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通史版:第3、4講 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鞏固練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一輪復習通史版:第3、4講 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鞏固練 Word版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3、4講鞏固練
編者選題表
考點
角度
題號
漢至元中央
集權的發(fā)展
漢初分封現(xiàn)象的延續(xù)
1
宋朝加強中央集權
2
官僚政治體制的弊端
3
漢至元君主
專制的演進
唐代“中書門下”機構的出現(xiàn)
4
宋代分割相權的措施
5
元朝設中書省的作用
6
選官制度
科舉制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7
唐宋對才德的推崇
8
明代君主
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嚴防外戚干政
9
內閣對皇權的制約
10
清代君主
專制的加強
清代君主專制的加強
11
中國古代增強司法審判公正性的
措施
12
綜合
13、14
一、選擇題
1.(2018·
2、廣東潮州期中)在分析劉邦與項羽勝負的原因時,劉邦的重要將領都武侯高起、安國侯王陵認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項羽“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這反映出( )
A.分封制符合秦漢歷史發(fā)展趨勢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與地方關系
C.分封仍是當時重要的政治觀念
D.穩(wěn)固統(tǒng)治須依靠滿足部將利益
解析:C 結合題意和所學知識可知高起、王陵認為劉項楚漢之爭的勝負關鍵在于是否“予之(封侯)”,由此推斷C項正確。秦漢以來郡縣制逐漸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逐漸取代貴族政治,A項錯誤;隨著實力變化,分封制易造成分裂割據(jù),不利于中央控制地方,B項錯誤;D項與題意有關,但
3、不準確,因為封侯不能等同于“滿足部將利益”,排除。
2.宋朝“州”的地方行政長官稱“知州”?!爸笔羌嫒?、代理的意思,名義上是以中央官員的身份兼任地方。這說明宋朝( )
A.中央權力進一步強化 B.地方割據(jù)的現(xiàn)象嚴重
C.中央與地方互相制衡 D.地方官員的權力擴大
解析:A 結合題意及所學知識可知宋代知州是“以中央官員的身份兼任地方”體現(xiàn)了“反唐之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的特點,A項正確。B、D兩項是唐末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與宋代不符,排除。宋代以后,中央在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中已處于絕對上風,故C項錯誤。
3.(2017·山西晉中期中)秦漢以后存在一種“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即官員和胥吏的
4、職位均不得世襲,但胥吏卻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瑣、官員不熟悉政務之機,使其職位實際成為自家的‘封建’領地)”的政治現(xiàn)象。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源在于( )
A.分封制的長期存在 B.官僚政治體制的弊端
C.中央集權不斷削弱 D.胥吏的權力大于官僚
解析:B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漢以后,分封制逐漸被廢除, A項錯誤;官僚政治體制下,國家官員任期制和回避制漸成定制,任期制要求一個官員不能在一個地方任職時間太長,回避制則要求官員不得在自己家鄉(xiāng)及鄰近地區(qū)任職、有血緣關系的兩個人不能在同一部門或地方任職。因此產生必須依賴比他熟悉情況的衙門胥吏處理公事的情形。胥吏卻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瑣、官員不熟悉政務
5、之機,使其職位實際成為自家的“封建”領地, B項正確;題干材料沒有強調地方對中央的影響,而是強調官僚體系內部出現(xiàn)的問題,故C項錯誤;題干材料并沒有比較胥吏和官僚的權力大小,D項錯誤。
【新知生成】 官、僚、吏:官就是正職,即長官;僚就是副職、佐貳,即僚屬;吏就是辦事員,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員,有品級,叫“品官”或“朝廷命官”。吏則“不入流”,由長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實是民,地位極低,待遇也極低。
4.(2018·皖南八校聯(lián)考)唐初三省制下本無“中書門下”一職,“蓋以中書出詔令,門下掌封駁,日有爭論,紛紜不決,故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才在置政事堂后設立中書門下一職。由此可知,“中
6、書門下”的出現(xiàn)( )
A.進一步加強了皇權專制 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礎
C.破壞了三省決策的機制 D.調和了中樞機構的矛盾
解析:D 材料反映的“中書門下”設立的原因是中書省與門下省爭論不斷,沒有體現(xiàn)皇權加強,故A項排除;三省制下,唐代即為多相制,故B項排除;材料“故兩省先于政事堂議定,然后奏聞”,表明唐朝還是實行中書決策、門下審議機制,故C項排除;材料表明在政事堂設立中書門下,是為了避免中書省、門下省的爭論分歧過多影響決策,故答案為D項。
5.(2017·廣西桂林一模)《宋史·職官志二》:“樞密使、知院事,佐天子執(zhí)兵政,而同知、副使、簽書為之貳。凡邊防軍旅之常務,與三省分班稟奏;
7、事干國體,則宰相、執(zhí)政官合奏。”以上材料可看出宋代( )
A.樞密院與中書省分掌軍政和財政
B.設立樞密使分割了宰相的權力
C.嚴密的官僚體制保證了決策高效
D.職官分工有利于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
解析:B 宋代中書省不掌管財政,掌管財政的是三司,故A項錯誤;“樞密使、知院事,佐天子執(zhí)兵政,而同知、副使、簽書為之貳。凡邊防軍旅之常務,與三省分班稟奏”表明宋代職官分工,樞密使分割了宰相的軍事權,故B項正確;“凡邊防軍旅之常務,與三省分班稟奏;事干國體,則宰相、執(zhí)政官合奏”表明宋代分化事權,程序繁雜,官僚體制無法保證決策高效,故C項錯誤;宋代職官分工導致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下降,故D項錯誤。
6.
8、(2017·河南六市聯(lián)考)元朝設立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以總理全國政務,實際長官為左右丞相各一人,或僅置右丞相,總領省事,統(tǒng)領百司。這一政策措施有助于( )
A.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轄
B.防止丞相專權
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緩解中樞權力機構內部的對立
解析:C 材料中強調中央官制的調整,故A項錯誤;中書省的長官行使宰相職權,中書一省制下,宰相的權勢越來越大,故B項錯誤;精簡機構是提高辦事效率的方式,元朝三省歸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對遼闊國土的管轄,故C項正確;相權的擴大,只會激化中樞權力機構內部的對立,故D項錯誤。
7.(2017·云南昆明二模)錢穆評價某一朝代的社會
9、階層流動:“升入政治上層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無古代封建貴族及門第傳統(tǒng)的遺存。”此現(xiàn)象( )
A.以詩取士促進唐詩繁榮
B.促進民族融合高潮到來
C.促使庶族地主開始崛起
D.使平民階層影響力上升
解析:D 材料僅體現(xiàn)科舉制對社會階層流動的影響,未體現(xiàn)對文化的影響,故A項錯誤;根據(jù)材料不能得出科舉制促進民族融合的影響,故B項錯誤;庶族地主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憑借軍功就逐漸崛起,故C項錯誤;材料表明科舉制推動平民升入社會上層,因而會使平民階層影響力上升,故D項正確。
8.西施和鐘無艷的故事在唐宋時期廣為傳頌。她們一個傾國傾城,一個奇丑無比。西施幫助勾踐復國成功;鐘無艷助齊宣王勤
10、政強國。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A.春秋戰(zhàn)國時婦女社會地位高
B.反映當時中國對才德的推崇
C.“紅顏禍水”的觀念由來已久
D.歷史傳說缺乏依據(jù)不足為信
解析:B 唐宋時期,人們傳頌西施和鐘無艷的故事,其原因不是因為西施之美,而是因為其“助勾踐復國”;不是因為鐘無艷之丑,而是因為其“助齊宣王勤政強國”,這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才德的推崇,B項正確。西施和鐘無艷的故事僅僅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特例,無法說明整個社會婦女地位高,A項錯誤。材料中對兩位女性是歌頌,不是貶低,C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兩位女性的故事在唐宋時期廣為傳頌的事實,而非歷史傳說的可信度,D項錯誤。
9.(2018·河北保定期中)
11、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誡,他對學士朱升說:“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于謹夫婦。”洪武三年,正式明確“皇后之尊,止得治宮中嬪婦之事,即宮門之外,毫發(fā)事不得預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
A.力圖阻止相權的擴大
B.注意吸取前朝政權覆亡的教訓
C.欲抑制外戚,嚴防恃寵干政
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解析:C 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誡、正式明確“皇后之尊……宮門之外,毫發(fā)事不得預焉”,體現(xiàn)了明太祖對皇后及后族勢力的防范,嚴令限制外戚干政,C項正確。A、B兩項材料無體現(xiàn),排除;D項是對材料的錯誤理解,排除。
【新知生成】 外戚干政:外戚亦稱外家、戚畹,指封建社會中君主的母族、妻族
12、,即君主母親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無能而把持政權的現(xiàn)象。
10.有學者認為,明代皇帝的批紅權原則上不可超越票擬而徑自為之,票擬則經(jīng)過批紅而成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動下手詔、中旨處理政事,也必須送內閣“商榷可否”?!笆ヒ馑鑺Z,亦必下內閣議而后行”,內閣如不同意,便可將手詔、中旨“封還”“執(zhí)奏”,拒絕擬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君主專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內閣牽制朝中大臣
C.出現(xiàn)近代內閣的雛形
D.內閣對皇權有一定制約作用
解析:D 由材料的信息看,皇帝掌握最終的決策權(批紅),A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和內閣之間的關系,沒有朝中大臣的信息
13、,B項錯誤。明代內閣是君主專制加強的產物,并非近代民主政體下的內閣制,C項錯誤?;实鄣摹笆衷t、中旨”需經(jīng)內閣同意,如不同意,甚至可以拒絕擬旨(這種局面很少出現(xiàn)),說明內閣對皇權有一定的制約作用,D項正確。
11.(2017·廣西桂林二模)雍正八年,添設軍機章京協(xié)助軍機大臣處理機務;五年后,裁軍機處,將軍機事務移交總理事務王大臣處理;乾隆三年,裁撤總理事務王大臣,恢復軍機處。這一演變反映( )
A.軍機處成為法定的中央一級機構
B.權力機構之間的矛盾尖銳
C.軍機處逐漸成為加強君權的利器
D.清朝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
解析:C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與明代內閣制一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
14、央機構,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敘述了皇帝如何加強自身權力的問題,故B項錯誤。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雍正帝為加強皇權設軍機處;軍機處非法定正式機構,乾隆上任之初暫罷軍機處由總理事務王大臣輔佐處理政務,后為加強皇權,恢復軍機處。由此可知,軍機處是皇帝加強權力的重要工具,故C項正確;材料不涉及中央與地方間的關系,故D項錯誤。
12.唐朝時建立三司會審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三者共同審理案件,稱“三司推事”, 到清朝時,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則實行九卿會審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會同吏、戶、禮、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員共同審理。上述制度規(guī)定的實行 (
15、 )
A.表明監(jiān)察機構逐漸呈現(xiàn)出獨立性
B.利于增強司法審判的公正性
C.使皇帝權威不斷得到強化
D.易造成權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
解析:B 材料中的“三司推事”“九卿會審制”均體現(xiàn)的是監(jiān)察機構的司法審判權的行使, A項排除; “三司推事”“九卿會審制”體現(xiàn)了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有利于增強司法審判的公正性,B項正確;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皇權的強化,C項排除;對于重大案件實行權力交叉的共同審理,不會降低行政效能,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2017·山東棗莊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科舉制發(fā)展大事記
時間
科舉制大事
隋煬帝大業(yè)元年(605年)
設置進士
16、科,科舉制誕生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
唐高宗主持科舉史上第一次“殿試”
唐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
始置武舉考試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殿試實行封彌(糊名)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
南方北方分卷考試
材料二 19世紀四五十年代后,中國近代新式學校教育興起。外國傳教士在廣州、香港、上海、福州等地開辦教會學校,開有《圣經(jīng)》、四書、算術、地理、歷史、科學、生物、生理學等諸課。清政府開辦的新學堂,首推京師同文館,是一所文理綜合性的專門學堂……民國時期,高等考試之分科,有外交官、領事官、教育、衛(wèi)生、財務、行政人員,司法官、監(jiān)獄官、律師,西醫(yī)師等。
——據(jù)馮天瑜《中
17、華文化史》等
(1)據(jù)材料一指出科舉制的主要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舉制產生的積極作用。
(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近代新式學校教育興起的原因。與材料一相比,近代教育有哪些新發(fā)展?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材料一中“殿試”“考試”說明是通過公開考試的辦法選拔人才;“進士科”“武舉”說明考試中分設科目;“殿試實行封彌(糊名)”體現(xiàn)了公平競爭;“南方北方分卷考試”說明考試做到了兼顧地區(qū)平衡。第二小問,結合材料一及所學可知科舉制通過公開考試選拔人才,否定特權制度從而打破特權壟斷,擴大了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聯(lián)系起來,帶動民間向學風氣,有利于提高官員文化素質;
18、科舉制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員的權力集中到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第(2)問,對原因的分析結合材料及所學從政治上民族危機、經(jīng)濟上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文化上西學東漸等方面分析。教育的新發(fā)展,根據(jù)材料“外國傳教士在廣州、香港、上海、福州等地開辦教會學?!钡贸鰟?chuàng)辦教會學校;根據(jù)“開有《圣經(jīng)》、四書、算術、地理、歷史、科學、生物、生理學等諸課”得出增加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課程;根據(jù)“民國時期,高等考試之分科,有外交官、領事官、教育、衛(wèi)生、財務、行政人員,司法官、監(jiān)獄官、律師”得出考試分科細致,有利于注重選拔適應近代化的實用人才。
答案:(1)特征:科舉制以考試為核心,進行公開考試;考試
19、中分設科目;公平競爭;考試做到了兼顧地區(qū)平衡。
積極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了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2)原因:挽救民族危亡,富國強兵的需要;近代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西學東漸的影響;政府的引導重視。
新發(fā)展:出現(xiàn)了教會學校;增加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課程;考試分科細致;注重選拔適應近代化的實用人才。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年代
省數(shù)
道、
路數(shù)
州數(shù)
郡(府、
國)數(shù)
縣(侯國)數(shù)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
—
—
36
不詳
西漢平帝(1~5年)
—
—
13
20、103
1 578
東漢順帝(126~144年)
—
—
13
105
1 180
續(xù)表
年代
省數(shù)
道、
路數(shù)
州數(shù)
郡(府、
國)數(shù)
縣(侯國)數(shù)
隋大業(yè)五年(609年)
—
—
—
190
1 255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 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 234
元朝
12
183路
—
97
1 425
——歷代《地理志》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現(xiàn)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xiàn)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
21、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fā)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根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古代中國政治制度“變動”與“不變”的共同目的,并說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區(qū)劃“變動”與“不變”的具體表現(xiàn)。
解析: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可知,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出發(fā)點是滿足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的需要,由此概括即可。第二小問,“變動”的具體表現(xiàn)根據(jù)材料一中的信息從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層級、區(qū)域、行政權力、新增地方行政單位等角度加以說明;“不變”的具體表現(xiàn)根據(jù)材料一中的信息從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縣級行政單位保持穩(wěn)定等角度加以說明。
答案:共同目的: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君主專制統(tǒng)治?!白儎印钡谋憩F(xiàn):地方行政區(qū)劃的層級逐漸增多,由兩級制到三級制或四級制;州、府等中級地方行政區(qū)域不斷縮小,其行政權力不斷萎縮;監(jiān)察區(qū)逐漸演變?yōu)樾姓^(qū);元朝新增省級地方行政單位?!安蛔儭钡谋憩F(xiàn):中央對地方層層的嚴密控制不變;在地方行政機構內分化事權,使其相互制約的指導思想不變;縣級行政單位基本穩(wěn)定,加強對最基層地方的控制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