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學名詞解釋.doc
《自然地理學名詞解釋.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自然地理學名詞解釋.doc(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主要參考: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地理學》第三版,伍光和主編 輔助參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自然地理學基礎》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現代自然地理學》 第二章:地殼 地殼: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間由各類巖石構成的殼層,在大陸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殼厚度差異很大。地殼由沉積殼、花崗質殼層與玄武質殼層組成。地殼是指地球表面的剛性外殼,屬于巖石圈的上部。地殼的組成可以從元素、礦物、巖石三方面來說明。 克拉克值:把化學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稱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豐度。各種元素豐度不一。高豐度元素的地球化學行為對地殼的礦物組成將發(fā)生積極影響。 礦物:地殼中的各種化學元素,在各種地質作用下不斷進行化合,形成各種礦物。礦物是單個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的化合物,是構成巖石的基本單位。礦物是人類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之一,是構成地殼巖石的物質基礎。單質少,化合物多,呈晶質固體,理化性質隨環(huán)境而改變。礦物的特征:形態(tài)、光學性質與力學性質。也是鑒別礦物的依據。礦物的光學性質:透明度、光澤、顏色及條痕。 礦物的力學性質:硬度、解理、斷口、彈性等。 巖石:是在各種地質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結合而成的礦物集合體,是構成地殼及地幔的主要物質。巖石是地質作用的產物,又是地質作用的對象,所以巖石是研究各種地質構造和地貌的物質基礎。根據成因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 巖漿巖:是由巖漿凝結形成的巖石,約占地殼總體積的65%。巖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揮發(fā)組分的高溫粘稠的硅酸鹽熔漿流體,是形成各種巖漿巖和巖漿礦床的母體。巖漿的發(fā)生、運移、聚集、變化及冷凝成巖的全部過程,稱為巖漿作用。巖漿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①巖漿侵入活動→侵入巖。②火山活動或噴出活動→噴出巖(火山巖) 沉積巖:是由成層堆積于陸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膠體和有機物質等疏松沉積物固結而成的巖石。沉積巖具有層理,富含次生礦物、有機質,并有生物化石。 暴露在地殼表部的巖石,在地球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種外力作用的剝蝕破壞,然后再把破壞產物在原地或經搬運沉積下來,再經過復雜的成巖作用等四個而形成巖石,稱沉積巖。 成巖過程:先成巖石的破壞(風化作用與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巖作用等四個階段。 層理:是指巖石的礦物成分、結構、粒度、顏色等性質沿垂直于層面方向變化而形成層狀構造。即表現出來的成層性。層理可分為:水平層理、波狀層理、交錯層理等。 變質作用:無論什么巖石,當其所處的環(huán)境與當初巖石形成時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后,巖石的成分、結構和構造等往往也要隨之變化,以便使巖石和環(huán)境之間達到新的平衡關系,就把其中由內力作用引起的巖石的變化總稱為變質作用,基本上是在固態(tài)巖石中進行的,因而本質上有別于巖漿作用。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就是變質巖。 或:固態(tài)原巖因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而導致礦物成分、化學結構與構造的變化統(tǒng)稱為變質作用。溫度、壓力和化學活動性是控制變質作用的三個主要因素。 構造運動:主要是地球內動力引起的地殼機械運動,但經常涉及更深的構造圈??墒沟貧つ酥翈r石圈變形、變位,形成各種地質構造,又稱巖石圈的運動,可以促進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不僅決定了巨大地表輪廓和水圈的分布,還影響著生物圈的分布,并改變大氣環(huán)流,以至影響著整個地球表層環(huán)境。構造運動具有普遍性、方向性、非勻速性、幅度與規(guī)模差異性等一般特點。構造運動其基本方式:可分為水平運動(造山運動)和垂直運動。 巖相:反映沉積環(huán)境的巖性、結構、構造、化石及其組合特征叫做巖相。通常分為:海相、陸相和過渡相,以下又可各自細分。 褶皺:巖層在側向壓應力作用下發(fā)生彎曲的現象成為褶皺。褶皺能直接反映構造運動的性質和特征。主要是由于構造運動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運動使巖層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但大多數是在水平運動下受到擠壓而形成的,而且縮短了巖層的水平距離?;拘螒B(tài)只有背斜和向斜兩種。 斷裂:巖石,特別是脆性較大和靠近地表的巖石,因所受應力超過自身強度而發(fā)生破裂,使巖層連續(xù)性遭到破壞的現象稱為斷裂。雖破裂但破裂面兩側巖塊未發(fā)生明顯滑動、位移的斷裂構造叫做節(jié)理。巖塊沿著斷裂面有明顯位移的則稱斷層。 火山噴發(fā):即巖漿噴出地表,是地球內部物質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釋放形式?;鹕絿姵鑫锖軓碗s,有氣體、液體和固體?;鹕絿姲l(fā)形式有兩類:①裂隙式噴發(fā);②中心式(或管狀)噴發(fā)。 火山噴發(fā)則形成火山,無一例外分布在大小板塊邊界上。 地震:是構造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大地的快速震動。當地球聚集的應力超過巖層或巖體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地殼發(fā)生斷裂、錯動,急劇的釋放積聚的能量,并以彈性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引起地表的震動。地震只發(fā)生于地球表面至700km深度以內的脆性圈層中。世界地震區(qū)呈帶狀分布并與板塊邊界非常一致,板塊間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因素。 板塊: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并非是整體一塊,而是被許多構造活動帶如大洋中脊、海溝、轉換斷層、地縫合線、深大斷裂等分割成不連續(xù)的獨立單元(塊體),這些塊體就是所說的板塊。板塊浮在軟流層上,其內部穩(wěn)定,邊緣是比較活躍的活動帶,有強烈的構造運動。 板塊的邊界有三種類型: ①擴張型邊界(或增生型、拉張型、離散型邊界):是新地殼增生的地方,也是海底擴張的中心地帶,主要以大洋中脊為代表,如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之間的邊界。其主要特征是,巖石圈張裂,巖漿涌出,形成新的洋殼,并伴隨高熱流值和淺源地震。 ②俯沖型邊界(或匯聚型、擠壓型邊界):見于兩個板塊相向移動、擠壓、匯聚、俯沖、消減的地方。又分為海溝島弧型(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邊界)和地縫合線型(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邊界) ③轉換斷層型邊界(或次生型、剪切型、平錯型邊界):在這種邊界上,沒有板塊的新生和消亡,是由于前兩類邊界的活動導致板塊間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錯動而形成,僅見于大洋地殼中。 大洋中脊:由于海底擴張形成的,位于大洋中間、縱貫世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脈。是大洋板塊新生的地方,是板塊發(fā)散型邊界。 地縫合線:兩陸地板塊的碰撞結合地帶就是地縫合線。兩個大陸板塊匯聚時,在原弧溝系中發(fā)生碰撞,于是產生大規(guī)模的水平擠壓,褶皺成巨大的山系?,F在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帶,就是古特提斯海消失形成的一條地縫合線。 地質年代:在內外力作用下,地殼的組成、構造及外部形態(tài)不免經常發(fā)生變化,一系列變化構成的連續(xù)時間,可以清晰的反映地殼演化的歷史,通常以地質年代表示這種演化的時間和順序,地質年代又有相對年代和絕對年代之分。 相對年代法(古生物地層法):依據地層下老上新的沉積順序,地層剖面中的整合與不整合關系,標準古生物化石與生物群體進行對比,確定某個地層或事件的相對年代的方法。此法雖能分清地質時間的先后,卻不能確定其具體時間。 絕對年代法:通過礦物或巖石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測定,依據放射性元素蛻變規(guī)律計算其絕對年齡,即距今天的年數 第三章:大氣和氣候 大氣氣溶膠:大氣中懸浮均勻分布的相當數量的固體微粒和液體微粒,如海鹽粉粒、灰塵(特別是硅酸鹽)、煙塵和有機物等多種物質,所構成的穩(wěn)定混合物,統(tǒng)稱為氣溶膠粒子。半徑10-2——10-8 cm主要來源有自然源和人工源兩種。 對流層:是大氣的最底層。平均高度11km。 ①以空氣垂直運動旺盛為典型特點,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②云、霧、雨、雪等主要天氣現象都出現在此層,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③氣溫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0.65℃。 太陽常數:在日地平均距離(D=1.496108km)上,大氣頂界垂直于太陽光線的單位面積上每分鐘接受的太陽輻射,稱為太陽常數。事實上,由于太陽光譜輻照度隨波長的變化曲線而有年際變化,太陽常數并非保持恒定。 溫室效應(花房效應):大氣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痕量氣體,對太陽短波輻射幾乎是透明的,但對于地面的長波輻射卻能強烈吸收并轉化為熱能,再通過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地面因長波輻射而導致溫度降低,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即大氣的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溫度及近地面大氣溫度維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以適合地球生物和人類的生存,這些氣體被稱為溫室氣體。既包括自然大氣中固有的CO2、水汽、O3、CH4、N2O等成分,也包括人類活動釋放的污染物質,主要有氟氯烴化合物(CFCs)及CO2、CH4等。 信風:低緯信風帶是自副熱帶高壓向赤道低壓帶吹送的氣流,因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在北半球形成東北風,在南半球為東南風,其位置、范圍和強度隨副熱帶高氣壓作比較規(guī)律的季節(jié)性變化,這種可以預期在一定季節(jié)海上盛行的風系,稱為信風。特點是風向穩(wěn)定,因其與海上貿易密切相關,也稱貿易風。信風向緯度更低,氣溫更高的地帶吹送,因此其屬性比較干燥,有些沙漠、半沙漠就分布在信風帶內。 海陸風:在沿海地區(qū),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晚間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以一日為周期,這就是海陸風環(huán)流。由海陸熱力差異引起,但影響范圍局限于沿海。 山谷風:當大范圍水平氣壓場較弱時,山區(qū)白天地面風從谷地吹向山坡(谷風);晚間地面風從山坡吹向谷地(山風),以一日為周期,這就是山谷風環(huán)流。 焚風:氣流受山地阻擋被迫抬升,迎風坡空氣上升冷卻,起初按干絕熱直減率降溫(1℃/100m),當空氣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水汽凝結,氣溫按濕絕熱直減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風坡降落。氣流越山后順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絕熱直減率增溫,以致背風坡氣溫比迎風坡同高度氣溫高,從而形成相對干熱的風,這就是焚風。焚風效應對植被類型與生態(tài)特征、成土過程和土壤類型都有一定影響。焚風在我國西南山地特別顯著。 氣團:是指在廣大區(qū)域內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鉛直穩(wěn)定度等物質屬性較均勻的大塊空氣團。氣團內部物理屬性詳盡,其天氣現象也大體一致,因此氣團具有明顯的天氣意義。按熱力性質分冷氣團和暖氣團。 鋒:溫度或密度差異很大的兩個氣團相遇形成的狹窄過渡區(qū)域,稱為鋒。鋒是占據三維空間的天氣系統(tǒng)。鋒面兩側的空氣溫度、濕度、氣壓、風、云等氣象要素有明顯差異,鋒面坡度越大天氣變化越劇烈。 根據鋒移動過程中冷暖氣團的替代情況,可分為冷鋒、暖鋒、準靜止鋒、錮囚鋒四種類型。 氣旋:是由鋒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氣分界面上發(fā)生波動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間、中心氣壓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氣渦旋。根據氣旋產生的地理位置,可分為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兩種類型。 濕度:大氣從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濕土壤的蒸發(fā)或植物的蒸騰作用中獲得水分,水分進入大氣后,通過分子擴散和氣流的傳遞而散布于大氣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濕程度。大氣的濕度狀況是決定云、霧、降水等天氣現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測量方法和實際應用不同,常采用多個濕度參量表示水汽含量:水汽壓和飽和水汽壓。絕對濕度和相對濕度。露點溫度。 濕潤系數:一地的年降水量反映該地的水分收入狀況,蒸發(fā)量反映水分支出狀況,某地是濕潤還是干旱,取決于該地降水量P與蒸發(fā)量E的對比關系,通常用濕潤系數K表示,即K=P/E,P≥E,表明水分收入≥支出,屬于濕潤狀況;P-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自然地理學 名詞解釋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940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