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蘇教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長安晚秋 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年蘇教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長安晚秋 教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長安晚秋》教案
教學目標:?
1、體會景物描寫的層次感。?
2、體會晚唐詩人凄清的情感基調(diào),理解詩人的羈旅愁思。?
教學重點:景物描寫的層次感以及詩人營造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許多詩人以詩歌和詩中佳句贏得聲名,留下佳話?!凹t杏尚書”:宋代宋祁《木蘭花》“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字“鬧”境界全出,他時任工部尚書,人稱“紅杏尚書”。張三影:張先,宋代詩人。有三句詩“云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墮風絮無影”為名句,人送此號。賀梅子:宋代賀濤因《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而得名。鮑孤雁:張炎《解連環(huán)·孤雁》中有名句“
2、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人稱“張孤雁”。崔鴛鴦:唐代詩人崔玨因?qū)憽逗陀讶锁x鴦之什》別具一格,被譽為“崔鴛鴦”。趙倚樓:唐詩人趙碬因《長安晚秋》詩中“長笛一聲人倚樓”得此綽號。?
二、作者介紹——“才高命蹇”的詩人趙嘏?
趙嘏出生于望門大族,年輕時四處游歷。曾為越州(紹興)刺史、浙東觀察吏元稹幕賓。后為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幕賓。此間,多次進京應試,均未及第。留寓長安多年,出入豪門以干功名。會昌二年進士及第。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唐宣宗讀趙嘏詩作,認為他借古諷今,不愿委以重任。大中七年,趙嘏任渭南尉,故有趙渭南之稱,不久病逝于任所。擅長七言律詩,清圓熟練,頗多佳句。胡震亨謂其“才筆欲橫,
3、古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
嘏字,山陽人,會昌二年進士。一時名士大夫極稱道之。卑宦頗不如意。宣宗雅知其名,因問宰相:“趙嘏詩人,曾為好官否?可取其詩進來?!弊x其詩,首題秦詩云:“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鄙喜粣偅聦?。……嘏豪邁爽達,多陪接卿相,出入館閣,如親屬。然能以書生,令遠近知重。所謂“一日名動京師,三日傳滿天下”,有自來矣。……先嘏家浙西,有美姬溺愛,及計偕,留侍母。會中元游鶴林寺,浙帥窺見悅之,奪歸。明年嘏及第,自傷賦詩曰:“寂寞堂前日又曛,陽臺去作不歸云。當時聞說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睅浡勚鈶K慘,遣介送姬入長安。時嘏方出關,途次橫水驛,于馬上相遇,姬因抱嘏痛哭,
4、信宿而卒,遂葬于橫水之陽。嘏思慕不已,臨終目有所見,時方四十余。(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七)??
四、內(nèi)容講析:?
??? 1、首聯(lián):總覽長安全景。在一個深秋的拂曉,詩人憑高而望,眼前凄冷清涼的云霧緩緩漂游,全城的宮觀樓閣都在腳下浮動,景象迷蒙而壯闊。?
思考:“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
??? 明確:詩中“凄清”二字既屬客觀,也屬主觀,秋意的清冷,實襯心境的凄涼。正是這兩個字,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
??? 2、頷聯(lián):寫仰觀。晨曦初見西半天上留有幾點殘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避寒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這景象所吸引,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笛聲悠揚、哀婉。是喟嘆人生如晨星的易逝呢
5、,還是因見歸雁而思鄉(xiāng)里、懷遠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寫自己內(nèi)心的衷曲,卻不曾想到笛聲竟這樣的使聞者黯然傷神!?
思考:試分析這兩句詩的妙處。?
??? 明確:“殘星幾點”是目見,“長笛一聲”是耳聞;“雁橫塞”取動勢,“人倚樓”取靜態(tài)。景物描寫見聞動靜的安排,獨具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陣,這是秋夜將曉時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樓笛聲又為之做了饒有情韻的烘托。它的妙處在于它選景典型、韻味清遠的緣故。?
(以動襯靜,既是環(huán)境的寧靜,也是人物神情專注,入迷入癡的心情之靜。突然一聲長笛穿空而來,多么驚心動魄,揪人柔腸,撕心裂肺。杜甫很欣賞此句,作者也有“趙倚樓”之稱。見課下注釋①)
??? 3、頸
6、聯(lián):寫俯察。夜色褪盡,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歷歷可辨:竹籬旁邊紫艷的菊花,一叢叢似開未開,儀態(tài)十分閑雅靜穆;水塘里的蓮花,一朵朵紅衣脫落,只留下枯荷敗葉,滿面愁容。?
??? 思考:“紫菊”、“紅蓮”對表現(xiàn)詩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 明確:紫菊半開,紅蓮凋謝,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于物,擬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厚的主觀色彩。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紅艷滿塘的蓮花,使人不禁會生出紅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而籬畔靜穆閑雅的紫菊,儼然一派君子之風,令人想起“采菊東籬下”,油然而起歸隱之心。?
4、尾聯(lián):抒寫胸懷。表示詩人毅然歸去的決心:家鄉(xiāng)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鱸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隱之思;下句用春秋鐘儀事,“戴南冠學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之無謂與歸隱之不宜遲。?
五、思考:“品讀與探討”1?? (層次感//答案見后)
??? 六、學生朗誦詩歌,爭取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