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世界是運動的》教案WORD版.doc
《2019-2020年《世界是運動的》教案WORD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世界是運動的》教案WORD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世界是運動的》教案WORD版 [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是對運動的一般特征的總結。全文始終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從而在使用教材時體現(xiàn)了從生活的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的新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了以人的發(fā)展為本,打破學科本位的界限的新的教學模式。 1.教學過程中可以從運動無處不在,運動與靜止,運動的相對性這幾個方面展開。 2.以運動的眾多現(xiàn)象的視頻播放引入新課,在師生的互動性教學過程中逐步體現(xiàn)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一般特征。并且要很好的滲透與物理相關的人文思想,社會科學等知識。 3.以運動的相對性為例進行生活*物理*社會(STS)教學的嘗試,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分析能力,開拓與創(chuàng)新等綜合性能力。 [教學目標] 1. 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停運動的世界中,能舉例說明生活 常見的運動現(xiàn)象。 2. 會選擇參照物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理解運動的相對 性,初步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研究運動。 3.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能舉例說明物體的動能。 [教學重點] 由于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運動的相對性就成了本節(jié)課乃至本章的難點。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學習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關于運動的實例,比如:飛奔的駿馬,綻放的煙花,哈雷彗星,‘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流星雨,九大行星運動,布朗運動等等,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從宏觀到微觀世界,一切物體都處于運動之中。 二、 教授新課 1.“運動與靜止”的教學 教師引導:組織辯論賽 辯題:火車到底動or不動? 學生活動:正方:小明派 觀點--相對于站臺 火車不動 反方:小華派 觀點--相對于已開行的列車 火車動 學生活動:分析得出辯論結果:要說明一個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首先要選定參照物,再根據(jù)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來做出判斷,小明選取站牌,小華選取已開行的列車為參照物,所以他們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辯論得出參照物、機械運動和靜止的概念。 學生活動:在老師引導下列舉一些實例來加強對概念的理解。 接下來,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對教材中圖5-37進行研究,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正確結論,并填寫課本上的相關內(nèi)容。 2.“運動的相對性”的教學 板書:“游云西行,而謂月之東馳” ---晉朝 葛洪《抱樸子》 “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 是船行” ---唐 無名氏《浪淘沙》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唐 李白《秋浦歌》 學生活動:齊聲朗誦,并對之作出分析和解釋。 教師引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類佳句與運動的相對性相關。再結合運動的概念,引導學生歸納出“運動的相對性”的含義。 接下來,學生結合本節(jié)的STS觀看播放的課件等視頻資料,加深對運動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 3.關于“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教學 學生活動:回憶復習聲能、光能; 再列舉一些物體在運動時會產(chǎn)生的作用。 教師引導: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得出運動的物體也會具有能量,類似于聲能和光能,叫動能。 接下來,請一些學生自己發(fā)揮舉些簡單的關于動能的例子即可。 三.課堂小結 1. 運動和靜止的概念和判別。 2. 運動的相對性。 3. 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動能。 四.課堂鞏固 請思考: 1. 當你站在商場中上升的自動扶梯上時,你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參照物:墻壁柜臺—運動;參照物:扶梯上的臺階--靜止) 2. 《評價手冊》P41 五.課外實踐活動 請課后收集有關描述物體運動的有關文學、詩歌、音樂、繪畫等等資料,并自編成一份“運動VS靜止”的活動課時,我們分組交流研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世界是運動的 2019 2020 世界 運動 教案 WORD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615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