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第5課《藤野先生》教學實錄及其反思 北京課改版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第5課《藤野先生》教學實錄及其反思 北京課改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第5課《藤野先生》教學實錄及其反思 北京課改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藤野先生》教學實錄及其反思 (早自習的時候讓學生讀了一遍課文,糾正“深惡痛疾”、“挾著”的讀音。) 師:早自習時同學們讀了課文。下面請快速回答老師幾個問題:第一,本文涉及了兩個主要的地名,分別是—— 生:東京,仙臺。 (有學生說日暮里和水戶,馬上有學生強調(diào)說:那兩個地方只是提到,不是主要寫的。) 師:這位同學說得對,注意扣住老師問題來回答。日暮里和水戶兩個地方作者只是提到,并沒有主要來寫。 (教師板書東京和仙臺兩個地名) 師:下面一個問題:藤野先生的全名是什么? 生:(齊答)藤野嚴九郎。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齊念)“我就是叫做藤野嚴九郎的……” 師:很好。這是作者第一次見到藤野時他的自我介紹。(指著白板上“東京”和“仙臺”兩個地方問)作者第一次見到藤野時是在那個地方? 生:仙臺。 (師在“仙臺”下板書“藤野嚴九郎”) 師:當藤野自我介紹完后,聽課的同學有些什么反應? 生:有幾個人笑了起來。 師:他們?yōu)槭裁匆ζ饋恚? 生1:因為他們是留級生,他們知道藤野的很多事情。 師:哪些事情? 生1:(書上找)呃……比如說,他穿衣服很模糊,有時會忘記帶領結。 師:什么叫“很模糊”? 生:很隨便。 師:理解得對,這是真的嗎? 生:真的,因為“我”有一次看見他沒帶領結。 (師板書:穿衣服很模糊) 師:還有嗎? 生1:還有他在冬天只穿一件舊外套,有一次坐火車被人疑心是扒手。 (師板書:冬天只穿一件舊外套) 師:很好,還有嗎?(短暫沉默)他介紹自己時,有人笑了,是因為他介紹得可笑嗎? 生2:他介紹自己的時候,是用一種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diào)。 師:什么叫“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diào)”? (有學生立刻模仿了他們數(shù)學老師說話的語調(diào),全班笑。) 師:哦,看來大家覺得所謂的“頓挫的語調(diào)”就是把音發(fā)得很重是吧? 生:是的。 師:大家的理解也是對的。拿我們的漢語來說,如果把四聲讀得很到位,聽起來就頓挫。說明說話的人很認真。那藤野為什么要用“緩慢”的語調(diào)呢? (學生沉默) (師板書:緩慢而頓挫的語調(diào)) 師:不能回答嗎?沒關系,我們先放著這個問題,后面再解決。【留下伏筆】那么大家再想想,當時聽課的同學發(fā)笑還有別的原因嗎? 生3:還有他的外貌。 師:什么樣的外貌? 生3:他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 (生3還沒說完,有學生就喊道:“這有什么好笑的?”) 師:對啊,這樣的外貌好笑嗎? 生3:我覺得這樣一個人看上去很呆。 師:大家覺得呢? 生:有點。 師:好吧,那大家來看看,這樣一個看著有點呆的人,穿著很不講究,冬天穿一件舊外套,別人疑心是扒手,說話的時候是緩慢而頓挫的語調(diào)。這個人給大家一種什么感覺? 生:可笑。 師:是的,這樣一個形象給人迂腐、可笑的感覺。但是大家把課文翻到倒數(shù)第二段,全班來朗讀一下。 (生朗讀) 師:在這一段中,作者對藤野有什么樣的評價? 生:“在我所認為我?guī)煹闹?,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薄八男愿瘢谖业难劾锖托睦锸莻ゴ蟮?,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師:這樣一個評價高嗎? 生:很高。 師:那為什么那樣一個可笑的人,作者會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思考片刻) 生1:因為在作者學習的過程中,藤野先生對他很好。幫了他很多。作者很感動。 師:藤野先生對“我”做過哪些事情來讓“我”感動呢?大家到課本里去找找。 生:他為我修改講義。 師:好,我們來看看這件事。(板書:為我批改講義)在“我”上課一星期以后,藤野先生把我叫到研究室,問我說他的講義我能不能抄下來,然后收了我的講義去看。幾天后便還我了? 生:第二三天。 師:說明藤野先生批改我的講義非常—— 生:及時。 (板書:批改及時) 師:并且說,此后每多久我要交一次講義給他看? 生:每一星期。 師:這個頻率高嗎? 生:高。 (板書:頻率高) 師:拿回講義后,“我”發(fā)現(xiàn)—— 生: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 師:注意一個詞:從頭到末,說明—— 生:批改很認真。 (板書:批改認真) 師:剛剛大家總結這件事的時候,大家說的是“批改講義”,而作者說的是“為我添改過了”,請問:批改和添改一樣嗎? 生2:不一樣,添改說明不但改了,還添加了內(nèi)容,作者自己也寫到:“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一一訂正?!? 師:非常好。所以我們應該準確表述為“為我添改講義”。(將上面板書的“批”改為“添”) 師:剛剛這位同學說道一個細節(jié):連文法的錯誤,也一一訂正。請問藤野教什么的? 生:解剖學。 師:作為一個教解剖學的老師,有必要為學生訂正文法錯誤嗎? 生:沒有。 師:那藤野為什么要這么做? (思考) 生3:我想可能是因為作者是一個去日本留學的中國人,所以日文不好。 師:大家覺得呢? (有學生點頭) (教師補充教參附錄中藤野在魯迅逝世時寫得文章《謹憶周樹人君》中的片段“他那時看著很努力,只是剛到日本,日文學得很吃力……”) 師:現(xiàn)在知道了吧,藤野先生之所以問“我”能不能抄下講義,并為我添改講義,甚至連文法錯誤都訂正,可見他對“我”非?!? 生:關心。 師:現(xiàn)在我們再回過來看看,在作者第一次見到藤野時,說他用一種“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diào)”介紹自己。想想看,藤野為什么要這樣做? 一生大叫:哦,他是怕我聽不懂。 師:對了。藤野知道班里有留學生,因此特意放緩語速,頓挫聲調(diào)。所以,現(xiàn)在看來,這個人還可笑嗎? 生:不可笑,可敬。 師:對,這是一個多么細心而關心學生的教師啊?!窘鉀Q上文留疑】 師:他給我添改講義,持續(xù)了多長時間? 生:(找課文)一直持續(xù)到教完他所擔任的功課…… 師:這樣一個教師是—— 生:有毅力的,可敬的…… (板書:關心持久) 師:以上就是藤野先生為“我”添改講義的故事,還有別的事情嗎? 生:糾正我的解剖圖 (板書:為我糾正解剖圖) 師:我的解剖圖畫得有問題,藤野先生又把我叫去了,他怎么說? 生:“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 師:大家注意這句話當中的一個詞—— 生:一點。 師:對了,這個“一點”說明什么呢? 生:說明藤野先生很認真,很嚴格。 (板書:認真、嚴格) 師:我犯錯了,藤野先生罵我了嗎? 生:沒有。他是和藹的說。 師:很好,有同學找到了一個詞:和藹。雖然我犯錯了,但是藤野先生并沒有責怪,很和藹的對我說。大家看看他說什么? 生:朗讀藤野先生的話。(——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 師:這是批評或責備嗎? 生:不是,是講道理。 師:對了,對于我的錯誤,藤野先生并沒有批評,而是用和藹的語氣跟我講道理,可見這個老師—— 生:很好。很善良…… (板書:和藹、講道理) 師:下面還有一件事情,哪個同學來給我們講一下。 (點學生復述“擔心我不肯解剖”一事) (板書:擔心我不肯解剖) 師: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質(zhì)呢? (經(jīng)過幾次引導,學生總結出:關心學生思想) (板書:關心學生思想) 師:文章還記錄了有關藤野的一件事,誰來說說? (生復述“詢問中國婦女裹腳”一事) (板書:詢問中國婦女裹腳) 師:藤野先生為什么要詢問關于中國婦女裹腳的問題呢? 生:他想知道怎么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 師:關注跟自己學術有關的問題,這又反映出藤野先生具有什么意識? 生:探究意識。 (板書:探究意識) 以上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師:在藤野先生的關心下,“我”的成績有了一定的進步,在學年試驗中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 生:中等成績。 師:但是卻發(fā)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生概述“匿名信事件”) 師:那些學生為什么非要編出這樣一件莫須有的事情呢? 生: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爸袊侨鯂?,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 師:這件事之后,作者很傷心,后來告別了藤野先生,離開了仙臺。我們來看看作者跟藤野告別時,藤野什么反應? 生:悲傷。 師:哪看出來? 生:(朗讀)“他得臉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 師:藤野為什么這么悲傷呢? 生1:因為他關心“我”。 師:他為什么要關心“我”呢? 生1:因為“我”是個中國人。 師:因為“我”是中國人他就關心“我”嗎?那為什么其他日本學生看不起中國人呢? (學生不能回答) 師:好吧,我們把這個問題留下,大家把它批注在書旁邊,我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本文的其他部分,看看能不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竟膭顚W生留疑】 師:其實“我”離開仙臺,離開藤野先生的原因,恐怕不僅僅是因為“匿名信事件”,還有一件事。 (生復述“幻燈片事件”。) 師:在第31段的結尾有這樣一句話:“但是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誰知道“我”的意見,也就是想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嗎? 生2:魯迅他棄醫(yī)從文了。 師:很好,你接著說,他為什么要棄醫(yī)從文呢? 生2:因為“幻燈片事件”使魯迅看到了國人的麻木。 師:很好。大家知道魯迅為什么會去日本學醫(yī)嗎? 師補充本課相關背景知識:甲午戰(zhàn)爭以后,列強紛紛入侵中國。清政府也感受到了外國列強尖船利炮的威力,實行改革,先后創(chuàng)辦了“水師學堂”和“礦路學堂”并不斷派出留學生到日本等國學習。魯迅先后參加過這兩個學堂的學習,后來由于父親的病,決定跟隨清政府公派留學生一起赴日本學醫(yī)。然而到了日本的東京,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請大家齊讀文章第一段。 (生齊讀) 師:文章開篇就說“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是哪樣呢? (生不能回答) 師:第一段寫了什么? 生:寫了清國留學生在東京的生活。 師:是怎么樣一種生活呢?努力學習嗎? 生:不是,他們?nèi)ベp花。 師: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這些清國留學生成群結隊的去賞花。而且還將大辮子驕傲的盤在頭頂上。同學們覺得“辮子”有沒有點什么特別含義呢? 生:是清朝統(tǒng)治的一種象征。 師:答得非常好。清朝的辮子是滿人統(tǒng)治漢人的一種象征,應該說是一種屈辱。然而這些留學生們絲毫不覺得羞愧,還將它在頭頂上盤得高高的。當然,也有的人不盤辮子,而是解散了來,梳得油光可鑒。作者怎么描述他們? 生:“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是標致極了?!? 師:標致是什么意思? 生:漂亮。 師:作者是在夸他們嗎? 生:不是,是反語。 師:對,反語,就是反話正說,表達一種相反的意思。這里這個“標致”實際上表達出作者的一種什么感情? 生:厭惡之情。 師:作者為什么會厭惡那些清國留學生呢? 生1:因為他們不好好學習,跑去看櫻花。 師:說得很對。本來清政府公費派這些留學生出來,是希望他們能學得些技術或者學問,回去能挽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國家。然而他們卻在這里逍遙自在,絲毫沒有刻苦向上的意思。因此作者毫不留情的對他們進行了諷刺。我們再想想開頭那句話“東京也無非是這樣”。那么意思是說,還有哪也是這樣呢? 生2:國內(nèi)。 師:很好。國內(nèi)已經(jīng)是一幅頹喪之氣,本來想著出來可以看見點新鮮的氣息,看到點奮發(fā)的景象。然而卻沒有。因此作者感嘆道“東京也無非是這樣”。這句話表現(xiàn)出作者的一種什么樣的情緒? 生:失望。 師:作者很失望。那么他自己呢?也是整日游玩嗎? 生3:不是,他還是努力學習的。因為第二段說,他會去留學生會館的門房里看書。 師:很好,看書很細致??上磿膊坏冒矊?,為什么呢? 生:有人在跳舞。 師:地板咚咚咚響,問問精通時事的人,說那是在跳舞。很明顯,作者在這里也用了—— 生:反語。 師:對,他們所謂的精通時事,其實盡是些無聊的玩樣兒。因此作者很失望,由此生出了一個想法—— 生:到別的地方看看。 師:這也正是作者去仙臺的緣由。在去仙臺的途中,作者記錄了兩個地名:日暮里和水戶。有人覺得,這兩個地方純屬于作者的閑筆,就是沒事的時候記下的,大家覺得呢? (生不能答) 師:大家看看“日暮里”這個地名,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崔顥的詩—— 生:“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師:對,老師也想起一個成語叫“日暮窮途”。魯迅這樣一個對于文字敏感的人,必然會從字里行間讀出這些信息。思念故鄉(xiāng),卻又看不見故鄉(xiāng)的前途,那是怎樣一種悲哀呀?!八畱簟蹦??看注釋。 生:它是朱舜水客死的地方。 師:朱舜水是一個反清復明的遺老。大家學過歷史都知道,近代中國的悲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敗統(tǒng)治。因此作者此時在心里肯定也是贊同甚至是崇拜朱舜水的,記下這個地方,也表明了作者對清政府的一種痛恨。 師:到了仙臺以后,作者的處境得到改變了嗎? 生:得到了,他受到了優(yōu)待。 師:哪些優(yōu)待? 生1:學校不收學費,有人操心食宿 生2:“我”開始時住在監(jiān)獄旁邊,后來有人勸我搬走。 師:是的,有位先生幾次三番,幾次三番的說,要我搬走。這兩個“幾次三番”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那個人很熱情。 師:那么我搬走后,生活條件好嗎? 生:不好,每天總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 師:那這算優(yōu)待嗎?在這里作者是否又用了反語? 【這個問題較有深度,學生開始展開討論。有人認為不是反語,但是又說不清為什么作者要寫蚊子很多,為什么搬走后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有人認為是反語,但是又無法解釋后文中作者對藤野的懷念與感激。這是個教學難點問題,我在第一次教授這篇課文的時候也沒弄懂這個問題,后來是查了資料,才有所了解】 師:其實這不是反語,作者在仙臺確實受到了優(yōu)待。至于為什么要寫有人要他搬家,搬了之后又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是這樣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后,國民非常注重學術,非常尊重知識。而開始時魯迅住在監(jiān)獄旁邊,有人覺得那是不尊重知識的一個表現(xiàn),于是幾次三番,幾次三番的勸說他搬走。搬走之后,雖然生活艱苦,但是至少是離監(jiān)獄遠了,在日本人看來,對知識的尊重的首要的,哪怕生活條件艱苦點也可以接受。 這也正好可以解釋為什么后文中的藤野先生穿著很隨意,甚至有些寒酸,但是他對于學問的態(tài)度是認真的,嚴謹?shù)?。他對于“我”這樣一個刻苦好學的人來說,他是關心的。他關心“我”并不是因為我是個中國人,而是因為我是個好學的人,渴望知識的人。所以在離別藤野時,他很難受,哪怕我騙他說要去學生物,他也失望地說“為醫(yī)學而教的解剖學之類,怕于生物學也沒什么大幫助。”因為他知道我不學醫(yī)了,不能運用這些知識了,所以他難過。 師:最后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我”在離別了藤野之后,為什么沒有給他寄過一封信和一張照片,卻把他的照片掛在自己的寓居內(nèi)? (這是一個開放性討論題,學生討論后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的:我之所以沒給他寄照片和寫信,是怕他知道我沒有學醫(yī)后失望;而我掛他的照片,是希望他的那種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以及曾對我的關心能鼓勵我,激勵我前行。這樣一個結論,應該是符合本文的主旨的。) 教學反思: 魯迅的文章,一般是多主題的。像這篇《藤野先生》,它主要記錄作者在仙臺學醫(yī)時與藤野的交往,表現(xiàn)對藤野的懷念與感激;又夾有東京見聞,對清國留學生的失望與諷刺;還順便記敘了作者棄醫(yī)從文的緣由。因此講起來比較復雜。 以往的教學設計,我只是叫學生很自然的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東京見聞、仙臺與藤野交往和別后懷念。然后按照順序逐一進行講解。 但是這樣講下來感覺非??菰铮偌由萧斞傅奈恼卤緛砭碗y懂,所以很多學生很難理解其主旨,也很難理解作者為什么對藤野那樣感激。因為文章學不透,所以情感很難深入。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這次教學的時候,其實我也并沒有成型的設計,只是想著要改變一下,爭取跟以前不一樣。早自習的時候,學生在讀課文,我就在想:題目叫“藤野先生”,文章也是重點講和藤野先生的交往,表現(xiàn)對藤野的感激與懷念。那么為什么不可以把這部分先提前來講呢?從寫作的角度出發(fā),寫了這部分應該也就夠了,為什么還要寫東京見聞呢?這很明顯是為感激藤野作鋪墊,可以講完仙臺后倒回來講。而“幻燈片事件”是作者思想改變也就是棄醫(yī)從文的轉(zhuǎn)折點,正好拿來作仙臺與東京之間的過渡。于是這樣一個大略的思路就成型了。 在具體操作時,我想起馬老師上《社戲》時先講結尾的方法,給學生留懸念,讓學生去探究。于是我模仿了一下。上課時先把兩個地名提出來,從仙臺遇見藤野開始講。先讓學生找藤野的外貌描寫,結合學生的錯誤認知——藤野形象有點呆,于是跳到后文,提出作者對藤野的極高的評價,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會對這樣一個“有點呆”的形象有那么高的評價?學生很自然的去探究在仙臺時我與藤野交往的故事,繼而很容易探究出藤野關心“我”,對學術認真的特點。這一切都水到渠成。 講到過渡點,也就是作者離開仙臺,棄醫(yī)從文時,剛好腦子里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藤野會對我那么好?這個問題拋給學生后,學生一開始的答案——因為我是中國人,明顯是行不通的,因為當時日本人是看不起中國人的。于是學生不得不迫切的想知道作者去仙臺學習的緣由。 這時候教師趁機插入魯迅的相關背景知識介紹,再結合講解作者在東京的見聞,學生馬上感受到了作者那種失望的情緒,也理解了他離開東京到仙臺的原因。也自然能夠理解藤野對作者的關心為什么能夠使作者難忘,情感的認知應該說深入學生心里了。 然而目前還有兩個問題沒有解決:一是上文提到的:藤野為什么會對我那么好?二是關于作者到了仙臺以后是否真的受到了優(yōu)待?那為什么又要花筆墨去描寫當時生活的艱苦?是否又用了反語?說實話,在第一次教學生的時候,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想清楚,因此也自然沒有講清楚。 在這次上課前,我心里存著這樣一個疑問,去網(wǎng)上查了資料。發(fā)現(xiàn)了其根源:日本人對文化的敬重。于是所有問題似乎都迎刃而解了:仙臺的優(yōu)待,其實體現(xiàn)出日本人尊重文化尊重學術的國民氛圍,這也就可以解釋藤野為什么穿著很模糊,卻對學術很認真。還有他之所以特別關心作者,不是因為作者是中國人,而是因為當時作者學習很努力。(這些信息可以從教參的資料《謹憶周樹人君》里得出)其實這也是藤野尊重知識的表現(xiàn)。有了這些背景知識鋪墊,學生理解其上述兩個問題來,一點都不吃力。 從這次教學中,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語文是很有深度的一個學科。即便是老師,許多課文也不是一次就能夠吃透的,這需要時間來磨。當然,它的深度決定了老師備課的深度和廣度。這次上課,如果不去了解那些背景知識,僅僅知道魯迅留日的常識,很多問題是解決不了的。當然,我們的備課資源其實很豐富,教參就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我們平時備課時要好好參考上面的附注資料,有時候會很有用。 第二,這堂課,無論成功與否,我都很滿意。因為它是我對于自己之前的教學不滿意,想要求變的一個結果。我覺得教學就該這樣,每一輪我們都面對新的學情,都面對自己對課文的新的理解,所以不應該一個教案上到死,一定要經(jīng)常懷疑過去的自己,敢于突破。 第三,每篇課文都有它的強弱和輕重。備課時一定要讀出課文的這些信息,只有讀出了文章的強弱,課堂才能有重點。為了表現(xiàn)好課文的輕重,必要時候打亂課文的排列順序也是可以的。這樣的課例我也看過一些,但是自己親自實踐還是第一次,感覺挺有收獲的。以后要多在這方面下點功夫。 第四,這次課不是公開課,甚至上課之前都沒有很完備的備課計劃。很多想法和細節(jié),包括上文中兩次留疑的那兩個問題,包括很多小細節(jié)的處理,都是在上課過程中隨機生成的。課堂不僅僅是教師實現(xiàn)自己教學計劃的過程,它更應該是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種創(chuàng)造的感覺真好。當然了,這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默契。 說到這里,又忍不住想表揚一下四班了。教了他們?nèi)?,跟他們已?jīng)很有默契,而且越來越喜歡他們。這各班級的學生很聰明,上課時經(jīng)常有人能問出很有思考和研討價值的問題。而且這個班級活而不亂,他們上課時思維很活躍,但是不會超出課堂內(nèi)容,也很少超出老師的控制范圍。即便有時候超出了,教師可以很快就將氣氛收回來??傊看紊险n都經(jīng)常性的有靈感的火花和他們一起碰撞出來。我想這應該是作為一個教師的幸福所在吧。 又想起了那句話“教師成就學生,學生也成就教師”。對于已一個年輕教師,課堂是最有助于我成長的地方,而在課堂上能遇到這樣優(yōu)秀的學生們,是老師的幸事。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做老師的更不能隨便應付了課堂,耽誤了這樣一群優(yōu)秀的學生的成長。跟他們相處的時間也不多了,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用心上好剩下的每節(jié)課,希望我和他們一起在剩下的課堂上不斷成長,不斷前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藤野先生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第5課藤野先生教學實錄及其反思 北京課改版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第二 單元 先生 教學 實錄 及其 反思 北京 改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190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