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案 新人教版.doc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案 新人教版.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學習目標 1、認識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初步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識地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3、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學習過程 活動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化學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提問題→猜測→設計→實驗→結論→反思 點燃前 1、 蠟燭的組成: 2、 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tài)、形狀: 3、 用小刀切割放入水中:討論蠟燭的硬度和密度 點燃蠟燭 1、 仔細觀察燃燒時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 火焰分為幾層?哪層最明亮?哪層最暗? 3、 取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比較被燒得情況,得出結論 4、 分別取一個干燥的燒杯和一個用澄清石灰水震蕩內壁的燒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分別有什么現象發(fā)生?推測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質? 熄滅蠟燭 1、 觀察有什么現象發(fā)生? 2、 用火柴去點白煙,蠟燭能否復燃?推測白煙是什么? 活動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1、 查閱以下信息: (1)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什么現象? (2) 帶火星的木條和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氧氣的集氣瓶中,各有什么現象?推測氧氣可能有的性質 (3)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二氧化碳集氣瓶中,有什么現象?推測二氧化碳的可能性質 2、 探究實驗 呼吸是我們經常發(fā)生的一種現象。那么,我們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呢? 【猜想與假設】 1: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應該比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少。因為氧氣被人體所吸收。 2: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應該比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因為吸進的氧氣與人體中的某些物質反應后轉化成了二氧化碳。 【提出問題】 1、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空氣中的氧氣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多呢? 2、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呼出的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水都比空氣的多呢?(閱讀P14) 【拓展延伸】: 1、如何收集一瓶呼出氣體? 2、如何收集一瓶大棚內的氣體? 3、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斷兩瓶無色的氣體分別是氧氣和二氧化碳? 【總結反思】 【課堂反饋】 1.下列關于石蠟性質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石蠟是無色、無味且硬度較大的固體 B.石蠟難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蠟熔點低,受熱易熔化成蠟油 D.石蠟可燃,燃燒時放熱,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2.下列氣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 D. 空氣 3.燃著的小木條分別插入下列氣體中,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一組氣體是( ) ①空氣②氧氣③人呼出的氣體④二氧化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實驗中(如圖),觀察不到明顯變化的是( ) 5.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時,我們必須做到( ) A.及時記錄活動所需時間 B.善于觀察合作者言行 C.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實驗探究活動 D.觀察并記錄活動過程中出現的現象 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是______________,通過對______________以及對______________的觀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可以發(fā)現和驗證,學習的方法并獲得化學知識。 7.寫出下列(見圖)帶有標號的儀器名稱: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A 2. B 3 C 4. A 5 D 6實驗 實驗 實驗現象 記錄 分析 化學原理 科學探究 7①燒杯?、诩瘹馄俊、鬯邸、苣z頭滴管-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學案 新人教版 九年級 化學 上冊 第一 單元 走進 世界 課題 是一門 實驗 基礎 科學學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373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