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試卷A卷 附答案.doc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試卷A卷 附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試卷A卷 附答案.doc(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試卷 A卷 附答案 考試須知: 1、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滿分為150分。 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 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姓名:_______ 考號:_______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美國學者孟祿根據(jù)原始社會沒有學校 、 沒有教師 、 沒有教材的史實 , 斷言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這種觀點被稱為( )。 A.交往起源論 B.生物起源論 C.心理起源論 D.勞動起源論 2、發(fā)達國家已經普及12年義務教育,而發(fā)展中國家一般僅普及9年義務教育,這說明從根本上制約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和速度社會因素是( )。 A、政治經濟制度 B、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C、人口數(shù)量和質量 D、社會意識形式 3、柏克赫斯特創(chuàng)設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道爾頓制 B.設計教學法 C.分組教學 D.特朗普制 4、班主任王老師經常通過立志、學習、反思、箴言、慎獨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德,這種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養(yǎng)法 5、( )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 A、斯金納 B、布魯納 C、苛勒 D、加涅 6、我國近代教育,對封建教育制度所進行的廢科舉、興學堂等改革始于( )。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民國初期 7、基于問題解決活動來建構知識的過程屬于( )。 A.意義學習 B.機械學習 C.接受學習 D.探究學習 8、陳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通過口頭提問、課堂作業(yè)和書面檢測等形式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及時測評與反饋。這種教學評價被稱為( ) A.診斷性評價 B.相對性評價 C.終結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9、我國《基礎教研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guī)定,在課程設置上,高中階段( )。 A.以綜合課程為主 B.以分科課程為主 C.以時間活動課程為主 D.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10、一個國家的人口( )是確定該國教育規(guī)模的基礎因素。 A、數(shù)量 B、增長率 C、質量 D、分布 11、“人的發(fā)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與外部環(huán)境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边@一觀點屬于個體發(fā)展上的( )。 A、內發(fā)論 B、外鑠論 C、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D、活動論 12、體現(xiàn)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tǒng)一規(guī)律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原則 B.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量力性原則 13、( )是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產力 B.政治制度 C.科學技術 D.文化 14、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態(tài)度與能力的課程是( )。 A、基礎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研究型課程 D、發(fā)展型課程 15、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是( )。 A.認知模式 B.體諒模式 C.社會模仿模式 D.管理模式 16、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的是( )。 A、赫爾巴特 B、裴斯泰洛奇 C、洛克 D、杜威 17、陳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為學習成績優(yōu)異收到校長的親自嘉獎后,也考試加倍努力學習力爭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種強化屬于( )。 A、直接強化 B、替代強化 C、自我強化 D、內部強化 18、張老師課前宣布:“今天講的課非常重要,講完后當堂進行測驗?!彪S后學生們精神抖擻,全神貫注地投入聽課,課堂秩序井然,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紀律屬于( )。 A.自我促成的紀律 B.任務促成的紀律 C.規(guī)則促成的紀律 D.集體促成的紀律 19、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求義務教育課程實行( )。 A.六三分段設置 B.五四分段設置 C.九年整體設置 D.多種形式設置共存 20、真正為課程論建立起心理學基礎的人是( )。 A、夸美紐斯 B、亞里士多德 C、赫爾巴特 D、盧梭 21、借助語言進行學習的認知結構形式是( )。 A.動作表象 B.圖像表象 C.符號表象 D.形象表象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行為改變都是學習的結果。 2、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的過程。 3、教育可以改變政治經濟制度的發(fā)展方向。 4、盲人失去視覺,通過實踐活動使聽覺更加敏銳的現(xiàn)象是感覺的補償。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簡述班集體形成的條件。 2、簡述氣質與性格的關系。 3、影響遺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簡述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 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1、初一(2)班學生李小剛對學習毫無興趣,成績極差,各科考試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數(shù)學考試,他一道數(shù)學題答不上來,就在試卷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難道你把我當著一個無用的人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顆自尊心再見吧零分” 數(shù)學老師閱卷時,看到這份無標點,別字連篇,字跡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氣的把李小剛叫到辦公室,交給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師,梁老師問明情況后,并沒有直接訓斥李小剛,而是耐心的幫助李小剛在他的“杰作”上加上了標點,改了錯別字,重新組織了那段話。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的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 難道你也把握當作一個無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個無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顆自尊心。 再見吧,零分! 然后,梁老師讓李小剛讀了這段話,贊嘆道:“這是詩,一首很好的詩??! 聽到這句話,李小剛感到很詫異,梁老師接著說:“詩貴形象,你的這首詩很形象,詩言情,詩言意,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你是一個不甘與零分為伍的人?!? “這是詩?我也能寫詩?” 沒想到梁老師不但沒有批評他,還會如此的評價他,李小剛非常感動。 從此,在梁老師的不斷鼓勵下,李小剛驅散了心中的陰霾,堅定了學習的信心,端正了學習的態(tài)度。 兩年后,李小剛順利的考上了高中。問題: (1)梁老師成功的運用了哪一種教育原則? (2)結合材料,闡述貫徹其原則的基本要求。 2、張老師在生物課上講解植物吸水的知識時,首先要求同學動手做個實驗:講兩塊蘿卜分別浸泡在兩個裝有濃鹽水和清水的燒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觀察蘿卜的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泡過濃鹽水的蘿卜變蔫了,而泡過青水的蘿卜變水靈了。張老師用右方示意圖顯示實驗結果:泡過濃鹽水的蘿卜失去水分,泡過清水的蘿卜吸收水分。 張老師接著進-步提問:誰能概括出蘿卜什么狀態(tài)下失水?什么狀態(tài)下吸水? 根據(jù)同學們的回答,張老師總結說明植物吸水的原理:當植物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就失水;反之,細胞則吸水。接著,張老師布置小組討論:為什么鹽堿地-般種不好莊稼? 如果你種的植物出現(xiàn)“燒根”現(xiàn)象,你需要追肥還是澆水,為什么? 最后張老師請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問題: (1)張老師采用哪些教學方法?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2)張老師貫徹了哪些教學原則?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第 12 頁 共 12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答案:C 2、B 3、【答案】A 4、D 5、B 6、C 7、D 8、D 9、B 10、答案:A 11、答案:C 12、B 13、B 14、答案:C 15、A 16、答案:A 17、B 18、B 19、C 20、C 21、C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答案:錯誤。行為改變并不一定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是通過練習和反復經驗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有些行為改變,如酒后的一些行為,并不是學習。 2、此說法是正確的。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中逐步形成發(fā)展起來并接受其檢驗的。 3、錯誤。本題考查的是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之間的關系。首先,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其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教育領導權、受教育權利、部分教育內容;其次,雖然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具有影響作用,但其不能夠改變政治經濟制度的發(fā)展方向。 4、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感覺的補償作用是指一種感覺的喪失可由其他感覺來彌補。盲人失去了視覺機能,會增強其聽覺、嗅覺、觸覺等感覺的感受性,以發(fā)揮其補償作用。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參考答案】(1)確定班級發(fā)展目標;(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規(guī)則和秩序;(4)組織多種多樣的活動;(5)培養(yǎng)集體輿論和班風。 2、正確答案:((1)性格與氣質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從起源上看,氣質是先天的,一般產生在個體發(fā)生的早期階段。性格是后天的,它是人在活動中與社會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反映了人的社會性。第二,從可塑性上看,氣質的變化較慢,可塑性較小,不容易改變。性格的可塑性較大,環(huán)境對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顯的。第三,氣質所指的典型行為是它的動力特征,與行為內容無關,因而氣質無好壞善惡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為的內容,它表現(xiàn)為個體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因而性格有好壞善惡之分。 (2)氣質與性格又是密切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先從氣質對性格形成的影響上來看。首先,氣質會影響個人性格的形成。其次,氣質可以按照自己的動力方式,使性格特征具有獨特的色彩。最后,氣質還會影響性格特征形成或改造的速度。再從性格對氣質的影響來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蓋或改變氣質,使它服從于生活實踐的要求。 ) 3、(1)學習者的需要和興趣。人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東西遺忘得較慢,而人們不需要的、不感興趣的東西遺忘得較快。 (2)材料的意義、性質和數(shù)量。形象性的材料、有意義的語義材料,特別是詩歌比無意義的材料遺忘得慢。材料的數(shù)量越大,剛識記后遺忘就越多。 (3)學習程度。如果學習達到剛剛能夠掌握之后還繼續(xù)學習一段時間,就是過度學習。過度學習要比剛能背誦的記憶效果要好。當然過度學習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則造成精力和時間上的浪費。 (4)材料序列對遺忘也會產生影響 4、正確答案:((1)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2)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3)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方法與手段;(4)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制約著學校的專業(yè)設置;(5)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1、1.梁老師成功運用了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該原則是指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現(xiàn)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的內在的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基礎。材料中梁老師不僅幫李小剛糾正了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體現(xiàn)了科學性,同時鼓勵他、幫助他,讓他樹立了學習的信心,體現(xiàn)了教育性。 2.貫徹此原則的要求:①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2、(1)張老師采用了實驗法、演示法、談話法和討論法。 首先,張老師在講解植物吸水時,先安排同學們動手做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蘿卜在清水和鹽水中的變化,這體現(xiàn)了實驗法;其次,張老師又用示意圖顯示實驗結果,通過老師的演示讓學生明白實驗的結果,這體現(xiàn)了演示法;第三,張老師又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答蘿卜在什么情況吸水,什么情況下失水,通過問答的方式明白原理,體現(xiàn)了談話法;最后,張老師布置了小組討論,通過學生自己發(fā)表建議和看法,體現(xiàn)了討論法。 (2)張老師貫徹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和循序漸進教學原則,首先,啟發(fā)性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材料中,張老師通過學生動手實驗,談話等各種方式,調動學生積極的思考,獨立的解決問題。最終明白了植物吸水的原理,體現(xiàn)了啟發(fā)性數(shù)學原則。其次,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根據(jù)知識的邏輯順序,系統(tǒng)的、連續(xù)的進行數(shù)學活動。材料中張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植物吸水的原理,而是先通過實驗觀察實驗結果,然后通過談話和討論等方式讓學生逐步明白植物吸水的原理,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 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模擬試卷A卷 附答案 中學教師 資格證 考試 中學 教育 知識 能力 模擬 試卷 答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736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