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數(shù)學(xué) 第1章 解三角形 1.2 第3課時 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學(xué)案 新人教B版必修5.doc
《2018版高中數(shù)學(xué) 第1章 解三角形 1.2 第3課時 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學(xué)案 新人教B版必修5.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8版高中數(shù)學(xué) 第1章 解三角形 1.2 第3課時 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學(xué)案 新人教B版必修5.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3課時 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 1.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應(yīng)用.(重點) 2.掌握正、余弦定理與三角函數(shù)公式的綜合應(yīng)用.(難點) [基礎(chǔ)初探] 教材整理 三角形面積公式 閱讀教材P10探索與研究~P11,完成下列問題. 1.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1)S=aha=bhb=chc(ha,hb,hc分別表示a,b,c邊上的高); (2)S=absin C=bcsin_A=casin_B; (3)S=(a+b+c)r(r為內(nèi)切圓半徑). 2.三角形中常用的結(jié)論 (1)∠A+∠B=π-∠C,=-; (2)在三角形中大邊對大角,反之亦然; (3)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4)三角形的誘導(dǎo)公式 sin(A+B)=sin_C,cos(A+B)=-cos_C, tan(A+B)=-tan_C, sin =cos , cos =sin .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1)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為a,b,c,內(nèi)切圓的半徑為r,則三角形的面積S=(a+b+c)r; (2)在△ABC中,若c=b=2,S△ABC=,則∠A=60; (3)在△ABC中,若a=6,b=4,∠C=30,則S△ABC的面積是6; (4)在△ABC中,若sin 2A=sin 2B,則∠A=∠B. 【解析】 (1)錯誤.因為一個三角形可以分割成三個分別以a,b,c為底,以內(nèi)切圓的半徑為高的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為S=ar+br+cr=(a+b+c)r. (2)錯誤.由三角形面積公式S=bcsin A得, 22sin A=,所以sin A=,則∠A=60或∠A=120. (3)正確.因為三角形的面積S=absin C=64sin 30=6. (4)錯誤.因為在△ABC中,若sin 2A=sin 2B,則2∠A=2∠B或2∠A=π-2∠B,即∠A=∠B或∠A=-∠B. 【答案】 (3) 2.在△ABC中,a=6,∠B=30,∠C=120,則△ABC的面積為________ 【解析】 由題知∠A=180-120-30=30.∴=,∴b=6,∴S=66sin 120=9. 【答案】 9 3.在△ABC中,ab=60,S△ABC=15,△ABC的外接圓半徑為,則邊c的長為________. 【解析】 S△ABC=absin C=15,∴sin C=. 由正弦定理=2R,∴c=2Rsin C=3. 【答案】 3 4.若△ABC的面積為,BC=2,∠C=60,則邊AB的長度等于________. 【解析】 在△ABC中,由面積公式得S=BCACsin C=2ACsin 60=AC=, ∴AC=2. ∵BC=2,C=60, ∴△ABC為等邊三角形. ∴AB=2. 【答案】 2 [小組合作型]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1)△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b=2,∠B=,∠C=,則△ABC的面積為( ) A.2+2 B.+1 C.2-2 D.-1 (2)在△ABC中,S△ABC=(a2+b2-c2),則∠C=_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中,∠A=60,AB=2,且△ABC的面積S△ABC=,則邊BC的長為________. 【導(dǎo)學(xué)號:18082012】 【精彩點撥】 (1)利用正弦定理求邊c,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解. (2)由三角形面積S=absin C與余弦定理cos C=相結(jié)合求解. (3)由已知可先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S=bcsin A求出AC,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BC. 【自主解答】 (1)由正弦定理=及已知條件得c=2,又sin A=sin(B+C)=+=. 從而S△ABC=bcsin A=22=+1. (2)由S△ABC=(a2+b2-c2)得 absin C=(a2+b2-c2),即sin C=. ∴sin C=cos C,即tan C=1,∴∠C=. (3)由S△ABC=,得ABACsin A=, 即2AC=, ∴AC=1.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 A =22+12-221=3.∴BC=. 【答案】 (1)B (2) (3) 1.由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有三種形式,實際使用時要結(jié)合題目的條件靈活運用. 2.如果已知兩邊及其夾角可以直接求面積,否則先用正、余弦定理求出需要的邊或角,再套用公式計算. [再練一題] 1.已知在△ABC中,cos A=-,cos B=,BC=5,求△ABC的面積. 【解】 由cos A=-,得sin A==. 由cos B=,得sin B==. 所以sin C=sin(A+B) =sin Acos B+cos Asin B =+=-=. 由正弦定理得AC===. 所以△ABC的面積為S=BCACsin C=5=. 三角形的證明問題 在△ABC中,∠A、∠B、∠C的對邊分別為a,b,c. 證明:=. 【精彩點撥】 由左往右證,可由邊化角展開;由右往左證,可由角化邊展開. 【自主解答】 法一:由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 ∴a2-b2=b2-a2-2bccos A+2accos B, 整理得:=. 依正弦定理有=,=, ∴==. 法二:= ===. 1.三角恒等式證明的三個基本原則 (1)統(tǒng)一邊角關(guān)系. (2)由繁推簡. (3)目標(biāo)明確,等價轉(zhuǎn)化. 2.三角恒等式證明的基本途徑 (1)把角的關(guān)系通過正、余弦定理轉(zhuǎn)化為邊的關(guān)系,然后進(jìn)行化簡、變形. (2)把邊的關(guān)系轉(zhuǎn)化為角的關(guān)系,一般是通過正弦定理,然后利用三角函數(shù)公式進(jìn)行恒等變形. [再練一題] 2.在△ABC中,求證:=. 【證明】 由正弦定理得右邊= = = ===左邊. ∴原等式成立. [探究共研型] 三角形中的綜合問題 探究1 如圖1228所示,圖中共有幾個三角形?線段AD分別是哪些三角形的邊,∠B是哪些三角形的內(nèi)角? 圖1228 【提示】 在圖形中共有三個三角形,分別為△ABC,△ABD,△ADC;線段AD是△ADC與△ABD的公共邊,∠B既是△ABC的內(nèi)角,又是△ABD的內(nèi)角. 探究2 在探究1中,若sin B=sin ∠ADB,則△ABD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在此條件下若已知AB=m,DC=n,如何求出AC? 【提示】 若sin B=sin ∠ADB,則△ABD為等腰三角形,在此條件下,可在△ABD中先求出AD,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在△ADC中求出AC,也可以在△ABD中先求出BD,然后在△ABC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C. 探究3 在探究1的圖形中若已知∠B與∠C的大小如何表示(或求)∠A,如何用∠B與∠C的正、余弦值表示∠A的正弦值? 【提示】 ∠A=π-(∠B+∠C),sin A=sin[π-(B+C)] =sin(B+C)=sin Bcos C+cos Bsin C. 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A=,bsin-csin=a. (1)求證:∠B-∠C=; (2)若a=,求△ABC的面積. 【導(dǎo)學(xué)號:18082013】 【精彩點撥】 (1)先由正弦定理化邊為角,再化簡已知三角形即證. (2)結(jié)合第(1)問可直接求出∠B,∠C,再利用面積公式求值;也可以作輔助線導(dǎo)出b,c的大小關(guān)系,再由余弦定理求值,最后用面積公式求解. 【自主解答】 (1)由bsin-csin=a,應(yīng)用正弦定理, 得sin Bsin-sin Csin=sin A, 所以sin B-sin Csin B+cos B=, 整理得sin Bcos C-cos Bsin C=1,即sin(B-C)=1, 因為0<∠B<π,0<∠C<π,從而∠B-∠C=. (2)因∠B+∠C=π-∠A=,所以∠B=π,∠C=. 由a=,∠A=得b==2sin ,c==2sin ,所以△ABC的面積S=bcsin A=sin sin =cos sin =. 1.解三角形綜合問題,除靈活運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有關(guān)知識外,一般還要用到三角函數(shù),三角恒等變換,平面向量等知識,因此掌握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數(shù)的公式及性質(zhì)是解題關(guān)鍵. 2.三角形問題中,涉及變量取值范圍或最值問題要注意函數(shù)思想的應(yīng)用. [再練一題] 3.如圖1229,在四邊形ABCD中,AC=CD=AB=1,=1,sin∠BCD=. 圖1229 (1)求BC邊的長; (2)求四邊形ABCD的面積. 【解】 (1)∵AC=CD=AB=1, ∴=||||cos∠BAC=2cos∠BAC=1,∴cos∠BAC=,∴∠BAC=60.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有BC2=AB2+AC2-2ABACcos∠BAC=22+12-221=3,∴BC=. (2)由(1)知,在△ABC中,有AB2=BC2+AC2, ∴△ABC為直角三角形,且∠ACB=90, ∴S△ABC=BCAC=1=. 又∠BCD=∠ACB+∠ACD=90+∠ACD, sin∠BCD=,∴cos∠ACD=, 從而sin∠ACD==, ∴S△ACD=ACCDsin∠ACD=11=. ∴S四邊形ABCD=S△ABC+S△ACD=+=. 1.在△ABC中,a,b,c分別是角A,B,C的對邊,a=5,b=4,cos C=,則△ABC的面積是( ) A.8 B.6 C.4 D.2 【解析】 ∵cos C=,∠C∈(0,π),∴sin C=, ∴S△ABC=absin C=54=6.故選B. 【答案】 B 2.已知△ABC的面積為,且b=2,c=,則( ) A.∠A=30 B.∠A=60 C.∠A=30或150 D.∠A=60或120 【解析】 ∵S=bcsin A=, ∴2sin A=,∴sin A=, ∴∠A=60或120.故選D. 【答案】 D 3.在△ABC中,已知AB=3,∠A=120,且△ABC的面積為,則BC邊的長為________. 【解析】 ∵S△ABC=3bsin 120=,∴b=5,∴由余弦定理得a2=32+52-235cos 120=49,∴a=7,即BC=7. 【答案】 7 4.在△ABC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B+∠C=,a=,b=1,則S△ABC等于________. 【解析】 因為∠B+∠C=π,所以∠A=π-π=, 由=,得=,則sin B=, 因為a>b,所以∠A>∠B,則∠B=, 所以∠C=, ∴S△ABC=absin C=11=. 【答案】 5.在△ABC中,內(nèi)角A,B,C對邊的邊長分別為a,b,c,已知c=2,∠C=. (1)若△ABC的面積等于,求a,b; (2)若sin B=2sin A,求△ABC的面積. 【解】 (1)由余弦定理,得a2+b2-ab=4. 因為△ABC的面積等于, 所以absin C=,得ab=4. 聯(lián)立方程 解得 (2)由正弦定理,已知條件可化為b=2a. 聯(lián)立方程 解得 所以△ABC的面積S=absin C=.-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8版高中數(shù)學(xué) 第1章 解三角形 1.2 第3課時 三角形中的幾何計算學(xué)案 新人教B版必修5 2018 高中數(shù)學(xué) 三角形 課時 中的 幾何 算學(xué) 新人 必修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630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