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認識固體 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3.1認識固體 教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3.1理解固體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辨別周圍的環(huán)境中的物體,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給物體分類。
2、會使用感官和工具理解固體在顏色、形狀、軟硬、透明、輕重等方面的性質(zhì),并能描述出來。
知識與技能:
知道不同的固體能混合,也能分離。混合前固體重量不變、體積改變。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文具盒、石塊、筆、雞蛋等各種固體;水、飲料、膠水、酒精等液體;天平、量筒、量杯。
2、學生準備:各種固體、錘子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來理解相關固體和液體的一些知識。
(板書課題)關于固體
2、和液體,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學生回答。
(二)自主學習。
1、按固體和液體兩類給物體分類。
(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一些物體,請學生按固體和液體分類。
(2)師生交流。
(3)還有哪些物體是固體或者是液體。
(4)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牙膏是固體還是液體?”讓學生充分討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不需要下定論,只要學生能夠說出道理即可。
(5)教師演示“和面”的實驗。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攪拌,直到攪不動為止。邊攪動邊讓學生描述當時是固體還是液體?從而讓學生明確固體和液體的區(qū)別。
2、研究固體和液體的性質(zhì)。
(1)小組確定研究哪幾種固體。
(2)組內(nèi)講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體
3、的性質(zhì)。
(3)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記錄研究的情況。
(4)小組內(nèi)交流,完善本組的研究成果。
(5)小組間交流,描述固體的性質(zhì),還要比一比,哪個組研究的項目多。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使用多種感官、多種方法能夠全面地理解固體的性質(zhì)。
(6)引導學生總結(jié)固體的共同性質(zhì):都有一定的形狀。
(7)學生實踐活動:用多種辦法把P44上列舉的固體弄碎,并按硬度的強弱排隊。
3、繼續(xù)研究固體和液體的性質(zhì)。
(1)小組確定研究哪幾種固體。
(2)組內(nèi)講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體的性質(zhì)。
(3)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記錄研究的情況。
(4)小組內(nèi)交流,完善本組的研究成果。
(5)小組間交流,描述固體的性質(zhì),
4、還要比一比,哪個組研究的項目多。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使用多種感官、多種方法能夠全面地理解固體的性質(zhì)。
(6)引導學生總結(jié)固體的共同性質(zhì):都有一定的形狀。
(7)學生實踐活動:用多種辦法把P44上列舉的固體弄碎,并按硬度的強弱排隊。
4、研究固體的混合與分離。
(1)研究固體混合前后重量是否變化。
教師帶領同學們利用天平來共同完成這項實驗。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使學生發(fā)現(xiàn),固體混合前后和重量不變。
(2)研究固體混合前后體積是否變化。
讓學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獨立完成此項實驗。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原來自己的猜想與實際情況有不同之處,使學生明白,工具的測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
(3)指導學生把黃豆、綠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開。
A.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B.小組交流辦法。
C.如果課內(nèi)時間不夠,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3.1認識固體
研究固體的性質(zhì)
研究固體的混合與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