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回歸,第三種管理模式》
《《人性回歸,第三種管理模式》》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性回歸,第三種管理模式》(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人性回歸,第三種管理模式什么是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企業(yè)在管理制度上和其它企業(yè)不一樣的地方,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說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兩個方面,也就是企業(yè)在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企業(yè)文化上最基本的不同特征。一般來說,不同的國家的企業(yè)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而且同一企業(yè)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管理模式。目前在理論上比較公認的管理模式有日本管理模式和美國管理模式等。不同管理模式決定其管理特征的差異性,如美國管理模式的特點是鼓勵個人英雄主義及以能力為主要考核特征的模式,它在管理上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規(guī)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條例管理,以法制為主體的科學化管理。而日本管理模式的特點則是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年功序列制、稟議決策制等為特征,重視人際關系、以集體利益至上、家族主義等情感管理為主的特征。 管理由不同的文化所決定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利用別人將事情辦成” ,這種定義代表了實用主義的看法,他們將管理看成是怎么利用別人來替自己辦事的一種方法;“管理就是如何指導人,激勵人的方法與技術” ,這種價值觀基本代表了人本理論的觀點,將管理看成是發(fā)揮人的積極的方法;“管理就是如何使資源收益最大化” ,這種價值觀是典型的效益最大化的代表。從不同人對于管理定義的區(qū)別可以看出不同的管理定義其實是不同信仰和價值觀對于管理理解的角度不同所形成的。 管理根植于不同的文化、社會、傳統(tǒng)、風俗、信念及各種制度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決定了不同國家不同的管理價值觀,最明顯差別是東西方的管理差別。所以,管理的本質是一種文化。 文化管理是管理對人性的回歸 19 世紀末,西方“管理學之父”泰勒創(chuàng)立的科學管理基本假設是將人當做機器一樣看待,他要求人和機器達到一種最佳的匹配,最終使人成為機器流水線的一部分。 到 20 世紀 20 年代以后,管理的中心逐漸由物轉向人。到了 70 年代,企業(yè)管理理論進入三論管理(系統(tǒng)論、信息論與控制論) ,管理的重點放在人和機器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控制上。 到了 80 年代,由美國學者開始提出了企業(yè)文化理論,強調“企業(yè)即人” ,認為企業(yè)中人、財、物的管理應是一個有機系統(tǒng),其中人處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導地位。企業(yè)文化更強調企業(yè)精神、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因而稱其為柔性管理。 總結起來,企業(yè)管理的發(fā)展階段可以主要分為三大階段:經驗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和文化管理階段。這三大階段反映了人類對于管理認識的側重點及深化過程,特別是于人性的認識及提升,是管理發(fā)展的一項主要課題,所以第三階段,文化管理階段其實質是管理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這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管理的本質及重點是圍繞人性的管理是不變的主題,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們將文化管理的形式稱為第三種管理模式,將它與經驗管理和科學管理區(qū)別分開,以確立文化管理在管理模式進程中的重要地位。 在本書中,我們所說的第三種管理模式主要是在中國企業(yè)管理范疇上進行討論,暫時不涉及到其它國家的管理模式,因此第三種管理模式就是指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礎上,建立中國式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以企業(yè)文化戰(zhàn)略為核心的公司戰(zhàn)略和人力資源協(xié)同管理系統(tǒng),也就是經盛強調的三環(huán)模式。 “以我為主,博采眾長”:中國式管理模式 有沒有中國式管理模式? 這個問題要辯證分析,一方面,從管理科學來看,管理是一門科學,它看得見、摸得著、具體明確,無論是那一個國家,管理的基本職能無非就是計劃、組織、實施、控制,這對于任何一個國家的管理定義來說基本都是一樣的,全世界對物的管理都是一樣的,因為都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去管理,所以從管理科學角度分析管理在全世界都一樣。但另一方面,從管理文化上看不同國家因為文化背景不同又產生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對于同樣的管理工具或者說管理模式應用起來就不一樣,民族性不一樣,管理哲學就不同,因此表現(xiàn)的的管理行為也就不同。所以我們知道美國企業(yè)、德國企業(yè)和日本企業(yè)的管理模式就不一樣,他們對人的管理就有很大區(qū)別,例如用管理美國人和日本人的方法來管理中國人多半行不能??偨Y起來,我們認為,從管理工具分析,管理沒有什么管理模式之分,從管理思維或者說管理文化分析,管理肯定有管理模式的區(qū)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管理之“術”是一樣的,但管理之“道”是不一樣的,而管理之“道”決定了管理之“術” ,因此我們認為管理是有管理模式的區(qū)別的。也就是說中國企業(yè)應該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 中國式管理模式的根基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分析中國式管理模式之前,我們首先要分析中國文化和其它國家文化的差別。從大的方面分析,東西方文化的發(fā)展有著各自的軌跡,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臘的傳統(tǒng)之上,在思維方式上以亞里士多德的邏輯思維為特征,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響的東方傳統(tǒng)之上,在思維方式上以辯證思維為主要特征。 中國人的辨證觀念包含著三個原理:變化論、矛盾論及中和論。變化論從世界的變化性出發(fā),認為世界永遠處于變化之中,沒有永恒的對與錯;矛盾論則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對立面組成的矛盾統(tǒng)一體,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本身;中和論則體現(xiàn)在中庸之道上,認為任何事物存在著適度的合理性。與中國人不同,美國人則更相信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思維,它強調的是世界的統(tǒng)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受這種思維方式的人相信一個命題不可能同時對或錯,要么對,要么錯,無中間性。對中國人來說, “中庸之道” ,經過數(shù)千年的歷史積淀,甚至內化成了中國人的性格特征。 因此,中國式管理模式未來的特征可能不只是一種表現(xiàn)方式,但其主要表現(xiàn)特征卻肯定有上述三個原理,既:變化論、矛盾論和中和論。這種結論恰好與《基業(yè)長青》書中所說的基業(yè)長青公司的主要文化特征高度一致,所以我們說,中國式管理模式必須吸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菁華, “以我為主,博采眾長”是中國企業(yè)最終形成競爭優(yōu)勢之道,以西方制度管理為基礎,以中國管理哲學為指導,只有文化的差異化,才是中國企業(yè)建立真正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的根本。-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性 回歸 第三 管理模式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50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