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2020中考語文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專題十 文言文閱讀 常見虛詞及用法舉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貴州省2020中考語文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專題十 文言文閱讀 常見虛詞及用法舉例(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常見虛詞及用法舉例
編者按:文中上標意為貴州近6年已考,如“”意為2020畢節(jié)考查過,“”意為貴州近6年8州市考查過2次,以此類推。
虛詞
意思
用法舉例
之
①結構助詞,譯作“的”
②賓語前置的標志
③助詞,起協調音節(jié)的作用 ,無實義
④代詞,代指人/事/物
⑤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⑥動詞,譯作“去”“往”“到 ”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③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④聞之,欣然規(guī)往(《桃花源記》)
⑤忘路之遠近( 《桃花源記》)
⑥輟耕之壟上( 《陳涉世家》)
以
①介詞,表示工具
2、或憑借,譯為“用”“憑借”“依據”“按照”
②介詞,表示動作方式,可譯為“把”“用”“拿”“靠”等
③動詞, 譯為“認為”,有時與“為”連用
④第一個“以”是動詞,復音虛詞“以是”“是以”,譯為“因此”;第二個“以”是連詞,可譯為“來”
⑤連詞, 相當于“而”,表順承
⑥連詞, 因果關系,譯為“因為”“以致于”
⑦比得上
⑧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起點、時間,可譯為“從”“由”
①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 必以情( 《曹劌論戰(zhàn)》)
②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④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⑤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記》)
3、⑥以中有足樂者(《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⑦不以疾也(《三峽》)
⑧受命以來(《出師表》)
于
①介詞,和“是”連用,表示承接關系
②介詞,引出對象,可譯為“向”“給”“對”
③介詞,用在形容詞后,表比較,譯作“比”
④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譯作“ 對于”
⑤介詞,表示動作發(fā)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
⑥介詞,譯作“到”
①于是入朝見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③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④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⑤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岳陽樓記》)
⑥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
而
①連詞,表修飾關系,不譯
②表示順接關系, 可譯為“并且”“而且”,或不譯
③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等
④表并列 ,不譯
⑤連詞,不久
⑥表因果關系
①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記》)
②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十則》)
③人不知而不慍(《〈論語〉十則》)
④隸而從者(《小石潭記》)
⑤已而夕陽在山(《醉翁亭記》)
⑥四時之景不同 , 而樂亦無窮也(《醉翁亭記》)
與
①連詞,譯作“和”
②與“孰”連用,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②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然
①連詞,譯
5、為“可是”“但是”“然而”
②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可譯為“……的”“……的樣子”等
③正確,對的
④“然”和“而”連用,表轉折,相當于現代漢語的“(雖然)這樣,可是……”
⑤指示代詞,這樣
①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出師表》)
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桃花源記》)
③吳廣以為然(《陳涉世家》)
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公輸》)
何
①代詞,譯為“什么”
②副詞,譯為“何必”
③譯為“什么時候”
④譯為“怎么能”“哪里”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6、③何當共剪西窗燭(《夜雨寄北》)
④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乃
①副詞,譯為“竟然”
②副詞,譯為“于是,就”
③用于判斷句中,相當于“是”
①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②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③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則
①連詞,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
②連詞,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那么”
③連詞,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卻”
④表示判斷,譯作“就”“就是”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岳陽樓記》)
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
③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
7、樓記》)
為
①名詞,指心理活動
②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作“向”“對”等
③作動詞,譯為“是”“做”“成為”等
④介詞,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作“因為”“為了”
⑤“為……所”,表示被動
⑥作,這里是“題寫”的意思
⑦語氣助詞,相當于“呢”
⑧“替”“給”
①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③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十則 》)
④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⑤山巒為晴雪所洗(《滿井游記》)
⑥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⑦夫子何命焉為(《公輸》)
⑧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
8、善者(《出師表》)
者
①代詞,不能單獨使用 , 一般附在形容詞、動詞或短語后,組成名詞性短語,代指人、事,相當于“……的”“……的人”“……的事”
②結構助詞,用在判斷句、敘述句和描寫之中,有時不譯,有時譯為“……的樣子”
③助詞,表判斷
④……的原因
⑤強調語氣
①可愛者甚蕃(《愛蓮說》)
②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③花之隱逸者也(《愛蓮說》)
④吾妻之美我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⑤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魚我所欲也》)
其
①代詞, 代人、事或物,譯為“他(們)的”“它(們)的”“她(們)的”;指示代詞“這(個)”“那(個)”等
②語氣助詞,表
9、反問語氣,譯為“難道”
③語氣助詞,加強語氣,表猜測,譯為“大概”
④副詞,表語氣,不譯
⑤其中的
①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劌論戰(zhàn)》)
②其真無馬邪(《馬說》)
③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④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⑤其一犬坐于前(《狼》)
也
①用在句末,表判斷語氣,譯為“……是……”
②表示敘述,以加強語氣,相當于“啊”,或不譯
③用于句中,不譯,表語氣停頓
④表示感嘆語氣
⑤表祈使語氣(包括請求、命令、勸阻等)
⑥用于句末,表疑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①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
②四時之景不同 , 而樂亦無窮也(《醉翁亭記》
10、)
③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馬說》)
④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⑤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⑥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雖
①連詞,表示轉折,可譯為“雖然”
②連詞,表示假設,可譯為“即使”
①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所
①助詞,與動詞組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等
②助詞,組成“為 …… 所”結構,表被動
③助詞,“所”字后面是“以”,譯為“用來……的”
④“所”字后面是“以”,譯為“……的原因”
①尋向所志(《桃花源記》)
②山
11、巒為晴雪所洗(《滿井游記》)
③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乎
①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②表推測,可譯為“吧”
③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發(fā)出的處所,相當于“于”
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②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且
①連詞,表示讓步, 可譯為“況且”“尚且”“還”
②連詞, 表示并列或遞進,可譯為“和”“而且”“并且”
③將近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②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③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焉
①與“為”合用,表疑問語氣
②疑問代詞,哪里
③怎么
④語氣詞,呢
①夫子何命焉為(《公輸》)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看雪》)
④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