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桑梓鎮(zhèn)中心學校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1課 石榴教案 語文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桑梓鎮(zhèn)中心學校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1課 石榴教案 語文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石榴》
【教學目的】
1、 知識與技能
① 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和新詞。
②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③掌握文中對比、擬人等描摹事物特征的修辭手法和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④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和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掃清字詞障礙并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
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體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和向往之情,掌握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欣賞石榴之美,體會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寫作意圖;學習本文寫作技巧。
2、難點:本文立意深刻,時代特征鮮明,學
2、生對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會有一定難度。
【教法學法】自主預習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石榴或者吃過石榴嗎?石榴是什么顏色的,它的味道怎樣?
哪位同學來談一談? (只要能談及石榴的顏色、形狀、味道等均可)
二、自學體驗——走進文本
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自學體驗”
1、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年~1978年),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yī),后從文。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他在日本福岡發(fā)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
3、身于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chuàng)造社,編輯《創(chuàng)造季刊》,并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1941年“皖南事變”后,他寫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六部歷史劇。新中國成立后,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終年86歲。
2、文體知識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狹義的散文是指文藝性散文,它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
根據(jù)散文的內(nèi)容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
敘事散文:以寫人
4、記事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又分為寫景抒情散文、 托物言志散文、直抒胸臆散文。
哲理散文:以說理為主。
3、寫作背景
《石榴》寫于1942年10月31日,當時正是抗日戰(zhàn)爭極端困難的關頭。國民黨反動派妥協(xié)投降,鎮(zhèn)壓抗日愛國運動。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變節(jié)投降,茍且偷生。而中國共產(chǎn)黨卻高舉抗日大旗,堅持抗戰(zhàn)。在此背景下,作者寫下此文。作者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懷,歌頌真善美,贊揚不怕威壓、堅貞剛勇、奮發(fā)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執(zhí)著堅定的信念和熱烈的追求。
4、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加點字詞的字音
爭妍(yán)斗艷 奇崛(jué)枯瘠(jí) 瑪瑙(mǎ nǎo
5、)
琢(zhuó)成 犀(xī)利 ? 劈(pī)刀 皓(hào)齒
束縛(fù) 唾(tuò)津 潛(qián)溢 安普剌(lá)
金罍(léi) 盎(àng)然 銹(xiù)彩 豐腴(yú)
辟(bì)易 忍俊不禁(jīn)
2)理解重點詞語含義
犀利: 鋒利 奇崛:奇特挺拔
枯瘠: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妙幻:巧妙奇異的變化
束縛: 使受到的約束和限制;使停留在狹窄的范圍里。
柔媚:溫柔和順,討人喜歡;柔和可愛 豐腴:豐滿
爭妍斗艷:爭搶
6、著展現(xiàn)自己的美麗,妍,美麗。
毫不辟易 :毫不退避
古味盎然:古雅的意味十分濃厚。盎然,形容氣氛、趣味等洋溢的樣子。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俊:笑。
潛溢:暗暗地流出來。溢,流出。
三、合作探究---解讀文本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討論、交流,完成下列問題。
1)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yōu)美散文,你能體會到作者對石榴的什么感情?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找出全文的文眼。
明確:作者喜愛石榴,文眼:“最可愛”
2)作者按什么思路結構全文?可分幾部分?試分別用一句話概括段意。
明確:作者按“愛石榴、繪石榴、贊石榴”的思路結構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點
7、明石榴的可愛。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體描繪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發(fā)作者對石榴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合作探究-----解讀文本。
1、第一段主要運用什么寫法,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開篇點明了狀寫對象,對比寫法,點出了石榴樹非同尋常的品格,初步流露出作者“愛石榴”的情感。奠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2、本文抓住“最可愛”這三個字依次描繪的石榴外形美麗清逸,作者抓住石榴的哪些特征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
明確:依次描寫了石榴的“枝葉”、“花”、“骨朵”、“果實”和“子?!薄?
枝葉:(與梅、柳比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
8、深紅色;單瓣的陸離,雙瓣的華貴;對炎陽的直射“毫不辟易”?!茸飨募镜男呐K。
骨朵:“小茄形”,“逐漸翻紅”,“頂端整裂為四瓣”,像瑪瑙琢成的花瓶。果實: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齒”,豐腴,有酸甜兩種。
3、作者兩次將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臟”,結合課文第三段與第七段,分析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明確:第一次將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臟”,主要是從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將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臟,主要是從“熱烈”、“充滿活力”、“不受束縛”這一內(nèi)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石榴熱烈、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內(nèi)在品格?!靶呐K”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給火熱的夏天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二
9、者在這一點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臟’’。
4、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樣的內(nèi)在特征?作者是怎樣把它表達出來的?
明確:揭示了石榴毫不辟易陽光的直射——敢于對抗驕陽,毫不示弱的精神;熱烈、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品格。
5、作者喜歡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作者喜歡石榴,不僅因為它外表美麗可愛,還因為它與眾不同——在夏日的炎陽下抗爭,毫不示弱;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無畏精神和品格,而這精神正好與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歡石榴。
6、主題探究(引導學生結合寫作背景討論、交流后歸納)
托物言志是本文一個顯著的寫作特點,文中作者借石榴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向?
作者通過對
10、石榴的具體生動的描繪,歌頌了真善美,贊揚了不怕威壓、堅貞剛勇、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發(fā)了自己執(zhí)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追求。
7、品味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
1)單瓣的已夠陸離,雙瓣的更為華貴,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臟嗎?
點撥: 運用比喻、反問的修辭寫出石榴花“深紅”的色彩和“毫不辟易”炎陽直射的特點。
2)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
點撥:運用比喻和擬人手法,寫出了石榴充滿生命力的特點
3)石榴樹有梅樹的枝干;有楊柳的葉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點撥:對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葉片與梅柳的作比較,形象地刻畫出石榴的獨特風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二、
11、延伸拓展-----跳出文本
1、托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事物上。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fā)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2、古人詠石榴的名句----
u 何年安石國,萬里貢榴花,迢遞河源遠,因依漢使槎。(元?。?
u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天。(白居易)
u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友離為憶君。不僅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武則天)
三、聽讀課文,回歸文本。
聽讀課文,再次體會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計:
石榴 [夏天的心臟]
開花時節(jié): 盛夏
枝干: 如梅 有二者之長 石榴特點:
葉片: 如柳 而無二者之短 美麗、不畏炎日
花: 色——深紅
形——單瓣(陸離)/雙瓣(華貴) 作者對石榴的
果實: 如金蕾 感情:喜愛、贊美
子粒: 如透明光嫩的皓齒
四、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