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評價》復習資料.doc
《《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評價》復習資料.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評價》復習資料.doc(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評價》復習資料 單項選擇題 1.用公式形象表述:“評價=測量(定量描述)+非測量(定性描述)+價值判斷”的人是 ( ) A.格蘭朗德 B.斯塔費爾比姆 C.泰勒 D.德雷斯 2.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實施的,在性質上相當于現在的中小學單元測驗,我們稱之為( ) A.形成性測量與評價 B.診斷性測量與評價 C.終結性測量與評價 D.安置性測量與評價 3.在編制客觀性試題時,題干要盡可能地采用 ( ) A.疑問陳述 B.正面陳述 C.否定陳述 D.似真性陳述 4.解釋測驗分數的參照系為( ) A.標準 B.常模 C.目標 D.等級 5.包含和目標相適應的一組題目構成的測驗稱為 ( ) A.領域參照測驗 B.目標參照測驗 C.掌握測驗 D.標準參照測驗 6.以考試分數作為追求的目標和決策的依據,把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和學習歷程用籠統(tǒng)的 分數表達,這種分數我們稱之為 ( ) A.表征性分數 B.實質性分數 C.掌握性分數 D.認知性分數 7.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經過重新組合等加工改造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活動,我們稱之 為 ( ) A.記憶 B.觀察 C.思維 D.想象 8.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單位外,還具有絕對零點的量表稱為 ( ) A.稱名量表 B.順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9.科舉考試制度始于 ( )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 B.兩漢時期C.魏晉南北朝時期D.隋朝 10.測量與評價的指導思想是( ) A.選拔適合精英教育的學生B.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 C.對學生的學業(yè)進行精確的評定 D.改變教育的內外環(huán)境 11.效度始終是針對一定的( ) A測量目的而言 B測量手段而言 C測量過程而言 D測量方法而言 12.美國教育測驗中心舉辦的“托福”考試線性變換分數是 ( ) A.500+100Z B.90+20T C.500+70Z D.100+15Z 13.標準參照測驗的定量標準是( ) A合格分數線 B掌握分數線 C標準分數線 D等級分數線 14.以下哪一項不是絕對評價等級制常見的方法 ( ) A.教師綜合評價法B.測量結果轉換法 C.核心內容參照法D.最佳行為評價法 15.以下哪一項不是思維能力的測量與評價的方法 ( ) A.語言文字推理測驗 B.圖形 C.作品分析D.數字符號 16.個人把自己的思想、態(tài)度、愿望、情緒和性格等特征,不自覺地反應于外界或他人的一種心理過程,我們稱這種方法為( ) A.自陳量表法 B.投射測驗法 C.情境測驗法 D.逆境對話法 17.在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通過控制無關變量,操縱某些自變量,激發(fā)學生內心矛盾沖 突,從而測評學生的品德行為、品德動機、品德情感體驗及認識評價的方法是( ) A.品德情境模擬測評B.品德現場情境測評 C.品德情境積分測評 D.品德現場評語測評 18.學生身體領域發(fā)展目標,本質上是( ) A.身體發(fā)育、增強體質 B.身體素質、身體形態(tài) C.身體發(fā)育、身體形態(tài) D.身體發(fā)育、身體素質 19.由測驗專家嚴格按照測驗程序而編制成的測驗稱為 ( ) A.標準化測驗 B.非標準化測驗 C.成就測驗 D.能力傾向測驗 20.情感領域教育目標的最高境界是 ( ) A.接受 B.反應 C.價值評價 D.價值復合體形成的性格化 21.在統(tǒng)計檢驗中,大樣本是指n( ) A.≥10 B.≥20 C.≥30 D.≥40 22.下面對誤差的理解正確的是( ) A.誤差是客觀存在的 B.誤差是不可以控制的 C.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D.誤差只在抽樣中發(fā)生 23.離差智商采用的是( )4-110 A.百分等級常模 B.標準分數常模 C.年級常模 D.年齡常模 24.關于統(tǒng)計假設檢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反證法 B.若虛無假設被推翻,備擇假設不成立 C.被推翻的虛無假設的內容可能是正確的 D.依據小概率事件原理 25.對單向方差分析敘述正確的是( ) A.用于對兩個的總體平均數差異做出檢驗 B.分析多個方向上兩個總體平均數間的差異 C.用于比較一個方向差異上兩個總體平均數間的差異 D.單向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最基礎的方法 26、測驗藍圖設計是關于( ) A、測驗內容和測驗題型的抽樣方案 B、測驗內容和考查目標的抽樣方案 C、試驗時間和測驗題目的抽樣方案 D、測驗時間和考查目標的抽樣方案 27、面試共有6題并采用放回抽取原則,問兩個考生抽取同為B題的概率為( )。 A、1/6 B、1/12 C、1/18 D、1/36 28、每項評價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經量化后的值叫( ) A、權重 B、加權 C、標度 D、強度 29、教育測量專家格蘭朗德認為,一個完整的評價計劃,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達,其公式是( ) A、評價=測量+評定+價值判斷 B、評價=測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斷 C、評價=測量+非測量+價值判斷 D、評價=測量+非測量+統(tǒng)計推斷 30、復本信度和重測信度這兩種方法的最大差別是( )。 A、不是同一批被試 B、計算誤差大小 C、不是同一份測驗 D、計算方法 31.學習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對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與工具 B.測量的重要方法與工具 C.寫文章的重要方法 D.教學的重要手段 32.假如我們希望通過一個統(tǒng)計表就能較方便地了解處于某個分數以下的人數,這時可編制一個( ) A.絕對次數分布表 B.相對次數分布表 C.累積次數分布表 D.累積相對次數分布表 33.下列數據中,不能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只可對每一類別計算次數或個數的是( ) A.稱名變量 B.順序變量 C.等距變量 D.比率變量 34.適合顯示各統(tǒng)計事項占總體比例的圖形是( ) A.散點圖 B.條形圖 C.圓形圖 D.線形圖 35.下面屬于地位量數的是( ) A. B.PR C.S D. 36.提出等級相關法的統(tǒng)計學家是( ) A.布魯姆 B.皮爾遜 C.比內 D.斯皮爾曼 37.百分等級數值是( ) A.名義變量 B.順序變量 C.等距變量 D.比率變量 38.下列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中,層次最低的是( ) A.知識 B.領會 C.應用 D.分析 39.利用韋克斯勒智力測驗量表測查某校小學二年級學生,平均數為102,標準差為18,某學生得分為120,那么他的離差智商為( ) A.110 B.115 C.120 D.125 40.是非題的特點是( ) A.不容易猜測 B.評分誤差大 C.適用范圍有限 D.單位時間內答題量少 41、有一組數據是測量身高的,一組是測量體重的,若比較兩組數據的離散程度,則用( )。 A、平均差 B、標準差 C、方差 D、差異系數 42、某次考試之后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求得第56百分位數是65分,這意味著考分高于65分的考生人數比例為( )。 A、35% B、44% C、56% D、65% 43、下列分類屬于按照測量的內容劃分的是( ) A、形成性與總結性測量與評價 B、智力與成就測量與評價 C、常模參照與標準參照測量與評價 D、診斷性與個人潛能測量與評價 44、標準正態(tài)分布的平均數和標準差分別是( ) A、0 和1 B、-3和+3 C、-1和1 D、-4和+4 45、在正態(tài)分布中,已知概率P(0<Z≤1)=0.34134,試問:概率P(Z<-1)的值為( )。 A、0.84134 B、0.65866 C、0.34134 D、0.15866 46、測驗藍圖設計是關于( ) A、測驗內容和測驗題型的抽樣方案 B、測驗內容和考查目標的抽樣方案 C、試驗時間和測驗題目的抽樣方案 D、測驗時間和考查目標的抽樣方案 47、同時擲兩個骰子,出現12個點的概率為( ) A、1/6 B、1/12 C、1/18 D、1/36 48、每項評價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經量化后的值叫( ) A、權重 B、加權 C、標度 D、強度 49、教育測量專家格蘭朗德認為,一個完整的評價計劃,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達,其公式是( ) A、評價=測量+評定+價值判斷 B、評價=測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斷 C、評價=測量+非測量+價值判斷 D、評價=測量+非測量+統(tǒng)計推斷 50、重測信度的用途有時也在于評估所測特質在短期內的( )。 A、 有效性 B、可測性 C、穩(wěn)定性 D、等值性 51.百分等級數值是( ) A.名義變量 B.順序變量 C.等距變量 D.比率變量 52.下列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中,層次最低的是( ) A.知識 B.領會 C.應用 D.分析 53.利用韋克斯勒智力測驗量表測查某校小學二年級學生,平均數為102,標準差為18,某學生得分為120,那么他的離差智商為( )4 A.110 B.115 C.120 D.125 54.是非題的特點是( ) A.不容易猜測 B.評分誤差大 C.適用范圍有限 D.單位時間內答題量少 55.標準參照測驗的用途( ) A. 用于教育工作的選拔決策 B. 用于教育工作分流決策 C. 用于鑒別學生能力 D. 用于評價課堂教育與課程編制的有效性 56.吉爾福特根據研究得出,發(fā)散性思維在行為上表現出的特征有流暢性、變通性和( ) A.敢為性 B.創(chuàng)造性 C.獨特性 D.穩(wěn)定性 57.平均數的抽樣分布近似服從正態(tài)分布所需的樣本容量至少為( ) A.10 B.20 C.30 D.40 58.統(tǒng)計假設檢驗中,虛無假設又稱為( ) A.零假設 B.備擇假設 C.研究假設 D.統(tǒng)計假設 59.統(tǒng)計假設檢驗中關于單側檢驗描述不正確的是( ) E. 顯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樣分布兩尾 F. 危機域只有一塊 G. 檢驗目的為了推斷某個總體參數是否大于某個定值 H. 抽樣分布只有一個尾側沒有臨界值 60、一批數據離差之和是( )。 A、0 B、1 C、3 D、難以確定 61.標準參照測驗的用途( ) A.用于教育工作的選拔決策 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決策 C.用于鑒別學生能力 D.用于評價課堂教育與課程編制的有效性 62.吉爾福特根據研究得出,發(fā)散性思維在行為上表現出的特征有流暢性、變通性和( ) A.敢為性 B.創(chuàng)造性 C.獨特性 D.穩(wěn)定性 63.平均數的抽樣分布近似服從正態(tài)分布所需的樣本容量至少為( ) A.10 B.20 C.30 D.40 64.統(tǒng)計假設檢驗中,虛無假設又稱為( ) A.零假設 B.備擇假設 C.研究假設 D.統(tǒng)計假設 65.統(tǒng)計假設檢驗中關于單側檢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顯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樣分布兩尾 B.危機域只有一塊 C.檢驗目的為了推斷某個總體參數是否大于某個定值 D.抽樣分布只有一個尾側沒有臨界值 66學習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對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與工具 B.測量的重要方法與工具 C.寫文章的重要方法 D.教學的重要手段 67假如我們希望通過一個統(tǒng)計表就能較方便地了解處于某個分數以下的人數,這時可編制一個( ) A.絕對次數分布表 B.相對次數分布表 C.累積次數分布表 D.累積相對次數分布表 68下列數據中,不能進行加、減、乘、除運算,只可對每一類別計算次數或個數的是( ) A.稱名變量 B.順序變量 C.等距變量 D.比率變量 69適合顯示各統(tǒng)計事項占總體比例的圖形是( ) A.散點圖 B.條形圖 C.圓形圖 D.線形圖 70提出等級相關法的統(tǒng)計學家是( ) A.布魯姆 B.皮爾遜 C.比內 D.斯皮爾曼 71我們常說的考試分數屬于( )。 A、稱名 B、順序 C、等距 D、比率 72投1粒骰子,擲出6個點的概率是( )。 A、1/6 B、1/3 C、5/6 D、1 73按教學中運用的參照點分類,教育測量與評價可分成( )。 A形成性、診斷性和終結性參照測量與評價 B個人橫向參照、個人縱向參照和目標參照測量與評價 C標準參照、常模參照和個人潛力參照測量與評價 D智力、能力、成就和人格測量與評價 74某次考試之后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求得第66百分位數是44分,這意味著考分高于66分的考生人數比例為( )。 A、34% B、44% C、56% D、66% 75在正態(tài)分布中,已知概率P(0<Z≤1.5)=0.3749,試問:概率P(Z<1.5)的值為( )。 A、0.1251 B、0.2502 C、0.6251 D、0.8749 76復本信度和重測信度這兩種方法的最大差別是( )。 A、不是同一批被試 B、計算誤差大小 C、不是同一份測驗 D、計算方法 77每項評價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經量化后的值叫( )。 A、權重 B、加權 C、標度 D、強度 78之所以不能用原始分數評價各科的成績在于( )。 A、信度不高 B、效度不高 C、原始分可比性差 D、考試效果不好 79格朗蘭德認為評價可以用下列哪個公式表示?( ) A評價=測量+評定+價值判斷 B評價=測量+非測量+價值判斷 C評價=測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斷 D評價=測量+非測量+統(tǒng)計判斷 80.學習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對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與工具 B.測量的重要方法與工具 C.寫文章的重要方法 D.教學的重要手段 81、積差相關系數的創(chuàng)立者是( )。 A、皮爾遜 B、斯皮爾曼 C、達爾文 D、高爾頓 82、已知=5,=6,=7,=3,=4則等于( )。 A、16 B、20 C、21 D、25 83、在一批考試分數中,百分等級為56的分數是65分,這意味著比65分高的考生人數占全部考生總數比例是( )。 A、36% B、44% C、56% D、65% 84、下列分類屬于按照測量與評價的內容劃分的是( ) A、形成性與總結性測量與評價 B、智力與成就測量與評價 C、常模參照與標準參照測量與評價 D、診斷性與個人潛能測量與評價 85、某班50名學生中有30名女生,問抽取一個學生恰好為男生的比例是( )。 A、1/30 B、1/20 C、2/5 D、3/5 86、測驗藍圖設計是關于( )。 A、測驗內容和測驗題型的抽樣方案 B、測驗內容和考查目標的抽樣方案 C、試驗時間和測驗題目的抽樣方案 D、測驗時間和考查目標的抽樣方案 87、Z分數量表是( )。 A、稱名量表 B、等距量表 C、順序量表 D、等比量表 88、已知P(0<Z<1.96)=0.475,則P(|Z|>1.96)概率值為( ) A、0.025 B、0.05 C、0.525 D、0.95 89、重測信度的用途有時也在于評估所測特質在短期內的( )。 B、 有效性 B、可測性 C、穩(wěn)定性 D、等值性 90、教育測量專家格蘭朗德認為,一個完整的評價計劃,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達,其公式是( ) A、評價=測量+評定+價值判斷 B、評價=測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斷 C、評價=測量+非測量+價值判斷 D、評價=測量+非測量+統(tǒng)計推斷 91、小學日??荚囍谐S玫摹癆、B、C”屬于( )。 A、稱名 B、順序 C、等距 D、比率 92、某次考試之后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求得第45百分位數是54分,這意味著考分高于54分的考生人數比例為( )。 A、45% B、46% C、54% D、55% 93、兩位老師隨機從3份卷子中抽1份,問同抽到A卷概率是( )。 A、2/3 B、1/3 C、1/6 D、1/9 94、按教學時機分類,教育測量與評價可分成( )。 A、形成性、診斷性和終結性參照測量與評價 B、個人橫向參照、個人縱向參照和目標參照測量與評價 C、標準參照、常模參照和個人潛力參照測量與評價 D、智力、能力、成就和人格測量與評價 95、Z分數量表是( )。 A、稱名量表 B、等距量表 C、順序量表 D、等比量表 96、在正態(tài)分布中,已知概率P(0<Z≤2.5)=0.4938,試問:概率P(Z > -2.5)的值為( )。 A、0.0062 B、0.4938 C、0.5938 D、0.9938 97、復本信度和重測信度這兩種方法的最大差別是( )。 A、不是同一批被試 B、計算誤差大小 C、不是同一份測驗 D、計算方法 98、在評價標準的幾個構成要素中,沒有獨立意義只能表示一種分類的要素是( )。 A、強度 B、標號 C、頻率 D、標度 99、之所以不能用原始分數評價各科的成績在于( )。 A、信度不高 B、效度不高 C、原始分可比性差 D、考試效果不好 100、格朗蘭德認為評價可以用下列哪個公式表示?( ) A、評價=測量+評定+價值判斷 B、評價=測量+非測量+價值判斷 C、評價=測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斷 D、評價=測量+非測量+統(tǒng)計判斷 101.教育統(tǒng)計是對教育領域中各種現象量的取值,把握與認識的層面是( ) A.總體 B.樣本 C.個體 D.局部 102.教育測量學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緒論-8 A.測驗工具編制、施測與評分 B.教育和心理測驗的編制和使用 C.測驗結果的分析和整理 D.測驗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論和方法 103.體育運動會中表示各項目比賽結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屬于( ) A.稱名變量數據 B.順序變量數據 C.等距變量數據 D.比率變量數據 104.百分等級是( ) A.差異量數 B.集中量數 C.地位量數 D.差異系數 105.要定量地描述學生體重與身高這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強度與方向,可以使用( ) A.積差相關 B.等級相關 C.點雙列相關 D.列聯(lián)相關 106、觀測數據為98、90、70、75、83、80,這組數據的全距是( )。 A、98 B、70 C、28 D、18 107、兩個行為變量的觀測值皆為順序變量,則研究這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時,宜用( )。 A、積差相關系數 B、等級相關系數 C、點雙列相關系數 D、雙列相關系數 108、在一批考試分數中,百分等級為76的分數是37分,這意味著比37分高的考生人數占 全部考生總數比例是( )。 A、24% B、37% C、63% D、76% 109、在正態(tài)分布中,已知概率P(0<Z≤1)=0.34134,試問概率P(Z<-1)的值為( )。 A、0.84134 B、0.65866 C、0.34134 D、0.15866 110、投擲一粒骰子,出現“4”點的概率是( )。 A、1/6 B、1/4 C、1/2 D、1 填空題 1.( )相關是所有關聯(lián)模式中最簡單的一種。 2.判斷一組成對數據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時,可借用( )圖形。 3.統(tǒng)計學上用( )來定量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直線性相關的( )與( )。 4.相互關聯(lián)的兩個變量,一個增大另一個也隨之增大,一個減小另一個也隨之減小,這樣的相關稱為( )。 5.相互關聯(lián)的兩個變量,一個變量另一個反而減小,一個減小另一個反而增大,這樣的相關稱為( )。 6.相關系數r取在( )和( )之間。 7.相關系數r=0,稱為( )相關。 8.相關第數r=1,稱為( )相關。 9.相關系數時,當0.7<1時,稱為( )相關;當0.4<0.7稱為( )相關;當0.2<0.4時,稱為( )相關;當<0.2,稱( )相關。 10.本章學習的相關系數有[1] ( );[2] ( );[3] ( )。 11.基于成對觀測數據,離差值乘積所得結果進行相關分析的方法,稱為( )。 12.、樣本數據的相關系數r值跟樣本的( )有關。 13.一個變量是順序變量,另一個變量是連續(xù)變量,計算相關系數應當用( )方法。 14.等級相關是根據兩列順序變量的( )差數來計算相關系數的方法。 15.當一個變量是連續(xù)變量,另一個變量是二分類變量時,計算相關系數應當用( )方法。 16.標準參照測驗的定量標準是( )。 17.同伴評定的兩種常見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 )。 18.托蘭斯創(chuàng)造思維測驗分為甲、乙兩式,甲為圖形思維創(chuàng)造測驗,乙為( )。 19.人格心理測量與評價的方法有自陳量表法和( )。 20.道德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與發(fā)展有一個他律到自律,再由( ) 的過程。 21.教育評價是在獲得足夠多的資料事實的基礎上,作出( ) 。 22.斯塔費爾比姆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 ),而是為了改進。 23.按測驗的材料可分為文字測驗和( )。 24.整個測驗的難度系數在( ) 左右時,可使測驗對被試有較大的鑒別力。 25.主觀性試題主要適合于測量( ) 的教學目標。 26.篩選評價指標的方法有經驗法、調查統(tǒng)計法和 。 27.教育調查依據目的可以分為常模調查和( )兩類。 28.任何一批原始分數,轉化成Z分數后,這批Z分數的平均值為( ) 。 29.標準參照測驗的定性標準是( )。 30.學生課業(yè)發(fā)展的內容框架可以從個體一般發(fā)展目標,學科性發(fā)展目標和( ) 三個層面來界定。 31.考試只是評價過程所運用的( )而已。 32.思維能力的測驗與評價方法有語言文字推理測驗,圖形和( )。 33.能力傾向測驗主要有學習能力傾向測驗和( )。 34.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稱為( )。 35.“三環(huán)結構說”的核心是( )。 36.體育鍛煉的主要項目有身體素質鍛煉和( )。 37.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 ) 和一般發(fā)展目標。 38.比率量表的零點是( ) 。 39.為滿足教育測驗的需要,布盧姆等人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 ) 三個領域。 40.區(qū)分度的分析方法大約可以歸納為兩類:一為外部效標法;二為( ) 。 概念解釋 1. 教育測量 2. 教育評價 3. 測驗的效度 4. 等距變量 5. 標準化測驗 6. 組內常模 7. 學習能力傾向測驗 8. 顯著性水平 9. 教育測量 10. 結構效度 。 11. 心理測驗 12. Ⅱ型錯誤 13. 標準分數常模 14. 測驗效度。 15. 統(tǒng)計量 16. 單側檢驗 17. 散點圖 18. 標準參照測量與評價 問答題 1、簡述描述統(tǒng)計和推斷統(tǒng)計研究的主要問題。 2、簡述口頭測驗的常用方法。 3、簡述抽樣分布的含義及研究內容。 4、簡述實驗技能考核需要遵循的原則。 5、簡述統(tǒng)計量與參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6、簡述統(tǒng)計假設檢驗的反證法與一般的數學反證法的差異。 7、為什么說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中有著重要作用? 8、請以你熟悉的一門課程試卷為例談一下怎樣制作命題雙向細目表? 9、當前學校的學生課業(yè)考評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10、為什么說教育測量與評價是教師必備的知識技能 11、怎樣分析一份試卷的內容效度? 12、什么是教育測量?什么是教育評價? 13、按解釋結果的參照點分類,教育測量與評價可分為哪幾類?并具體解釋一下。 14、簡述深刻理解教育測量必須抓住的三個要點。 15、舉例說明什么是絕對評分分數。 16、簡述影響Ⅱ型錯誤的主要因素。 17、試述教育測量與教育評價的異同。 18、請以你熟悉的一門課程為例談一下如何設計測驗藍圖。 19、簡述制定教育評價表的主要步驟。 20.試述算術平均數的運算性質及優(yōu)缺點。 21.簡述實驗技能考核需要遵循的原則。 22.簡述統(tǒng)計量與參數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3.簡述統(tǒng)計假設檢驗的反證法與一般的數學反證法的差異。 24、客觀題的主要優(yōu)缺點是什么? 25、什么是教育評價?什么是教育評價表?什么是教育測量? 26、簡述怎樣制作命題雙向細目表,并畫出來。 27、什么是教育測量?什么是教育評價?并闡述一下兩者的關系。 28、怎樣分析一份試卷的內容效度。 29、簡述制定教育評價表的主要步驟。 30、試述教育測量與教育評價之間的關系。 31、為什么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32、請用學過的統(tǒng)計測量與評價知識談一下可以從哪些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33、制作命題雙向細目表的步驟有哪些?作為專家你如何驗證一份卷子的內容效度? 計算題(需寫出詳細計算過程) 1、已知下列一組數據,請求其平均值和標準差。 61, 68, 70, 74, 77 2、某考試參加人數為1000人,已知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65,標準差為10。 ⑴問不及格(60分以下)有多少人?75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200人能進入下一輪考試,問能進下一輪考試的分數定多少合適? 3、某次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如下表,求該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 考生 A B C D E F G H 選擇題得分 3 3 0 0 3 3 3 0 總成績 64 72 48 52 64 70 60 50 (公式:) 4、7個評委對某一個歌手打分,分別是8,9,7,6,5,8,9,問評委的意見是否一致? 5、某考試參加人數為3000人,已知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80,標準差為5。 ⑴問90分以上有多少人?75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300人能進入下一輪考試,問能進下一輪考試的分數定多少合適? 6、某次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如下表,求該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 考生 A B C D E F G H I J 選擇題得分 1 0 1 1 1 0 1 0 0 1 總成績 63 67 75 58 65 56 67 61 65 73 (公式:) 7采用兩端組法確定考試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假定37名學生參加考試,其中10名(占總人數37名的27%)高分組學生和10名低分組學生在最后一道論述題(滿分值W=12分)上的得分如附表所示,試計算該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區(qū)分度D=PH—PL;難度D=(PH+PL)/2] 表2:高分組與低分組論述題得分統(tǒng)計表 高分組 10 7 9 9 8 9 6 10 9 10 低分組 4 6 2 3 5 1 0 4 7 6 8已知某選拔考試參加人數為1000人,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75,標準差為10。 ⑴若只能有100人進入面試,問面試分數線定多少合適? ⑵若有人考了65分,問該人在團體中處于什么位置(百分等級是多少)? 9采用兩端組法確定考試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假定52名學生參加考試,其中14名(占總人數52名的27%)高分組學生和14名低分組學生在最后一道論述題(滿分值W=10分)上的得分如附表所示,試計算該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區(qū)分度D=PH—PL;難度D=(PH+PL)/2] 高分組(14人) 10 7 9 9 8 9 6 10 8 8 8 9 10 8 低分組(14人) 4 6 2 3 5 1 0 4 3 2 0 7 6 3 10某次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如下表,求該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 考生 A B C D E F G H I J 選擇題得分 1 1 1 1 0 0 1 0 0 1 總成績 75 57 73 65 67 56 63 61 65 67 (公式:) 11某次高考模擬試卷高一的5名學生做所用時間分別為170、120、110、160、130分鐘;高三的5名學生做所用時間分別為50、70、90、55、45分鐘;問高一和高三哪一組離散程度大? 12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下表是一次測驗的有關數據: 考生 A B C D E F G H I J 第一題 1 1 1 1 0 0 1 0 0 1 被試得分 75 57 73 65 67 56 63 61 65 67 已知第一題為選擇題,試求其區(qū)分度。 (公式:) 13某市舉行選拔考試,共1000人參加,已知此次考試平均分為60分,標準差為10,問 (1) 如果只錄取100人,那么錄取分數線定為多少合適? (2)如果某人考了70分,但只能有150人參加面試,問該人是否能進入面試? 14、7個評委對某一個歌手打分,分別是8,10,7,6,5,9,11,問評委的意見是否一致? 15、已知某選拔考試參加人數為500人,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70,標準差為10。 ⑴若只能有150人進入面試,問面試分數線定多少合適? ⑵90分以上多少人?不及格多少人? 16、某次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如下表,求該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 考生 A B C D E F G H I J 選擇題分數 1 0 0 1 1 0 0 1 1 1 總成績 75 65 67 65 67 56 61 63 58 73 (公式:) 17、某考試中一問答題(滿分為12分)14人得分如下表所示,請用高低分組法計算該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區(qū)分度D=PH—PL;難度D=(PH+PL)/2] 被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得分 11 7 4 5 8 3 6 12 8 3 8 9 10 8 總分 97 77 66 78 67 63 80 98 82 65 93 90 85 77 18、已知某選拔考試參加人數為1000人,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80,標準差為10。 ⑴若只能有100人進入面試,問面試分數線定多少合適? ⑵問90分和60分以上分別有多少人? 19、某次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如下表,求該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 考生 A B C D E F G H I J 選擇題得分 2 0 2 0 2 0 2 0 2 2 總成績 65 65 73 67 75 56 63 61 57 67 (公式:) 20.已知一組數據為20,12,15,18,10;求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方差和標準差。(保留2位小數)2-40 21.設參加某次考試人數為10657人,其中有6995人的成績低于90分,試確定卷面90分這個成績的百分等級PR。(保留2位小數) 22.某數學測驗中,甲、乙、丙三位學生的原始分數分別為110分、100分、70分,試求 (1)當該測驗平均數為95.1,標準差為10.8時,三位學生的標準分。 (2)按T=10Z+50,三位學生的T分數分別是多少? 標準分數Z=(X-)/S 23、某組成年人身高分別為175、180、177、173、175厘米;某組幼兒園學生身高分別為120、110、115、114、116厘米;問哪一組離散程度大? ( ) 24、某考試參加人數為2000人,已知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80,標準差為5。 ⑴問85分以上有多少人?70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200人能進入下一輪考試,問能進下一輪考試的分數定多少合適? 25、采用兩端組法確定考試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假定44名學生參加考試,其中12名(占總人數44名的27%)高分組學生和12名低分組學生在最后一道論述題(滿分值W=15分)上的得分如附表所示,試計算該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區(qū)分度D=PH—PL;難度D=(PH+PL)/2] 高分組(12人) 14 9 6 9 8 9 6 14 8 8 7 9 低分組(12人) 7 6 2 3 5 1 0 8 3 2 0 7 26、某考試中一問答題(滿分為12分)12人得分如下表所示,請用高低分組法計算該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區(qū)分度D=PH—PL;難度D=(PH+PL)/2] 被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問答題 10 7 3 5 8 3 6 12 8 3 8 9 總分 97 77 66 78 67 63 80 98 82 65 93 90 27、某考試參加人數為1000人,已知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80,標準差為10。 ⑴問60分以上有多少人?90分以上多少人? ⑵若只能有300人能進入下一輪考試,問能進下一輪考試的分數定多少合適? 28、某次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如下表,求該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 考生 A B C D E F G H 選擇題得分 2 0 0 2 2 2 2 2 總成績 70 49 47 52 60 66 64 72 (公式:) 29.已知一組數據為20,12,15,18,10;求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方差和標準差。(保留2位小數) 30.設參加某次考試人數為10657人,其中有6995人的成績低于90分,試確定卷面90分這個成績的百分等級PR。(保留2位小數) 31.某數學測驗中,甲、乙、丙三位學生的原始分數分別為110分、100分、70分,試求 (1)當該測驗平均數為95.1,標準差為10.8時,三位學生的標準分。 (2)按T=10Z+50,三位學生的T分數分別是多少? 標準分數Z=(X-)/S 32、某考試中一問答題(滿分為10分)12人得分如下表所示,請用高低分組法計算該題目的區(qū)分度和難度。[區(qū)分度D=PH—PL;難度D=(PH+PL)/2] 被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10 6 2 5 5 2 6 10 7 2 4 8 總分 96 73 60 78 67 63 80 97 95 64 91 90 33、已知某選拔考試參加人數為1500人,成績呈正態(tài)分布,平均分為76,標準差為8。 ⑴按此成績若有150人將被淘汰,問淘汰分數線定多少合適? ⑵60分以上多少人? 假設檢驗 1、對不同專業(yè)學生進行某測試(已知該測試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總體方差無差異)其結果如下,試在=0.05顯著水平上檢驗不同專業(yè)學生在該測試上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 n 平均數 方差 專業(yè)1 專業(yè)2 15 17 87 81 10 8 (a=0.05,自由度為30時,t的臨界值約為2.042) [ 檢驗統(tǒng)計量:] 附表1: 正態(tài)分布表: Z Y P Z Y P 0 0.39894 0.00000 0.84 0.28034 0.29955 0.10 0.39695 0.03983 0.85 0.27798 0.30234 0.21 0.39024 0.08317 1 0.24197 0.34134 0.25 0.38667 0.09871 1.07 0.22506 0.35769 0.26 0.38568 0.10257 1.28 0.17585 0.39973 0.5 0.35207 0.19146 1.29 0.17360 0.40147 0.52 0.34849 0.19847 1.96 0.05844 0.47500 0.53 0.34667 0.20194 2 0.05399 0.47725 2對男女大學生進行某測試(已知該測試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總體方差相等)其結果如下,試在=0.05顯著水平上檢驗男女生在該測試上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 n 平均數 方差 男 生 女 生 13 15 85 82 11 9 (a=0.05,自由度為26時,t的臨界值為2.056) [ 檢驗統(tǒng)計量:] 附表1: 正態(tài)分布表: Z Y P Z Y P 0 0.39894 0.00000 1 0.24197 0.34134 0.10 0.39695 0.03983 1.07 0.22506 0.35769 0.21 0.39024 0.08317 1.28 0.17585 0.39973 0.25 0.38667 0.09871 1.29 0.17360 0.40147 0.26 0.38568 0.10257 1.96 0.05844 0.47500 0.5 0.35207 0.19146 2 0.05399 0.47725 3、已知一項考試的成績服從平均數為82,標準差為8的正態(tài)分布,問成績落在70分至80分之間的考生占多大比例?(保留兩位小數,Z值表附后) 附:正態(tài)分布表 (曲線下的面積與縱高) Z Y P Z Y. P .25 .26 .27 .28 .29 .38667 .38568 .38466 .38361 .38251 .09871 .10257 .10642 .11026 .11409 1.50 1.51 1.52 1.53 1.54 .12952 .12758 .12566 .12376 .12188 .43319 .43448 .43574 .43699 .43822 4、男女生各一組參加某推理測驗,已知該測驗呈正態(tài)分布且總體方差相等。男生15人,平均分和標準差分別為82和9;女生13人,平均分和標準差分別為85和11。問男女生在該測驗得分有無顯著差異? (a=0.05,自由度為26時,t的臨界值為2.056) [ 檢驗統(tǒng)計量:] 附表1: 正態(tài)分布表: Z Y P Z Y P 0 0.39894 0.00000 1.07 0.22506 0.35769 0.21 0.39024 0.08317 1.28 0.17585 0.39973 0.25 0.38667 0.09871 1.29 0.17360 0.40147 0.26 0.38568 0.10257 1.96 0.05844 0.47500 1 0.24197 0.34134 2 0.05399 0.47725 5、某班某測驗成績分布統(tǒng)計資料如下表。請補齊下列表格并繪制次數分布的直方圖與多邊圖(畫在同一個坐標框圖上即可) 某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組別 組中值 次數(f) 相對次數 累積相對次數 90—94 92 5 85—89 87 10 80—84 82 22 75—79 77 31 70—74 72 19 65—69 67 9 60—64 62 4 6、某班英語測驗成績分布統(tǒng)計資料如下表,請補齊下列表格,并繪制次數分布的直方圖與多邊圖(可畫在同一個坐標框圖上) 英語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組別 組中值 次數(f) 相對次數 累積次數 90—94 92 10 85—89 87 26 80—84 82 31 75—79 77 21 70—74 72 12 7、對男女大學生進行某測試(已知該測試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總體方差無差異)其結果如下,試在=0.05顯著水平上檢驗男女生在該測試上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 n 平均數 方差 男 生 女 生 11 9 70 82 8 12 (a=0.05,自由度為18時,t的臨界值約為2.101) [ 檢驗統(tǒng)計量:] 附表1: 正態(tài)分布表: Z Y P Z Y P 0 0.39894 0.00000 0.84 0.28034 0.29955 0.10 0.39695 0.03983 0.85 0.27798 0.30234 0.21 0.39024 0.08317 1 0.24197 0.34134 0.25 0.38667 0.09871 1.07 0.22506 0.35769 0.26 0.38568 0.10257 1.28 0.17585 0.39973 0.5 0.35207 0.19146 1.29 0.17360 0.40147 0.52 0.34849 0.19847 1.96 0.05844 0.47500 0.53 0.34667 0.20194 2 0.05399 0.47725 8、已知下列一組數據,請求其平均值和標準差。 82, 78, 80, 84, 86 9、某校參加摸底考試共計1200人,已知語文數學成績都呈正態(tài)分布,其中語文平均分為84,標準差為8;數學平均分為90,標準差為15。 ⑴問該校語文、數學不及格(60分以下)的分別有多少人? ⑵某同學語文考了88分,數學考了92分,問與其他同學比他的哪一科考的更好? 10、某次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如下表,求該選擇題的區(qū)分度。 (教育測量學中試題的區(qū)分度以題目得分與試卷總分的相關系數表示) 表2:某考試中選擇題與總考試成績統(tǒng)計表 考生 A B C D E F G H 選擇題得分 2 2 0 0 2 2 0 0 總成績 66 70 50 52 64 72 56 50 (公式:) 11、對不同專業(yè)大學生進行某種標準推理測驗測試,其抽樣測試結果如下,請在=0.05顯著水-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評價 教育 統(tǒng)計 測量 評價 復習資料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2750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