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三課時 草原風情教案 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三課時 草原風情教案 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三課時 草原風情教案 人教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三課時 草原風情教案 人教版 一、課時分析 不同地區(qū)的人們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各具特色,本課通過對和國內蒙古大草原的描述來突出草原人家的特色,從而增加學生對這一類區(qū)域生活的了解,感受世界的廣闊無垠,生活和豐富多彩,人與地的密切關系。 二、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還處在身心發(fā)展階段,感性思維較強,理性思維還較弱。教師在教學時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去設計教學,盡可能地通過多種方式(感性地)呈現(xiàn)教材圖文資料,生動直觀地引導學生帶著自身的感覺體驗、認識、參與教學過程,以利于教師在課堂上引入活水,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從而形成理性認識。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內蒙古大草原的學習,初步學會從地理環(huán)境、生活、生產(chǎn)、風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點,體會牧民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條件安排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區(qū)生活。 過程與方法:能夠從地圖和flash、錄像等相關資料中獲取有用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用全面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草原文化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認識到人地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內蒙古大草原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即草原文化的特色。 難點:內蒙古的自然條件對牧民生活、生產(chǎn)的影響。 五、教學過程 (直接導入) 師:一看到這個標題《草原風情》,我們同學的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哪些畫面?(七嘴八舌話草原) 生1:茫茫一片草原,一眼望不到邊,天很藍 生2:有很多駿馬在草原上奔馳,很多姑娘和青年男子在草原上騎馬玩耍 生3:那里的人們喝馬奶……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都非常豐富,都能夠想象出草原的一片美麗景色!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曲,猜一猜這首歌曲反映的是哪一大草原的風光景象? (播放歌曲《天堂》) 師:你們喜不喜歡內蒙古?大家想進一步了解內蒙古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去領略那里的風土人情吧! (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知道內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是位于我國的哪個位置嗎?內蒙古大草原主要有幾大草原? (出示中國政區(qū)圖,動畫顯示內蒙古自治區(qū)的位置:位于中國北方,東西跨度大) (出示六大草原示意圖,讓學生了解) 師:提到內蒙古大草原,同學們肯定會想到白居易的一首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F(xiàn)在老師要請同學們根據(jù)這首詩,再結合老師這里給你提供的兩張地圖(降水量圖和中國氣候類型圖),思考一個問題——內蒙古大草原有什么特點? 生:暢所欲言(教師引導學生內蒙古大草原是屬于溫帶草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冬天寒冷,夏天炎熱,所以當?shù)氐哪撩癫荒芩募痉拍粒荒苤鹚荻?。? 師:出示概括——溫帶草原,草原平坦遼闊,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量較少,季節(jié)性牧場,逐水草而居。 師:了解了內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及特點之后,我們再進入第二個話題——考察內蒙古草原風情。 (活動安排) 事先將學生分成五組,分別代表 衣、食、住、行、民風民俗五個方面,每個小組要充分準備這些自己所代表的一個方面的資料,挖掘他們生活的特色,然后介紹給全班同學聽。 比如衣:代表衣服方面的小組要從衣服的用料、式樣以及服飾是怎么樣適應草原生活環(huán)境等各個方面介紹。 食:圍繞著草原上的飲食文化,學生們可以從主副食的選料與制作、日常飲品、所用的餐具幾個方面入手介紹,并與本地的飲食習慣作比較。對兩者之間的差異作簡單的分析和說明。 ?。鹤》渴綐印⒂昧系倪x擇等,從如何適應草原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介紹。 行:以前的交通工具有哪些?現(xiàn)在又有了哪些變化? 民風民俗:有哪些休閑娛樂活動?結合那達慕大會中的三項比賽體會蒙古族人的精神。 1、學生分組討論。查找各個方面的知識 2、找出各個小組的代表發(fā)言 3、老師做適當?shù)难a充,主要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內蒙古牧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和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和他們的牧業(yè)生產(chǎn)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師:看來同學們對內蒙古大草原風情了解得還真不少!現(xiàn)在老師來總結一下生活情況: 衣——蒙古長袍、長靴等;食——烤全羊、奶茶、奶酒等;住——蒙古包;行——馬匹、馬車等; 民風民俗——那達慕大會、摔交、射箭、載歌載舞等。 師:了解了內蒙古大草原的風土人情后,我們再來思考剛才這個問題:牧民的這些生活與草原、牧業(yè)之間有何關系?(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生:暢所欲言 師:出示答案(見課件第8張幻燈片) 衣:蒙古袍——便于高原放牧——便與抵御風寒——草原 食:奶茶和肉類——牛奶或羊奶(牛肉或羊肉)——飼養(yǎng)牛羊——草原 ?。好晒虐阌诓疬w搬運——便于草原放牧——草原 行:馬,駱駝——便于游牧生活——草原 民俗:那達慕大會—賽馬,摔跤,射箭——擅長騎射,體格健壯——草原 師:從同學們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自然環(huán)境與生產(chǎn)生活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人地 自然環(huán)境 人類活動 和諧統(tǒng)一 生:自然環(huán)境決定了這里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正因為如此,當?shù)氐哪撩褚虻刂埔?,?chuàng)造出獨特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 師:滕格爾唱的歌曲《天堂》,他的歌聲曾被喻為“來自大草原、無污染的綠色的呼吸”,草原也被其稱為理想中的“天堂”。但草原是否一如既往的是牧民們的“天堂”,這里的天是否還藍?水是否還清?草是否依舊嫩綠? 師:出示圖片(鏈接flash美麗的草原、哭泣的草原),學生欣賞,感悟草原的變化。 師:小組討論——1、歷史上這里曾經(jīng)“水草豐美”,“風吹草低見牛羊”,你認為如今內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2、你有什么良策幫助牧民治理草原退化問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作總結歸納,出示圖示(見課件第11張幻燈片) 反思原因:1、人口和牲畜的增加而導致的過度開墾,使草原逐步退化; 2、過度放牧,無計劃超載放牧,使天然草場得不到休養(yǎng)生息,逐步走向沙化; 3、人們對森林的濫砍濫伐,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加重了草原的沙漠化; 4、干旱和寒流等異常氣候,使這里土質變得異常疏松,容易引起風沙,加速了沙漠化進程。 5、草原鼠害十分嚴重,掀起明沙,也是沙漠化的一個原因。 探討治理對策:a、“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開展造林種草運動,我國已建立“三北”防護林。 b、建立優(yōu)質高效的人工草場,分季節(jié)輪流放牧,使草場得到修養(yǎng),防止退化。 c、注意保持生態(tài)平衡,合理利用和保護草場和地下水,使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防止環(huán)境惡化。 d、加強宣傳,禁止濫砍濫伐,防治鼠害等等 (新課總結)(見課件第12張幻燈片) 師:不到大海,不知道大海的廣闊,不到草原,想象不出草原的風光。這的確是一塊令人神往的地方,草原上古老的傳說、迷人的神話,會勾起你無窮的遐想;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會讓你流連忘返;美味的奶茶、噴香的羊肉,先抓住你的胃,再留住你的心;還有那無垠的天際、澄澈的碧空、悠閑的牛羊、馳騁的駿馬、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 同學們,神奇而美麗的內蒙古,僅用短短45分鐘,在小小的課堂里是說不完的,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就把目光投向書本,投向網(wǎng)絡,投向大自然,去關注內蒙古的風土人情,去關注內蒙古的資源開發(fā)利用,去關注你想關注的問題。 (課堂延伸)設置了兩個探究園,更好地讓學生體會自然環(huán)境與生產(chǎn)生活之間的關系,并學會用所學知識進行比較,培養(yǎng)比較分析能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第四單元 第四課 第三課時 草原風情教案 人教版 2019 2020 年級 歷史 社會 上冊 第四 單元 第三 課時 草原 風情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324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