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羅嗦》教學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快樂的羅嗦》教學反思(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快樂的羅嗦》教學反思
《快樂的羅嗦》是作曲家張式業(yè)根據(jù)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編而成的彈撥樂合
奏曲。這是一首富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樂曲,曲調簡樸、短小精悍,旋律優(yōu)美、流
暢。帶有舞曲性的音樂,給人一種輕松活潑的感覺,再現(xiàn)了彝族人民輕歌曼舞、
歌唱美好生活的歡快熱烈的場面。
首先在導入部分,我設計由歌舞版的《快樂的羅嗦》入手,這是1959年
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慶節(jié)演出當中的一段表演,可以說是讓中國都認識了彝
族。后來在2007年的春節(jié)晚會中又將這部經典作品重新再現(xiàn),讓50年后的中國
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又一次感受了彝族人民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我覺得
以此作為課堂的導入,既能對
2、學生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又可以讓學生對彝族產生
濃厚的興趣,并在初次的聆聽感受中,熟悉歌曲的主題旋律,掌握樂曲的情緒基
調。
緊接著出示課題,由課題著重提出這首音樂是彈撥樂合奏,引出主奏樂器一
一月琴。這也是彝族特有的樂器,并且在現(xiàn)代民族音樂中被廣泛使用,所以能聽
辨月琴的音色、了解月琴的演奏姿勢也是這節(jié)課學習中的一個重點環(huán)節(jié),我通過
讓學生觀看視頻,從音色特點到演奏姿勢,讓學生自己去聽去看去模仿,幫助學
生們快速地掌握月琴的相關知識。并通過用模仿月琴的演奏姿勢為我演唱主題旋
律伴奏。讓學生在“彈”月琴的過程中找到主題旋律的節(jié)奏感。并為接下來的主
題學唱奠定基礎。
在主題旋律
3、學唱之后,我讓學生開始了對樂曲的完整聆聽。在聆聽時我只要
求聽出樂曲整體的情緒,并且在聽完之后直接告訴學生這個作品是引子加三個部
分組成。然后再通過分樂段分步驟去聽去記憶。這段應該也是
課程設計中較難的一部分,第一部分的音樂比較規(guī)整,旋律只是在音高上出
現(xiàn)了一些變化,因為之前帶著學生演唱過主題旋律,所以學生們可以很輕松的聽
出來音樂分為三個樂段,再通過用不同打擊樂器配伴奏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旋
律。而接下來我又分別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加入了表演和演唱吶喊的形式。幫
助學生分段記憶。再通過學生自己的唱和演加深對作品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樂
曲的整個曲式結構。
這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我覺得就是對作品的深入挖掘,并通過多種豐富的表演形式讓學生快速深刻的記憶了樂曲的主題旋律。但是也存在些許覺得不太滿意的地
方。比如在第二部分讓學生對樂曲展開想象,學生就很難想象出我設定的小伙子
彈琴,姑娘們跳舞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感覺內容上還有些牽強。而且,我也在思考,雖
然是二年級的學生,我有必要給他們一些音樂上的指引,但是表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
是我之前精心設定的,是否限制了學生們的音樂想象力,這點還是值得商榷的地
方。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希望可以更多的讓學自己去探究想象,希望有更多的教
學靈感可以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