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 第二章 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習題(打包11套)[北師大版]選修2-1.zip,北師大版,高中數(shù)學,第二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習題打包11套[北師大版]選修2-1,第二,空間,向量,立體幾何,習題,打包,11,北師大,選修
§6 距離的計算
課時目標 掌握向量長度計算公式,會用向量方法求兩點間的距離、點到直線的距離和點到平面的距離.
1.兩點間的距離的求法.設a=(a1,a2,a3),則|a|=______________,若A(x1,y1,z1),B(x2,y2,z2),則dAB=||=________________.
2.點到直線距離的求法
設l是過點P平行于向量s的直線,A是直線l外定點.
作AA′⊥l,垂足為A′,則點A到直線l的距離d等于線段AA′的長度,而向量在s上的投影的大小|·s0|等于線段PA′的長度,所以根據(jù)勾股定理有點A到直線l的距離.
d=.
3.點到平面的距離的求法
設π是過點P垂直于向量n的平面,A是平面π外一定點.作AA′⊥π,垂足為A′,則點A到平面π的距離d等于線段AA′的長度,而向量在n上的投影的大小|·n0|等于線段AA′的長度,所以點A到平面π的距離d=|·n0|.
一、選擇題
1.若O為坐標原點,=(1,1,-2),=(3,2,8),=(0,1,0),則線段AB的中點P到點C的距離為( )
A. B.2 C. D.
2.在直角坐標系中,設A(-2,3),B(3,-2),沿x軸把直角坐標平面折成120°的二面角后,則A、B兩點間的距離為( )
A.2 B.
C. D.3
3.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2,點E是A1B1的中點,則點A到直線BE的距離是( )
A. B. C. D.
4.
如圖所示,在直二面角D—AB—E中,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A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AEB=90°,則點D到平面ACE的距離為( )
A. B.
C. D.2
5.
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O是底面A1B1C1D1的中心,則O到平面ABC1D1的距離是( )
A. B.
C. D.
6.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邊長為1,AB1與底面ABCD成60°角,則A1C1到底面ABCD的距離為( )
A. B.1 C. D.
題 號
1
2
3
4
5
6
答 案
二、填空題
7.已知夾在兩平行平面α、β間的斜線段AB=8 cm,CD=12 cm,AB和CD在α內的射影長的比為3∶5,則α和β的距離為________.
8.已知A(2,3,1),B(4,1,2),C(6,3,7),D(-5,-4,8),則點D到平面ABC的距離為______.
9.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M、N分別是線段BB1,B1C1的中點,則直線MN到平面ACD1的距離為________.
三、解答題
10.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E、F分別是AB、AD的中點,GC⊥平面ABCD,且GC=2,求點B到平面EFG的距離.
11.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棱長為1,利用向量法求點C1到A1C的距離.
能力提升
12.如圖所示,正方形ABCD,ABEF的邊長都是1,
而且平面ABCD⊥平面ABEF,點M在AC上移動,點N在BF上移動,若CM=BN=a(0<a< ).
(1)求MN的長;
(2)當a為何值時,MN的長最?。?
13.
如圖,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A⊥底面ABCD,PA=AB=,點E是棱PB的中點.
求直線AD與平面PBC的距離.
1.點到直線的距離可以通過作垂線轉化為兩點間的距離,也可以利用向量形式的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計算.
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的三種方法:
(1)定義法:這是常規(guī)方法,首先過點向平面作垂線,確定垂足的位置,然后把該垂線段歸結到一個直角三角形中,解三角形求得.
(2)等體積法:把點到平面的距離視為一個三棱錐底面的高,利用三棱錐轉換底面求體積,進而求得距離.
(3)向量法:這是我們常用到的方法,利用向量法求點到平面的距離的一般步驟為:①求出該平面的一個法向量;②找出從該點出發(fā)的平面任一條斜線段對應的向量;③求出法向量與斜線段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絕對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可求出點到平面的距離.
§6 距離的計算
知識梳理
1.
作業(yè)設計
1.D [由題意=(+)=(2,,3),
=-=(-2,-,-3),
PC=||= =.]
2.A [作AE⊥x軸交x軸于點E,BF⊥x軸交x軸于點F,則
=++,
2=2+2+2+2·+2·+2·
=2+2+2+2·
=9+25+4+2×3×2×=44,
∴||=2.]
3.B [建立
如圖所示坐標系,則=(2,0,0),=(1,0,2),
∴cos θ=
==,
∴sin θ==,
A到直線BE的距離d=||sin θ=2×=.]
4.B [
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則A(0,-1,0),E(1,0,0),D(0,-1,2),
C(0,1,2).=(0,0,2),=(1,1,0),=(0,2,2),
設平面ACE的法向量n=(x,y,z),則
即
令y=1,∴n=(-1,1,-1).
故點D到平面ACE的距離
d===.]
5.B [
以D為坐標原點,以DA,DC,DD1所在直線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有
D1(0,0,1),D(0,0,0),
A(1,0,0),B(1,1,0),
A1(1,0,1),C1(0,1,1).因O為A1C1的中點,所以O(,,1),=(,-,0),設平面ABC1D1的法向量為n=(x,y,z),則有即
取x=1,則n=(1,0,1)
∴O到平面ABC1D1的距離為
d===.]
6.D [
如圖所示,直線AB1與底面ABCD所成的角為∠B1AB,而A1C1到底面ABCD的距離為AA1,在Rt△ABB1中,
B1B=AB·tan 60°=.所以AA1=BB1=.]
7. cm
8.
解析 設平面ABC的法向量為n=(x,y,z),
則 即
∴可取n=,又=(-7,-7,7).
∴點D到平面ABC的距離d==.
9.
解析
如圖,以D為坐標原點,以DA,DC,DD1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平面ACD1的一個法向量為(1,1,1),
∵M,A(1,0,0),
∴=(0,1,),
∴點M到平面ACD1的距離為
d==.
又,MN平面ACD1.
故MN∥平面ACD1,故MN到平面ACD1的距離也為d=.
10.解
如圖所示,以C為原點,CB、CD、CG所在直線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由題意知C(0,0,0),A(4,4,0),B(4,0,0),D(0,4,0),E(4,2,0),
F(2,4,0),G(0,0,2).
=(0,2,0),=(4,2,-2),=(-2,2,0).
設平面GEF的法向量為n=(x,y,z),
則有即
令x=1,則y=1,z=3,∴n=(1,1,3).
點B到平面EFG的距離為
d=|||·cos〈,n〉|=
==.
11.解
如圖,以AB、AD、AA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A1(0,0,1),C(1,1,0),
C1(1,1,1).直線A1C的方向向量=(1,1,-1).
點C1與直線A1C上一點C(1,1,0)的向量=(0,0,1).
在上的投影=.
∴點C1到直線A1C的距離
d===.
12.解 (1)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A(1,0,0),F(xiàn)(1,1,0),C(0,0,1),
∵CM=BN=a(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