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ppt
《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ppt(7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個心理學的新流派 是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學中的 第三勢力 以其獨特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影響了西方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哲學基礎 浪漫主義存在主義 對于把理性 宗教信條 科學及社會規(guī)則作為人類行為的向導持懷疑態(tài)度 唯一有效地指引人的行為的是其真實情感相信人天生善良合群 如果給予他們自由 他們將變得快樂 完美 具有社會意識 人們表現出自我毀滅或反社會的行為 是因為他們的自然沖動被社會力量干擾所致 人永遠不可能是壞的 但社會系統卻可能而且常常是壞的 代表人物 盧梭 1712 1778 社會契約論 愛彌爾 歌德 1749 1832 少年維特之煩惱 浮士德 顏色的科學 叔本華 1788 1860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強調人類存在中意義的重要性及人類選擇這種意義的能力 強調了選擇的自由和個人的獨特性 一個人的信念指引他的生活并決定他存在的性質 人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們對生命有個人的 主觀的解釋 并且按照那些解釋來作出選擇 真理不是外在于人的等待著被邏輯的 理性的思維過程所發(fā)現的東西 真理存在每個人的內部 而且實際上是由每個人創(chuàng)造的 克爾凱戈爾 1813 1855 非此即彼 恐懼與顫栗 上帝的不可改變性 尼采 1844 1900 超越善惡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薩特 1905 1980 存在與虛無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歷史背景 1 當時美國社會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經濟的富足引發(fā)對精神提升的渴求2 表面繁榮的社會背后隱藏著尖銳的矛盾和異化現象 需要新的心理學理論加以研究和解決 3 社會生活中的文化變遷 心理沖突與價值觀的危機 需要有一種新的心理學理論和心理治療模式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生和建立 一 崛起時期20世紀50年代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時期 這與馬斯洛 A H Maslow 等人的積極努力分不開 1954年馬斯洛奠基作 動機與人格 1956年4月 創(chuàng)立了人本主義研究會并討論了人類價值的研究范圍問題 次年10月組織了 人類價值新知識 的研討會 1958年 英國學者約翰 庫亨 J Cohen 出版 人本主義心理學 首次闡述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主張 1959年 馬斯洛主編了 人類價值的新知識 一書 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文獻 二 形成時期 20世紀60年代 1 1961年 專刊 人本主義心理學雜志 2 1962年 Bugental 人本主義心理學 一個新的突破 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文獻 3 1963年正式建立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 AAHP 并頒布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四項基本原則 以人的經驗為主要研究對象 研究選擇性 創(chuàng)造性和自我實現等 注重研究的社會意義 重視人的尊嚴和價值 4 1964年夏召開了第二屆年會 擴大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影響 5 1965年一種有影響的第三勢力心理學的出現 6 1969年AAHP改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會 AHP 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學術組織 三 迅速發(fā)展 20世紀70年代以后 1971年 美國心理學會建立了第32分會 這標志著人本主義心理學得到了美國心理學界正式合法的地位 超個人心理學派 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發(fā)展的一個新取向 80年代末羅杰斯去世之后 人本主義心理學運動出現了一定的衰落 十分奇怪的是 心理學家處于偏愛 每進行一次關于友情及戀愛的調查 就要進行二十次關于侵犯他人行為的調查 他們研究的是人的緊張狀態(tài)而不是松懈狀態(tài) 研究痛苦而不是歡樂 喪失而不是實現 偏見而不是友誼 心理學家為何總是為生活的陰暗面所吸引 對此 我到現在還不得而知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思想 1908年4月1日出生于紐約的布魯克林 七個孩子中的老大 父母是俄裔猶太移民 父親喜歡威士忌 女人和打架 母親 冷酷 無知 充滿仇恨的人 她是如此的無愛心以至于幾乎逼瘋她的孩子們 我總是在想我對仁慈 愛 友誼的強調及其它觀念來自哪里 這是沒有母愛的直接后果 推動我的生活哲學及所有研究和理論的整個力量 都植根于對她所代表的一切東西的憎恨和反感 孩提時代的馬斯洛是布魯克林郊區(qū)一個非猶太區(qū)里的唯一的猶太籍孩子 他曾說他有點象一個在清一色白人學校里念書的第一個黑人 我十分孤獨不幸 我是在圖書館的書籍中長大的 幾乎沒有任何朋友 年輕的馬斯洛逐漸成熟 開始欣賞起艾爾弗雷德 諾斯 懷特海 亨利 柏格森 托馬斯 杰斐遜 亞伯拉罕 林肯 柏拉圖和斯賓諾莎等先哲的著作 1925年 17歲 入讀紐約市立大學 他曾努力滿足父親的期望 為成為律師而進入法學院 成績平庸 1926年冬天 18 轉讀康奈爾大學 向鐵欽納學習心理學的基礎知識 1927 6 19 轉回紐約市立大學 1928 12 31結婚貝莎18歲 我的第一個孩子改變了我作為一個心理學家的觀點 它使得我曾沉迷過的行為主義看起來如此愚蠢 以至于我不能再忍受下去他先后于1930年 1931年和1934年在威斯康星大學獲得學士 碩士及博士學位 他在哈洛的指導下研究起猴子來 他還寫了關于猴子的個性特點與主要特征的博士論文 在拿到博士學位后 馬斯洛在威斯康星大學任教了一段時間 而后去了哥倫比亞大學當桑代克的研究助手 此外 他開始了人類性行為的研究 采訪男女大學生的性行為 在著名的金賽研究前數年 馬斯洛就為我們對人類性行為的了解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而且 他在這個研究中所發(fā)展出的面談技巧 為他后來研究心理健康個體的性格作好了準備 在哥倫比亞大學呆了一年半后 三十年代 馬斯洛回到紐約 任布魯克林學院心理學教授 當時的紐約市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地方一馬斯洛稱之為心理學的鐘靈毓秀之地 他寫道 我從未遇到弗洛伊德或榮格 但我卻在阿德勒的家里見過阿德勒 他常在家中主持周五晚間研討會 我曾與他多次交談 一我還找到其他許多人 諸如埃里希 弗洛姆 卡倫 霍爾奈 路絲 本尼迪克特和沃特海默等人 其他重要人物瑪格麗特 米德 加德納 墨菲 羅洛 梅 卡爾 羅杰斯 戈登 奧波特 我可以有理山說我有過世界上最好的正式與非正式的教師 這些人中的每一個我多少可說是熟識的 很難說他們當中的任何人比別人更重要 我只是向每個人 每個能教我的人學習 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 我不是戈爾茨坦主義者 也不是弗洛姆主義者或阿德勒主義者或其他什么 我從不參加任何狹溢的派別組織 我向所有的人學習 拒絕關閉任何門戶 1941年12月7日這一天改變了馬斯洛的生活方向 馬斯洛決心貢獻畢生精力去尋找一種關于人類行為的普遍理論 它將因為基于世界范圍的事實根據而成為有用的理論 是一種 為和平會議桌所用的心理學 他開始著手綜合他研究過的許多觀點 我想證明人類有能力完成比戰(zhàn)爭 偏見和仇恨更美好的東西 我要是使科學開始考慮迄今為止一直不是科學家所處理的問題 如宗教 詩歌 價值觀 哲學和藝術 1946 身體惡化 疲乏無力 查不出病因 1947年 到他加利福尼亞的制桶公司做管理人 閑差 1949年 回到大學后 發(fā)表了第一篇關于自我實現的文章 得到了羅杰斯等人的好評 1951年 被邀請到馬薩諸塞州新成立的布蘭代斯大學做系主任 正是在這兒 馬斯洛成為第三勢力心理學的領袖1954年 發(fā)表 動機與人格 1966 7 8 驚悉自己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之前 他還夢到自己被心理學會開除 1968年由于對學術生活興趣減弱及身體壯況欠佳 馬斯洛接受了某管理公司提供的研究員職位 為馬斯洛提供一個兩到四年的承諾 條件如下 一份豐厚的薪水 一輛新車 一個專為馬斯洛設計的 附帶全套秘書服務的私人辦公室 馬斯洛需要做什么來回報呢 他什么也不需要做 1970年6月8日 馬斯洛象往常一樣從房間出來 到游泳池邊慢慢散步 貝莎跟隨在離幾尺遠的后面 后來 他小心翼翼的按照心臟病大夫對他的囑咐 看著秒表開始跑步 突然 在加利福尼亞的陽光下 他倒下去了 沒有一點兒聲音 他死于心力衰竭 時年62歲 他支持安樂死 自己也希望能安樂死 最后 他沒有一點痛苦的死去 正是由于有馬斯洛的存在 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在這個紛亂動蕩的世界里 他看到了光明與前途 他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 與其它理論的不同 與精神分析 一個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 也就無法理解精神病態(tài)大部分哲學和心理學是通過觀察人類中的渣滓而不是精英得出其結論的 科學家對諸如幸福 歡樂 滿意 寧靜 滿足 風趣 健康 欣喜 入迷 仁慈 慷慨 友誼等所知甚少對人的缺陷關注多 潛能和力量關注少 如果一個人只潛心研究精神錯亂者 神經癥患者 心理變態(tài)者 罪犯 越軌者和精神脆弱的人 那么他對人類的信息勢必越來越小 他會變得越來越 現實 尺度越來越低 對人的指望也越來越小 對畸形的 發(fā)育不全的 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進行研究 就只能產生畸形的心理學和哲學 目前正在發(fā)生一次人的形象的改變 這是從深入人們骨髓的人類哲學開始的 我們一直沒有給人類的本性以足夠的評價 與行為主義者行為主義者注重研究平常人 重視統計 重視現實 忽略可能性混淆了 適應的好的人 和 發(fā)展的好的人 行為主義大多基于對動物的研究 而人類行為與動物行為之間有極大的不同 馬斯洛對猿猴的研究發(fā)現 他們通常是友愛合作的 而非小氣 自私 侵略成性 用動物來進行研究一開始就注定要忽視只有人類才有的那些能力 如殉道 自我犧牲 羞辱 愛情 幽默 藝術 美 良心 負疚 愛國 理想 詩情 哲學 音樂 科學 要認識靈人類與靈長類動物所共有的特征 動物心理學是十分必要的 可是 要研究人類所獨具的或使人類大大優(yōu)于其他動物的特性 那么動物心理學就用不上了 訪問原始部落這個部落穩(wěn)定人口有八百人 但在最近的十五年里 人們只有5次拔拳相見 對人的本性的認識 對本性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關于人的自然傾向知道的越多 也就越容易告訴他怎樣是好的 怎樣是幸福的 怎樣是富有成效的 怎樣關心他自己 以及怎樣愛護和實現他的最大潛力 這就等于自動解答了人格前途問題 看來 必須做的事情是 作為人類的成員和作為獨特的個體 一個人真正的內情 底蘊是什么 人本主義的基本假設是 1 人的內部本性具有生物基礎 是自然的 內在的 特定的 而且在某種有限意義上說 它是不能改變的 至少是沒有在改變如獅性 虎性 2 每一個人的內部本性 部分的是他自己獨有的 部分的是人類普遍具有的科學的研究這種內部本性 并發(fā)現 不是發(fā)明 它是什么樣的東西 這是可能的 3 這種內部本性并不是內在 原初 必然邪惡的 基本的需要 基本的人類情緒 基本的人類智能 從他們的表面來看 或者是中性的 道德的 或者是純粹 好 的 破壞性 虐待狂 殘酷 惡毒等等 迄今看來并非是內在的 相反 他們似乎是針對我們內在需要 情緒 智能受挫的一種猛烈反應 4 要表達本性而不是壓抑本性由于人的這種內部本性是好的 或者是中性的 而不是壞的 所以最好讓他表現出來 并且促進它 而不是壓抑它 如果容許它指引我們的生活 那么 我們就會成長為健康的 富有成果的 和快樂的 5 本性遭到壓抑會產生心理疾病如果人們這個基本核心遭到否定 或者受到壓抑 那么他就會得病 6 內部本性容易被掩蓋人的這種內部本性 不像動物的本能那樣是強的 占壓倒優(yōu)勢的和清楚明白的 它是弱的 嬌嫩的 微妙的 而且容易被習慣 文化壓力和對它的錯誤態(tài)度制服 7 本性不會消失 而且要求實現盡管微弱 但是在正常人那里 他極少消失 甚至在病人那里 它也可能不消失 即使被否定 它也繼續(xù)存在著 總是迫切的要求實現出來 3 動機論 缺失性動機成長性動機 缺失性動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的精神問題 從神經癥的核心和起源來看 似乎是一種缺失性疾病 它起源于沒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稱之為需要的東西 某個需要 如果產生了下述情況 那么他就是基本需要或者似本能的需要 缺少它孕蓄疾病有了它防御疾病恢復它治愈疾病缺失時 人們寧愿去尋找它 優(yōu)于尋找其它一個健康的人身上 他是靜止的 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成長性動機 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發(fā)現 他們不得不假定人格中有某種成長的 或者自我完成的趨向健康人的安全 從屬和愛 尊重和自尊等需要已經得到滿足 其主要動機是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 一個人能成為什么 就必須成為什么 一種實現人類全部潛能的欲望不斷實現潛能 智能和天資完成天職 或天數 命運 稟性個人內部不斷趨向統一 整合或協同動作的過程 自我實現的人 假如你想知道一個人一英里能跑多快或怎么才能跑的更快些 你不會去研究一般的跑步者 你研究的是跑得特別快的人 屬于 不斷發(fā)展的一小部分人 的那種人 完全案例 林肯 愛因斯坦 詹姆斯 斯賓諾莎等不完全案例 五位當代人潛在的或可能的案例 20名朝著自我實現方向發(fā)展的年輕人 自我實現的人 自我實現通常都在六十歲或六十歲之上實現意味著發(fā)現真實的自我 發(fā)展現有的或潛在的能力 自我實現者的共同特點 洞察生活的能力 能看清生活的真實面目 并有清醒的是非觀 謙虛的態(tài)度較少受到欲望 焦慮 恐懼 希望 盲目樂觀或者悲觀的歪曲毫無例外的致力于他們認為重要的工作 任務 責任或者職業(yè) 并且還干的很出色 富有創(chuàng)造性 不怕別人的嘲諷自發(fā)性 較少抑制情感和思想 會自發(fā)的表達 不會裝腔作勢勤奮 一角錢可以買一打靈感 但是 從靈感到托爾斯泰 戰(zhàn)爭與和平 這樣的最終產品之間 還需要大量艱苦的工作 嚴格的自律以及大量的訓練 這既依賴于個性 也依賴于其他品質 如執(zhí)著 耐心 勤奮 很少有自我沖突 不會跟自己過不去 不會對善惡是非迷惑不清樂于游戲 樂于工作 正業(yè)與副業(yè)合一健康的自尊 基于自信自己有能力 能勝任工作獨立也樂于與人相處 對獨處有一種健康的需要 心理自由 即使面對眾人的反對意見 仍能做出決定 不一定都超凡脫俗 但當文化與其觀點不一致時 他們就會非常獨立 卓爾不群 更能與別人建立深厚的私人友誼傾向于尋找志同道合的人會發(fā)脾氣 會厭倦閑聊更可能具有堅實 幸福 持久的婚姻以問題為中心尋求或接受緩慢的 有秩序的變化 而不希冀突變 自我實現的人能廣泛的享受生活的各個方面 而蕓蕓眾生只能享受成功 勝利或經歷中的高超與定點等偶爾的片刻 高峰體驗論 高峰體驗 peakexperience 這種體驗可能是瞬間產生的 壓倒一切的敬畏情緒 也可能是轉瞬即逝的極度強烈的幸福感 或甚至是欣喜若狂 如醉如癡 歡樂至極的感覺 高峰體驗既是自我實現者重要的人格特征 又是達到自我實現的一條重要途徑 高峰體驗的兩種類型1 普通型高峰體驗是指所有的人都可能在滿足需要 愿望時產生的極端愉快的情緒 幾乎在任何情況下 只要人們能臻于完善 實現希望 到達滿足 諸事如心 便可能不時產生高峰體驗 這種體驗可能產生在非常低下的生活天地里 2 自我實現型的高峰體驗是指健康型或超越型自我實現者擁有的一種寧靜和沉思的愉悅心境 高峰體驗的特點 1 產生的突然性 2 程度的強烈性 3 感受的完美性 4 保持的短暫性 5 存在的普遍性 社會變革 現實社會 擔憂人類本性中的惡 故而強調法律 控制 條例 禁令理想社會 提供使個人潛力得到發(fā)揮的環(huán)境 包括自由 正義 秩序 強調穩(wěn)定的 持續(xù)的 一步一步個腳印的改進 而不能空等某種靈感的出現 方法中心論的批判 1 方法中心認為科學的本質在于它的儀器 技術 程序 設備以及方法 而并非它的疑難 問題 功能或者目的 簡而言之 方法中心將科學家混同于工程師 內科醫(yī)生 牙科醫(yī)生 試驗室技師 吹玻璃工人 尿液分析家 機器看管人等等 在思考的最高層次上 方法中心體現為將科學與科學方法混而一談 2 方法中心論往往將技師 設備操縱者 而不是 提問者 和解決問題的人推至科學的統帥地位 3 一味強調雅致 完善 強調技術和設備 往往減弱一個問題和一般創(chuàng)造性的意義 生命力以及重要性 無論一個實驗實際上多么無足輕重 只要在方法上令人滿意 它就很少受到批評 而一個大膽的 向理論基礎挑戰(zhàn)的問題 由于可能會遭到 失敗 常常尚未開始被檢驗就被批評所扼殺 4 方法中心過高看重數量關系 并且將它視作目的本身 過于強調表達的方式 而不是表達的內容 于是 形式的優(yōu)美和精確便與內容的中肯和豐富對立起來 持方法中心論的科學家往往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問題適合于自己的技術而不是相反 他們往往這樣發(fā)問 用我現在掌握的技術和設備可以進攻哪些課題呢 5 方法中心論將科學分成等級 在這個等級中 物理學被認為比生物更 科學 生物學又比心理學更 科學 心理學則又比社會學更 科學 只有依據技術的完美 成功和精確度 才可能設想這樣一個等級 以問題為中心的科學是不會提出這樣的等級的 因為根據它的觀點 沒有誰會認為在某種本質上 失業(yè)間題 種族偏見問題 愛的問題不如星體問題 鈉的問題或者腎功能的問題重要 6 方法中心論往往過于刻板地劃分科學的各個部門 在它們之間筑起高墻 使它們分屬彼此分離的疆域 當有人問J 洛布他究竟是神經病學家 化學家 物理學家 心理學家還是哲學家時 他只回答說 我解決問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本主義 心理學 馬斯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444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