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歷史岳麓版 必修三 第四單元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 第36講 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精修版高考歷史岳麓版 必修三 第四單元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 第36講 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歷史備考精品資料【精校版】
必修三 第四單元 第36講
一、選擇題
1.“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皎潔無云而且繁星漫天;明與暗的最美妙的色澤在她的儀容和秋波里呈現(xiàn);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強,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這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詩人拜倫的作品《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下列作品與此藝術風格一致的是( A )
A.《藍色的多瑙河》 B.《戰(zhàn)爭與和平》
C.《紅樓夢》 D.《向日葵》
[解析] 拜倫是浪漫主義詩人,《戰(zhàn)爭與和平》、《紅樓夢》屬于現(xiàn)實主義作品,《向日葵》屬于印象派繪畫,只有《藍色的多瑙河》屬于浪漫主義音樂。
2.(2016·無錫)在紐約蘇富比舉辦的秋拍
2、中,凡·高油畫《靜物,插滿雛菊和罌粟花的花瓶》落槌,加上傭金拍價合計為人民幣3.77億元。這幅畫堪稱其短暫絢麗的藝術生活中巔峰之作。對這幅畫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C )
A.用熱情奔放的筆調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
B.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觀察世界并忠實地描述它們
C.用強烈的色彩和火一樣熱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D.利用下意識和幾何形體的排列表達猛烈的情緒
[解析] “凡·高油畫……這幅畫堪稱其短暫絢麗的藝術生活中巔峰之作”應是印象畫派的作品,而“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是浪漫主義美術,與材料不符,故A項錯誤;“觀察世界并忠實地描述”是現(xiàn)實主義美術,與材料不符,故B項錯誤;印象畫派醉
3、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強調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強烈主張個性的抒發(fā),與“強烈的色彩和火一樣熱情”相符,故C項正確;“利用下意識和幾何形體的排列”是現(xiàn)代主義美術,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
3.
右圖是愛德華·馬奈的作品《畫室里的午餐》。右邊坐著的吸煙男子和左側的一支舊槍,只是用以轉移完全被前面的青年人和后面的婦女所吸引住的觀察者的注意力。兩個人物的出現(xiàn),給人一種幻術般的、非真實的感覺,然而從藝術意境這個角度來看卻是確實可信的感覺。色彩的運用更加深了這一印象。這幅畫應屬于( A )
A.印象畫派作品 B.浪漫主義畫派作品
C.現(xiàn)實主義畫派作品 D.現(xiàn)代主義畫派作品
[解析
4、] 本題考查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意在考查解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信息“色彩的運用更加深了這一印象”,結合所學知識印象派注重光與色的運用,故選A項。
4.(2016·合肥)莫奈名畫《倫敦國會大廈》把倫敦霧描繪成了紫紅色,倫敦人對此頗感不解。但人們觀察后發(fā)現(xiàn),工廠煙囪中噴出帶有火星的煙霧在陽光映射下的確是紫紅色的。該作品( D )
A.創(chuàng)作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期間
B.屬于現(xiàn)實主義的美術作品
C.反映了對“理性王國”的失望
D.揭示工業(yè)化對環(huán)境的危害
[解析] 材料雖然反映的是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現(xiàn)象,但是材料中沒有交代創(chuàng)作時間的確切信息,故A項錯誤;按照材料表述,莫奈在創(chuàng)作時
5、側重表達了“光和色”的主題,屬于印象畫派,故B項錯誤;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畫家著重表達對“理性王國”的失望,與題干主旨不符,故C項錯誤;材料中表達了開始的時候人們對畫作的不理解,因為按照常理說霧是白色的,但是當人們注意觀察時,“工廠煙囪中噴出帶有火星的煙霧在陽光映射下的確是紫紅色的”,這反映了工業(yè)生產使用煤炭為燃料排出的廢氣中含有大量的顆粒物,間接表達了工業(yè)化危害身體健康的意思,故D項正確。
5.《西方藝術史》中寫道:“照相術和新的科學探索手段令畫家們興奮不已。……攝影揭示了表象的多樣性以及直接捕捉真實的能力,這便促使人們就同一場景置于不同光線和氛圍之時形象所產生的變化進行探索。
6、”由此產生的畫派代表作品是( D )
A.《馬拉之死》 B.《自由引導人民》
C.《播種者》 D.《日出·印象》
[解析] 依據信息“……攝影揭示了表象的多樣性以及直接捕捉真實的能力,這便促使人們就同一場景置于不同光線和氛圍之時形象所產生的變化進行探索”可知由此產生的畫派重視光學科技成果的應用,注重光與色彩,應屬于印象畫派,D項正確。A、B、C三項分別屬于新古典主義美術、浪漫主義美術和現(xiàn)實主義美術,不符合題意。
6.(2017·洛陽)下圖作品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創(chuàng)意的部分是三個披掛在枯樹、平臺、動物尸骸上軟趴趴、看似會流動的鐘表。該作品( D )
A.創(chuàng)作于19世紀中
7、期
B.真實再現(xiàn)了社會現(xiàn)實
C.突出理性,注重畫面的嚴整與和諧
D.反映了工業(yè)化快節(jié)奏下人們的緊張感加劇
[解析] 觀看圖片,并結合題干描述可知,該美術作品的特點是反傳統(tǒng)、反理性,應屬于現(xiàn)代主義特點,D項符合題意。A項時間錯誤;B項屬于現(xiàn)實主義美術;C項屬于古典主義美術。
7.《西方藝術史》認為:“藝術應該從所有的思想領域中解放出來,自由和偶然哺育著靈感。(某畫家)從紙上的一滴墨水點或咖啡點出發(fā)去尋求變化,沖動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勞作。于是,與個人筆觸聯(lián)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據了統(tǒng)治地位,因而也損失了精細準確的畫面?!迸c該描述相符合的美術作品是( D )
A.《格爾尼卡》
8、 B.《日出·印象》
C.《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D.《自由引導人民》
[解析] 根據材料“ (某畫家)從紙上的一滴墨水點或咖啡點出發(fā)去尋求變化,沖動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勞作”可知這種風格應該是浪漫主義風格,《自由引導人民》是浪漫主義,D項正確;《格爾尼卡》是現(xiàn)代主義,A項錯誤;《日出·印象》是印象主義,B項錯誤;《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現(xiàn)實主義,C項錯誤。故選D。
8.(2016·南通)下圖《膽小的農夫》,塑造了19世紀中后期俄羅斯農民形象。這幅畫的特點是高超的藝術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畫面的完整性。下列創(chuàng)作理念與該作品最為貼近的是( B )
A.“
9、專注于對自然任意和瞬間的描繪”
B.“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沒有見過他”
C.“最美的藝術品就是要傳達出藝術家的純粹的幻想”
D.“色彩的目的,是表達畫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世界文學藝術。題干中“19世紀中后期俄羅斯農民形象”是對俄羅斯農民真實情況的反映,屬于現(xiàn)實主義風格。A項屬于印象派風格;B項反映該流派的畫風注重表現(xiàn)現(xiàn)實,屬于現(xiàn)實主義風格,符合題意;C項屬于浪漫主義風格;D項強調表達畫家的思想,屬于現(xiàn)代主義畫派的創(chuàng)作理念。故選B。
9.無聲片大師卓別林拍攝諷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獨裁者》時,美國電影管理局曾試圖阻止影片的拍攝,納粹分子則大肆攻擊卓別
10、林而之前對卓別林贊不絕口的好萊塢也改口批評起來,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 )
A.德國市場對于好萊塢意義重大
B.《大獨裁者》是又一部無聲片
C.好萊塢拍攝影片需經政府同意
D.好萊塢影評圈被納粹分子控制
[解析] 從題干信息“納粹分子則大肆攻擊卓別林而之前對卓別林贊不絕口的好萊塢也改口批評起來”可知好萊塢跟隨納粹分子的立場而變化,由此可見德國市場是好萊塢不敢得罪的地方,故A項正確;《大獨裁者》是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影片,故B項錯誤;從材料信息“美國電影管理局曾試圖阻止影片的拍攝”可知美國政府雖然反對但最終也沒有阻止成功,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能反映納粹分子控制好萊塢影評圈,故D項
11、錯誤。
10.(2016·烏魯木齊一診)1926年出生的查克·貝里,美國黑人音樂歌手,他的吉他演奏風格鮮明,作品融合了布魯斯與鄉(xiāng)村音樂的元素,善于創(chuàng)作與青少年息息相關、充滿時代感的音樂。很多后起的藝人,特別是海灘男孩、披頭士和滾石樂隊,都翻唱他的歌曲,模仿他的吉他演奏風格。“布魯斯”是指( C )
A.交響樂 B.爵士樂
C.搖滾 D.藍調
[解析] 交響樂,產生于美國羅斯福新政時期,交響樂并不是美國社會的產物,它更多的是歐洲音樂的一種移植和變種,故A項錯誤;爵士樂,源于19世界末20世紀之初的美國,誕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奧爾良,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與材料并不相符,故
12、B項錯誤;美國的搖滾樂,大約是產生于上世紀50年代初,是“黑人的靈歌”——節(jié)奏布魯斯、美國南部白人的鄉(xiāng)村音樂、城市之聲——“叮砰巷”音樂三種元素的有機結合,故C項正確;藍調,有關它最早的出現(xiàn)時間并不是很精確,一般認為是在1870年和1900年之間,起源于過去美國黑人奴隸的靈魂樂、贊美歌、勞動歌曲、叫喊和圣歌,與材料并不相符,故D項錯誤。
11. 20世紀初某學者在評價某一藝術時說:“它也象印刷術一樣通過一種技術方法來大量復制并傳播人的思想產品。它對于人類文化所起影響之大并不亞于印刷術?!痹撍囆g是( A )
A.電影藝術 B.雕刻藝術
C.繪畫藝術 D.電視藝術
13、
[解析] 本題考查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依據題意可以先排除B、C兩項;再結合時間,電影誕生于1895年,而電視則誕生于1926年,由此可以判定材料中所說的藝術即為電影藝術。
12.《新民周刊》記載:中國的80年代,最早堂而皇之播放邁克·杰克遜的歌曲就是那首著名的《四海一家》,它在中國的傳播不僅沒有遭遇到任何阻力,反而催生出它的衍生產品,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和郭峰的《讓世界充滿愛》,連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轍。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 )
A.體現(xiàn)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B.說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趨勢
C.“良知復興”運動席卷全球 D.中國對外開放進入全新階段
14、[解析] 本題考查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從題干中“它在中國的傳播不僅沒有遭遇到任何阻力”“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和郭峰的《讓世界充滿愛》,連演唱的方式也如出一轍”可以看出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故A項正確;B項正好與題意相反,故B項錯誤;材料只能看出四海一家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出現(xiàn)了它的衍生產品,并未體現(xiàn)“良知復興”運動席卷全球,故C項錯誤;2001年入世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全新階段,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近代以來,法蘭西民族創(chuàng)造出獨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響了歐洲乃至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領域而言,18世紀的歐洲
15、堪稱法國之歐洲。當時的歐洲人……為法國啟蒙思想家那些順應時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時間,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語熱”風靡除了英國之外的幾乎整個歐洲。
——呂一民《法國通史》
材料二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學家時說:“他的所有作品僅僅形成了一部書……我們在這里看見,我們的整個現(xiàn)代文明的走向,帶著我們說不清楚的、同現(xiàn)實打成一片的驚惶與恐怖。一部了不起的書,他題作‘喜劇’,其實就是題作‘歷史’也沒有什么?!?
材料三 20世紀40、50年代,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在法國文化界流行。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給世人描繪了一幅陰暗的世界畫面:人生是荒誕的,現(xiàn)實是令人惡心的,人們在生活中充滿恐懼感、迷惘感和孤獨
16、感。所以存在主義特別強調個體自由創(chuàng)造性、主觀能動性,把人的意義、人的價值歸結為人的自由選擇與創(chuàng)造。
——呂一民《法國通史》
材料四 20世紀90年代以來,法國憑借其文化軟實力大力推行文化外交。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說:“應對文化全球化,就是要提倡文化多樣性?!?
(1)據材料一,分析這些思想當時在歐洲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2)結合歷史背景,分析材料二該文學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驚惶與恐怖”的社會現(xiàn)實是什么。
(3)結合材料三,薩特存在主義哲學出現(xiàn)的背景可能與20世紀哪些重大事件相關。有人認為,20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正在走向崩潰,這一觀點是否符合史實?請說明理由。
(4)結合材料四
17、,20世紀90年代文化全球化加速,請分析其時代背景,并談談你對文化多樣性的認識。
[答案] (1)啟蒙思想順應了歐洲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歐洲國家普遍處在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下,社會矛盾尖銳;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新興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
(2)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社會貧富分化日趨嚴重,社會矛盾尖銳。
(3)世界大戰(zhàn)、經濟危機(或答經濟大蕭條)。
不符合。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走向崩潰。二戰(zhàn)后,西方國家通過政策調整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繼續(xù)發(fā)展,表明資本主義制度還具有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
(4)背景:兩極格局的結束為文化全球化的發(fā)展消除了障礙??萍及l(fā)展,信息技術的興起把世界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18、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不同文明與民族之間的往來日益加強。
認識:多種文化共存,文化交流頻繁,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仍然存在;只有堅持文化多元并存的原則,才能更好地推進文化全球化,促進人類的和平與發(fā)展。
14.電視的發(fā)明是20世紀世界科技領域一場劃時代的革命,電視發(fā)明后迅速發(fā)展成為主要的大眾傳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貝爾德在沿襲電影理論的基礎上,經過了上百次試驗,1925年10月2日清晨,他多年的夢想——發(fā)明“電視”實現(xiàn)了。貝爾德說服富有的公司老板塞爾弗里奇為他提供贊助,更加專心地研究起“電視”來。很快,貝爾德就向英國政府申請了專利,贊助商也很快意識到了這項發(fā)明市場前景廣闊,于是紛紛投
19、資,成立了幾家公司。
——李稚田《第三類接觸——電視藝術欣賞》
(1)據材料一,歸納推動電視研發(fā)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當地時間2012年10月30日,颶風“桑迪”裹挾著狂風驟雨重創(chuàng)了美國東海岸。當天,世界上數以億計的人通過衛(wèi)星電視了解到這一災難的實況,電視畫面中顯現(xiàn)的風后慘狀慘不忍睹。
(2)材料二體現(xiàn)了電視的什么功能和其作為大眾傳媒的哪些特點?
材料三 20世紀70年代,黑白電視機等耐用消費品開始進入少數收入水平較高的中國居民家庭。
材料四 中國城鎮(zhèn)居民每百戶擁有彩電數量統(tǒng)計表(臺/百戶)
年份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2000年
彩電
17.12
59.40
89.79
105.43
116.56
(3)材料四與材料三相比有何變化?分析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原因。
[答案] (1)電影理論的發(fā)展;貝爾德的科學探索精神;政府的政策保護;商人的資金贊助。
(2)功能:傳播資訊。
特點:覆蓋面廣、時效性和現(xiàn)場感強。
(3)變化:由黑白電視為百姓家庭高檔消費品變?yōu)椴孰姷钠占啊?
原因: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電視能開闊視野、豐富精神生活,加快信息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