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層結構》PPT課件.ppt
《《地球的圈層結構》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地球的圈層結構》PPT課件.ppt(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四節(jié)地球的圈層結構 請思考 地球的內部結構和物質組成是否如圖片所描述的那樣 1 了解地震波的分類和各自的特點 知道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jù) 2 了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分界及特征 知道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特點 重點 3 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結構及特點 重點 一 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內部因地殼的阻擋 對人類來說始終是神秘的 我們是怎么知道地球內部是由地殼 地幔 地核組成的呢 1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jù) 思考 當?shù)卣鸢l(fā)生時 人們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動還是左右晃動 為什么 1 什么是地震波 當?shù)卣鸢l(fā)生時 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 產(chǎn)生彈性震動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 縱波 P波 橫波 S波 地震波分為哪兩類 各有什么特點 2 地震波的分類及特點 固體 液體 氣體 較快 固體 較慢 都隨著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變化而變化 請比較地震波速變化及兩界面深度 3 兩界面深度及地震波速變化比較 33千米處 大陸部分 莫霍界面 該界面下 P S波波速都明顯增加 古登堡界面 2900千米處 在這里 P波波速忽然下降 S波完全消失 4 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的依據(jù)為什么說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是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jù)呢 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物質狀態(tài) 構造組成密切相關 在不同性質與狀態(tài)的介質中 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有顯著的變化 由于地震波傳播速度在地球內部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 把波速發(fā)生突然變化的面叫做不連續(xù)面 地球內部存在兩個不連續(xù)面 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以這兩個不連續(xù)面為界 把地球分為三個圈層 所以說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jù)是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突然變化 2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由上圖 我們的地球可以分幾層呢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地殼位于莫霍界面之外 是地球表面一層薄薄的 由巖石組成的堅硬外殼 它厚薄不一 大陸部分比較厚 大洋部分比較薄 平均厚度為17千米 地幔界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間 厚度為2800多千米 根據(jù)地震波波速的變化 把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 一般認為這里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 地核以古登堡界面與地幔分界 厚度為3400多千米 根據(jù)地震波波速的變化 可以將地核分為外核和內核兩層 地核的溫度很高 壓力和密度很大 地球內部圈層的深度及特征比較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由巖石構成的固體外殼 大陸地殼厚 海洋地殼薄 固態(tài) 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 可能是巖漿的發(fā)源地 可能為固態(tài) 溫度 壓力和密度均增大 接近液態(tài) 橫波不能通過 溫度 壓力和密度都很大 平均17 900 2900 5150 6370 學與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質狀態(tài)可能是什么 地殼與巖石圈有什么區(qū)別 說明物質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在莫霍界面下P S波都能通過 物質狀態(tài)可能是固態(tài) 在古登堡界面以下 S波消失 物質狀態(tài)可能是液態(tài) 上地幔頂部的軟流層以上包括地殼統(tǒng)稱為巖石圈 當?shù)貢r間2013年1月14日 意大利斯特龍博利島的火山噴發(fā)出熔巖 場面十分壯觀 這些巖漿可能來源于 A 地殼B 下地幔C 巖石圈D 上地幔中的軟流層 典題訓練 解析 上地幔中的軟流層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 D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層 地球的外部圈層的主要層次及各自范圍和作用分別是什么 1 地球的外部圈層由哪幾圈組成 它們有什么關系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 水圈和生物圈等 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氣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 各個圈層之間相互聯(lián)系 相互制約 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 2 地球的外部圈層 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包圍地球的復雜系統(tǒng) 氣體和懸浮物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 地表水 地下水 大氣水 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處于不間斷的循環(huán)運動之中 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 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 生物圈與大氣圈 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 相互影響 讀黃果樹景觀圖 回答1 2題 1 該景觀圖體現(xiàn)出的地球圈層的個數(shù)是 A 2個B 3個C 4個D 5個 典題訓練 C 2 構成該景觀的主體要素屬于的圈層是 A 生物圈B 水圈C 巖石圈D 地殼 解析 景觀圖中涉及的圈層有水圈 生物圈 巖石圈 大氣圈 該景觀的主體要素是瀑布 應歸屬于水圈 B 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的外部圈層 地球的內部圈層 地球的外部圈層 地球的內部圈層 A 地表B 地殼上部C 地殼下部D 地幔 D 1 讀圖 組成該山體巖石的礦物直接來自 讀地球四大圈層構成示意圖 完成2 3題 2 圈層甲 乙 丙分別是 A 水圈 生物圈 巖石圈B 生物圈 巖石圈 水圈C 巖石圈 水圈 生物圈D 生物圈 水圈 巖石圈 3 對甲圈層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是有機圈層 是厚度最小的圈層 是質量最大的圈層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層和地幔之間A B C D 解析 2選D 3選D 第2題 圖中甲圈層位于大氣圈底部 乙圈層全部 丙圈層上部 為生物圈 丙圈層位于最底部 為巖石圈 乙圈層為水圈 第3題 可以用排除法解答該題 從圖中可以看出厚度最小的圈層是水圈 質量最大的圈層是巖石圈 排除 生物只能生存在地殼的表層 而非地幔之上 正確的只有D項 4 2010年3月以來 北大西洋極圈附近的冰島發(fā)生大規(guī)?;鹕絿姲l(fā) 火山灰蔓延使歐洲航空業(yè)蒙受重大損失 下圖為火山噴發(fā)圖片 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質在地球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 A 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 巖石圈B 巖石圈 大氣圈 水圈 生物圈C 水圈 生物圈 大氣圈 巖石圈D 水圈 生物圈 巖石圈 大氣圈 解析 選A 既然屬于蔓延的火山灰物質 所以應首先位于大氣圈中 再經(jīng)過沉降到達水圈 生物圈中 最后經(jīng)過一系列的地質過程 最終回到巖石圈中 5 讀地殼結構圖 完成下列問題 1 A層主要成分是 等 它一般僅分布在 B層稱為 層 主要成分是 該層的大陸部分較 它是一個 的圈層 2 界面M為 它的平均深度為 km 硅 鋁 大陸 硅鎂 硅 鎂 厚 完整 莫霍界面 17 6 讀 地震波的波速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圖 填空 1 指出圖中A B各代表什么波A B 2 A B兩種地震波大約在地下33千米處傳播速度明顯加快 從而發(fā)現(xiàn)了C不連續(xù)面 3 在地下2900千米處 A波 B波波速 從而發(fā)現(xiàn)了D不連續(xù)面 4 C面以上為 C面和D面之間為 D面以下為 F的狀態(tài)為 橫波 縱波 莫霍界面 消失 陡降 古登堡界面 地殼 地幔 地核 固態(tài)金屬球 5 讀地球內部的結構圖 回答問題 1 地球內部圈層的名稱 A和B是 A和B C是 D是 C D E是的一部分 2 不連續(xù)界面F是 3 地震波在經(jīng)過F時速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 A和B為什么厚度不均 地殼 巖石圈 軟流層 上地幔 莫霍界面 地震波 橫波和縱波 傳播速度明顯加快 地殼的厚度不均 A是大陸地殼 平均厚度33千米 B是大洋地殼 平均厚度只有幾千米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 都離不開一個 苦 字-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地球的圈層結構 地球 結構 PPT 課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742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