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二輪專題版教師用書:第1部分 模塊3 專題13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Word版含解析

上傳人:無*** 文檔編號:65040272 上傳時間:2022-03-22 格式:DOC 頁數(shù):13 大小:1.22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歷史二輪專題版教師用書:第1部分 模塊3 專題13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第1頁 / 共13頁
歷史二輪專題版教師用書:第1部分 模塊3 專題13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第2頁 / 共13頁
歷史二輪專題版教師用書:第1部分 模塊3 專題13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第3頁 / 共1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歷史二輪專題版教師用書:第1部分 模塊3 專題13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歷史二輪專題版教師用書:第1部分 模塊3 專題13 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 Word版含解析(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網絡構建] [整體感知] 一個主題: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多極化、全球化交相輝映。 二大線索: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三個階段:二戰(zhàn)后兩極格局的形成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確立;20世紀70年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和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當今世界多極化和全球化趨勢。 四個重點:雅爾塔體系的確立;世界多極化趨勢;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和全球化趨勢。  大國間的博弈與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動  以史料實證靈活考查聯(lián)合國的變化 1.(2018·全國卷Ⅰ)下圖反映了1945—1975年間聯(lián)合國成員國的變化情況,這

2、表明(  ) A.第三世界發(fā)展壯大 B.歐共體的成員增加 C.世界貿易范圍明顯擴大 D.經濟區(qū)域化的趨勢加強 A [材料中變化最大的是聯(lián)合國中的非洲國家數(shù)量增加,這說明聯(lián)合國成為第三世界新興國家的平臺,體現(xiàn)了第三世界力量的發(fā)展壯大,故A項正確。]  以時空觀念遷移考查戰(zhàn)后國際格局的特點及影響 2.(2019·全國卷Ⅲ)1947—1948年,美國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臨饑荒,美國政府拒絕提供救濟,因為有人指控他們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產主義式的而不是美國式的。這反映出(  ) A.三權分立體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識形態(tài)影響政府政策 C.執(zhí)政者力圖重塑國家精神 D.國家對經濟

3、的干預加強 B [材料“1947—1948年”美國拒絕向被指控生活方式是共產主義式的印第安人部族提供救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時冷戰(zhàn)已經開始,美國國家政策受意識形態(tài)影響,故B項正確。] 3.(2016·全國卷Ⅱ)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一位著名黑人爵士樂演唱家,在美國新聞署的資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贏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過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國。美國政府機構支持該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爭取國內黑人選民支持  B.展示美國的經濟實力 C.抵制不結盟運動的發(fā)展 D.與蘇聯(lián)爭奪中間地帶 D [材料關鍵信息:一是時間“20世紀50年代中期”,二是美國新聞署資助

4、黑人爵士樂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過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國。聯(lián)系這一時期美蘇爭霸的史實可知,這一做法是為了拉近這些國家與美國的關系,故選D項;A項與材料中到非洲國家演唱無關,故排除;美國黑人爵士樂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屬于文化活動,與展示美國經濟實力無直接關系,故排除B項;C項與不結盟運動的時間不符,不結盟運動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初,故排除。] 題號 命題特點 第1題 材料直觀 以餅狀圖的形式展示1945—1975年間聯(lián)合國成員國的變化情況 強調能力 考查從四個時期餅狀圖的變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讀的能力 第2題 轉換思維 社會現(xiàn)實:美國政府拒絕向面臨饑荒的印第安人

5、救濟的深層原因是“有人指控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共產主義式的而不是美國式的” 第3題 材料新穎 以著名黑人爵士樂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創(chuàng)設情境 巧妙關聯(lián) 文化藝術與政治、外交的關系 一、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動 1.兩極格局的形成(二戰(zhàn)后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 (1)一個基礎:雅爾塔體系的確立奠定了戰(zhàn)后世界兩極格局的框架。 (2)兩個原因 ①直接原因: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破裂,雙方因爭霸和擴張產生矛盾。 ②根本原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 (3)三個表現(xiàn):政治上,杜魯門主義與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對抗;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與經濟互助委員會對抗;軍事上,北約與華約對抗。 (4)四個過

6、程:雅爾塔體系,奠定了兩極格局基礎;“鐵幕”演說,發(fā)出冷戰(zhàn)信號;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冷戰(zhàn)正式開始;北約和華約建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5)五個影響:兩大陣營勢均力敵,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相互借鑒,推動了世界整體發(fā)展;大國強權政治惡化國際關系,造成朝鮮分裂、德國分裂;國際局勢動蕩和不平等的國際關系,妨礙世界經濟發(fā)展;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展開軍備競賽,導致世界局勢動蕩不安。 2.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至90年代初期) (1)表現(xiàn):歐洲、日本、第三世界國家、中國等的崛起。 (2)影響 ①有利于世界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7、符合國際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xié)調平衡發(fā)展,世界的多樣性得到尊重。 3.多極化趨勢的加強(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 (1)原因: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結束。 (2)表現(xiàn) ①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極力構筑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 ②歐洲:1993年歐洲聯(lián)盟成立,國際地位提高。 ③日本:加快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步伐。 ④俄羅斯:擁有可以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力量。 ⑤中國:國際地位與影響力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特點: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二、兩極格局對峙局面的特點 陣

8、線分明 美蘇及其盟國互相爭奪和對抗,陣線比較分明和穩(wěn)定 主導力量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在國際事務中起著主導作用 斗爭方式 冷戰(zhàn)是斗爭的主要方式,表現(xiàn)為政治上的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tài)上的對立和經濟上的割據(jù) 主要矛盾 體現(xiàn)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每個陣營內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終仍要服從美蘇戰(zhàn)略利益的大局 對峙地區(qū) 歐洲是美蘇雙方爭奪的重點地區(qū);亞洲是各自勢力范圍的交界地區(qū),處于美國對蘇聯(lián)進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圍圈上;美洲則直接觸及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 對峙影響 美蘇兩國為了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長期對抗,造成世界局勢動蕩不安,損害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嚴

9、重影響了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也人為地把世界分裂成兩部分,與整體世界發(fā)展的歷史趨勢背道而馳 三、對世界政治格局演變的認識 1.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fā)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均勢的結果。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這種穩(wěn)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的具體表現(xiàn)。 2.促使國際格局變化和國際關系中心舞臺轉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力的發(fā)展和變化;國家之間斗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誰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占得先機,誰就能成為多極中的一極。 3.國家利益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出發(fā)點。 4.國際經濟關系是最基本最活躍的

10、因素,影響著國際政治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發(fā)展變化。 1.(2019·蚌埠一模)1945年4月,美駐蘇大使哈里曼認為,蘇聯(lián)同時執(zhí)行兩個政策,一個是“與美、英合作的政策”,一個是“對鄰國擴展蘇聯(lián)控制的政策”。他還認為,戰(zhàn)后蘇聯(lián)重建需要美國,因而美國在重要問題上可以堅持,而不致碰到嚴重的危險。在此,哈里曼(  ) A.強調美蘇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較大 B.意在加強美蘇之間的合作關系 C.希望美國對蘇聯(lián)進行適度遏制 D.說明美蘇關系走向破裂的邊緣 C [根據(jù)材料可知,哈里曼認為美國不必對蘇聯(lián)采取戰(zhàn)爭手段或者強硬政策,適度的遏制即可達到戰(zhàn)略,故選C項;材料中并沒有對美蘇意識形態(tài)的相關提及,故

11、排除A項;哈里曼的真正意圖是遏制蘇聯(lián)而非強調美蘇之間的合作,故排除B項;這一時期美蘇戰(zhàn)時同盟尚未破裂,哈里曼強調戰(zhàn)后應對蘇聯(lián)進行遏制,故排除D項。] 2.(2019·烏魯木齊一模)戴維·格雷斯《西方的敵與我》一書中寫道:“在1947-1949年歐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說服美國在1945年勝利的僅僅幾年后再次回到歐洲,并無限期地停留下來。”這一“目的”達成的標志是(  ) A.杜魯門主義的提出 B.馬歇爾計劃的實施 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D.“柏林墻”的修建 C [根據(jù)材料“美國在1945年勝利的僅僅幾年后再次回到歐洲,并無限期地停留下來”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現(xiàn)這一目的是北約

12、的建立,故選C項;杜魯門主義的內容是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主要是針對蘇聯(lián),故排除A項;馬歇爾計劃在歐洲并沒有無限期的停留下來,故排除B項;“柏林墻”的修建是以蘇聯(lián)為主導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行動,故排除D項。] 3.(2019·洛陽一模)1974年,第四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通過了一項文件。指出:“反對侵略、外國占領、新老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斗爭以及爭取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政治和經濟關系的斗爭,使不結盟國家在國際關系中進一步被肯定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因素?!边@表明不結盟運動(  ) A.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B.維護了兩極格局 C.瓦解了美蘇兩極格局 D.

13、沖擊了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 D [由材料“反對侵略、外國占領、新老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斗爭以及爭取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政治和經濟關系的斗爭”可知不結盟運動沖擊了兩極格局,有利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故選D項;不結盟運動沖擊了原有世界格局,但并沒有改變世界格局,故排除A項;不結盟運動促進多極化趨勢的發(fā)展,維護了兩級格局說法錯誤,故排除B項;蘇聯(lián)解體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瓦解,故排除C項。] 4.(2019·南通一模)1991年12月9日至10日,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在荷蘭舉行會議,會議明確了經濟和貨幣聯(lián)盟的具體時間表,在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歐洲共同體本身獲得防務能力和防務手段的愿望。此時

14、,歐洲一體化(  ) A.促使政治宿敵法德兩國走向和解 B.構筑了與美國相匹敵的軍事實力 C.推動世界多極化的趨勢開始出現(xiàn) D.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D [材料“會議明確了經濟和貨幣聯(lián)盟的具體時間表,在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歐洲共同體本身獲得防務能力和防務手段的愿望”說明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速,這有利于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故選D項;政治宿敵法德和解是在1951年煤鋼共同體成立前,故排除A項;構筑了與美國相匹敵的軍事實力是20世紀70年代的蘇聯(lián),故排除B項;世界多極化趨勢開始出現(xiàn)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故排除C項。]  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5、  以史料實證靈活考查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2015·全國卷Ⅰ)世界銀行在1968年的貸款項目為62個,貸款總額為9.5億美元;1981年貸款項目為266個,貸款總額為124億美元。出現(xiàn)這一變化是因為(  ) A.新興獨立國家大量增加 B.各國關稅稅率明顯降低 C.美國西歐經濟實力下降 D.世界貿易組織大力推動 A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68年”“1981年”。對比材料中世界銀行1968年與1981年的貸款項目與貸款總額,可知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政治經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世界銀行的宗旨之一是為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或幫助,故選A項;C項與

16、史實不符;B項不是導致題干所述變化的原因;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才成立,故排除D項。]  以歷史解釋探究考查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的發(fā)展及影響 2.(2018·全國卷Ⅱ)20世紀60-70年代,法國、聯(lián)邦德國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農村迅速實現(xiàn)了機械化,數(shù)百萬農民成了相對富裕的農場主。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 A.馬歇爾計劃開始發(fā)揮作用 B.歐洲經濟一體化的推動 C.西歐社會福利制度的確立 D.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 B [20世紀60-70年代,歐洲北部原本落后的農村迅速實現(xiàn)了機械化,究其原因,一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是內部合作(歐共體)的推動,三是抓住和平發(fā)展這一歷史機遇,故

17、答案為B項。]  以時空觀念遷移考查世界經濟秩序的變化及成因 3.(2016·全國卷Ⅰ) 成立時間 名稱 1955 國際茶葉委員會 1960 石油輸出國組織 1962 可可生產者聯(lián)盟 1970 天然橡膠生產者協(xié)會 推動上表所列國際組織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是(  ) A.發(fā)達國家經濟高速增長造成的資源緊缺 B.新興獨立國家應對不利的國際經濟秩序 C.經濟全球化開始擴展到生產領域 D.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取得顯著成就 B [題干表格中的國際組織基本上屬于原料生產組織,其成員大都屬于新興獨立的發(fā)展中國家。為了應對不利的國際經濟秩序,它們建立了自己的行業(yè)組織,以維護自己的權利

18、,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聯(lián)合對抗不合理的經濟秩序,故選B項。] 題號 命題特點 第2題 依托教材 1967年,歐共體成立,法國、聯(lián)邦德國和意大利均是創(chuàng)始國 鏈接熱點 在中國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精準扶貧,實現(xiàn)脫貧并走向小康社會,值得借鑒 第3題 情境創(chuàng)設 以新興獨立國家成立原料生產組織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一、二戰(zhàn)后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格局的演變 二、多角度透視經濟全球化的實質 1.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客觀的歷史進程:是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世界各國都不可能離開這一進程而獲得獨立發(fā)展。 2.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超越國界的表現(xiàn):

19、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配置,促進全球經濟不斷增長。在這一進程中,世界各國、各地區(qū)通過市場這個紐帶,逐步推動國內市場向全球市場過渡,最終形成具有規(guī)范各經濟實體經濟行為的全球統(tǒng)一規(guī)則,并建立起全球經濟運行機制,從而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產業(yè)結構的新一輪調整,加速全球經濟的增長。 3.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全球經濟市場化的過程:經濟全球化之所以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現(xiàn)新一輪浪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經濟體制成為世界上多數(shù)國家的選擇。 4.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是世界各國利益再分配的過程:世界各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都力爭實現(xiàn)本國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世界各國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因此它們各

20、自所獲得的收益也大不相同。發(fā)達國家是全球經濟的“中心”和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則收益較少,有些國家甚至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可以將現(xiàn)階段經濟全球化的實質理解為資本在世界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影響 1.積極作用 (1)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促進了資本、人員、貿易、資源等生產要素的全球優(yōu)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率,推動世界各國的經濟發(fā)展。 (2)使商品和服務更豐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3)推動了世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 (4)為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經驗,改善產品結構等。 (5)推進人類文明進步。有利于形成人類

21、新的共同價值觀念,打破西方在人類文明中的主導地位。 2.消極影響 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由于資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發(fā)達國家成為最大獲利者,發(fā)展中國家處于劣勢和被動地位,影響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 經濟危機的傳染性和破壞性增強 由于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世界各國經濟互相依賴程度不斷加深,某國發(fā)生經濟危機,將迅速蔓延,影響全球,經濟危機的傳染性和破壞性大大增強 發(fā)展中國家的環(huán)境問題突出 發(fā)達國家高污染企業(yè)的轉移和對發(fā)展中國家資源進行的掠奪性開采,都嚴重破壞了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加劇了全球生態(tài)危機 加劇了全球范圍內文明和價值觀念的沖突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以美國為

22、首的西方國家力圖推廣西方的價值觀 四、近現(xiàn)代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與大國興衰 1.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壟斷商業(yè)貿易,西、葡在近代最先崛起、主導了世界市場并成為世界大國。 2.17-18世紀,荷、英、法殖民擴張與商業(yè)競爭。17世紀荷蘭的崛起,終止于英帝國的崛起;18世紀中期英國掌握世界殖民霸權;18世紀中后期,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進行,英國確立了全球經濟霸權。 3.19世紀末,資本主義發(fā)展到壟斷階段,美、德崛起,英、美共同主導世界市場,但英國仍為世界經濟霸主。 4.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歐衰落,美國崛起并掌握世界經濟霸權;蘇聯(lián)的影響力增強,美蘇成為戰(zhàn)后的世界超級大國。 5.20世紀70年代

23、,資本主義世界形成美歐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xiàn),但美蘇仍為世界大國。 6.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世界經濟的區(qū)域化、全球化趨勢加強,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 1.(2019·柳州聯(lián)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于1945年底向聯(lián)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提議召開國際貿易與就業(yè)會議,以討論在聯(lián)合國組織之下成立一個協(xié)調國際貿易的專門機構。1947年聯(lián)合國貿易與就業(yè)會議正式審議和通過了《國際貿易組織憲章》,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沒有批準該憲章,擬建的國際貿易組織最后流產了。這反映了(  ) A.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聯(lián)合國完全受美國操縱

24、 B.美國的經濟霸權影響戰(zhàn)后國際經濟規(guī)則制定 C.國際貿易組織的建立違逆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 D.冷戰(zhàn)的爆發(fā)是國際貿易組織流產的根本原因 B [二戰(zhàn)后,聯(lián)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并非完全受美國操控,故A項錯誤;材料中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沒有批準《國際貿易組織憲章》,說明戰(zhàn)后的經濟規(guī)則仍受美國的影響,故B項正確;國際貿易組織的建立有利于規(guī)范世界貿易,故C項錯誤;材料未涉及美蘇對抗的冷戰(zhàn)信息,故D項錯誤。] 2.(2019·衡陽一模)下表是美國官方黃金持有量和對外美元債務變化情況表(單位:10億美元) 分析上表中數(shù)據(jù)的變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經濟“滯脹”

25、致使美國債務增長 B.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C.美國拋售黃金以穩(wěn)定美元匯率 D.美國被迫放棄金本位制 C [由表格信息可知,美國官方黃金持有量減少,美國尚未償付的外國銀行債務增多,這說明20世紀60年代美國拋售黃金以穩(wěn)定美元匯率,故選C項;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滯脹”,這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排除A項;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排除B項;1973年美國因經濟“滯脹”被迫放棄金本位制,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排除D項。] 3.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際上出現(xiàn)了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海灣國家委員會、西非經濟共同體、中美洲共同市場、加勒比共同體等經濟組織。這些經濟組織的出現(xiàn)反映了(

26、  ) A.國際直接投資的不斷增長 B.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 C.發(fā)展中國家進入世界體系 D.經濟民族化發(fā)展特點 D [材料中“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海灣國家委員會、西非經濟共同體、中美洲共同市場、加勒比共同體等經濟組織”屬于區(qū)域性的組織,往往具有民族性,故選D項。] 4.(2019·鄭州二模)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在2019年指出:當前越來越多的選民要求從全球勢力手中收回控制權(主權)這并不是要通過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來孤立各個經濟體,而是要求各國建構新的機制保障民眾利益,并對世界保持開放。這說明(  ) A.逆全球化現(xiàn)象的泛起 B.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盛行 C.經濟全球化亟待深入 D.革新國內政治是全球化的前提 C [根據(jù)材料可知全球勢力的控制不利于保障民眾的利益,亦不利于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fā)展,故選C項;根據(jù)材料“不是要通過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來孤立各個經濟體”可知這不是逆全球化,故排除A項;B、D兩項與材料無關,故排除。]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