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jié)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1課時 乙醇課時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jié)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1課時 乙醇課時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jié)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1課時 乙醇課時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jié)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1課時 乙醇課時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 選題表 知識點 題號 乙醇的物理性質及應用 1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2,4,8,13 乙醇與鈉的反應 6,9,14 綜合 3,5,7,10,11,12 1.下列關于乙醇的物理性質的應用中不正確的是( A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過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夠溶解很多有機物和無機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藥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夠以任意比與水互溶,所以酒廠可以勾兌各種濃度的酒 D.從化學學科角度看,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容易揮發(fā)的性質 解析:由于乙醇與H2O互溶不分層,故不能用分液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2.乙醇能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CH3CH2OH+3O22CO2+3H2O; ②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H2O+Cu。 由以上反應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D ) A.由反應①②可知,條件不同,乙醇與O2反應的產物不同 B.由反應②可知,Cu 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催化劑 C.由反應①可知,乙醇燃燒時,碳碳鍵、碳氫鍵、氫氧鍵、碳氧鍵均 斷裂 D.由反應②可知,乙醇氧化為乙醛時,只斷開氫氧鍵 解析:由反應①可知,乙醇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和H2O,由反應②可知乙醇與O2在銅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CH3CHO和H2O,產物不同,故A正確;由反應②可知,Cu能參與反應,但前后質量不變,是催化劑,故B正確;由反應①可知,乙醇燃燒時,所有的化學鍵均斷裂,碳碳鍵、碳氫鍵、氫氧鍵、碳氧鍵均斷裂,故C正確;由反應②可知,乙醇氧化為乙醛時,斷開了氫氧鍵、碳氫鍵,故D錯誤。 3.下列對有機反應類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B ) A.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為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B.將苯加入溴水中,振蕩后水層接近無色,是因為發(fā)生了取代反應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為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D.己烷與氯氣混合,光照一段時間后黃綠色消失,是因為發(fā)生了取代反應 解析:乙醇含有羥基,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A正確;苯與溴水不反應,可與液溴在催化劑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因溴易溶于苯,可萃取溴,但沒有反應,B不正確;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C正確;己烷為飽和烴,可發(fā)生取代反應,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D正確。 4.某化學反應過程如圖所示,由圖得出的判斷錯誤的是( B ) A.生成物是乙醛 B.乙醇發(fā)生了還原反應 C.銅是此反應的催化劑 D.反應中有紅黑顏色交替變化的現象 解析:圖示關系表示如下兩個過程: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Cu+H2O,其中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乙醇發(fā)生氧化反應,B錯誤。 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D ) A.乙醇與金屬鈉反應時,是乙醇分子中羥基中的O—H鍵斷裂 B.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無水硫酸銅,若變藍則含水 C.乙醇在一定條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 D.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無色不溶于水的有機化合物 解析:乙醇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D不正確。 6.下列物質,都能與Na反應放出H2,其產生H2的速率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D ) ①C2H5OH?、谙←}酸 ③H2O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Na與H2O反應比與C2H5OH反應劇烈,故反應速率:③>①,可排除A、B兩項。稀鹽酸中不僅含有H2O,而且含有大量H+使溶液呈酸性,Na與鹽酸反應比與H2O反應劇烈得多,故可知反應速率排序為②>③>①。 7.下列除雜方法不正確的是( D ) 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入稀溴水中,干燥 B.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單質溴: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振蕩、靜置、分液 C.除去75%的乙醇中的部分水制95%的乙醇:加入生石灰,振蕩、靜置、蒸餾 D.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苯,可通過分液的方法實現 解析:乙醇和苯互溶,可通過蒸餾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少量苯。 8.按如圖裝置,持續(xù)通入氣體X,可看到a處有紅色物質生成,b處變藍,c處得到液體,則氣體X可能是( D ) A.H2 B.CO和H2 C.NH3 D.CH3CH2OH(蒸氣) 解析:四個選項中的氣體或蒸氣都可還原CuO,且均有H2O產生,故都可滿足a、b處的現象,但要在c處得到液體,只有D項符合,CH3CH2OH+CuO CH3CHO+H2O+Cu。 9.為了探究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原理,某同學做了如下四個實驗: 實驗一:向小燒杯中加入無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塊金屬鈉,觀察現象,并收集產生的氣體。 實驗二:設法檢驗實驗一收集到的氣體。 實驗三:向小燒杯中加入3 mL水,并加入一小塊金屬鈉,觀察現象。 實驗四:向小燒杯中加入3 mL乙醚(CH3CH2OCH2CH3),并加入一小塊金屬鈉,發(fā)現無任何反應現象發(fā)生。 回答以下問題: (1)簡述實驗二中檢驗氣體的實驗方法及作出判斷的依據: 。 (2)從結構上分析,該實驗選取水和乙醚作參照物的原因是 。 (3)實驗三的目的是欲證明 ; 實驗四的目的是欲證明 ; 根據實驗三和實驗四的結果,可以證明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應為 。 解析:(1)可將收集到的氣體點燃,若能燃燒或發(fā)出爆鳴聲即可證明該氣體是氫氣。 (2)水分子中含有—OH,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而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羥基,故實驗中選取水和乙醚作參照物可以證明乙醇與鈉的反應 原理。 (3)通過鈉與水的反應證明羥基氫可與鈉發(fā)生置換反應;通過鈉與乙醚不能反應證明乙基上的氫不能與鈉發(fā)生置換反應。 答案:(1)將收集到的氣體點燃,若能燃燒或發(fā)出爆鳴聲則證明該氣體是氫氣 (2)乙醇分子中含有乙基和羥基,而水分子中含有—OH,乙醚分子中含有乙基 (3)羥基氫可與鈉發(fā)生置換反應 乙基上的氫不能與鈉發(fā)生置換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能力提升 10.(xx浙江溫州模擬)由乙烷和乙醇蒸氣組成的混合氣體中,若碳元素的質量百分含量為60%,則氧元素的質量百分含量為( C ) A.15% B.21% C.25% D.無法確定 解析:乙烷分子式C2H6,乙醇分子式C2H6O,兩者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中,n(C)∶n(H)=2∶6=1∶3,質量比m(C)∶m(H)=(112)∶(31)=4∶1,所以H元素含量H%=C%/4=60%/4=15%,氧元素含量O%=1-C%-H%=1-60%-15%=25%。 11.下列有關乙烯氣體和乙醇蒸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兩者等物質的量完全燃燒消耗等量的氧氣 B.兩者分子所有原子都處于同一個平面上 C.兩者能相互轉化且反應屬于可逆反應 D.兩者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 解析:乙烯分子式為C2H4,乙醇可將分子式拆寫成C2H4H2O,兩者等物質的量完全燃燒消耗等量的氧氣,A正確;乙醇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結構特點,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個平面上,B錯誤;兩者能相互轉化,但反應條件不同,不是可逆反應,C錯誤;兩者都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D錯誤。 12.分子式為C4H10O的醇的同分異構體有( A ) A.4種 B.5種 C.6種 D.7種 解析: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 、、、。 13.有關催化劑的催化機理等問題可從“乙醇催化氧化實驗”得到一些認識,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其實驗操作為預先使棉花團浸透乙醇,并照圖示安裝好裝置;在銅絲的中間部分加熱,片刻后開始(間歇性)鼓入空氣,即可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被加熱的銅絲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從A管中可觀察到 的實驗現象。從中可認識到在該實驗過程中,催化劑參加了化學反應,還可認識到催化劑起催化作用時需要一定的 。 (3)實驗一段時間后,如果撤掉酒精燈,反應還能否繼續(xù)進行? ,原受熱部分的銅絲有什么現象? ,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 。 解析:乙醇在Cu作催化劑時發(fā)生氧化反應的機理為2Cu+O22CuO(銅絲變黑);CH3CH2OH+CuOCH3CHO+Cu+H2O(銅絲變紅)。 答案:(1)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受熱部分的銅絲隨間歇性地鼓入空氣而交替出現變黑、變紅 溫度 (3)能 仍可看到原受熱部分的銅絲交替出現變黑、變紅的現象 因為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 14.經測定乙醇的化學式是C2H6O,由于有機物普遍存在同分異構現象,推測乙醇的結構可能是下列兩種之一。 為測定其結構,應利用物質的特殊性進行定性、定量實驗,現給出乙醇、鈉、水及必要的儀器,請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直接利用圖給定的裝置進行實驗,確定乙醇的結構。 (1)同學甲得到一組實驗數據: 乙醇的物質的量(mol) 氫氣的體積(L) 0.10 1.12(標準狀況) 根據以上數據推斷乙醇的結構應為 (填“Ⅰ”或“Ⅱ”),理由為 。 (2)同學乙分別準確稱量4.60 g乙醇進行多次實驗,結果發(fā)現以排在量筒內的水的體積作為生成的H2體積換算成標準狀況后都小于 1.12 L,如果忽略量筒本身及乙讀數造成的誤差,那么乙認為可能是由于樣品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認為正確嗎? (填“正確”或“不正確”),如果你認為正確,請說明理由;如果你認為不正確,那么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應該是什么? 。 (3)同學丙認為實驗成功的關鍵有:①裝置氣密性要良好,②實驗開始前準確測定乙醇的量,③鈉足量,④廣口瓶內水必須充滿,⑤氫氣體積的測算方法正確、數值準確。其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 (4)同學丁不想通過稱量乙醇的質量來確定乙醇的量,那么他還需知道的數據是 。 (5)實驗后,四名同學從乙醇的可能結構分析入手對乙醇和鈉的量的關系進行了討論,如果乙醇的物質的量為n mol,那么對鈉的物質的量的取值要求必須是 。 解析:(1)實驗數據表明:0.10 mol C2H6O與足量的鈉反應,產生1.12 L H2,即0.05 mol H2,含0.1 mol H。說明1個C2H6O分子中只有1個氫原子被Na置換,故結構式為Ⅰ而不是Ⅱ。 (2)乙同學認為樣品中含少量水是錯誤的,因為2Na+2H2O 2NaOH+H2↑,等質量的乙醇和水產生的氫氣,水比乙醇多,應大于1.12 L,真正的原因是廣口瓶與量筒之間玻璃導管中水柱的體積沒計算 在內。 (3)同學丙關于實驗成功的關鍵的五點中,只有④是不必要的,因為燒瓶和導管中都存在空氣,并不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4)同學丁不想稱量乙醇的質量,則只有量取其體積,因此必須知道乙醇的密度。 (5)本實驗的目的是推測乙醇分子的結構,乙醇必須反應完,若乙醇為n mol,由化學反應方程式知:C2H5OH+NaC2H5ONa+H2↑,金屬鈉的物質的量必須大于n mol。 答案:(1)Ⅰ 得到H2的體積說明乙醇分子中有一個H與其他五個H不同 (2)不正確 廣口瓶與量筒之間玻璃導管中水柱的體積沒計算在內 (3)①②③⑤ (4)所給乙醇樣品的密度 (5)大于n mol-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jié)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1課時 乙醇課時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年高 化學 第三 三節(jié) 生活 中兩種 常見 有機物 課時 乙醇 訓練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250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