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巴涅拉舞曲》看比才音樂創(chuàng)作中現(xiàn)實主義情節(jié)的展現(xiàn)》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從《哈巴涅拉舞曲》看比才音樂創(chuàng)作中現(xiàn)實主義情節(jié)的展現(xiàn)(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從《哈巴涅拉舞曲》看比才音樂創(chuàng)作中現(xiàn)實主義情節(jié)的展現(xiàn)
摘 要: 歌劇《卡門》是比才根據(jù)普羅斯佩爾?梅里美的同名小說創(chuàng)作的,其中強烈的戲劇性、粗狂的力量和自然氣質交織在一起,散發(fā)著濃厚的現(xiàn)實主義和自然主義氣息?!豆湍枨分姓鎸嵉胤从成鐣讓痈F苦人民的悲慘遭遇,帶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和緊張、激烈甚至殘暴血腥的戲劇沖突,這些都是現(xiàn)實主義歌劇的基本特征。
下載論文網
關鍵詞:歌劇 比才 現(xiàn)實主義 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
中圖分類號:J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394-02
一、比才及歌劇《卡門
2、》簡述
1.比才簡述
比才全名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出生于法國巴黎的一個音樂世家。從小展現(xiàn)出過人的天賦,年僅九歲就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850年開始學習作曲,1857年二十歲的比才以作曲家兼鋼琴家的身份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yè)并獲得了最高獎項――羅馬作曲大獎。
1855年,比才創(chuàng)作了他的第一首交響樂,緊接著在意大利學習期間比才探索了各種作曲方法,嘗試不同的音樂形式,譜寫交響序曲、鋼琴曲等,為歌劇創(chuàng)作做準備。主要作品有《采珠人》、《帕斯麗珠》、《嘉米蕾》、《卡門》、《阿萊城姑娘》等。他的作品都取材于社會底層的平民生活,有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明
3、顯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充滿熱情,反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同時他也是十九世紀中葉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
2.歌劇《卡門》簡述
四幕歌劇《卡門》是比才最后一部歌劇,取材于法國小說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說,于1874年秋完成。由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決定,從而創(chuàng)作出這部作品。
?。?)政治因素的影響:隨著19世紀工業(yè)革命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型的社會關系以及相應的社會制度悄悄形成。藝術家們無論是從現(xiàn)實主義角度批判社會的弊端,還是用新的眼光從中世紀的藝術中吸收靈感來展現(xiàn)荒誕的藝術,都強調個人的精神情感。
(2)巴黎市場的影響:在格魯克歌劇改革、法國***以及拿破侖帝國城市文化生活發(fā)
4、展的影響之下,巴黎一度成為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藝術的中心。音樂藝術人才蜂擁而至,由此也帶了歌劇的發(fā)展以及變化。
?。?)格魯克歌劇改革的影響:他把法國歌劇從意大利歌劇和梅耶貝爾歌劇中的一些不良傳統(tǒng)中解放了出來,歌劇《卡門》在傳統(tǒng)的分節(jié)曲形式基礎上借鑒了瓦格納的主導動機手法,以西班牙的民間曲調為本,刻畫出了一個個鮮明的、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
?。?)法國本民族歌劇的影響:浪漫主義歌劇是在在法國抒情悲劇和喜歌劇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起來的。歌劇中雖貫穿著愛情、仇恨、欲望等內容,卻也不失光彩亮麗和生機勃勃的動人情節(jié),具有獨特的戲劇魅力。
二、《哈巴涅拉舞曲》的音樂分析
1.音樂本體分析
5、
《哈巴涅拉舞曲》又名《愛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鳥》,是主人公卡門著名的詠嘆調,旋律深入人心,速度是行板,由d小調轉為F大調,2/4拍子,充分表現(xiàn)出卡門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1.1曲式結構:
《哈巴涅拉舞曲》是一首帶副歌的二部曲式,全曲共分AB兩部分。
A部分(1-20小節(jié)),共分為兩個大樂句,四個小樂句。調式始終運行于d小調中,情緒活潑、跳躍。B部分(21-44),調式運行于D大調中,共分三個大樂句,六個小樂句,情緒舒緩。
1.2旋律、節(jié)奏特點:
音樂的旋律素材來源于西班牙民間曲調,色彩絢麗多姿,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整首曲子三連音的運用多達18次,運
6、用了持續(xù)向下滑行的半音階小行板旋律。而到了B部分,音樂的表情豁然開朗,旋律改為平穩(wěn)上行,節(jié)奏逐漸拉開。樂句的不斷反復并調性游移于同名大小調之間,旋律始終在中低音區(qū)的八度內進行。每一句都由弱(p)來開頭,每個樂句都由弱到強,最后結束在強音(f)上。旋律充滿了濃郁的西班牙色彩,采用哈巴涅拉舞曲的形式,情緒活潑、歡快又有一絲輕佻,將卡門的形象烘托的淋漓盡致。
2.演唱形式
《哈巴涅拉舞曲》是以詠嘆調的形式演唱的,它從各方面與宣敘調形成對比。其特征是富于歌唱性,善于抒發(fā)感情,有講究的伴奏以及特定的曲式。因此,幾乎所有著名的歌劇作品中主角的詠嘆調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ㄩT是唯一一部由女中音作為
7、主角的歌劇。
三、比才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大膽的運用現(xiàn)實主義情節(jié)
1.19世紀的現(xiàn)實主義情節(jié)
“現(xiàn)實主義”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1835年,指倫勃朗的繪畫,它描繪“人的真實”?,F(xiàn)實主義是國際關系中的主流理論,它也是一個多義且有爭論的概念,雖然現(xiàn)實主義的批判者和支持者經常將其視為一個單一或統(tǒng)一的理論。
“情節(jié)”一詞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指的是想打被壓抑后所造成的非正常的行為或者思考狀態(tài)。十九世紀法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中在愛情或婚姻中被俗世凡人視為“水性楊花”的女子作者們卻懷著極大的胸懷給予她們寬恕和體諒。
2.歌劇題材以及劇中人物真實性的展現(xiàn)
人們往往在提到“卡門”這一
8、角色時都認為她是一個‘放蕩’的壞女人。實際上隨著1830年司湯達《紅與黑》的發(fā)表標志著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開始,在法國一大批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誕生了。其中小仲馬、梅里美、雨果、福樓拜、司湯達等作家的筆下均描繪了一些世人看來“水性楊花”的女人,但作家對這些女子的態(tài)度都是非常寬容理解甚至是贊賞而非斥責。而比才歌劇中卡門這一角色正是這種思想的化身,她將感性的生命個性向理性的社會提出挑戰(zhàn)。在這里作者的目的不是讓我們知道孰是孰非,而是在于表現(xiàn)一種人的本性與社會傳統(tǒng)理性的一種斗爭。
3.歌曲中人物性格方面現(xiàn)實主義的展現(xiàn)
僑居古巴的西班牙作曲家依拉蒂爾(1809――1965)曾經寫過兩首哈巴涅拉舞曲,
9、但比才對其簡單平淡的曲調作了加工用以表現(xiàn)卡門放蕩不羈的性格。 本劇運用大量的現(xiàn)實主義描繪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真實地再現(xiàn)勞苦大眾的日常生活。這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難能可貴的,也正因為這樣創(chuàng)新使得《卡門》在初演時并不為觀眾接受?!豆湍枨肥且环N以主人公的自我表白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的,是主人公的自我情感宣泄,在自我宣泄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干擾。用詞也是用第一人稱演唱。
4.比才音樂創(chuàng)作中現(xiàn)實主義情節(jié)的展現(xiàn)
比才音樂創(chuàng)作中現(xiàn)實主義情節(jié)的展現(xiàn)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就是歌劇題材的現(xiàn)實主義性;其次是劇中人物的真實性;最后就是用音樂來積極表現(xiàn)現(xiàn)實。
“她的皮膚非常光滑,但是,幾乎是
10、銅色的。眼睛是斜眼,但是細長而動人。嘴唇稍厚,但形狀端正,不時露出去了皮的巴旦杏似的皓齒……那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野性美。她的容貌并不使你一見傾心,但是,她能讓你見過之后永遠難忘。尤其是她那狼一樣的眼睛,不但充滿情欲,還蘊藏著殘暴。后來,我在任何人眼里都沒看到這樣的眼神。
格勞特認為這一歌劇中采用的是“地道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描繪的大多是市井小人物,比才在歌劇中表達了對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同情與關懷??ㄩT在傳統(tǒng)的吉普賽風俗影響下養(yǎng)成了自由不羈,桀驁不馴的個性,她所追求的全面的自由,不僅僅是在精神方面,也在肉體、靈魂方面,在自由和生命兩個選項中寧愿選擇前者。而正是因為卡門的這種性格,注定了她
11、悲劇性的結局?!皭矍橄褚恢蛔杂傻男▲B,任誰都無法馴服,如果它選擇拒絕,對它的召喚都是白費,威脅或乞討都是惘然……愛情!愛情!……”[選自《哈巴涅拉舞曲》,原文為“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Que nul ne peut apprivoiser…Rienny fait, menace ou prire,Lun parle bien, lautre se tait…”]最后悲劇性的結尾深化了歌劇中現(xiàn)實主義的情節(jié),揭露了對社會制度的批判。
通過《哈巴涅拉舞曲》的音樂本體以及創(chuàng)作理念的分析,再結合比才的其他作品我們可以看出,比才的創(chuàng)作中都無不大量運用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
12、手法,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法國社會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態(tài),這也為我們了解和研究19世紀法國的社會形態(tài)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比才的歌劇創(chuàng)作手法直接影響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形態(tài),打破傳統(tǒng)歌劇華而不實的現(xiàn)狀,為后來普契尼等人的真實主義歌劇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很好的參考藍本。
四、結語
歌劇同時具有文學意義與音樂表達雙重效果的藝術形式,音樂是文字的延伸、是直接觸及人之感情的一種表達方式;而文字又可以給人以回味。作為歌劇來講,其所體現(xiàn)的矛盾遠遠超出純文本的敘述。從《哈巴涅拉舞曲》曲調的轉換、文字的重疊以及主題的濃縮點化上,以多個角度來體現(xiàn)主人公的思想情懷,生動的刻畫了卡門熱情、奔放、野氣的性格,生動
13、的表現(xiàn)出作者比才的人生觀,價值觀,一種對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宗教行為的總的態(tài)度、傾向和信念。因此我們在欣賞一部音樂作品時,不要僅注重表面上的一些現(xiàn)象而忽略作品本身所傳達的重要思想。
參考文獻
[1]錢仁康.歐洲音樂史話[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411-421.
[2]蔡良玉.西方音樂文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101-103.
[3]王燕.歌劇《卡門》――《愛情像只自由鳥》的藝術特征初探[J].長江師范學院報,2009.
[4]張建平.歌劇《卡門》的人文詮釋[J].寧夏銀川,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
[5]夏冰.從《哈巴涅拉舞曲》看比才歌劇創(chuàng)作風格[J].江西南昌,《藝術傳媒》,2009.
[6]陳蔚從.文學名著到經典歌劇――試析歌劇卡門的創(chuàng)作特色[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7]曾焱,從歌劇《卡門》剖析《哈巴涅拉》的音樂特色及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J]. 重慶文理學院報(社會科學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