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文4
《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文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文4(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級歷史科文科期中考試卷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1 頁,滿分為100分??荚囉脮r90分鐘。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學號填寫在答題卡和答卷密封線內(nèi)相應的位置上,用2B鉛筆將自己的學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有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卷紙上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卷紙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位置上,超出指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和平整。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2題,共48分) 1.古代某政治家曾說“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罰必行,罰必當”。據(jù)此,該政治家最可能屬于(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慶賞罰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備也?!币陨戏从车氖? ) A.春秋時期的道家思想B.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思想 C.漢初“無為而治”的思想D.漢武帝時期的儒家思想 3.英國阿倫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ǒng)》里認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按其 性質(zhì)來說是屬于個人主義的,它既不是一種信條,也不是一種哲學體系;它不代表任何一個利益集團,也不想把自己組織成一種運動,它只以受過教育的階級為對象,這是人數(shù)有限的城市或貴族精英”。據(jù)此,作者認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運動的局限性主要是( ) A.對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無組織的少數(shù)人行動 C.局限于上層知識分子D.對政治領域的影響有限 4.宋徽宗趙佶以畫花鳥擅長,不僅建立了皇家畫院,而且有考試制度。如一次出考題為“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獲得第一名的卻畫著船夫躺在船尾,獨自吹著笛子。畫家要表現(xiàn)題中“無”,是 “非無舟人,只無行人”。那種閑散、寧靜、安逸的意境被表達得更加準確。由此可知( ) A.宋代風俗畫盛行于宮廷和民間 B.宋代統(tǒng)治者治國水平和藝術才能都很高 C.宋代科舉考試增加了繪畫科目 D.宋代繪畫反映出理學對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影響 5.學者在論及中國古代一思想流派時說:“這種思路把知識領域的事情,都歸入了人格涵養(yǎng)和心靈境界,于是更加強化了傳統(tǒng)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一個傳統(tǒng),即學術的終極意義在于“為己”,因此它也特別影響了中國士人對于形而下的、自然現(xiàn)象世界的無端輕蔑和對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過度崇尚。”此學者論述的應該是( ) A.孔孟儒學B.老莊道學C.董仲舒儒學D.程朱理學 6.據(jù)史載,自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下詔“州縣以下皆立孔廟”開始,先后出現(xiàn)上千座孔廟。宋代孔廟禮儀進一步升格,宋真宗謚孔子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為“至圣文宣王”使孔廟完全脫離家廟而正式融人國家祭祀的官廟系統(tǒng),對孔子的紀念亦由弟子的自發(fā)活動升格為國家儀式。這表明( ) A.孔子祭祀規(guī)格不斷提高B.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不斷加強 C.儒家思想逐漸發(fā)展完善D.宋代理學提升了儒學地位 7.南宋永康學派代表人物陳亮說:“自道德性命之說一興……為士者恥言文章行義,而曰盡心知性;居官者恥言政事書判,而曰學道愛人。相蒙相欺,以盡廢天下之實,則亦終于百事不理而已?!弊髡咴谶@里( ) A.反理學而講求功利B.主張為官治學要知行合一 C.批判社會道德敗壞D.反思階級矛盾尖銳的原因 8.王陽明認為“夫?qū)W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贄則認為“蓋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于孔子而后足也?!睋?jù)此可知( ) A.王陽明挑戰(zhàn)孔子的權威B.李贄反對孔子的思想 C.兩者都是對現(xiàn)實政治的叛逆D.兩者的主張具有共性 9.顧炎武給黃宗羲寫信自述為學感受,說“炎武自中年以前,……而于圣賢六經(jīng)之指,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漸有所窺?!怨芤姙槿罩浺粫?,……但鄙著恒自改竄,未刻;其已刻八卷乃數(shù)年前筆也,先附呈大教?!庇纱丝梢娝闹螌W風格是( ) A.經(jīng)世致用B.開拓創(chuàng)新C.旁征博引D.嚴肅負責 10.《天工開物》一書,書名取“天工人其代之”“開物成務”之義。當時士大夫?qū)@部書不屑一顧,后來乾隆時編《四庫全書》,不予收錄,民間因此更不敢印行。這部書在19世紀傳入歐洲后,被譽為“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書”。這種差異根源于當時中國( ) A.生產(chǎn)方式?jīng)]有質(zhì)的變化B.讀書入仕的觀念根深蒂固 C.科技水平遠遠高于歐洲D(zhuǎn).文化專制阻礙了社會進步 11.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中指出:“他們固然沒有把個人與社會分開,也沒有把社會與整個自然界分開,可是他們向來主張,研究人類的唯一適當對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儒家反對對自然進行科學的探索?!睋?jù)此可知,中國近代科技落伍的原因是( ) A.重人倫輕自然的文化傳統(tǒng)B.儒學強調(diào)入與自然和諧相處 C.八股取士禁鎦人們的思想D.忽視科學技術的研究與推廣 12.明代袁宏道在《東西漢通俗演義序》說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婦,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談及劉季起豐沛、項羽不渡烏江、王莽篡位、光武中興等事,無不能悉數(shù)顛末,詳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徹旦,幾忘食忘寢,訟言之不倦?!睂Υ死斫庹_的是( ) A.兩漢的政治制度對明代百姓有很強的吸引力 B.伴隨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明代通俗文化進一步普及 C.明代通俗文化的興起擴大了民眾對政治的關注 D.通俗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廣 13.《中華文化史》中寫道:“宋詞、宋文、宋畫、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學,構(gòu)成了—個精致遼闊而又森嚴的貴族世界,而在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種文化崛起,這就是在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成長起來的粗俗而生動的市井文化?!边@反映了宋代( ) A.理學推動了貴族文化的興起B(yǎng).創(chuàng)造了古典文化輝煌的頂峰 C.市井文化沖擊了貴族的文化D.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加強 14.《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題材差別很大,一屬歷史演義,一屬英雄傳奇;其主人公,一是帝王將相,一是綠林豪杰。然而,明朝人熊飛和楊明瑯將二者予以合刻,題曰《英雄譜》,認為這兩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宗旨是一致的,即( ) A.意主忠義,旨歸勸懲B.區(qū)別尊卑,明確等級 C.諂媚于上,以邀榮寵D.修身齊家,治平天卜 15.唐代書法中“楷書”規(guī)矩之森嚴、法度之完備、風格之繁復令后世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產(chǎn)生的“狂草”縱放恣肆、奇宕瑰偉,完全可以和楷書藝術平分秋色。這反映了( ) A.唐代草書否定了楷書的法度規(guī)范B.唐書完全滿足了時人的審美需求 C.唐書既“尚法又尚情”的藝術特質(zhì)D.唐代社會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16.蘇格拉底永無休止的和朋友談話,發(fā)展起一套辯證科學。他堅持認為,一問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發(fā)現(xiàn)有關絕對真理、絕對善念或絕對美的觀念,而這些觀念與成為個人放縱不羈、公共道德敗壞之借口的智者學派的相對主義大不相同,將為個人行為提供永久性的指導。據(jù)此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蘇格拉底崇尚自由探索,指導個人行為 B.智者學派突出個體感受,導致社會混亂, C.蘇格拉底強調(diào)教育作用,培養(yǎng)人的美德 D.智者從個人與利益出發(fā),實現(xiàn)主觀主義 17.這一位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政治的執(zhí)政的時期。他與他的老師、他的學生并成為希臘三賢。在哲學領域,他認為宇宙間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 ) A.自我B.物質(zhì)C.邏輯D.理念 18.學者坎迪斯古切爾在《全球文明史》一書中說:“它代表了反對中世紀基督教背景的歐洲文化記憶系統(tǒng)的‘再生’,歐洲的思想家被希臘羅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義的、不以上帝為中心的價值觀所鼓舞,以理性為基礎,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同樣,8世紀之后,在中國發(fā)生了一場關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達到高潮?!辈牧现械倪@兩場“再生”分別指的是( ) A.啟蒙運動 陸王心學B.文藝復興 宋明理學 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學D.文藝復興 漢代儒學 19.恩格思在評論17世紀某一作家時認為:“不管他劇本中的情節(jié)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在意大利、法蘭西還是那伐爾,其實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永遠是他所描寫的怪僻的平民、自作聰明的教書先生、可愛然而古怪的婦女們的故鄉(xiāng),merry England(快樂的英國)總之,你會看到這些情節(jié)只有在英國的天空下才能發(fā)生?!?據(jù)此判斷,這一評論所指的作家是( ) A.拜倫B.巴爾扎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亞 20.在1338年的佛羅倫薩9萬人口中,約有8000—10000名男女學童在“俗語學校”就讀,這些兒童在識字教育后,大部分男孩開始學習商業(yè)算術。少部分學生進入“拉丁學校”學習,教育的首要目標不在于傳授某種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潛能的發(fā)揮,注重培育人的語言、社交能力和品德。這主要反映出佛羅倫薩的教育( ) A.擺脫了宗教束縛B.由學生經(jīng)濟條件決定 C.辦學模式非常成熟D.具有人文主義理念 21.“通俗文學大大超過了拉丁文學,大量的、極其豐富的通俗文學作品表達了新的藝術思想,體現(xiàn)了當代社會的特色??茖W工作開始動搖了對亞里士多德經(jīng)院哲學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著先驗的、異想天開的純理論研究?!庇纱伺袛?,材料所述歷史時期的杰出代表應是( ) A.彼特拉克B.牛頓C.盧梭D.達爾文 22.“在這一群優(yōu)秀的人物中間所主張的學說是:這個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愛來創(chuàng)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個模型的仿制,上帝將永遠是它的推動者和恢復者。人能夠由于承認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靈魂的狹窄范圍以內(nèi)來,但也能由于熱愛上帝而使自己的靈魂擴展到他的無限大之中——這就是在塵世中的幸福?!薄斑@一群優(yōu)秀的人物”是指( ) A.古希臘先哲B.人文主義者C.宗教改革家D.啟蒙思想家 23.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寫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yōu)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主要表達了作者( ) A.歌頌人性的高尚和尊嚴B.倡導宗教面前人神平等 C.呼喚個人和社會的解放D.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4.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寫道:“盧梭給舊秩序帶來的威脅超過啟蒙運動時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論被視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對國王、教會和貴族權力的直接挑戰(zhàn)。法國大革命期間,他的名字被用來為民主制度申辯。”這一評價主要是基于盧梭提出了( ) A.防止君主獨裁的分權思想B.抨擊等級制度的平等觀念 C.捍衛(wèi)人民主權的民主理論D.反對貧富分化的經(jīng)濟主張 25.有人認為,如同牛頓發(fā)現(xiàn)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樣,西方先哲們也在人類社會同樣發(fā)現(xiàn)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會的中心;第二,個人利益是治理社會的基礎,建立了承認和尊重個人利益的哲學觀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護人民創(chuàng)造財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边@反映了先哲們( ) A.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B.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的思想 C.反宗教的思想D.法制的思想 26.“牛頓的發(fā)現(xiàn),給人類帶來從未有過的自信。曾經(jīng)匍匐在上帝腳下的人類,終于大膽地抬起頭來,開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倍_爾文被當時的支持者稱為“生物學領域的牛頓”。這說明二者的學說都( ) ①成為啟蒙運動的指導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學的權威 ③促進了人類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③ 27.康德認為:“通過一場革命或許很可以實現(xiàn)推翻個人專制以及貪婪心和權勢欲的壓迫,但卻絕不能實現(xiàn)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見也正如舊的一樣,將會成為駕馭缺少思想的廣大人群的圈套”。這說明啟蒙的真諦在于( ) A.思想自由B.人身自由C.推翻專制D.主權在民 28.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說:“若是我們要指定中世紀科學終止是哪一年,我們就推舉1543年,那年根據(jù)實驗方法而確立的兩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維薩留所著的《人體結(jié)構(gòu)》,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體運行之道路》?!鄙4骺苏J為這兩本著作的主要意義在于( ) A.日心說的提出,否定了統(tǒng)治人類思想千年之久的地心說 B.標志著近代科學產(chǎn)生 C.對人體結(jié)構(gòu)研究,有利于科學的發(fā)展 D.科學逐漸從神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29.19世紀中期有人曾這樣說:“當我讀著您的著作的時候,我感到痛苦多于愉快……因為我認為這些是完全錯誤的,而且是令人難堪的惡作劇。我一向把因果關系稱為上帝的意志,并且我能夠證明,上帝是為了它所創(chuàng)造的萬物的利益而有所作為的,上帝也是依據(jù)我們能夠研究并且理解的法則而行動的?!边@個人讀的著作是( ) A.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B.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 C.達爾文的《物種起源》D.伏爾泰的《哲學通信》 30.英國詩人蒲柏寫道:自然和自然規(guī)律隱藏在黑暗中, 上帝說:讓__去吧, 于是一切遂成光明。后人續(xù)寫道: 上帝說完多少年之后,魔鬼說:讓__去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中。以上詩句是對科學發(fā)展史上兩個劃時代人物無與倫比的科學成就的詩意描述。這兩個人物分別是( ) A.哥白尼和牛頓B.牛頓和達爾文 C.牛頓和愛因斯坦D.牛頓和普蘭克 31.19世紀下半葉,西方史學家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為不同類型并孤立考察各自 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20世紀以后,西方史學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區(qū)的“相對性”和“關聯(lián)性”轉(zhuǎn)移,體現(xiàn)全球互動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與這一變化最相關的科學理論是( ) A.進化論與相對論B.進化論與科學社會主義 C.經(jīng)典力學與電磁學D.電磁學與信息技術 32.閱讀《17世紀以來主要科學成果情況表》,下列對材料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 科技成就 基礎研究年代(A) 應用研究年代(B) 生產(chǎn)推廣年代(C) A—B年差 B—C年差 A—C年差 蒸汽機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發(fā)電機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計算機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從發(fā)明到生產(chǎn)推廣的年限越長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的周期越來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學理論重大突破為基礎 D.科學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生活影響越來越大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2分) 二、主觀題(共3題,共52分,第33題25分,第34題12分,第35題15分) 33.(2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的學術思想大為發(fā)達,則在春秋戰(zhàn)國之世。因為西周以前,學術為貴族所專有……東周以后,封建政體漸次破壞。居官任職的貴族,多有失其官守,降為平民的。于是在官之學,一變而為私家之學。亦因時勢艱難,仁人君子都想有所建明,以救時之弊,而其時社會階級,漸次動搖,人民能從事于學問的亦漸多,于是一個大師往往聚徒至于千百,而學術之興遂如風起云涌了。 ——摘編自呂思勉著《每天學點中國史》 材料二 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xiàn)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稱義”“平信徒(普通信徒)皆為教士”……鼓吹俗權至上,主張各國教會應與羅馬切斷聯(lián)系而由各國的政府來管理,這鮮明地反映了他對民族自由含義的一種更深刻的理解。 ——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達爾文主義對西方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政治上,這是俾斯麥以血和鐵統(tǒng)一德國的時期。各國的民族主義贊美者認為達爾文主義給了他們支持和正當理由。經(jīng)濟生活中,這是自由經(jīng)營和粗魯?shù)膫€人主義的時期。舒適的、心滿意足的上、中層階級激烈反對國家為促進較大的社會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預。19世紀后期也是殖民地擴張的黃金時期。有人爭辯說,殖民地是強國的繁榮和生存所必需的;還有人爭辯說,按照世間的成就判斷,諸土著民族軟弱、低劣,需要優(yōu)越的、較強大的歐洲人的保護和指導。 ——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 (1)依據(jù)材料一,分析學術之興風起云涌的原因。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這種學術之興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10分) (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藝復興的印記,又體現(xiàn)了對文藝復興的深化”?(5分) (3)依據(jù)材料三,概括指出達爾文主義產(chǎn)生了怎樣的社會影響?(6分) (4)綜上,談談你對思想文化與經(jīng)濟政治活動關系的認識。(4分) 3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類肯定想象不出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級從屬一級的衙門來裁決,官員必須經(jīng)過好幾次嚴格的考試才被錄用?!绻f曾經(jīng)有過一個國家,在那里人們的生命、名譽和財產(chǎn)受到法律保護,那就是中華帝國。 中國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東西是道德和法律。 我們有時不恰當?shù)匕阉膶W說稱為“儒教”,其實他并沒有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諄諄告誡人,而不宣揚什么奧義。 ——摘編自伏爾泰《風俗論》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伏爾泰對中國文化有著獨特的認識和理解。結(jié)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對此進行解讀。(要求:解讀合理、史實準確、邏輯清晰。) 35.(15分)吳歌是明清時期的流行歌曲,又稱江南小調(diào)、俚曲、折枝兒。它起源于吳地(今天蘇州、上海一帶)水上人家,全盛時代是在明清。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魏晉以來(吳歌)被士大夫們改編傳唱……(人們)喜好勁歌狂舞,還在人際交往中應酬唱和,成為文人雅士的交往禮儀……宋代之后有所改變,逐步變?yōu)椤皽\吟低唱”。 ——改編自劉志琴《吳歌與人文啟蒙》 材料二 明朝萬歷首輔沈一貫陳述1598年的社會情景說:“往時私議朝政者不過街頭巷尾,口喃耳語而已。今則通衢鬧市唱詞說書之輩,公然編成套數(shù),抵掌劇談,略無顧忌。所言皆朝廷種種失敗,人無不樂聽者,啟奸雄之心,開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聳動,蓋緣眾懷怨憤喜于聽耳?!? ——改編自劉志琴《吳歌與人文啟蒙》 “想當初,這往來,也是兩廂情愿,又不是紅拂私奔到你跟前,有不曾央媒人將你來說騙。 你要走,由你走,你若不要走,就今日起你便莫來纏,似雨落在江心上,哪希圖你這一點”。 ——摘自馮夢龍《明清民歌時調(diào)集不稀罕》 “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罷而不能,因非而得罪?!? ——馮夢龍《黃山迷》 材料三 吳歌這一腔質(zhì)樸的、真摯的人生感受,萌動著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這里孕育著從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的前導……從思想史的角度考查吳歌,以吳歌解析社會思潮為改寫中國思想史增輝添彩。 ——改編自劉志琴《吳歌與人文啟蒙》 (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宋代之后吳歌從“勁歌狂舞”轉(zhuǎn)為“淺吟低唱”的原因。(4分) (2)歸納材料二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xiàn)這種社會現(xiàn)象的原因。(8分) (3)綜合上述材料,說吳歌“孕育著從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的前導”的依據(jù)是什么?以吳歌解析社會思潮對史學研究有何意義?(3分) 班級: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 O?????????????????????? 密?????????????????????? O?????????????????????? 封 ?????????????????????? O?????????????????????? 線??????????????????????O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二級歷史科文科期中考試答卷 成績: 注意事項:1、本答卷為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題區(qū)??忌仨氂煤谏舟E的鋼筆或簽字筆在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位置上答題,超出指定區(qū)域的答案無效。 2、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3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 高二級歷史科文科期中考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C D D B A D D A A B D A C D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D B D D A B A C A D A D C C A B 2、 非選擇題 33.(1)原因:舊有的制度遭破壞,私學興起,仁人君子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 (士階層崛起),社會階級變動劇烈。(6分) 影響:促進我國思想文化的繁榮,奠定了我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基礎。(4分) (2)理解:“印記”指馬丁路德思想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運動宣揚的人文主義精神; “深化”指否定羅馬教廷權威,強調(diào)國家權力高于教會。(5分) (3)影響:促進了民族主義運動的發(fā)展;推動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殖民擴 張?zhí)峁┝死碚撐淦?借口)。(6分) (4)認識:思想文化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社會經(jīng)濟政治活動的反映;它又影響人們 的經(jīng)濟政治活動,促進或制約社會的發(fā)展。(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34.評分說明: 等級 標準 一等(12—9分) ①提取信息準確,解讀合理恰當。 ②準確運用相關史實。 ③解釋和分析邏輯嚴密,表達清晰。 二等(8—5分) ①提取信息基本準確,解讀基本合理。 ②基本能夠運用相關史實。 ③邏輯關系較清楚,表達較清晰。 三等(4—0分) ①提取信息不夠準確,解讀有偏差。 ②運用相關史實不夠準確。 ③邏輯關系不夠清楚,表達不清晰。 示例:伏爾泰推崇中國制度和文化,認為中國官僚選拔制度完善,各級政府和君主開明,社會和睦,道德、法律完善,尊崇儒家思想,沒有宗教狂熱。這些描述并不完傘符合當時中同實際,有美化的成分。 伏爾泰認識的形成,有各白的歷史背景和現(xiàn)實需要。18世紀的法國,資本主義 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進行反對專制統(tǒng)治和教權主義的斗爭。作為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出于反封建斗爭的需要,對巾國制度和文化做了理想化的描述。 伏爾泰對東方制度、文化的介紹有個人的發(fā)揮乃至想象,雖然不夠客觀,有失 嚴謹,有悖真實,但是在當時都產(chǎn)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促進了民眾思想的覺醒,為革命或改革做了深刻的輿論準備和思想動員。 35.(1)原因:理學的興起,倡導“存天理、滅人欲”; 戲曲等新的藝術形式的產(chǎn)生。(4分) (2)現(xiàn)象:非議朝政,抨擊君主;張揚個性,自主擇偶; 否定禮教,追求平等。(4分) 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的產(chǎn)生;君主專制的加強,封建制度的腐朽; 理學占主導地位等。(4分) (3)依據(jù):人文意識的覺醒; 意義:拓寬思想史研究的領域。(3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二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文4 歷史上 學期 期中 試題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181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