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歷史七下《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川教版歷史七下《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學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9最新川教版歷史七下《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學案 1課 明清專制集
權的加強學案
當今世界,國際局勢動蕩,恐怖勢力猖獗,人們談恐色變,有些地區(qū)缺少安全感。在我國 的明清時期,專制集權空前加強,統(tǒng)治者也曾進行過恐怖統(tǒng)治。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來 殺身之禍,一言一行稍有不慎,或許招致滅門之災。明清統(tǒng)治者是如何加強專制集權 ,實行恐
怖統(tǒng)治的呢?學習本課后,你就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一、知識梳理
1. 時代,封建專制統(tǒng)治達到登峰造極的地
步。、和 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2. 年初,朱元璋在 稱帝,建立明朝,年號 洪武。
3. .朱元璋為加強君權,以謀反的罪名誅殺了丞相胡惟庸
2、,廢除了延續(xù)一千多年的 和,把朝廷的政務分別交
給 處理。
4. 明朝君權進一步加強的標志是 .。明朝統(tǒng)治者還利用 制度,實行
恐怖專政,以強化君權.。
5. 1616年,統(tǒng)一女真,建立金國,史稱后金。繼位后,改女真族名為滿洲。
6. 1636年 在 稱帝,
改國號為清。
7. 年,清軍攻入山海關,打敗了 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
軍。
遷都,逐漸建立了對全國的統(tǒng)治。
8. 清政府的中樞機構是 ,但受到 的制
約,權力有限。
9. 時,為軍事上的需要,建立軍機處,協(xié)助皇帝處理軍務。
10. 是明清統(tǒng)治者加強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重要措施。它禁錮了人們的
思想,阻礙了文化的發(fā),展。
3、明清統(tǒng)治者為了集權的需要 ,加強思想控制,還大
興 O
二、釋疑解難
(一)本課講述明清專制集權的加強 ,內容包括:明、清的建立和加強專制集權的措施及影
響。重點是:明清兩朝加強專制集權的措施。
(二)本課內容較多,時間跨度大,知識點分散,學習時,要善于化繁就簡,提煉要點。本課內 容可概括為:兩個建立(明、清的建立)和為強化集權從兩個方面所采取的五項措施(政 治和思想方面的五項措施)
(三)明清兩朝什么要加強專制集權?有何影響?說明了什么?
注意結合兩朝建立前后的史實來分析其原因:( 1)都是基于前朝末期動蕩不安的社會
狀況和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民族矛盾等社會背景。( 2)在
4、借鑒前朝的基礎上,兩朝都想
通過加強專制集權,達到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穩(wěn)定社會的目的。
對明清兩朝加弓II專制集權,應用辯證的方法來分析,它有積極的一面,更有消極的影響。
一方面它確實在一段時間內緩和了社會矛盾 ,安定了社會秩序,為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創(chuàng)
造了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和加強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但專制集權的空前加強 ,更 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的危機四伏,矛盾重重,導致了政治的腐敗,阻礙了社會生產(chǎn)和科學文化的發(fā)
展。說明我國封建制度已經(jīng)走上了漸趨衰落的道路。
三、輕松過關
1 .朱元璋稱帝并建立明朝是在今天
的
A. B.南京
安 D.洛陽
2 .明清科舉考試的題
5、目
是
( )
A.唐詩中的文句 B.元曲中的文句
C.宋詞中的文句 D.西書五經(jīng)中的文句
3 .明清兩朝最后都定都
在
)
A B.沈陽
京 D.西安
4 .朱元璋設置的特務機構
( )
C.西
(
C.南
是
9 / 8
A.東廠
C.西
D.軍機處
5.
卜列措施,使朱元璋直接控制了朝廷的軍政大權的
A.廢丞相,權分六部
B.撤中書省
6.
7.
8.
C.設東廠
D.
設錦衣衛(wèi)
明清時期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的原因
A.實行八月^取士 B.大興文字獄
明朝君主制加強最突出的特點
A.廢除丞相制度 B.廢
6、除中書省
明朝初廢除丞相制后,把朝廷的政務
C.實行廠衛(wèi)制度
C.實行八股取土
分別交
D.
反封建思想流行
D.實行廠衛(wèi)制度
A.內閣
B.中書省
9.
明朝后期,統(tǒng)一女真各部的
A.耶律阿保機
C.完顏阿骨打
D.努爾哈赤
10.有位學者指出:“政治傳統(tǒng)中 ,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是
部不斷摩擦、不斷調整的
歷史?!蔽覈O立和廢除丞相的朝代分別
A.秦朝和唐朝
B .秦朝和明朝 C.西漢和唐朝
D.西漢和明朝
11 .清朝議政王大臣會議是在下列哪個皇帝統(tǒng)治時期被正式取消
的?
A.順治帝
D.雍正帝
12 .清軍入關
7、并逐漸建立對全國統(tǒng)治的時間
A. 1616 年
B. 1636 年
C. 1644
D. 1683 年
13.建立清朝的民族
A.漢族
C.女真
D.滿族
14 .八股文最早出現(xiàn)
A.隋朝
B.唐朝
C.宋
D.明朝
15 .明朝建立的時間
A. 1351 年
B. 1368 年
C. 1636
D. 1644 年
16 .明朝君權進一步加強的表現(xiàn)是設置
A.丞相
B.內閣
C.行中書
D.廠衛(wèi)特務機構
17 .我國的內閣決策制度形成
A.明太祖時
B.明成祖時
C
8、.順治帝
18 .明朝的特務機構
①內閣
②東廠
③西廠
④錦衣
⑤軍機處
④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19 .女真族建立的政權
( )
A.西夏 B.后金 C.契
丹. D .南宋
20 .改女真族為滿洲的
是
( )
A.努爾哈赤 B .皇太極 C .順治
帝 D.雍正帝
21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是
在
( )
A. 1616 年 B . 1626 年 C. 1636
年 D. 1644年
22 .軍機處的建立是在下列哪個皇帝統(tǒng)治時
期? ( )
A.順治帝 B
9、.康熙帝 C.乾隆
帝 D .雍正帝
23 .下列城市中,曾做過滿洲人都城的
有 ( )
①沈陽 ②長
春 ③ ④南京
A.①③ B.②④ C.①
② D.③④
24 .清軍入關并建立了對全國的統(tǒng)治是
在 ( )
A.順治時 B.康熙時 C.雍正
時 D.乾隆時
25 .下列朝代,中,科舉考試采用八股取士的
是 ( )
A.隋朝 B.唐朝
朝 D.明朝
26 .文字獄達到頂峰是
在
( )
A.隋朝 B.元朝
朝 D.清朝
27 .文字獄的規(guī)模、次數(shù)達到頂峰是
在
A.宋朝 B.元朝
朝 D.清朝
28 .以下清初加強君權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
10、
是 (
A.建立軍機處
會議
C.設內閣
C.宋
C.明
( )
C.明
B.保留議政王大臣
D.大興文字獄
29 .識讀右圖,回答問題:
從圖中人物的服飾上,你能判斷出這是我國哪個封建王朝的科舉考生嗎?你能說出圖中
人物有悲有喜的原因嗎?
30 .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
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 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1)材料反映了哪 一朝代官制的變化?文中的“帝”指誰?
(2)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四、探究拓展
31 .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
“四鼓冬冬起
11、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 ,睡到人間飯熟時?”老
儒錢宰低聲吟詠的小詩,被明太祖知道,他被遣送回家。吏部尚書吳琳 ,退休后回黃岡老家時 朱元璋卻能知道他安分守己地在家務農(nóng)。大臣宋濂在家請客 ,明太祖就知道他請了哪些客人
吃的什么菜。
(1)事無巨細,明太祖為何會知道如此之多 ?
(2)請列舉三個明代設立的特務機構名稱 ,并談談明代大設特務機構說明什么 ?
32 .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
乾隆時,內閣學士胡中藻的詩里有“一把心腸論濁清”的句子 ,乾隆看了竟說:
“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上 ,是何肺腑?”結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殺,罪及師友。
(1)上述材料反映了
12、清朝的什么政策 ?清朝統(tǒng)治者為什么采取這樣的政策 ?
(2)這一政策對當時的文化造成怎樣的影響 ?
33 .簡述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統(tǒng)治空前加強的主要措施。
答案:
一、1明清錦衣衛(wèi)東廠 西廠2 1 368應天3丞相制 中書省 六部4內閣的設立 廠衛(wèi)5努 爾哈赤 皇太極6皇太極盛京7 1644李自成 清順治帝8內閣 議政王大臣會議9雍正10 八股取士文字獄
三、1 B 2 D 3 A 4 B 5 A 6 B 7 A 8c 9D 10D 11C 1 2C 13C 14 D 15B
16D 17B 18C 19B 20B 21C 22D 23A 24A 25D 26D 27D 28A
2
13、9 (1)明朝(2)為科舉落榜和中榜而悲喜。 30 (1)明朝 明太祖(2)全國軍政大權完
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四、31 (1)明太祖專設特務機構嚴密監(jiān)視大臣和百姓( 2)錦衣衛(wèi)、東廠、西廠,說明封建
制度已經(jīng)走向沒落和腐朽。 32 (1)文字獄(或文化專制主義政策)。原因:為了集權的需
要,加強思想控制。(2)在文字獄的威脅下,人們不敢談論政治,懼怕作文寫詩,大批書籍被 焚毀,不少人死于冤獄。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 33 (1)明朝廢除丞相制和
中書省,設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2)設立內閣,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 務,內閣的設立進 一步加強了君權。(3)設立廠衛(wèi)特務機構,實行恐怖統(tǒng)治。(4)清朝雍正時建軍機處,軍 機處后來成為皇帝專權的工具。( 5)明清實行八股取士。( 6)明清統(tǒng)治者為了集權的需
要,加強思想控制,大興文字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