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級語文下冊 山行 1說課稿 長春版.doc
《2019-2020年一年級語文下冊 山行 1說課稿 長春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一年級語文下冊 山行 1說課稿 長春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一年級語文下冊 山行 1說課稿 長春版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看來仍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感知力。所以我想談談自己對《山行》這首古詩的理解及教學思路,談談如何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杜牧的《山行》寫的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jié)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石徑”、“白云”、“楓林”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我們可以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所以這是一首秋的贊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學會本課生字,重點理解詩句中“坐”的意思。了解詩句的含義。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③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詩中描繪的濃濃秋色,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山行》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所以本課打算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欣賞意境”的訓練和通過詞義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來幫助學生領悟、感受全文。 (3)情感與價值目標 ①通過理解與朗讀去感受濃濃的秋色,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②通過學習課文,喚起學生了解大自然,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3.教學重、難點: ①通過“欣賞意境”的訓練和通過詞義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來幫助學生領悟、感受全文。 ②掌握古人說話的方式,能根據(jù)插圖和現(xiàn)在說話的習慣及時調整詩句的意思。 4.課時安排:1課時 二、說教法、學法: 1.話激趣,營造氣氛。 在課前讓學生誦讀知道的古詩,不僅達到調動以往的學習經驗,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同時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營造好氣氛。 2.握方法,主動學習。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基本未變。 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故弄玄虛的賣弄,也不是教師講述教師本人的讀書心得,而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拔恼履颂斐?,妙手偶得之。” 3.味想象,欣賞意境。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語文教學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課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所以采用“想象訓練”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這樣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說教學程序: 1.具準備:課件,古箏曲。 2.學流程: 我的教學設計分為五個步驟: 一、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二、 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三、 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四、 指導誦讀詩句。 五、 課外拓展,興趣延伸。 第一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放古箏曲,讓古箏曲縈繞課堂,創(chuàng)設意境。)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意圖:這樣可為后續(xù)學習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2.揭題:讓學生讀兩首古詩的題目,快速瀏覽全文,了解兩首詩的共同點。意圖:系統(tǒng)的學習古詩。 3.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第一首。請學生簡介作者杜牧(著名詩人,最擅長寫景。)意圖:快速導入課文,留下時間放給學生學習古詩。 4.釋題:在山上行走。 第二步:明確日標,嘗試學習。 意圖:明確學習目標,可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么,掌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學習,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疑難。這樣可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首詩的—、二兩句中生僻詞多,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估計一般的班級能在“嘗試”中學懂的人不多,所以要采用“扶放”結合的教學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學生學習第一句。 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遠上”、“斜”、“寒山”這三個難懂詞的意思。 “遠上”:用“聯(lián)系實際,展開想象”法。 “斜”:用“簡筆畫演示”法。 “寒山”:用學生“介紹”法。 再電腦出示訓練:“一條石頭小路( )?!? 指導學生串講句意。注意調整說話順序。 最后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意圖:這樣“扶”著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 2.“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先指導學生看電腦圖片,啟發(fā)想象,出示訓練:“幾戶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來突破“生處”這個難點。講解“生處”的寫法。意圖“這個詞默詩最容易錯。 再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意圖: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淺顯易懂,況且通過一、二句的教學,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大多數(shù)同學能自己學懂。 這樣,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教師了解反饋,及時糾正。 4.讓學生串講全詩意思,進一步加深理解。 第三步: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意圖:欣賞意境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我采用兩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1.“緊扣詞句”。 讓學生讀全詩,說說哪些詞語用得好。 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提供“像、簡直”等詞幫助學生描述。) 2.“想象漫游法”。 提示:此時,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放課件:感受楓林的絢麗。讀好后兩行。 意圖:這樣進一步強化了詞義句意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品味詞句,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說說全詩的內容,從認識上得到提高。第四步:指導誦讀詩句。 意圖: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般都能進行正確地朗讀,但往往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如何使學生“讀得美”,且“美讀得其法”呢?我這樣設計去引導學生: 1.學生嘗試,獲取體驗。(讀讀看,風景這么美,語句這么美,怎樣才能讀得美呢?) 2.學生匯報,教師歸納,教給方法: (1)帶著贊美與熱愛的感情去讀。(確定基調) (2)讀出節(jié)奏感。 分辨重音區(qū)別語調劃分節(jié)奏 3.改變形式,反復誦讀。 (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扮演角色讀) 第五步: 課外拓展,興趣延伸。 意圖:學生趣味正濃時,教學不應戛然而止,教師應該趁著這股東風,幫助學生學習與課文相關的古詩,擴大課堂知識的容量,教會學生縱向學習。 電腦出示: 贈劉景文 作者: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秋菊 作者: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讓學生讀讀兩首和秋天有關的古詩,簡單談談自己知道了什么?配樂朗讀。 四、說作業(yè)設計: 1.收集與秋天有關的優(yōu)美詞語、句子、片斷或詩。(古代和現(xiàn)代都可以) 2.為這首詩配上插圖。 3.有感情地背誦。 4.查詢資料,了解杜牧還寫過什么詩,挑選最喜歡的一首抄一抄 附送: 2019-2020年一年級語文下冊 山行 2教案 長春版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了一幅濃郁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在石徑蜿蜒、白云繚繞的秋山深處,有人家居住。詩人被一片火紅的楓葉吸引住了,停車觀看,不禁發(fā)出“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嘆。深秋在詩人筆下并不蕭條冷落,而是嫣紅滿目,生意盎然,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這首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是一篇千古傳誦的佳作。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掌握“車”字筆順。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大意. 3.培養(yǎng)背誦古詩的興趣,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會認“徑、斜、亭、停、車、霜”6個字,會寫“遠、亭、停、車、霜”5個字。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表現(xiàn)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徑、斜”讀音。 教學準備: 1.課文掛圖、字理演變圖、生字卡片或課件。 2.朗誦的背景音樂。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掛圖(或課件出示),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氣已經很冷,遠處山林中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馬鈴聲,詩人杜牧坐在馬車上正慢慢走來,今天我們一起學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了解古詩大意 ?。?)自己讀,定位識字,讀準字音。 ?。?)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注意“徑、斜”讀音,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生處等詞含義. 小結:這首詩只用了二十幾個字,就為我們描畫了一幅這么美麗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實,這每一個字都是經過詩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來,再來細細的品味它,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三、再讀感悟,背誦古詩 ?。?)邊放課件,邊放古典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人意境。(走在帶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盤旋曲折,斜斜地向遠處的山頂延伸。詩人一邊走一邊向遠處望去,只見那白云繚繞的地方住著幾戶人家。詩人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車,為什么呢?因為美麗的楓林晚景把他給吸引住了。詩人不禁贊嘆:“霜葉紅于二月花?!保? ?。?)剛才我們跟隨詩人一起觀賞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這感受讀出來嗎?(齊讀)詩人寫的美,你們讀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自由背) 四、指導寫字 ?。?)“雨”作偏旁時,左邊豎變點,橫折鉤變成橫鉤。 ?。?)“車”字的下橫要寫得伸展。 五、拓展活動 ?。?)填字,涂色,說說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學生鞏固生字,并能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生活經驗給秋天涂色,找到身邊的秋天并說一說身邊的秋天。教師應引導學生盡可能遵循客觀實際, (2)背一背 《山居秋暝》(節(jié)選)描繪了雨后初晴、秋高氣爽的山中美景,《楓橋夜泊》寫出了秋天的蕭條景象,表達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導學生背誦積累。 相關資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長安)人。杜牧的詩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詩豪放、曠達、俊逸。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 2. “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學生很容易把“白云生處有人家”寫成“白云深處有人家”,因為以前學生學過“云深不知處”的詩句,可能受影響。有一些唐詩版本,就是寫的“白云深處有人家”,學生在課外可能閱讀中讀到的可能就是這樣的版本,先入為主,這個詩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腦子里。另外,“生”與“深”讀音接近,而且用“生”與用“深”也都能講得通?!吧痹谶@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處”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繚繞的地方。“深”在這里是“濃厚”、“濃郁”、“濃密”、“深層”的意思,“白云深處”就是在濃濃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一年級語文下冊 山行 1說課稿 長春版 2019 2020 一年級 語文 下冊 說課稿 長春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551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