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11.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選題 1 . 如圖所示,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師傅用滑輪組和筐組成的裝置將砂石從深坑中勻速運至地面。已知筐重為G1,當汽車的輸出功率為P時,將重為G0的砂石在t時間內勻速豎直提升h高度,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不計繩重和輪軸間、繩子與輪子間的摩擦及空氣阻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汽車運行的速度為 B.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C.動滑輪的重為 D.汽車受到的摩擦力為 2 . 用10N的水平拉力拉著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運動,小車的動能逐漸變大。當拉力減小為2N時,小車的動能將( )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不變 3 . 如圖所示,在大小為50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輪組在2s內將800N的重物勻速提升了1m,不計繩重和摩擦,則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為 B.動滑輪的重為200N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D.若用該滑輪組提升所受重力更小的物體,該裝置的機械效率會提高 4 . 如圖所示,小明分別用甲、乙兩滑輪把同一桶沙從一樓地面提到二樓地面,用甲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1,機械效率為η1;用乙滑輪所做的總功為W2,機械效率為η2 ,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 ) A.W1= W2 η1=η2 B.W1<W2 η1>η2 C.W1= W2 η1<η2 D.W1>W(wǎng)2 η1<η2 5 . 分別用杠桿、斜面和滑輪組將同一物體舉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桿最多 B.斜面最多 C.滑輪組最多 D.一樣多 6 . 如圖所示甲、乙兩裝置所用滑輪質量均相等,用它們分別將所掛重物在相等時間內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豎直向上的拉力分別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為P1和P2,兩裝置的機械效率分別為η1和η2(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F1>F2η1<η2 P1<P2 B.F1>F2η1=η2 P1=P2 C.F1<F2η1<η2 P1=P2 D.F1<F2η1=η2 P1>P2 7 . 如圖小明分別用甲、乙兩個滑輪把同一袋沙子從地面提到二樓,用甲滑輪所用的拉力為F1,做的總功為W1,機械效率為η1;用乙滑輪所用的拉力為F2,所做的總功為W2,機械效率為η2.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 A.F1 > F2,η1 =η2 B.F1 > F2,η1 <η2 C.W1 < W2,η1 >η2 D.W1 = W2,η1 >η2 8 . 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滑輪組所做的功為有用功的是( ) A.重物升高 B.動滑輪升高 C.克服摩擦力 D.克服繩重力 9 . 用一個機械效率為70%的滑輪組,將重為2240N的重物提起,所用的拉力為800N,則滑輪組至少由( )組成. A.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 B.2個定滑輪和2個動滑輪 C.1個定滑輪和2個動滑輪 D.2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 二、填空題 10 . 如圖所示,物體A重200N,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物體A運動的速度為lm/s,則繩子自由端所受拉力F的功率為_______W,滑輪組所做有用功的功率為_______W.(繩重和滑輪重不計) 11 . 用一動滑輪將200 N的重物勻速提升時,拉力F為120 N.若用此動滑輪勻速提升240 N的重物,此時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__.(不考慮繩重及摩擦) 12 .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滑輪組將重為600N的物體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上拉動,拉力為250N(不計繩重及摩擦),則動滑輪重___________N,5s內人拉繩子做的功___________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___. 13 . 如圖所示,分別用甲、乙兩個不同的滑輪組豎直勻速提升A、B兩個物體,使它們均升高0.2m,測得A、B所受的重力為GA=4.5N,GB=9N,甲滑輪組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A=2N,則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若兩滑輪組機械效率相同,則乙滑輪組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B=N(不計繩重和摩擦). 14 . 如圖甲所示,滑輪組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將重為100N的物體勻速提起,在5s時間內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3m。圖乙是滑輪組工作時的拉力F與繩自由端移動距離s的關系圖。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物理量的大小是__________,計算滑輪組提升該重物時的機械效率__________。 15 . 如圖,用一個動滑輪把質量為40kg的沙袋從地面提到5m高的腳手架上,所用的拉力是25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此動滑輪提升沙袋所做的額外功為_____J,動滑輪重_____N。 16 . 體重相同的小明和小軍進行爬竿比賽,小明比小軍先爬到竿頂,則小明克服重力做的功與小軍克服重力做的功相比,____:;小明爬竿的功率與小軍爬竿的功率相比,則____選填“”、“”或“” 17 . 劉佳的媽媽從超市買回一袋胡蘿卜,劉佳撿了一個最大的用細線系好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如圖所示)。胡蘿卜重為N,如果在系線處將胡蘿卜切成兩段,則GA_______GB(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實驗題 18 . 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不同鉤碼,做了3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shù) 鉤碼的重力G/N 鉤碼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繩端移動的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4 0.1 1.7 0.3 78.4% 3 6 0.1 0.3 (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 (2)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計算可得第3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結果保留至0.1%) (3)通過以上3次實驗,你可得到的結論是:當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__________. 19 . 小麗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做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物體所受重力的關系”的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序號 鉤碼總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 η(%) 1 2 0.1 0.8 0.3 83.3 2 5 0.1 1.8 0.3 92.6 3 8 0.1 2.8 0.3 95.2 根據(jù)小麗同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時,被提升物體越大,. 20 . 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 (1)需要的測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2)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計算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公式為:η=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如圖所示,物體重G=50N,拉力F=24N,物體上升10cm,拉力移動s=________cm,則η=________. 四、計算題 21 . 重物體A,它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5103cm2,工人師傅用600 N的力勻速提升物體,物體的速度為0.1 m/s.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摩擦及繩重)求: (1)工人師傅拉繩的功率; (2)物體A的重力. 22 . 如圖所示、利用滑輪組裝置勻速拉動水平面上的物體。已知物體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物體重力的0.1倍,2s內物體被勻速拉動lm。當物體的質量為6kg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和繩與輪之間的摩擦。(g取10N/kg)求: (1)物體靜止在水面時的受力面積為0.5m2,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 (2)動滑輪的重力; (3)拉力F的功率。 第 9 頁 共 9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 2、 3、 4、 5、 6、 7、 8、 9、 二、填空題 1、 2、 3、 4、 5、 6、 7、 8、 三、實驗題 1、 2、 3、 四、計算題 1、 2、-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11 新人 九年級 物理 上冊 第十一 機械功 機械能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1098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