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0
《九年級化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0》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0(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6-2017學年內蒙古通遼市霍林郭勒五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樹根“變”根雕 B.玉石“變”印章 C.水果“變”果汁 D.葡萄“變”美酒 2.下列利用空氣某成分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 B.氮氣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3.下列對一些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事實 解釋 A 食鹽溶于水不溶于油 微粒間相互作用不同 B 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胎容易爆裂 分子運動加快 C 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架在高處的電線夏季變得比冬季長 原子的體積熱脹冷縮 A.A B.B C.C D.D 4.用于加熱液體的儀器有( ?。? ①試管 ②漏斗 ③蒸發(fā)皿 ④燒杯 ⑤量筒 ⑥集氣瓶. 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5.實驗時若不慎碰翻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立刻采取的措施是( ?。? A.用嘴吹滅 B.用濕抹布撲滅 C.用燈帽蓋滅 D.用書扇滅 6.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揮發(fā)性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導電性 7.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8.從2012年春季開始,我國城市檢測空氣的PM2.5,PM2.5是( ?。? A.一種溫室效應 B.一種毒氣 C.可入肺的細小顆粒物 D.一種看得見的灰塵 9.某同學欲量取一定量的某液體,他將盛有液體的量筒放平穩(wěn),俯視量筒的刻度,讀數為20mL,倒出部分液體后,仰視量筒的刻度,讀數為10mL,則該同學倒出的液體量為( ?。?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無法判斷 10.不能用來判斷蠟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是( ?。? A.用白瓷菜碟蓋在蠟燭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觀察到黑色的粉末狀物質 B.蠟燭燃燒時發(fā)光、發(fā)熱 C.在火焰上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霧 D.用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白色渾濁物 11.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形成離子 B.原子種類由核內質子數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C.它們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D.原子中的原子核一定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12.某一個原子共有82個微粒,其中有26個微粒帶負電荷,則該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5 B.30 C.56 D.80 13.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 ?。? A.單質是純凈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B.單質由同種分子構成,化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C.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化合物至少含兩種元素 D.單質是一種物質,化合物至少含兩種物質 14.在二氧化硫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 ?。? A.兩個氧原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一個氧分子 15.下列符號中只具有微觀意義,不具有宏觀意義的是( ?。? A.Au B.C C.H D.2O 16.下列各組物質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 ?。? A.氧化鎂、酒精、水銀 B.凈化后的空氣、二氧化碳、液態(tài)氧 C.食醋、糖水、天然氣 D.冰水共存物、食鹽水、氮氣 17.2022年北京、張家口將聯(lián)合舉辦冬奧會,為辦成綠色奧運會,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發(fā)展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B.增加使用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改進燃煤鍋爐煙囪,將廢氣排到高空 D.改進燃煤技術,減少SO2與粉塵排放 18.元素觀是化學的重要觀念之一.下列有關元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數與該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 C.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一定相等 D.在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也不會改變 19.商場的貨架上會看到標有“補鈣”、“補鐵”、“補碘”等字樣的食品和保健品,這里的鈣、鐵、碘指的是( ?。? A.離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20.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碳的化學性質活潑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質子數是8 D.三種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21.手機中使用的是鋰離子電池.已知鋰離子(Li+)的原子核中質子數為3,中子數為4,下列有關鋰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為3 B.相對質量比鋰原子小得多 C.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 D.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為2 22.“超臨界水”(H2O)因具有許多優(yōu)良特性而被科學家追捧,它是指當溫度和壓強達到一定值時,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臨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23.下列同組物質全都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氯化鈉和氮氣 B.水和氧氣 C.汞和二氧化碳 D.氯化鈉和水 24.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效果更佳 B.可用嘴嘗試劑的味道 C.用剩的藥品一定放回原瓶 D.把鼻子湊到試劑瓶口聞氣味 25.從熱水瓶中倒白開水,看到白霧上升后消失,這一現(xiàn)象無法說明( ?。? A.水分子很小 B.水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水分子間有間隔 D.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26.在化學反應中一定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 ?。? A.原子的種類 B.分子的種類 C.物質的種類 D.分子的數量 27.M元素的離子為M2+,其核外電子數為a,核內中子數為b,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a+b+2 B.a+b﹣2 C.a+b D.b+2 28.空氣污染指數簡稱API.下列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是( ?。? A.CO2 B.CO C.NO2 D.可吸入顆粒物 二、填空題 29.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1)2個氫離子______; (2)n個鋇原子______; (3)3個鋁離子______; (4)4個氖原子______; (5)組成氯化鈉的微粒符號______; (6)保持鐵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______; (7)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______. 30.有下列物質:①液態(tài)氧氣;②氮氣;③五氧化二磷;④液態(tài)空氣;⑤二氧化碳;⑥食鹽水;⑦氖氣;⑧水;⑨汞;⑩二氧化硫.請用這些物質的數字代號填空: (1)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2)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 (3)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4)屬于單質的是______; (5)屬于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的是______; (6)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 (7)______是固體的. 31.5月1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報道,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在生產“亮菌甲素注射液”時使用了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丙二醇作為藥用輔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學看到新聞后,通過查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資料:①化學式C3H8O2②無色粘稠狀的透明液體③無味④易燃⑤沸點245℃⑥熔點﹣6.5℃⑦無腐蝕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劑等,其中: (1)屬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質的是______(填序號) (2)丙二醇由______種元素組成,它由______構成,它的一個分子含有______個原子. 32.請觀察圖中的變化過程并回答下列問題(大圈是氧原子,小圈是氫原子) 圖(1)中有______個水分子,圖(2)中有______個氧原子,有______個氫原子;圖(3)中有______個氧分子,有______個氫分子. 33.如圖是一些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仔細觀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粒子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陽離子的是______; (2)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是______ (3)②是______(金屬、非金屬)元素,在化學變化中容易______(得到、失去)電子. 34.寫出下列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并注明反應條件. (1)銅在氧氣中加熱______;______. (2)鈉在氯氣里燃燒______;______. (3)濃氨水和濃鹽酸的反應______;______. (4)鎂在空氣中燃燒______;______. 35.根據下表內容書寫出反應的信息 原子種類 原子核 核外電子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氫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鈉 11 12 11 鐵 26 30 26 該表至少可得結論a______;b______;c______. 三、實驗與探究 36.如圖實驗的燒杯①中液體是濃氨水時燒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②中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能說明a______;b______; c______. 37.某課外活動小組在學習了書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知道P2O5不能隨便排放在空氣中,所以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內共有50mL空氣,如圖.然后給裝有紅磷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的紅磷變成白煙,且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 請根據你對上述實驗的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結束后,注射器內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應該減少約______mL. (2)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 (3)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你認為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寫出其中一種). (4)紅磷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______ (5)實驗改進的目的______. 2016-2017學年內蒙古通遼市霍林郭勒五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樹根“變”根雕 B.玉石“變”印章 C.水果“變”果汁 D.葡萄“變”美酒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化學反應的分類思想;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樹根“變”根雕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B、玉石“變”印章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水果“變”果汁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葡萄“變”美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下列利用空氣某成分物理性質的是( ) 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 B.氮氣可以制造化肥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考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B、氮氣可以制造化肥,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 D、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是利用了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xiàn)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區(qū)分物質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關鍵就是看利用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體現(xiàn)出來. 3.下列對一些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事實 解釋 A 食鹽溶于水不溶于油 微粒間相互作用不同 B 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胎容易爆裂 分子運動加快 C 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架在高處的電線夏季變得比冬季長 原子的體積熱脹冷縮 A.A B.B C.C D.D 【考點】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食鹽溶于水不溶于油,是因為微粒間相互作用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B、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胎容易爆裂,是因為夏天溫度高,分子運到加快,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故選項解釋正確. C、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是因為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氧原子分別重新組合形成氫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氫分子、氧分子分別聚集成氫氣、氧氣,該事實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選項解釋正確. D、架在高處的電線夏季變得比冬季長,是因為夏天溫度高,冬季溫度低,原子間的間隔熱脹冷縮,故選項解釋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4.用于加熱液體的儀器有( ?。? ①試管 ②漏斗 ③蒸發(fā)皿 ④燒杯 ⑤量筒 ⑥集氣瓶. A.①③④ B.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考點】用于加熱的儀器.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根據實驗室常見儀器的用途分析即可. 【解答】解:試管可以用于加熱較少液體;漏斗用于分離、過濾和引流液體;蒸發(fā)皿用于液體蒸發(fā)和濃縮;燒杯用作配制溶液、溶解固體和加熱較多量液體試劑;量筒只用來量取液體,一定不能用來加熱液體;集氣瓶用于收集或儲存少量氣體. 故選A. 【點評】本題看起來簡單,但同學們掌握的并不好,同學們對這些儀器的使用范圍很模糊,這就需要同學們注重課本,留意常見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同時做實驗時要嚴格要求自己. 5.實驗時若不慎碰翻酒精燈,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立刻采取的措施是( ?。? A.用嘴吹滅 B.用濕抹布撲滅 C.用燈帽蓋滅 D.用書扇滅 【考點】加熱器皿-酒精燈.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滅火的原理則有:隔斷氧氣、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撤離可燃物.通??墒褂媚嗌?、滅火器或濕抹布等隔斷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或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溫度至著火點以下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根據滅火的原理進行分析可知,酒精著火可以采用隔絕氧氣或降低溫度的方法滅火. 【解答】解:A、用嘴吹時,氣流帶走的熱量太少,不會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達不到滅火目的.故錯誤; B、用濕布覆蓋在燃燒的酒精上以隔絕酒精與氧氣的接觸,達到隔絕氧氣而滅火的目的;撲滅后不會在實驗桌上殘留其它物質,滅火方法比較簡捷,故正確. C、灑在桌上的酒精燃燒,面積大,燈帽不會起到滅火的作用,故錯誤; D、用書扇不但不會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還會增加氧氣的含量,使燃燒更旺,故錯誤; 故選:B. 【點評】學會實驗失誤的處理方法,既是自救的保障,也是應對中考熱門考點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 6.下列物質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揮發(fā)性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導電性 【考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據此分析物質的性質. 【解答】解:A、揮發(fā)性,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C、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符合題意; D、導電性,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要分析物質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如果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就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如果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就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 7.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考點】加熱器皿-酒精燈;測量容器-量筒;稱量器-托盤天平;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A.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使用托盤天平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C、給液體加熱時,注意試管內液體的量,試管的傾斜度等 D、根據量筒的使用分析 【解答】解:A.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不能用一酒精燈引燃另一酒精燈,容易發(fā)生火災,故錯 B、使用托盤天平時,不能把固體藥品直接放到托盤上,以防腐蝕托盤,且天平的精確度到0.1g,不能稱量出10.05g的藥品,故錯誤; C、給液體加熱時,①試管內液體不能超過其體積的,防止沸騰濺出;②試管與桌面成約45角,③加熱時,先預熱再集中加熱,操作正確 D、量筒選用太大,誤差大,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8.從2012年春季開始,我國城市檢測空氣的PM2.5,PM2.5是( ?。? A.一種溫室效應 B.一種毒氣 C.可入肺的細小顆粒物 D.一種看得見的灰塵 【考點】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根據PM2.5的特點分析. 【解答】解: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fā)絲粗細的1/20.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故選:C. 【點評】熟記PM2.5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9.某同學欲量取一定量的某液體,他將盛有液體的量筒放平穩(wěn),俯視量筒的刻度,讀數為20mL,倒出部分液體后,仰視量筒的刻度,讀數為10mL,則該同學倒出的液體量為( ?。? 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無法判斷 【考點】測量容器-量筒.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量取液體讀數時,量筒要放平,視線、刻度線、凹液面的最低處三者保持水平,再讀出所取液體的體積數.仰視讀數和俯視讀數都不能正確讀出量筒內的液體體積數,解答本題,就要分清仰視讀數和俯視讀數與實際數之間的關系;在仰視讀數,由于視線向上傾斜,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以下,所以讀數比量筒內的實際液體體積數偏?。桓┮曌x數,由于視線向下傾斜.視線與筒壁的交點在液面以下,所以讀數比量筒內的實際液體體積數偏大. 【解答】解:某同學先是俯視量筒的刻度,讀數為20mL,量筒內的實際溶液小于20mL,倒出部分液體后,后是仰視量筒的刻度,讀數為10mL,量筒內的實際溶液多于10mL.該同學倒出的液體量:用小于20mL的體積數,減去多于10mL的體積數,其差值一定小于10mL,所以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點評】量筒是常用的儀器之一,本題考查了量筒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的注意點. 10.不能用來判斷蠟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現(xiàn)象是( ) A.用白瓷菜碟蓋在蠟燭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觀察到黑色的粉末狀物質 B.蠟燭燃燒時發(fā)光、發(fā)熱 C.在火焰上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霧 D.用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白色渾濁物 【考點】蠟燭燃燒實驗;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時常常伴隨著一些現(xiàn)象. 【解答】解:A、用白瓷菜碟蓋在蠟燭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觀察到黑色粉末狀物質,說明蠟燭不完全燃燒生成了碳,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發(fā)光、放熱是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的現(xiàn)象,但是發(fā)光放熱并不能說明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例如,電燈通電時也發(fā)光放熱,但是不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 C、在火焰上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霧,說明有新物質水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 D、用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xiàn)白色渾濁,說明生成了新物質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變化的本質方面的問題,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就是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11.關于分子、原子、離子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形成離子 B.原子種類由核內質子數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C.它們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D.原子中的原子核一定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考點】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A、根據分子、原子、離子的形成考慮; B、原子種類由核內質子數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C、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D、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 【解答】解:A、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通過得失電子形成離子,正確; B、原子種類由核內質子數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正確; C、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正確; D、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比如氫原子,錯誤; 故選D. 【點評】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構成,離子的概念、分子的特點、物質的構成微粒,要熟記它們并能靈活運用. 12.某一個原子共有82個微粒,其中有26個微粒帶負電荷,則該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5 B.30 C.56 D.80 【考點】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某一個原子共有82個微粒,其中有26個微粒帶負電荷,則核外電子數為26;根據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其核內質子數為26;其核內中子數為82﹣26﹣26=30. 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該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為26+30=56.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并靈活運用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13.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 ) A.單質是純凈物,化合物是混合物 B.單質由同種分子構成,化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C.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化合物至少含兩種元素 D.單質是一種物質,化合物至少含兩種物質 【考點】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A、單質和化合物都是純凈物;B、化合物屬于純凈物由一種分子構成;C、根據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考慮;D、單質和化合物都是純凈物. 【解答】解:A、單質和化合物都是純凈物,故A錯; B、化合物屬于純凈物由一種分子構成,故B錯; C、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是否由一種元素組成,單質由一種元素組成,化合物至少含兩種元素,故C正確; D、單質和化合物都是純凈物,故D錯.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知道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是否由一種元素組成. 14.在二氧化硫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 ?。? A.兩個氧原子 B.氧原子 C.氧元素 D.一個氧分子 【考點】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據此解答. 【解答】解:根據二氧化硫的化學式(SO2)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學式(CO2)可以看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觀察選項,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構成的有關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 15.下列符號中只具有微觀意義,不具有宏觀意義的是( ) A.Au B.C C.H D.2O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據在化學符號前面添加數字,此時的化學符號只有微觀含義,不能再表示其宏觀含義,據此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Au宏觀上表示金、金是由金元素組成的,微觀上表示1個金原子等,既具有微觀意義,又具有宏觀意義,故選項錯誤. B、C宏觀上表示碳、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微觀上表示1個碳原子等,既具有微觀意義,又具有宏觀意義,故選項錯誤. C、H宏觀上表示氫元素,微觀上表示1個氫原子,既具有微觀意義,又具有宏觀意義,故選項錯誤. D、2O微觀上表示2個氧原子,不具有宏觀意義,只具有微觀意義,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化學式、元素符號等都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即可表示宏觀意義,又可表示微觀意義,而在符號的前面加相應的數字(不是1)只表示微觀意義. 16.下列各組物質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單質順序排列的是( ?。? A.氧化鎂、酒精、水銀 B.凈化后的空氣、二氧化碳、液態(tài)氧 C.食醋、糖水、天然氣 D.冰水共存物、食鹽水、氮氣 【考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 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氧化鎂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酒精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水銀是汞的俗稱,是由汞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 B、凈化后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液態(tài)氧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 C、食醋、糖水、天然氣等物質都是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都屬于混合物; D、冰水共存物中含有一種物質﹣﹣水,屬于純凈物,食鹽水中含有氯化鈉和水,屬于混合物,氮氣是由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 故選:B. 【點評】判斷純凈物和混合物時,就是判斷物質的物質組成;判斷是否是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時,既要判斷元素組成,又要判斷物質組成. 17.2022年北京、張家口將聯(lián)合舉辦冬奧會,為辦成綠色奧運會,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發(fā)展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B.增加使用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改進燃煤鍋爐煙囪,將廢氣排到高空 D.改進燃煤技術,減少SO2與粉塵排放 【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 【專題】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 【分析】本題主要是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兩個:有害氣體和粉塵.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粉塵主要指一些固體小顆粒.二氧化硫主要來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燒,工廠排放的廢氣等;一氧化碳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和汽車的尾氣等;二氧化氮主要來源于機動車排放的廢氣和燃放煙花爆竹;粉塵主要是地面粉塵、燃煤排放的粉塵、沙塵暴等.PM2.5是首要污染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霧霾可使空氣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顆粒物. 【解答】解:A、提倡綠色出行,發(fā)展公共交通,可減少污染,有效減少有害氣體和PM2.5排放,故不符合題意; B、使用太陽能與核能等綠色能源,能減少PM2.5排放,故不符合題意; C、將廢氣排放到高空,也不會減少污染氣體和PM2.5排放,故符合題意; D、改善燃料結構,減少SO2與粉塵的排放,也就減少了揚塵污染,可減少污染,減少了PM2.5排放,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環(huán)保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重視,關于“三廢”的處理問題,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化學上提倡綠色化學工藝,要從源頭上杜絕污染. 18.元素觀是化學的重要觀念之一.下列有關元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數與該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 C.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一定相等 D.在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也不會改變 【考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元素在化學變化過程中的特點.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A、根據元素的定義進行判斷. B、依據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數依次增多的順序排列起來的,原子序數即原子核電荷數即可. C、根據同種元素的質子數一定相等,中子數不一定相等進行分析. D、根據在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種類也不會改變判斷. 【解答】解:A、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所以選項正確. B、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數依次增多的順序排列起來的,原子序數即原子核電荷數,故B正確; C、同種元素的質子數一定相等,中子數不一定相等,錯誤; D、在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也不會改變,故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元素的定義、元素周期表的有關內容、質量守恒的原因等知識,題目較易. 19.商場的貨架上會看到標有“補鈣”、“補鐵”、“補碘”等字樣的食品和保健品,這里的鈣、鐵、碘指的是( ?。? A.離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考點】元素的概念.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這里的“鈣、鐵、碘”等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質量(質量分數)來描述. 【解答】解:“補鈣”、“補鐵”、“補碘”等字樣的食品和保健品,這里的“鈣、鐵、碘”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鈣、鐵、碘”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tài)無關.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與微觀粒子及物質的區(qū)別,加深對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確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20.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碳的化學性質活潑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質子數是8 D.三種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相同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據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來分析; B.根據元素符號的寫法來分析; C.根據氧元素在周期表中信息來分析; D.根據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來分析. 【解答】解:A.碳是6號元素,其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2、4結構,最外層有4個電子,既不易得電子,也不易失電子,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故錯誤; B.7號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號為N,故錯誤;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的原子序數為8,原子序數=質子數,所以氧原子的質子數為8,故正確; D.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不同,即質子數不同,所以核外電子數也不相同,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及周期律進行分析解題的能力,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義是解答本題的基礎. 21.手機中使用的是鋰離子電池.已知鋰離子(Li+)的原子核中質子數為3,中子數為4,下列有關鋰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為3 B.相對質量比鋰原子小得多 C.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 D.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為2 【考點】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A、根據鋰離子是鋰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進行解答; B、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進行解答; C、根據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與質子數相同進行解答; D、根據鋰離子是鋰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進行解答 【解答】解:A、鋰離子是鋰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鋰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所以鋰離子核外電子數為2,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鋰原子和鋰 離子中質子數和中子數相同,所以鋰離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和鋰原子的相同,故B錯誤; C、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與質子數相同,所以鈉離子中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為+3,故C錯誤; D、鋰離子是鋰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的,鋰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所以鈉離子核外電子數為2,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22.“超臨界水”(H2O)因具有許多優(yōu)良特性而被科學家追捧,它是指當溫度和壓強達到一定值時,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用“○”表示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臨界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考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超臨界水”(H2O)是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還是屬于水. 【解答】解:“超臨界水”(H2O)是水的液態(tài)和氣態(tài)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狀態(tài),還是屬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知道“超臨界水”(H2O)就是水的一種狀態(tài),還是水分子. 23.下列同組物質全都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氯化鈉和氮氣 B.水和氧氣 C.汞和二氧化碳 D.氯化鈉和水 【考點】物質的構成和含量分析. 【專題】化學物質的分類思想;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金屬、大多數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等由原子構成;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氣態(tài)的非金屬單質和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氫氣、水等;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氮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氮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氧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故選項正確. C、汞屬于金屬單質,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D、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方面的知識,對物質進行分類與對號入座、掌握常見物質的粒子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4.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效果更佳 B.可用嘴嘗試劑的味道 C.用剩的藥品一定放回原瓶 D.把鼻子湊到試劑瓶口聞氣味 【考點】加熱器皿-酒精燈. 【專題】化學學習中的實驗思想;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A、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聞氣體的氣味時的方法(招氣入鼻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實驗室剩余藥品的處理原則(三不一要),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實驗室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酒精燈的外焰溫度最高,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效果最佳,故選項說法正確. B、實驗室里所用的藥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蝕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藥品時為保證安全,不能嘗任何藥品的味道,故選項說法錯誤. C、對化學實驗中的剩余藥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內,故選項說法錯誤. D、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不能將鼻子湊到集氣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25.從熱水瓶中倒白開水,看到白霧上升后消失,這一現(xiàn)象無法說明( ?。? A.水分子很小 B.水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水分子間有間隔 D.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考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瓶口的白霧逸散到空氣中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本身是否能再分.即物理變化過程中分子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 【解答】解:從熱水瓶中倒出開水后,在瓶口看到的白霧是因為開水的溫度較高,構成水的水分子獲得能量,分子運動加快,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了.一段時間后,會完全逸散到空氣中變成用肉眼看不見的極小微粒.此過程說明了水分子體積和質量都很小、水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水分子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隔.不能說明,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故選D. 【點評】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qū)別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質,微粒本質即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26.在化學反應中一定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 ?。? A.原子的種類 B.分子的種類 C.物質的種類 D.分子的數量 【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根據化學變化是生成新物質的變化,變化前后物質的種類、構成物質的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而分子的數目則可能改變. 【解答】解:根據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特點,可知變化前后物質的種類及構成物質的分子的種類一定發(fā)生改變,而構成物質的分子的數目可能改變; 根據化學變化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分子的實質,可得知變化前后原子(元素)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個數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 故選A. 【點評】化學變化的實質可表示為:分子 原子 分子,在此過程中原子是最小粒子,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都不變,元素種類、質量不變,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總和相等. 27.M元素的離子為M2+,其核外電子數為a,核內中子數為b,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a+b+2 B.a+b﹣2 C.a+b D.b+2 【考點】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依據已知M2+,核外電子總數為a,可知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并,再根據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判斷其核內的質子數;相對原子質量等于質子數+中子數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于M2+,核外電子總數為a,可知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總數為a+2,由于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所以其質子數等于a﹣2.因為相對原子質量等于質子數+中子數可知M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b+2; 故選A 【點評】此題是對原子結構的相關知識的考查,要熟悉原子的結構中質子,中子,電子之間的關系.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只有這樣才能輕松解題. 28.空氣污染指數簡稱API.下列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是( ) A.CO2 B.CO C.NO2 D.可吸入顆粒物 【考點】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不同地區(qū)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但不是空氣污染物,沒有計入空氣污染指數,故A正確; B、一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被計入空氣污染指數,故B錯誤; C、二氧化氮是空氣污染物,被計入空氣污染指數,故C錯誤; D、可吸入顆粒物被計入空氣污染指數,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空氣污染指數”這一個基礎知識點,要熟記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氣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來源等與大氣污染相關的考題是中考比較熱門的考點. 二、填空題 29.用相應的符號表示 (1)2個氫離子 2H+ ; (2)n個鋇原子 nBa ; (3)3個鋁離子 3Al3+ ; (4)4個氖原子 4Ne??; (5)組成氯化鈉的微粒符號 Na+、Cl﹣??; (6)保持鐵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Fe?。? (7)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 Al?。?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解:(1)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氫離子可表示為:2H+;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n個鋇原子,就可表示為:nBa; (3)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3個鋁離子可表示為:3Al3+; (4)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4個氖原子,就可表示為:4Ne; (5)組成氯化鈉的微粒符號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其符號分別為:Na+、Cl﹣; (6)保持鐵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鐵原子,其符號為:Fe; (7)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其符號為:Al; 故答案為:(1)2H+;(2)nBa;(3)3Al3+;(4)4Ne;(5)Na+、Cl﹣;(6)Fe;(7)Al;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30.有下列物質:①液態(tài)氧氣;②氮氣;③五氧化二磷;④液態(tài)空氣;⑤二氧化碳;⑥食鹽水;⑦氖氣;⑧水;⑨汞;⑩二氧化硫.請用這些物質的數字代號填空: (1)屬于混合物的是?、堍蕖?; (2)屬于純凈物的是?、佗冖邰茛撷啖幄狻?; (3)屬于氧化物的是?、邰茛啖狻?; (4)屬于單質的是?、佗冖撷帷。? (5)屬于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的是?、狻?; (6)含有氧分子的是?、佗堋?; (7) ③ 是固體的. 【考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 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1)液態(tài)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食鹽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鈉,屬于混合物. 故填:④⑥. (2)液態(tài)氧氣、氮氣、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氖氣、水、汞、二氧化硫等物質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都屬于純凈物. 故填:①②③⑤⑦⑧⑨⑩. (3)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等物質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 故填:③⑤⑧⑩. (4)液態(tài)氧氣、氮氣、氖氣、汞等物質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都屬于單質. 故填:①②⑦⑨. (5)屬于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的是二氧化硫. 故填:⑩. (6)液態(tài)氧氣和液態(tài)空氣含有氧分子. 故填:①④. (7)五氧化二磷屬于固體. 故填:③. 【點評】判斷純凈物和混合物時,就是判斷物質的物質組成;判斷是否是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時,既要判斷元素組成,又要判斷物質組成. 31.5月1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報道,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在生產“亮菌甲素注射液”時使用了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丙二醇作為藥用輔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學看到新聞后,通過查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資料:①化學式C3H8O2②無色粘稠狀的透明液體③無味④易燃⑤沸點245℃⑥熔點﹣6.5℃⑦無腐蝕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劑等,其中: (1)屬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質的是 ②③⑤⑥?。ㄌ钚蛱枺? (2)丙二醇由 三 種元素組成,它由 分子 構成,它的一個分子含有 13 個原子.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物理性質經常表現(xiàn)為: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fā)性等.丙二醇的物理性質有:②無色粘稠狀的透明液體③無味⑤沸點245℃⑥熔點﹣6.5℃;化學性質有:④易燃⑦無腐蝕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劑. (2)根據化學式的微觀和宏觀意義來分析. 【解答】解:(1)由題目給出的信息可知:丙二醇的物理性質有:②無色粘稠狀的透明液體③無味⑤沸點245℃⑥熔點﹣6.5℃;化學性質有:④易燃⑦無腐蝕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劑.故填::②③⑤⑥; (2)由丙二醇的化學式可知,丙二醇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它是由丙二醇分子構成的,每個丙二醇分子中含有3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共13個原子,故填:三;分子;13.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式的意義以及物質的性質,難度不大. 32.請觀察圖中的變化過程并回答下列問題(大圈是氧原子,小圈是氫原子) 圖(1)中有 2 個水分子,圖(2)中有 2 個氧原子,有 4 個氫原子;圖(3)中有 1 個氧分子,有 2 個氫分子.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根據微粒的變化分析變化前后發(fā)生改變的粒子以及化學反應的實質等. 【解答】解:根據圖示可知圖(1)中有2個水分子,圖(2)中有2氧原子,有4個氫原子,圖(3)中有1個氧分子,有2個氫分子; 答案:2;2;4;1;2. 【點評】此題是對化學反應實質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化學變化是分子的分開原子的重新組合的過程; 33.如圖是一些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仔細觀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粒子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冖堋。ㄌ钚蛱?,下同),屬于陽離子的是?、荨。? (2)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是?、冖摺? (3)②是 非金屬 (金屬、非金屬)元素,在化學變化中容易 得到?。ǖ玫?、失去)電子. 【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元素的種類與原子核內的質子數有關,在原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在陽離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在陰離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據此解答. 【解答】解:(1)據圖可以看出,②④的核內質子數相同,表示的是同種元素;⑤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表示的是陽離子;故填:②④,⑤; (2)②⑦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化學性質相似,故填:②⑦; (3)②是氟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故填:非金屬,得到. 【點評】本題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九年級化學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10 九年級 化學 學期 第一次 月考 試卷 解析 新人 110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175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