材內容,作簡要分析、梳理。 答:“言之有文”指的是作者要能有效的使用語言表達思想 .首先應
當對語言與思維的相互關系有準確的認識和把握; 其次應當對書面 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有自覺的認識和把握; 第三還應當對書面語言表 達的風格特征有初步的認識和把握。 “言之有文”還指寫作中的表達 方式和表現(xiàn)技法 .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五種。 表現(xiàn)技法因其表達方式方式不同也有多種多樣 :如敘述的技法有順
敘法、倒敘法、插敘法、平敘法等;描寫的技法有烘托法、對比法、 錯綜法等;說明的技法有定義法、詮釋法、分類法等;
2、議論的技法有 例證法、引證法、反證法等;抒情的技法有客觀法、主客化合法和主
2、運用教材有關“言之有文”的相關理論解釋,閱讀文章《在馬克 思墓前的講話》,對文本語言的準確、暢達、簡潔等基本特征進行分 析。
答:答:“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寫作中書面語言表達的基 本特征:準確、暢達和簡潔,本文便具有這些基本特征,具體分析如 下:
①本文語言準確嚴密, 處處關照呼應本文語言的準確性表現(xiàn)在: 對馬 克思逝世的痛惜與悼念, 對他的斗爭精神和崇高人格的贊美, 評價馬 克思的偉大歷史功績, 以及對反動派的蔑視等, 遣詞用句都十分確切、 明白。如第 1 段說明馬克思逝世,用了“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3、停止
思想了”“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 “永遠地睡著了”,第 7 段在 評述馬克思的斗爭精神和實踐活動時說 “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而 他進行斗爭的熱烈、頑強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見的” ;又如把創(chuàng)立國 際工人協(xié)會說成是馬克思“全部活動的頂峰” “即使別的什么也沒有 做, 也可以為這一成果自豪” ,第 8段在贊揚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產 生的巨大影響時,用了“嫉恨” “誣蔑”“驅逐” "誹謗” "詛咒”以及 “尊敬、愛戴和悼念” ,分別表明敵人與戰(zhàn)友對他的不同態(tài)度。從語 言的嚴密性來看,無論是一句中的修飾和限制,還是句與句、段與段 之間的過渡、承接和照應, 都十分嚴謹、周密。例如第 2 段所寫“這
4、 個人的逝世, 對于歐美戰(zhàn)斗著的無產階級, 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 量的損失”,成為下文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評價馬克思偉大貢獻的一 個總綱。第 6 段中“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 主要的?!鼻耙痪涑薪由弦欢巫詈笠痪湓?,概括第 3~5 段的內容,也 與第 2 段中的“對于歷史科學”相呼應;后一句開啟下文, 與第 7 段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相連,并為從實踐方面介紹馬克思 的成就埋下伏筆。 又如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第 3 段中“即歷來為紛 繁蕪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 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 相反” ,這兩句從精練的要求看似與它們的 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 不可估
5、量的損失”,成為下文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評價馬克思偉大貢 獻的一個總綱。第 6 段中“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 上遠不是主要的。”前一句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句話, 概括第 35 段的內 容,也與第 2 段中的“對于歷史科學”相呼應;后一句開啟下文, 與第 7 段“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相連,并為從實踐方面介 紹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筆。又如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第 3 段中“即歷 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 “而不是像過去 那樣做得相反”,這兩句從精練的要求看似與它們的前一句重復, 但 它們之間一方面相互呼應, 一方面又分別從另一個角度對前一句進行 闡釋進一步揭示出馬克思
6、發(fā)現(xiàn)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重大意義。 全段文 字用一個多重復句的形式表述, 意思表達十分嚴密。 第 6 段中“任 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 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 見 - 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一句,兩個破折號中間的文字對前面 的話加以解釋和補充, 全句意思暢達、 周密,同時又為下文做了鋪墊。
②本文議論、記敘、抒情融為一體,結構嚴謹,連貫暢達全文以議論 為主體,全件《共產黨宣言》的;他是如何宣傳巴黎公社的意義,支 持公社的事業(yè), 幫助公社流亡者的; 還有他的包括 《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 《資本論》等在內的一系列光輝著作等等。但如果這樣寫起來,勢必 要成為一部長篇大論, 而且參加馬克思
7、葬禮的人都是他的老朋友和親 屬, 對馬克思的一生較為熟悉。所以恩格斯不單是以馬克思親密戰(zhàn) 友的特殊身份抒發(fā)自己個人的哀思, 也是代表全世界無產階級對偉大 導師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他站在歷史發(fā)展的高度, 對馬克思一 生的偉大貢獻作了科學的評價。全文僅 1300 多字,對于熟悉和了解 馬克思的人, 介紹這些內容就已足夠; 對于不熟悉或想進一步了解馬 克思的人, 這些文字是他們認識馬克思和他的科學理論的鑰匙; 而 對于那些不想了解乃至反對馬克思的人, 這些話語也足以使他們受到 震撼。綜上所述,本文語言的準確、暢達、簡潔,整體“言之有文”
3、運用教材有關“言之有文”的相關理論解釋,閱讀散文《雪
8、野里 的精靈》,對文本語言的文采之美進行分析
答:
一、語言分析: 文章寫了千年銀杏樹和雪地里星星點點的小花小草, 一大一小, 一個 穿越千年,生命不斷裂;一個每年一枯榮,生生死死。 “我”的感受 是什么呢?在定林寺蒼勁高大的銀杏樹面前的感受是: “頓被一種強 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懾,所征服,所溶解”,“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 而在小花小草的面前,“我”的感受是:“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 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戀、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質。即使天 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 它們也會頑強地舉起美的萌芽, 決不 肯把生命的蓬帆輕易降落。 ” 二、表達方式分析: 文章運用敘述、描寫、抒
9、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舉例如下:敘述—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個暮冬,我到嶗山頂峰的駐軍觀察哨采訪。 大雪后的嶗山, 峰若玉雕, 石似晶鑄。我與哨長挾石踏雪, 拽枝騰挪, 來到一向陽處的山坳。這里,我猛然發(fā)現(xiàn),向陽的竹林邊,竟有柔草 如菌,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這銀色的世界里織出了一小片綠 毯?!笔闱椤斑@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 望、追戀、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質。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 都冷了,它們也會頑強地舉起美的萌芽, 決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輕易降 落?!?
三、表達技巧分析:
對比法:這里有兩個對比,一是高大的銀杏樹與星星點點的雪中小花 小草的對比,以銀杏樹的高大更加襯托出它們的小, 二是小花小草的 孱弱與嚴寒天氣的對比,但它們正因其小而顯得有一種特別的偉大和 美麗,那就是它們的以渺小的身軀“堅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雪 地里”,“纖細里充溢著堅韌,孱弱里蘊藏著剛強,微小里含納著博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