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黃河象》教案 北京版.doc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黃河象》教案 北京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黃河象》教案 北京版.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黃河象》教案 北京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課文通過介紹北京自然博物館陳列的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過程,以及被發(fā)現(xiàn)、發(fā)掘、命名的過程。說明了大地在二百萬年間發(fā)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大的變化,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變的可靠證據(jù)。課文按敘述的不同方面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黃河象骨骼化石的樣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寫科學家推想了黃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過程。這部分內(nèi)容是課文的重點,其中第4自然段尤為重點,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來。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寫發(fā)現(xiàn)和挖掘黃河象骨骼化石時人們所看到的情景以及黃河象名字的來歷。本篇課文內(nèi)容既有現(xiàn)實的,又有推想的,這篇文章作者在安排材料上也表現(xiàn)出了獨具匠心。作者先寫北京自然博物館陳列的黃河象骨骼化石既高大又完整,以此引起讀者的好奇。接下去寫假想黃河象失足落水、變成化石的故事,讀來生動有趣。接著交代地殼的變化,使故事更具科學性。最后寫挖掘時人們親眼看到的情景,點明了假想的根據(jù)。這樣安排材料可以收到引人入勝的表達效果。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積極倡導課程改革的理念。學生經(jīng)過前四年的學習、培養(yǎng),已經(jīng)逐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能自主讀書,充分預習課文,敢于質疑,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語文學習也積累了一些方法。能通過網(wǎng)絡、書籍等多種渠道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具備一定的搜集信息資料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炙烤”、“有氣無力”、“發(fā)現(xiàn)——發(fā)掘”、“挖掘——發(fā)掘”等詞語的意思。 2.能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找出描寫黃河象化石樣子的句子,并能體會出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 3.通過閱讀,了解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點,以及它的形成過程,被發(fā)現(xiàn)、發(fā)掘、命名的過程。 4.找出課文中推想的內(nèi)容,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說這樣推想的依據(jù)。 5.能抓住主要內(nèi)容,簡要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化石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學習目標 1.同學們,你們知道化石是什么嗎?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有關化石的資料,誰先給大家介紹?(指名學生上臺解說、介紹,展示自己搜集的化石圖片或有關化石的資料等。) 2.同學們,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里,陳列著一具大象的骨架,這就是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只黃河象,看看通過學習,你能了解到哪些知識。(板書課題:黃河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2.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的情況。通過預習,還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新詞嗎?或者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教師強調容易出錯的字,重點指導: 礫 橢 椎 爍 隨 稚 3.了解學生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情況。讀了課文,想想課文寫了黃河象化石的哪些內(nèi)容?你解開了哪些疑問? 學生解答教師板書: 樣子 來歷 發(fā)掘 三、圖文結合,了解象化石的特點 1.黃河象骨骼化石是什么樣子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自然博物館,去參觀這具大象的骨骼化石。 2.(出示課件)這就是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看著這具大象的骨架樣子,你覺得它有什么特點?(學生觀察回答。) 3.課文是怎樣描寫它的樣子的?請自讀課文第一段,劃出相關的語句,體會它的特點。 4.學生交流,概括化石的特點。 (1)重點引導學生從“高四米,長8米,大象牙就有3米多長,連末端趾骨也有3、4厘米長”體會它的高大。 (2)從“甚至連很難發(fā)現(xiàn)的舌骨也保存著,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這句話 ,結合重點詞語“甚至連…..也…..”體會它保存完整的特點,并仿照課文的句式說一句話。 5.觀察象化石的圖片,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骨架的樣子。 6.指導朗讀,帶著驚奇稱贊的語氣來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想想想化石的樣子,體會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 7.課內(nèi)質疑:(出示課件化石圖)面對著如此高大完整的黃河象化石,你有什么疑問嗎? 四、自主學習,感知推想的依據(jù) 1.教師過渡:古代黃河象的化石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fā)現(xiàn)史上是罕見的,那么它是怎樣被發(fā)現(xiàn)、挖掘出來的呢? 2.請快速、輕聲地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想想化石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找出答案。 3.出示句子:從“立即”、“ 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揮下”這些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4.黃河象化石被挖掘出來時是什么樣子的,請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5.教師出示句子,生齊讀這句話: “化石全露出來了,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頭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腳踩著礫石?!? 抓重點詞語:斜站沙土 腳踩礫石。 6.從它的姿態(tài),人們做出了怎樣的推斷?( 失足落水)板書 : 斜斜 站立 沒被移過 (體會推想的合理性、科學性。) 7.你知道這頭大象為什么取名為“黃河象”了吧?指導朗讀這一段。(體會時間的久遠,變化的巨大,讀出神奇的感覺。) 五、合作探究,感悟形成的過程 1.過渡:從化石出土時的樣子可以推斷出象大象是失足落水的,而且死后沒有被移動過,由此科學家還想象出了一個美麗而又悲壯的故事,為我們推想了黃河象化石的來歷,你們想知道嗎? (1)提問:什么是推想? (2)了解“推想”:對于發(fā)生在幾百萬年前事,我們現(xiàn)代人根本不可能親眼看見,也不可能找到現(xiàn)成的資料查詢,人們只能根據(jù)一些歷史性的東西來進行想象、假設。這就是推想。那么,科學家是根據(jù)什么來想象、假設黃河象化石的來歷的? 2.科學家從哪幾步推想了黃河象化石的來歷? 討論得出四層: (1)當時的時間、氣候和地理環(huán)境。 (2)黃河象怎樣來到小河邊。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黃河象是怎樣變成化石的。 3.教師:科學家根據(jù)黃河象化石被挖掘出來時的樣子,推想了化石的來歷,下邊,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是怎樣來推想化石的形成過程的。(學習第2~7自然段) 4.根據(jù)讀書要求讀課文,出示學習的目標,小組合作交流。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對這個故事,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你想問什么?請準備好,在小組內(nèi)交流。 5.小組推薦代表匯報學習成果。小組合作,表演大象當時陷進淤泥里的情景 。 6.出示動畫圖片,為動畫片配音,講述化石形成的過程。 (教師強調在復述的過程中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及結果說清楚。) (1)指名說出故事中最生動的一幕,出示課件讀句子。 (2)提問:為什么要說是橢圓形的石頭? 教師:課文中還有許多細致描寫的句子,你能找出來,談談你的體會嗎?(指導學生找出作者合理想象的細節(jié),體會作者豐富、合理的想象力。) 7.小結:可見推想不是憑空的想象,而是以事實為依據(jù),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這樣才能使人信服。 六、變換順序,嘗試復述課文 1.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對于課文的寫作順序,你有不同的見解嗎?能按另外的順序重新敘述這篇課文嗎?(只要學生的見解合理,都應該予以肯定。) 七、開拓思路,延伸課外 《黃河象》是根據(jù)推想寫出來的,閱讀文章時,我們還可以問自己,如果不是這樣,還可能是什么樣?請你自編一篇黃河象的來歷。 總評: 這篇教學設計較好地落實了課程標準的精神,本課的教學設計著力突出了以下幾個要點:首先,以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出發(fā)點,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終極目標。本教案共設計了七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關注了學生的感受、體驗。其次,教案設計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且“合作、探究”富有成效。第三,教學設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利用“讀讀、找找、講講、說說、演演”等形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第四,教案設計突破了課文固有的順序,能靈活地處理教材,根據(jù)文本的特點,依據(jù)學情,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選擇教學方法,思路清晰,結構嚴謹。這一設計很大膽,富有創(chuàng)意。除此之外,教案設計還突出了拓展整合的教學策略,重視溝通課堂內(nèi)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附送: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黃河頌》教學設計 魯教版 【晨讀在線】 l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蹙S l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 l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l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畎? l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 l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畎? 【學習目標】 1、用普通話準確流利、充滿感情地朗誦本詩; 2、感受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頑強不屈、團結奮進的偉大精神; 【學習重難點】 感受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頑強不屈、團結奮進的偉大精神 【課前預習區(qū)】 【資料助讀】 1、走進作者: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1927年在中學時代即參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輟學,曾做過學徒、店員和小學教師。1936年抵達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并從事進步文藝活動。1935年8月創(chuàng)作《五月的鮮花》歌詞,以求深懷憂患與憤恨,體現(xiàn)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廣為傳唱。1939年到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2、《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是光未然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1938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中華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通過自己創(chuàng)作的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以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激情?!饵S河大合唱》共有8個樂章:《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詩中雄奇的想象與現(xiàn)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歌唱苦難與抗爭,刻畫黃河的形象,反映中華兒女抗戰(zhàn)的真實場面。 (一)了解背景。同桌交流:我所了解的光未然和《黃河大合唱》。 (二)識記字詞。初讀詩歌,自主完成下面的內(nèi)容。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高山之巔( ) 驚濤澎湃( ) 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 )( ) 屏障( )哺育( ) 體魄( ) 滋長( ) (2)理解并積累下列詞語 巔 澎湃 狂瀾 屏障 哺育 體魄 滋長 (三)評價概括。用一個句子來評價該詩內(nèi)容。 【導學過程】 一、讀一讀 (一)一讀:讀通詩義。自由通讀這首詩,初步感受本詩磅礴的氣勢。 (二)二讀:讀好停頓、重音。 提示:朗讀時注意把握停頓和重音,力爭讀出黃河滾滾奔騰的氣勢,力爭讀出中華民族團結抗戰(zhàn)、同仇敵愾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 1、讀好停頓。①一般停頓。詩節(jié)間要有稍長停頓,次之是句節(jié)間的短暫停頓。②句斷意連。這是用氣上的技巧,也是個別句子間的表意要求。就是說誦讀中兩個句子雖然斷了,但讀時卻要讀出意義的照應。③領起字拖音:如:因為詩人站在高山之巔看黃河,這“黃河滾滾,奔向東南”是“望”統(tǒng)領的內(nèi)容,所以“望黃河滾滾”中的“望”字讀的時候應該把聲音拉長一點。④重點句。如:“啊,長江!啊,長江!”兩句反復,要讀出不同,后句要比前句讀得更舒緩,更深沉?;蛘咦x得更高亢。(允許不同的讀法) 2、讀好重音。為了表達的需要,有些句子中的詞語需要重讀,發(fā)音時吐字要有力量。如: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掀”字應重讀。因為“掀”字不僅寫出了黃河奔流的動態(tài):掀起萬丈狂瀾,而且寫出了它的氣勢驚人,所以讀的時候要讀出黃河奔流的高低起伏。(3)動作輔助。為了感情表達的需要,除了用聲音表達外,有時還需要用動作輔助,幫助抒發(fā)情感。 (三)三讀:讀出感情。 全班來一次大合作,請一位同學來讀前面表現(xiàn)黃河英雄氣魄的那一段,女同學一齊讀第一節(jié)“啊黃河”,男同學讀第二節(jié)“啊黃河”,全班讀第三個“啊黃河”。注意!讀好關鍵詞,讀出情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思想感情。 舉例:詩人直接贊頌黃河英雄氣魄的詩句。三個“?。↑S河!”的內(nèi)容第一個可以讀得舒緩、深沉,因為詩人從歷史貢獻這一角度來贊美黃河,既然是搖籃,那么讀的時候就應該讀出舒緩與深沉之情。第二個“??!黃河!”呢?詩人從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出發(fā)把黃河比作巨人,巨人高大威猛,讀的時候,應把巨人的偉大堅強讀出來,第三個“啊!黃河!”以飽滿激動的感情讀,理由是詩人從黃河的流域寬廣:“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來寫,這是詩人抒發(fā)感情的高潮,所以讀的時候,感情越讀越激昂。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這幾句的讀法:總起句停頓略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應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二、背一背 請同學們交流速背方法并快速背誦。 (用背誦強化自己的理解。提示:好的詩詞是珍珠,是寶玉,而背誦能把這些珍珠與寶玉占為己有,讓我們把它記在心里。) 【互動探究區(qū)】 【探究活動一】 1、小組合作品讀:: (1)品詞。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一個字或者一個詞,說說它的美妙之處。比如:“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敝械摹芭币驗椋? (2)品句。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一個句子,給出喜歡的理由。比如:“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3)品藝術手法。本詩精妙之處比比皆是,藝術手法更是高超絕倫,請任選角度加以欣賞。 【探究活動二】 (1)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詞?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詩歌第一節(jié)即開宗明義地說出了“歌頌黃河”的主題,請歸納出作者歌頌了黃河的什么精神? (3)詩句“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中的“望”字,把它換成“看”字好不好?為什么?“望”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這句話把“頌黃河”部分劃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哪些角度對黃河進行贊頌的? (5)詩人稱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們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如果把“搖籃”改作“燈塔”,可以嗎? 【拓展延伸區(qū)】 一、寫一寫 模仿該詩,以《家鄉(xiāng)的小河》為題,寫一首小詩。 二.黃河之水天上來 若把祖國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雞,黃河便是雄雞心臟的動脈。黃河流程約5500千米,流域面積達75萬平方千米,上千條支流與溪川猶如無數(shù)毛細血管,源源不斷地為祖國大地輸送著活力與生機。 古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形象地描繪出黃河源頭之遠,流程之長。約古宗列渠是黃河的發(fā)源地,位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的北麓。從這里汩汩流出的泉水,順山勢匯聚成溪。平緩處,溪水清澈見底,倒映的雪峰、流云清晰可見;湍急處,溪水與碎石碰撞,聲音如走馬搖鈴,清脆悅耳。 沿東南走向,淙淙小溪前行幾百千米后,折向西北,途中不斷吸納各地匯聚而來的支流,水量變大,能量增加,逐漸形成一條氣勢磅礴的大河,穿梭在高山峽谷之間。 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界處,洶涌澎湃的黃河飛躍而下。這一段有不少峽谷,水流落差很大,為修建水電站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劉家峽、李家峽、龍羊峽等水利樞紐就聳立在這里。 著名的劉家峽水電站不僅是整個西北電力網(wǎng)的樞紐和核心,也是黃河流域的著名景觀。大壩約有40層樓房那樣高,將上游下來的河水攔截聚集,用以源源不斷地發(fā)電。到了雨季,蓄水過多,就要開閘泄洪,水流爭先恐后地從閘門咆哮而出,猶如發(fā)怒的雄獅,又似咆哮的巨龍,只覺得地動山搖、震撼心魄。此時,舉目上望,蒸騰的水汽像云霧一般在空中盤旋繚繞,形狀如蘑菇,似竹筍……姿態(tài)萬千,隨風變幻。 黃河之水不僅可以發(fā)電,還可以灌溉。在干旱的內(nèi)蒙古,黃河塑造了有“塞上米糧川”美稱的河套平原。豐收時節(jié),河套平原麥浪滾滾,瓜果飄香。從空中俯視,渠道縱橫,萬頃良田如同排列整齊的棋盤、精巧別致的折扇,又像精心編織的地毯。 春秋季節(jié),在黃土高原一帶,可以欣賞到“黃河夕照”的景觀。極目千里高原,蒼茫的黃沙捧托著火紅的太陽,疏落有致的溝壑在陽光的斜射下形成間隔不等的陰影。四周靜寂無聲,只有沉重的水流聲,節(jié)奏分明。由遠而近,河面映現(xiàn)的色彩不斷變幻,火紅、紅黃、淡黃……層次非常分明。偶爾,遠處的天邊升起一兩柱淡淡的炊煙,便會欣賞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妙畫面。倘若幸運,還可以見到近乎絕跡的羊皮筏子。坐標筏子,聽艄公哼著小調,順著平緩的水流,安全地漂到對岸。 歷史上,黃土高原曾經(jīng)森林茂密,水草豐美,是我們祖先生息繁衍、耕作居住的地方。后來,氣候的變化和無節(jié)制的開墾放牧,使得黃土高原的植被不斷遭到破壞,土壤結構變得疏松,草木也越來越稀少。大量的泥沙被沖進河里,清清的河水失去最初的靈秀清澈,成了一條真正的“黃”河。古人稱黃河是“一石水,六斗泥”,專家們調查發(fā)現(xiàn),每年從黃土高原輸入下游的泥沙竟達16億噸。更嚴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不斷下降。有人沉重地說,黃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華民族的血液。治理黃河,首要的任務就是制止水土流失。 黃河的中游,兩岸山峰聳立,峽窄水急,形成許多奇異的景觀。壺口懸瀑,位于山西吉縣縣城西南25千米處。此處兩岸夾山,河道狹窄,滾滾黃河奔流到此,倒懸傾注,波飛浪滾,驚濤怒吼,震耳欲聾,如同巨壺沸騰,最充分地體現(xiàn)出黃河的氣勢,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 滔滔河水進入下游,隨著地勢變得平緩,它的流速也慢了許多。泥沙便慢慢沉積下來,使下游的河床不斷抬高,有的河段竟然高出地面10米以上,成了舉世聞名的“地上河”。一旦中上游雨水過多,洪水便有泛濫的危險。歷史記載,黃河下游曾先后發(fā)生過1500多次大決口,造成沿岸人民流離失所。 黃河劈山開地東去,快入海時已顯得步履沉重,只能緩緩地向前推進。當與海水相遇時,受到潮水的頂托,一部分泥沙便積淀在入??冢纬蓤杂驳暮訊?。為了越過這道河崗,遠道而來的水流至此又突然抖擻精神,騰躍而起,橫激起一道水墻。伴隨著陣陣悶雷般的轟鳴,高高翻滾的巨濤鼓動騰躍,宛如一條出海蛟龍。至此,黃河流經(jīng)青海、甘肅、內(nèi)蒙古、陜西、山東等九個省區(qū),注入渤海,完成了曲折壯麗的行程。 黃河無私地滋潤著兩岸的土地,養(yǎng)育著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人們把它稱為“母親河”。 讀后感悟 【作業(yè)超市】 一. 閱讀關于黃河的文章,并做摘抄; 二. 完成本課練習冊。-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黃河象 2019年春六年級語文下冊黃河象教案 北京版 2019 六年級 語文 下冊 黃河 教案 北京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564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