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2 (3)
《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2 (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2 (3)(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遼寧省沈陽市同澤高級中學女中部2015-2016學年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0分) 下圖為某些地區(qū)主要農作物及熟制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能正確反映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農業(yè)生產狀況的是( )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圖中①和③兩地農業(yè)生產方式及農作物品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異 B.土壤差異 C.水熱條件差異 D.生成習慣差異 3.造成今天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糧倉”地位下降的相關原因是 ①稠密的人口和相對較少的人均耕地 ②農村也以發(fā)展工業(yè)為主 ③稠密的水網(wǎng)導致較為破碎的耕地 ④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較小,不利于機械化生產,糧食商品率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4.地理信息系統(tǒng)( ) A.主要是記錄地理事物的計算機系統(tǒng) B.具有空間分析的能力,沒有動態(tài)預測的能力 C.是地理繪圖系統(tǒng) D.是專門處理地球表面與地理分布有關數(shù)據(jù)的空間信息系統(tǒng) 5.能夠為在無人區(qū)進行科學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體地理位置的技術是( ) A.RS技術 B.GIS技術 C.GPS技術 D.GSM技術 6.關于遙感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遙感探測范圍大,受地面條件的限制多 B. 遙感是地圖的延伸 C. 衛(wèi)星遙感對地物的分辨率比飛機遙感高 D. 遙感技術可對環(huán)境實施動態(tài)監(jiān)測 7. 下列能源中,屬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水能 B.石油 C.天然氣 D.煤炭 8.不同的飲食文化體現(xiàn)了區(qū)域的( ) A. 共同性特征 B.差異性特征 C.開放性特征 D. 整體性特征 9.國家停止開發(fā)三江平原的荒地,是因為那里 A.經過多年開發(fā)已無荒可墾 B.那里氣候長冬夏短,生長期短,不利作物生長 C.濕地是重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巨大的生態(tài)效益 D.地下水位高,排水不暢,不宜開發(fā) 讀以下材料,完成10-11題。 材料一 我國在京、津、冀進行跨省市的冬小麥估產實驗,精度超過90%。1998年以來,有關部門對我國5種主要作物進行了全國范圍的長勢調查和估產。 材料二 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員在參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科考時測得大峽谷極值深度為6009米,長度為504.6千米,用實測數(shù)據(jù)證明了大峽谷為世界之最。 10.跨省市和全國范圍的作物估產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人工科學考察 B.地理信息系統(tǒng) C.遙感 D.全球定位系統(tǒng) 11.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科考測量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GPS+GIS B.GPS+RS C.RS D.數(shù)字地球 12.適宜的室內光照可以改善居室微小氣候。在建筑學中,日照條件是指陽光直接照射到房間內的時間長度和光照強度。對同緯度的不同地區(qū)而言,下列因素中與日照條件無關的是( ) A.房屋的朝向 B.房屋之間的間距 C.窗戶采用單、雙層結構 D.窗戶的大小 1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由東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原因是( ) A.水分差異 B.熱量差異 C.地形差異 D.人類耕作方式的不同 中國現(xiàn)有荒漠化土地267.4萬平方千米,其中:風蝕荒漠化187.3萬平方千米;土壤鹽漬化17.3萬平方千米;凍融荒漠化36.3萬平方千米。右圖為我國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地示意圖,讀右圖完成14-17題。 14.有關我國荒漠化土地的現(xiàn)狀,正確的是:( ) A.風蝕荒漠化占荒漠化土地的99% 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省區(qū) C.荒漠化主要分布區(qū)降水量在200mm以上 D.長江以南的?。ㄊ小^(qū))沒有荒漠化土地 15.西北地區(qū)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 A.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 B.工礦交通建設不注意環(huán)保 C.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 D.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1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人口大量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 ③因地制宜開發(fā)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 ④開發(fā)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防田林網(wǎng) ⑥擴大植被覆蓋率,設置沙障與封育固沙,構筑防護體系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17.下列關于西北地區(qū)人口、耕地與荒漠化土地相互關系,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導致耕地面積縮小和荒漠化土地面積擴大 B. 人口增長導致耕地面積擴大和荒漠化土地面積縮小 C. 耕地面積擴大導致人口增長和荒漠化土地面積擴大 D. 人口增長使耕地面積擴大從而導致荒漠化范圍擴大 18.就氣候類型而言,田納西河流域屬于 A.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19.熱帶雨林地區(qū)生物循環(huán)十分旺盛,養(yǎng)分主要儲存在 A.土壤中 B.植物體內 C.地表徑流中 D.枯枝落葉中 20.下列不是世界上熱帶雨林分布區(qū)的是 A.東南亞中南半島地區(qū) B.中美洲加勒比海 C.非洲剛果河流域 D.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21.日本的森林資源極其豐富,但日本每年卻要大量進口木材,特別是一次性筷子幾乎全靠進口。日本大量進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為 A.日本的木材質量太差 B.一次性筷子的生產量是勞動密集型工業(yè),日本不會生產 C.為了大力保護本國的森林資源 D.國內的木材不能滿足本國需求 22.你認為一次性筷子使用過后最好的處理方式是 A.焚燒 B.衛(wèi)生填埋 C.作為造紙原料 D.出口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強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是生產能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下圖是亞馬孫地區(qū)熱帶雨林水循環(huán)圖,讀圖回答23-24題。 23.熱帶雨林對當?shù)厮h(huán)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 ) A.當?shù)?0℅的水汽來自于雨林 B.大量水汽被帶離雨林地區(qū),減少當?shù)氐慕邓? C.雨林降水主要來自海洋,跟雨林沒有關系 D.雨林是個巨大的儲水庫,會減少當?shù)氐慕邓? 24.如果亞馬孫雨林被毀,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 ①大氣中的CO2含量增多,全球氣候變暖 ②全球水循環(huán)和水量平衡將受到重大影響 ③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將可能惡化 ④雨林地區(qū)物種滅絕速率將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下圖是植被覆蓋率與CO2濃度關系圖,讀圖回答15題。 25.植被覆蓋率的急劇下降,將可能直接導致( ) A.氣候變暖 B.海平面上升 C.大氣中CO2 含量增加 D.兩極冰川融化 右圖是我國著名的能源基地,讀圖完成26-28題。 26.有關該省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處我國東部地區(qū),緊靠京津唐地區(qū) B.地處我國西部地區(qū),東鄰西安、咸陽等工業(yè)中心 C.地處我國中部地區(qū),東鄰近京津唐地區(qū) D.地處我國西部地區(qū),西鄰西安、咸陽等工業(yè)中心 27. 該省作為能源基地,其經濟發(fā)展的關鍵是( ) A.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 B.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延長煤炭的生產鏈 C.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D.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 28.該省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根源是( ) A.煤炭的露天開采 B.礦區(qū)道路的鋪設及丟棄大量土石 C.井礦巷道的建設 D.以重化工業(yè)為主的產業(yè)結構 29.下列關于亞馬孫開發(fā)計劃及其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的開發(fā)是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 B.該區(qū)雨林破壞的背景是當?shù)厝丝谒刭|低下 C.遷移農業(yè)是亞馬孫地區(qū)破壞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亞馬孫公路從大西洋沿岸貫通太平洋沿岸 30.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000多萬公頃的森林被毀壞,導致全球森林被毀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將森林開墾為農田②非可持續(xù)性的采伐木材 ③開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④水旱災害的頻繁發(fā)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為促進世界森林的可持續(xù)經營、保護和開發(fā),我們應該 A. 封山育林,禁止森林的砍伐 B. 注重開發(fā),提高林業(yè)經濟效益 C. 禁止各種木材的流通和買賣 D. 采育結合,綜合開發(fā)利用 田納西河流域可開發(fā)的水力資源達457萬千瓦,水力資源利用率約為90%,完成32~33題。 32.在美國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開發(fā)中,農業(yè)發(fā)展注重了 A.以畜牧業(yè)為主 B.以種植業(yè)為主 C.以漁業(yè)為主 D.農、林、牧、漁綜合發(fā)展 33.該河流進行綜合開發(f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 A.發(fā)電 B.養(yǎng)殖 C.梯級開發(fā) D.防洪 34. 關于阿斯旺大壩產生的消極影響,敘述錯誤的是 A. 尼羅河下游沿岸平原土地肥力提高 B. 對一些水生動物的生存產生了影響 C. 使下游地區(qū)的肥力堆積減少 D. 使尼羅河三角洲鹽漬化加重 濕地包括沼澤、河湖、沿海灘涂等,與森林、海洋被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其在防洪、抗旱、調節(jié)氣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態(tài)系統(tǒng)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譽為地球之“腎”。據(jù)此完成35-36題。 35.我國政府下令停止開墾三江平原上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貧瘠 B.開發(fā)的成本太高 C.糧食過剩,價格下降 D.為了保護、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36.下列地理事物不屬于濕地的是( ) A.洞庭湖 B.閩江 C.渤海 D.水稻田 下圖是山西原煤生產示意圖,讀圖完成37-38題。 37.圖中反映山西省在加強能源基地建設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能源工業(yè)的經濟效益 B.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C.擴大煤炭開采量 D.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38.山西省煤炭產量大,資源豐富,經濟發(fā)展水平卻較低,其重要的原因是( ) A.能源工業(yè)投資比重較小 B.電力工業(yè)投資比重過大,煤炭工業(yè)投資比重較小 C.工業(yè)結構長期以單一煤炭生產和輸出為主 D.煤炭質量不高、開采難度大 39.東北大部分地區(qū)的氣候屬于( )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40.適宜在東北農業(yè)基地大量種植的農作物有( ) A.冬小麥、黃麻、水稻 B.柑橘、菠蘿、椰子 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麥、玉米、甜菜 二、非選擇題(共20分) 41.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在山西省,從價格看,2002年1噸煤的平均價格為160多元,如果按平均發(fā)電煤耗400克/千瓦時測算,1噸煤可發(fā)電2500千瓦時。目前,山西省向外省輸電的價格為245元/千千瓦時。 材料二 下面左圖是山西省煤炭外運線路圖,右圖是山西省能源調出結構的變化圖。 (1)山西的煤主要靠鐵路運輸和海上運輸,圖中運煤鐵路干線分別是 、 和 。 (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除輸煤外,將山西能源輸出的另一途徑是 。 (3)從“六五”時期開始,山西省進行了產業(yè)結構調整,構建了 、 、 三條產業(yè)鏈,實現(xiàn)了產業(yè)結構升級。 (4)試分析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fā)條件。 高二地理(理)答案 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8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C D A B C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B A D D A B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A C C B D A A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D C A D C C C B D 二 非選擇題(共20分) 41. 答案:(1)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 (2) 燃煤發(fā)電 (3) 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 (4) 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市場廣闊 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二地理上學期期中試題 理2 3 地理 上學 期期 試題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198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