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下冊 七步詩教案2 滬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下冊 七步詩教案2 滬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下冊 七步詩教案2 滬教版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感受詩人的真摯情感。
教學設計:
一、游戲導入
1、背古詩小游戲。
同學們會背很多古詩,今天,我們做個背古詩的小游戲,一人一句,可以接著別人的背,也可以背自己喜歡的,背不上來的,我們請他表演節(jié)目。
(帶領學生走入古詩天地,引導學生從單純的背古詩到有意識地從字、詞、句中看畫面,從而產生情感上的變化。)
2、老師也帶來一首古詩。(板書:七步詩)兒時就非常熟悉的一首詩,放到
2、今天來學,就需要我們走近古詩,走近古人。
二、字字入眼
1、自己讀讀這首詩。背憑借的是頭腦里的印象,而讀要實實在在地把每個字看清楚,每個音讀準確。這課難寫難讀的字很多,我們要字字入眼。
(讓學生養(yǎng)成字字入眼的好習慣,要口到、眼到、心到。)
生自由讀。
指讀。
三、字字入心
1、字字入眼只是學古詩的第一步。我們還應該字字入心,大家學過不少古詩,自己也有一套學古詩的方法,說說你準備怎么去理解這首古詩的大意。
生自由交流。(結合注釋、結合時代背景、查字典、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驗……)
(五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不少學習古詩的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暢游詩海。)
2、剛才大家
3、談到了不少辦法。是呀,利用身邊的現(xiàn)有資源,一句一句地學,邊讀邊想,弄懂每句意思,遇到有問題的地方,拿起筆來,標個問號。注意理解意思時不要一字一字去套,要加上自己的理解。
生結合注釋自學。
3、交流問題、解決問題。
4、學生說古詩大意。
四、字字動情
1、古詩也像記敘文一樣要表達思想。請大家讀讀時代背景,捕捉你需要的信息,再回頭來讀讀這首古詩,透過文字表面,你看到兩幅畫面了嗎?聯(lián)系時代背景去談。
生交流。
(板書:
豆秸 曹丕
4、同根生
豆子 曹植)
2、看到此情此景,你們是什么心情?為什么?
(悲憤、恨、惋惜、無奈、同情……)
3、把你的這種情感融進古詩,讀讀古詩。
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4、七步之內寫成一首詩,否則……曹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生交流。(置曹植于死地)
以死相逼的竟然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哥哥,此時曹植心里一定有許多話想對曹丕說,他想說 ,他想說 ,他還想說 。
(曹植的內心怎能平靜,但他有話不能說,此時學生的情感
5、已一觸即發(fā),搭建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讓學生替曹植把內心的話傾吐,也為體會曹植千言萬語都融入這首詩的心境,從而感受曹植的聰明和無奈。)
5、如果是一個普通人,他不僅想說,他還可能做,他會做什么?
生1:他想指著哥哥的鼻子大聲質問。
生2:他想拉著哥哥的手與之傾心交談。
生3:他想叫一聲哥:“我們別再手足相殘了?!?
……
6、他想,但他不能,因為曹丕是他的哥哥,但更是一個皇帝,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皇帝。他只能把自己所有的話,所有的情都蘊含在這首七步詩中。三十個字,一首決定命運的詩。字字都有情,字字都含情,讀了讓人字字動情。
把你心中的情感通過讀再現(xiàn)出來吧。
自由讀、指讀。
(一次
6、次地讀,一次次不同的要求,認識理解的一次次提高,情感的一次次升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詩中蘊含的真摯情感。)
五、拓展
一千多年后,郭沫若先生就“豆萁煮豆”這一現(xiàn)象也寫了一首詩——《反七步詩》。課下自學,比較一下《反七步詩》與《七步詩》的不同。
附板書:
反七步詩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附送:
2021-2022年二年級語文下冊 三個兒子教材分析 魯教版
教材分析
兒子,這個字眼在媽
7、媽的心里是神圣的??墒牵瑡寢屵@個字眼,在兒子的心里是怎樣的呢?我們感動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贊頌母愛的時候,是否應該引導孩子們讀讀“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這些頌揚子孫孝心的文章呢?
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哦,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本課教學中,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