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法”的探索與實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屋建瓴法”的探索與實踐(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高屋建瓴法”的探索與實踐
大多數(shù)人上山,往往是從山腳開始,一步一步向上爬。我們起初也會被告誡“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要腳踏實地邁好每一步。當然,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坐高空
纜車甚至乘直升機同樣可以到達山頂,比一步一個腳印去丈量快得多。究其原因,則是方
式方法、技術手段上的再造與突破、超越與創(chuàng)新。其中的方法手段謂其表,是“器”或
“術”,而背后支持方法手段的選擇與應用的,則是深層的“道”,可以說是理念或價值
觀,可謂其里。
同樣的道理,對一個學生學習進程的設計與安排,如我們當下的經(jīng)驗與行動,一般都
是從最低點,以一個比較低級的層次或階段開始,然后逐步升級,而這個周期常常
2、需要花
費較多的時間才能達成目標。難道這是學生完成學習進程的唯一通道嗎?回答未必如此,
甚至可以旗幟鮮明地予以否定,而選擇反其道而行之的教育方法,即采取先占領制高點,
然后再俯瞰腳下,進而收獲“一覽眾山小”的成效。
這是鶴立教育集團中西會通班采用的又一種教學方法,即“高屋建瓴法”。
所謂的“高屋建瓴法”,是以影響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目標預設為中心,遵循為學生提
供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推動學生體驗高尚精神生活的價值取向,選擇有利于學生形成德
行優(yōu)、身心健、知識豐、能力強、智慧達諸多品質(zhì)的精神素材作為課程資源教學內(nèi)容,從
而建構學生高品質(zhì)的認知結(jié)構。
目前,在我校會通班,針對文科領域
3、的課程,尤其是對語文教材的學習,我們采取的
基本措施是簡約、簡略,同時,引進更高級別的經(jīng)典以及不同學科領域的名著。我們遵循
文史哲一體化的原則,引導學生在文學的視野中,領略世事變幻,感悟人性多樣,體驗生
命多彩;在歷史的視野中,明了宇宙、人類社會演進之途;在哲學的視野中,探究萬物變化
之妙。為此,《論語》《道德經(jīng)》《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哈姆雷特》《宇宙簡史》
《簡單邏輯學》《蘇菲的世界》《渴望生活》《蔣勛破解梵高之美》等,就成卷學生閱讀求索的對象。
或許有人會問,學生不學習低段的內(nèi)容,能學懂高段的內(nèi)容嗎?其實,中國古人的
“童蒙養(yǎng)正”教育早已為我們做出了示范。在古代,兒童啟
4、蒙階段的教育,孩童學習的
《三字經(jīng)》《千字文》《小學絹珠》《龍文鞭影》《幼學瓊林》……其內(nèi)容之廣、難度之
大想必不是今天哪一本語文書可堪比肩的。而且,也有一個不爭的事實,不少先賢圣哲年
紀輕輕就可以通過科舉為官出仕。從生存能力上看,他們比現(xiàn)在的孩子更早成熟,并有更
多的擔當。這與其兒時開蒙所學內(nèi)容之豐富、含金量之高有直接關系。
我們也清楚地知道,不少學生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由于諸多原因,的確缺少一種高遠
的追求。從根本上講,這是針對學生的人文教育的缺失。讓我們大力提倡閱讀學習名人傳
記,讓學生找到人生楷模;閱讀哲學、邏輯學,培植學生的問題意識、懷疑精神,塑造獨
立思考的人格;閱讀人類文明史,讓學生眼光變得博大;閱讀自然科學,讓學生勇于探究宇
宙的真相……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