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四單元 科普科幻作品 課本同步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四單元 科普科幻作品 課本同步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四單元 科普科幻作品 課本同步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四單元 科普科幻作品 課本同步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科普科幻作品 【單元解讀】 一. 高考目標 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傳記、新聞、報告、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C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D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 F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2)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探究文本中的終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單元復習 這個單元學習科普文章。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在弘揚科學精神。我們閱讀這些作品時,要重視科學精神的熏陶,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領悟科學家追求真理所體現出的人格魅力,感受科學文章語言清晰、簡捷、準確的風格。 語文課中學習科普文章,并非以學習最新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發(fā)明為主要目的,而是得到科學精神的熏陶??茖W精神主要指科學主體在長期的科學活動中所陶冶和積淀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等的總和。關于科學精神,一般認為包括求實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懷疑精神、批判精神、寬容精神等幾個方面,其中最根本的是實事求是的精神。 在具體閱讀科普文章時,我們要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也許科普文章的動人之處并不在于最終得出結論,而在于其中傳達的多種可能性,開人眼界、發(fā)人深思,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對科學的追求;要關注科學探索過程中的人。真正的科學家追求真理、探索未知都是非功利的,科學探索是他們人生的最大樂趣,因此他們的人格和魅力才彰顯出來,居里夫人就是他們的杰出代表。 在科學活動之外,人類還有廣泛的社會生活。所以,科普文章不僅弘揚科學精神,也表現出強烈的人文關懷。彰顯出科學家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和他們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相交融、緊密聯系的,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共同構成??茖W家追求真理、為科學奉獻的精神,以及關注人類、關注環(huán)保等意識,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的體現,不能生硬地區(qū)分開來。 學習語文,要關注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熏陶,但不能忽視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方面的訓練也是同等重要的??破瘴恼乱话銡w屬于說明文范疇,因此,我們可以結合說明文的閱讀方法,從說明文的類型、特點,說明的對象、思路、方法、語言等方面來學習本單元的文章。 《動物游戲之謎》 1.課文結構 作為傳播科學知識的科普說明文,我們分析課文結構,要注意其中體現的多種含義??破瘴恼峦蕴岢鰡栴}、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結構,本課也是遵循這一特點的;課文的結構形式是“總—分—總”,先總結歸納,然后分項述說,最后再總結歸納;在內容上,先提出動物游戲之謎,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然后分述各種假說,提供給讀者思考,最后對比總結,提出新的展望。這幾個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使結構具有統(tǒng)一的內涵。 2.語言 科普文章的語言,很注重準確、概括,避免含糊、偏頗。在教學時,要注意結合課文具體實例,引導學生學習科普文的語言特色。如“戰(zhàn)斗游戲時,動物互相親密地廝打,看似戰(zhàn)斗激烈,其實極有分寸,它們配合默契,絕不會引起傷害”?!皬P打”表現動物戰(zhàn)斗游戲的高仿真和動物行為的特點這樣的例子在課文中還有很多,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3.人文內涵 我們曾認為,只有人類才是有智慧的生命體,而其他動物不過是受制于條件反射、具有生理反應的簡單生命。只有人類才會思考,才會有超出生理反應以外的各種行為。現在動物學家注意到動物具有游戲的天性,雖然還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是承認動物在游戲,承認動物具有一定的智能潛力、創(chuàng)造性和多樣的交流方式,承認動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體,這本身就是認識上的進步。這種進步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在生命倫理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多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人類將因此重新定義動物,重新審視和動物的關系,進而重新認識自己。 《宇宙的邊疆》 1.文體特點 課文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說詞,解說詞也屬于說明文的文體范疇。教學時要注意其特點:解說詞要根據解說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指向和說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精粹和關鍵,即使必要的拓展性內容,也不能游離解說的主題;解說詞補充和增加解說對象的相關信息,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解說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但又各有側重,各有中心。我們學習課文,首先要了解解說詞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文。 2.說明順序 課文是電視片的解說詞,所以具有一定的視覺性,隨著攝影鏡頭由大尺度空間到小尺度空間,緩緩推進。就我們的閱讀來說,課文已經脫離了電視視覺畫面獨立成篇,從說明順序上看,采用的是空間順序。作者認為 “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課文說明由宇宙到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說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是統(tǒng)一的。 3.議論與抒情 作為解說詞,作者不斷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大段的議論和抒情,是普通說明文所罕見的。如開始的三段文字和結尾的兩段文字,強烈的議論和抒情色彩,融說理和抒情為一體,而且和說明性的文字渾然天成,傳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認識。語段中的議論和抒情也是隨處可見的,可以讓學生深入體會一下,以便了解作者的思想。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1.相關背景 這篇課文涉及一些宏觀宇宙學的理論,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需要給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物理學知識,如統(tǒng)一場論、高維空間等的概念和解釋。 2.文章結構 文章的題目是“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因此,敘述的順序主要是歷時性的。但是,作者開頭就說“童年的兩件趣事極大地豐富了我對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導我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而“童年的兩件趣事”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又是共時性的敘述。這樣的結構安排,使文章既脈絡清楚,又重點突出,充分體現了一名理論物理學者的風格。 課文布局謀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在整體上,作者并沒有從童年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按時間順序敘事,而是通過童年的兩件趣事和高中時建立實驗室的事例,突出“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長的經驗;在局部上,重點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對撞機”上,其中具體的數據陳述得很詳盡,讓人體會到作者嚴謹、踏實的性格,以及成為物理學家所需要的基礎工作的能力。 3.文章內容 大多數人一般直接探尋自然本身,而作者卻由人的觀察角度,反思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此谱髡呱倌陼r的思維超出同齡人,其實只是他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這樣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對高維空間理論探究的基礎;作者少年時接觸到愛因斯坦的“未竟事業(yè)”,激發(fā)了他的探究興趣,他之所以感到“激動人心”,是他把愛因斯坦的理論當成一個“偵探故事”來閱讀、探究,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并沒有落入一般的少年立志的常規(guī)俗套。自己動手建設實驗室,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探究反物質,作者進行這樣艱苦枯燥的工作,體現了他對科學的熱愛,以及踏實的性格,顯露出科學工作者的優(yōu)秀素質的端倪。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歷程”和“教育內容”。 4.科學精神 課文三個主要部分,并不是簡單地敘述作者成長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學精神內涵,可以從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對成為優(yōu)秀科學家最為重要:科學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帶來創(chuàng)造力。作者正是從對鯉魚世界的想像中,認識到人類觀察空間的局限性,間接感悟到高維空間的存在;科學不應該是枯燥的,而是充滿樂趣的。探尋自然的奧秘,對真正的科學工作者來說,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戲”,也是人生的“境界”;科學不去踏踏實實地做實驗,就不能得到基本數據,假說就不能確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礎工作,最終只能浮躁不已,達不到真理的彼岸。作者從事的高維空間理論,雖然還停留在紙面上,但是科學家們已經在做許多基礎的實驗工作,努力使理論得到證明。 三、 高考備考 科學小品是科普作品中的一個重要的門類,科學性是科學小品文的基石。所謂科學性,不僅是指科學小品中要傳播科學知識,還要“宏揚科學精神、科學思想,提倡科學方法” 。 科學小品具有文學性。它充分利用各種文學手段,使科學變成一種“易為公眾接受”的興味盈然的東西。它用故事形式、對話形式、閑適淡雅類散文小品的形式來談科學,將科學內容、對象人格化、故事化,通過各種擬人化手段賦予無生命意義的物或無人性價值的動物、植物以人性、人情,從而將原本刻板、深奧的科學原理用故事形式生動地表現出來。 文學性是科學小品的靈魂。一位科普作家說過,世界上沒有枯燥的科學,只有枯燥的敘述。很多科普作家善于運用民諺、俗語或歷史典故,旁征博引,借題感興,烘托情趣,比附象形,渲染文采。他們的科學小品往往從一個具體的可感的質點出發(fā),給人以動態(tài)的概念,而這種生動靈巧的機智源于科學論證的雄辯性、邏輯力量的延伸性以及知識的準確性、引用文字的規(guī)范性。 科學小品運用形象思維方式生動、形象地闡述科學道理。在詞匯用語方面科學小品努力用形象的、動態(tài)的感受性強的詞語來取代抽象的詞匯。它也像文學體裁一樣無拘束地使用嘆詞、語氣詞等虛詞和迭音詞、象聲詞、兒化詞等,以獲取摹擬神態(tài)、加重語氣、強化感情的語言效果。它也利用詞語轉義和連用同義詞等使表達更加活潑、變動而富有感情色彩。在句式選用方面,科學小品更繼承了散文瀟灑自如、靈活多變的特點,偶句、奇句、長句、短句、復句、單句等變幻多姿、自然天成,大大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此外在修辭手段方面科學小品幾乎能運用文學體裁中能見的所有的方式,這無疑會給語體帶來許多生動和優(yōu)美。 科學小品以精致的文章立意張揚科學精神謳歌人間至美至情??茖W小品的多重價值取向雖苛求著取材但也給語體送來清新和亮色。由于選材的故事化、情節(jié)化、人格化要求和運思對聯想、想象、幻想的依賴,科學小品的語言在準確表達科學內容的前提下有著十分廣闊的自由空間。 閱讀方法 1、提取科技信息 提取科技信息常有兩種方法。一是組合重點段落。有些科學小品中的科技信息相對集中,只要將有關段落加以組合就可以了。二是分散摘錄信息。有一些文章,科技信息猶如滿天星斗點綴在文中,這就要分散摘錄。摘錄時要做到六不:不摘錄穿插的故事;不摘錄形象的描述;不摘錄生動的闡釋;不摘錄抒發(fā)的感受;不摘錄作者的設想;不摘錄沒有知識含量的首尾與過渡。 2、揣摩寫作技巧 揣摩寫作技巧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整體揣摩。科學小品的整體布局一般有漫話式、設問式、穿插式、擬人式、問答式等多種形式。漫話式布局行文流暢,設問式布局條理清晰,穿插式布局內容豐厚,擬人式布局情趣盎然,問答式布局生動活潑……這些布局各有其妙,應細細體會。二是局部揣摩。這類文章的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講述故事、設置懸念、留下問題等等。 3、品析文章語言 品析科學小品的語言可從兩方面展開。一要感受語言的整體風格。同是科學小品,語言也會有所差異,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或詳盡;或雅致,或通俗。我們要在通讀文章的基礎上整體感受這些語言風格。二要品析語言的生動性與形象性。這就應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描述句、議論句、抒情句等句子,從語言的形象、語言的情感、語言的趣味等各方面進行涵泳鑒賞。 1、通讀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了解大意,包括說明對象和特征,說明的方法和順序,各段之間的聯系,這是形成正確完整答案的前提。在閱讀的時候給段落標上序號,并給重要的句子和關鍵詞語做上記號,尤其是各段中心句,在讀的時候要有“尋找”意識,基本做到心中有數,無非就是為了方便答題時提供更快捷更多的信息源。 2、審清題干,發(fā)掘和把握試題中有效的提示性信息 找準解題的定向,即確認命題的角度,閱讀范圍和答題方式。如“閱讀第一自然段,概括說明造成黃河成為‘懸河’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題干告訴你答題范圍:第一段;命題角度:科學地解釋原因,而且是兩個;答題方式:語言要概括精練。 3、定位閱讀,強化對應意識 絕大部分的閱讀題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答案基本上都能從選段中直接和間接找到依據甚至是原本答案,尤其是那些在題目中就帶有選文詞句用雙引號的方式告訴你的題目,更是要將這個詞語或者句子代入到原文中去,往往在它的前后邊可以找到相應的答案,因此強化文本意識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提取題干的主力信息之后,對應到相應的語段,進行定位閱讀,尋找答案。根據要求準確地確定相關的語句,理解它們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表達作用。截取關鍵性文字,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否則就會抑制閱讀功效。 4、原文利用和自我加工相結合 答題時要盡可能利用原文中關鍵文字,很多題目的答案可以使用原文的現成詞句,但是有一些是要你根據答題的要求跨段落、大幅度地對原文材料進行加工處理才能形助概括性的答案,以避免斷章取義甚至文不對題,違背了說明文尤其強調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兩大原則。 【基礎知識梳理】 一、 字音 1、《動物游戲之謎》 露脊jǐ鯨 捉zhuō摸mō 廝sī打 舀yǎo水 嚼jio爛樹葉 羱yun羊 反饋ku 2、《宇宙的邊疆》 神秘m莫測 遼闊無垠yn 開拓tu 閃爍shu不定 氣勢磅礴png b 川chuān流不息 嶄zhǎn新 璀璨cuǐcn奪目 廣袤mo 荒蕪w 旋渦wō 勻稱yn chn 擱gē置 奄奄yǎn 一息 冥mng王星 甲烷wn冰 dn生 磅bng秤chng 滂沱pānɡ tu 人才濟濟jǐ 暈眩yūn xun 泫然xun rn 炫耀xun yo 腳趾zhǐ 白芷zhi 福祉zhǐ 腳踝hui 蜾蠃guǒ luǒ 青稞kē 3、《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柵zh欄 目眩xun 撒手人寰hun 畏葸xǐ不前 二、 字形 1、《動物游戲之謎》 靦腆 緬甸 嬉鬧 竭力 失足墜地 陡坡 聒噪 難以捉摸 操縱 興高采烈 廝打 默契 信賴 銜上 比比皆是 舀水 汲取 調劑 安撫 反饋 鍛煉 坎坷 各執(zhí)己見 眾說紛紜 即興 2、《宇宙的邊疆》 索取 好大喜功 神秘莫測 開拓 暈眩 戰(zhàn)栗 朝氣蓬勃 嶄新 錯綜 涉足 夙望 遼闊無垠 廣袤 荒蕪 擱置 附著 纖細 徘徊 嵌著 橢圓 束縛 扭轉 旋渦 氣勢磅礴 璀璨奪目 川流不息 閃爍 勻稱 奄奄一息 俘獲 席卷 誕生 人才濟濟 3、《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五彩斑斕 遐想 截然不同 冷嘲熱諷 洶涌不息 杜撰 高深莫測 冥冥世界 令人目眩 怪誕 自鳴得意 鄙視 貪婪 撒手人寰 刨根究底 在所不辭 浩瀚 湮沒 約束 畏葸不前 欣慰 三、 詞語 1、《動物游戲之謎》 聒噪:說話瑣碎,聲音喧鬧,令人煩躁。 興高采烈:興:原指志趣,后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后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消融:雪原、冰川、海冰等形態(tài)上的雪、粒雪(nēvē)或冰的損耗?;蛑肝矬w消失、融化。 2、《宇宙的邊疆》 朝氣蓬勃: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充滿了生命和活力。 出人意料:意料:事先對情況與結果的估計,超出人們的料想猜測之外。 氣勢磅礴:廣大無邊。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川流不息:河流。息:停止,停下。形容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來來往往、連續(xù)不斷。 與世隔絕: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3、《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撒手人寰:人寰指人間,撒手人寰指離開人間,即死亡。 畏葸不前: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四、 文學常識 1、科普文就是介紹科學知識的小短文??破瘴木褪前讶祟愌芯块_發(fā)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傳播到社會當中,使之為公眾所理解,用以開發(fā)智力,提高素質,培養(yǎng)人才,發(fā)展生產力,并使公眾有能力參與科技政策的決策活動,促進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的也把它稱之為科學小品文。 科學小品文也稱知識小品或文藝性說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筆調,即借助某些文學寫作手法,將科學內容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 科學小品文用文學筆法來寫,寓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獲得科學知識??茖W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語言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讀這類文章能活躍思維、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很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臻g順序即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方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這種說明順序有利于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2、加來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學家,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理論物理學教授。他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哲學博士學位。他是《超越愛因斯但》(與特雷納合著)《量子場論》和《超弦導論》諸書的作者。在過去的10年里,他還是廣播電臺每周一次一小時科學節(jié)目的主持人。 【精題精練】 1.(09湖北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數字海洋 (1)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是人類生存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空間。建設數字海洋,就是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有效獲取和利用信息,實現海洋信息化。在科學家們看來,數字海洋是通過立體化、網絡化、持續(xù)性的全面觀測海洋,獲取海量數據來構建一個虛擬的海洋世界。它能夠將海洋化學、生物、物理等要素數據變成人類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過對當前海洋景觀的直接表達和對未來海洋場景的預測、預現,促使人類對海洋開發(fā)利用的方式更趨合理。 (2)數字海洋建設由三個層次的內容構成:一是數據立體實時和持續(xù)采集。對海洋的立體觀測包括空間觀測,即利用各類遙感新技術,對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圍內的海洋特性進行全面觀測;海面觀測,即由海面觀測網對海洋實行全天候觀測;海底觀測,即由海底工作平臺等智能終端組成海底觀測網,對海洋深處的各種海洋要素數據進行精確而持續(xù)的采集?,F代網絡技術和能源技術使得這種立體觀測能夠長時間持續(xù)進行。二是信息網格集成。數字海洋通過網格技術協(xié)同數據采集、集成信息處理、統(tǒng)一運行計算,使網絡上的所有資源合力工作,從而完成傳統(tǒng)方式無法完成的海洋活動中的各種復雜計算,建立功能強大的各種應用與決策模型,實現對海洋的深入精確認識。三是知識綜合應用。不同用戶對海洋信息的需求和應用不盡相同。建設完整的數字海洋體系,必須在海量信息集成平臺上,搭建公共性強、綜合性廣、功能齊全的基礎海洋信息服務平臺和產品開發(fā)的綜合應用平臺,按照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的原則,實現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統(tǒng)一開發(fā)、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標。不同用戶既可從中獲取各自所需的專業(yè)信息,又可根據自身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二次開發(fā)。 (3)數字海洋建設帶來了人類認識、管理、開發(fā)海洋的一場革命。首先,海洋是一個變化復雜的整體,僅僅依靠海洋觀測站等傳統(tǒng)方式,人們對海洋的認識往住是有限的、滯后的,缺乏對海洋變化過程的了解。數字海洋的數據立體實時和持續(xù)采集,以及信息網格集成,使科學家能夠實際掌握海洋變化過程,實現人類對海洋認識的質的飛躍。其次,現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權益、海洋資源、海洋環(huán)境三類海洋行政管理。數字海洋的應用可以實現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維護海洋權益上,數字海洋的實時立體觀測體系,能夠對我國沿海200海里內的經濟專屬區(qū)海域進行全天候無遺漏的實時監(jiān)測,任何違反我國法律的海洋活動,都將在第一時間內被反映到我國海監(jiān)指揮中心,以便及時形成維權決策,確保國家海洋極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獲取和控制資源為目標的海洋開發(fā)歷來是沿海國家的重點發(fā)展戰(zhàn)略。數字海洋具有強大的信息集成和綜合展示功能,可以為具體的海洋開發(fā)項目提供大范圍、精確的海洋環(huán)境數據,并能用來對項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對周邊海域的影響等進行綜合測評,為決策者提供最佳方案。這既避免了海洋開發(fā)的盲目性,也為海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6.下列對“數字海洋”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字海洋是運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持續(xù)地觀測海洋,從而采集到的有關海洋世界的各種數據。 B.數字海洋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在對海洋信息綜合處理的基礎上構建出來的一個虛擬海洋世界。 C.數字海洋擁有海洋化學、生物、物理等有關海洋世界的多種信息,能夠為不同用戶提供服務。 D.數字海洋不僅可以直接反映現實的海洋世界,還可以根據有關需求預測未來海洋世界的狀況。 【答案】A 【考點】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解析】原文第1段說“數字海洋是通過立體化、網絡化、持續(xù)性的全面觀測海洋,獲取海量數據來構建一個虛擬的海洋世界”,顯然不是選項所說的“各種數據”。該項偷換概念。 【思路分析】該考點涉及的知識點有:①理解與寫作對象或文章主旨密切相關的詞語(概念)的內涵;②理解指代詞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詞語在文中的指代義;③理解同義詞或近義詞在文中含義的差別;④理解詞語在文中被臨時賦予的特殊含義和深層意義。⑤運用修辭格和寫作方法的關鍵詞語;⑥反映具體語言環(huán)境的詞語;⑦在結構上起到獨特作用的詞語??忌捎谩罢扒邦櫤蟆钡姆椒ǎ谕ㄗx全文的基礎上,進行比對、概括。 7.下列有關數字海洋建設內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借助現代網絡技術和能源技術,建立海面觀測、海底觀測的完整的立體觀測體系,進行數據采集。 B.通過信息網格集成來建立各種應用與決策模型,完成傳統(tǒng)方式無法完成的各種復雜計算。 C.建設基礎海洋信息服務平臺和產品開發(fā)的綜合應用平臺,針對不同用戶進行二次開發(fā)。 D.建設數字海洋要注意完整性,以實現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統(tǒng)一開發(fā)和各家共用。 【答案】D 【考點】考查對文章信息的篩選與整合。 【解析】A.項原文在第二段:“對海洋的立體觀測包括空間觀測,即利用各類遙感新技術,對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圍內的海洋特性進行全面觀測;海面觀測,即由海面觀測網對海洋實行全天候觀測;海底觀測?!痹擁椧云湃┑袅恕翱臻g觀測”。B.項“通過信息網格集成”建立“各種應用與決策模型”進而“完成傳統(tǒng)方式無法完成的各種復雜計算”,剛好把兩者之間的先后邏輯關系搞反了;C.項對應原文是“不同用戶既可從中獲取各自所需的專業(yè)信息,又可根據自身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二次開發(fā)?!痹擁棌埞诶畲鳎恰安煌脩艨梢赃M行二次開發(fā)”而不是“綜合應用平臺”進行。 【思路分析】該小題的要點集中在第二段,可用排除法。如果選項描述的不是數字海洋的建設,可直接排除;其余的就需要和原文比較,信息要點是否一致。 8.下列對“數字海洋建設帶來了人類認識、管理、開發(fā)海洋的一場革命”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建設數字海洋使人類以全新的方式觀測海洋、獲取信息,為人類深入地認識海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B.通過數字海洋建設,采用信息網格集成來處理觀測數據,科學家實際掌握海洋變化過程就能成為現實。 C.建設數字海洋適應了時代需要,通過實現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務。 D.通過數字海洋建設所提供的有效手段,人類對海洋的開發(fā)利用更趨合理,從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答案】C 【考點】考查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解析】C項:建設數字海洋只是一個虛擬應對系統(tǒng),是龐大的“海洋管理任務”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終極完成龐大的“海洋管理任務”。該項說法絕對。 【思路分析】該小題的要點集中在第三段。文中重要的句子是:①、起始句 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轉承的作用。②、主旨句 它的位置不一,或開頭或中間或結尾。③、銜接句 這種句子有承上啟下作用。④、深化句 在語段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升華主題深化主旨的作用。⑤、警示句 它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啟迪。⑥、矛盾句 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寄托了深刻的寓意。⑦、情感句 它凝聚了作者的喜怒哀樂、褒貶揚抑。⑧、引用句 名言名句表現一定的思想內涵,也常作設題點。⑨、比喻句 用比喻的方法說理抒情。⑩、總結句 或總結概括,或留有余地,或飽蘸筆墨抒情。⑾、結構復雜的語句 這種句子是難點所在。⑿、容易產生歧義的句子 也是難點句子。⒀、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句子。理解的方法是:要利用上下文的語境來進行正確理解和闡釋,“前后勾聯”、“表里參驗”。 9.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數字海洋之所以能對未來海洋場景進行預測、預現,與它強大的信息集成和綜合展示功能有關系。 B.開發(fā)海洋資源與保護海洋環(huán)境并不存在矛盾,因為數字海洋可提供科學的開發(fā)和保護海洋的最佳方案。 C.海洋資源受海洋權益保護,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就是維護我們自己的切身利益,我們應當具有這種意識。 D.只有實現海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保障整個地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才會有人類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答案】B 【考點】考查對文種信息的推斷。 【解析】原文最后一段信息說“可以為具體的海洋開發(fā)項目提供大范圍、精確的海洋環(huán)境數據,并能用來對項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對周邊海域的影響等進行綜合測評,為決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而非“開發(fā)和保護海洋的最佳方案”。 【思路分析】往往從以下幾方面設置錯誤:①對原文中的說法變換敘述角度或表達的方式。②對部分信息的片面理解,或對整體材料中居于次要地位的性能、作用等進行夸大,從而得出一個不符合實際的結論。③對原文中有關材料進行錯誤地引申與分析,然后推斷出一種錯誤的發(fā)展趨勢。高考推斷題推斷不能成立的具體原因:⑴以偏概全。⑵混淆不同語氣。⑶不合常理。⑷與原文相悖。 2.(10全國卷Ⅰ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情緒異常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長期以來,各個領域的學者從自己的學科出發(fā),對此現象紛紛做出各自的解釋,但是始終未獲解決?,F在生物學家也開始涉足這個問題,并從生物學的角度加以探討,他們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經常說人的情緒多變,其實我們往往不是自己情緒的真正主人。在人體內,存在著許多調控我們情緒的化學物質,我們的喜怒哀樂受到它們的控制。比如說,有時候我們會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煩,究其原因是一種叫做“梅拉多寧”的激素在作怪:如果這種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心情煩躁、沮喪等。據研究,梅拉多寧也是導致一種叫“冬季抑郁癥”疾病的元兇。得這種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陰霾、缺少陽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緒低落、郁郁寡歡,甚至做出極端行為,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樂,令人羨慕?這又涉及到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多巴胺是神經元中傳導神經興奮的一種化學物質,當多巴胺傳導順暢的時候,大腦內部就會產生一系列化學變化,使我們產生快感。 現在生物學家發(fā)現,大量的細菌寄生在我們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們中的半數是中性菌,對我們既無害也無益,比如腸桿菌、酵母菌及腸球菌;約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門桿菌等;還有約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雙歧桿菌等。對有害菌我們也不必擔心,因為它們的活動嚴格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別小看這些寄生在腸道內的小小細菌,它們對改變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方面,這些細菌影響人體的營養(yǎng)代謝,如果消化不良,會引起情緒異常;另一方面,假如人體的代謝紊亂,這些細菌會制造出硫化氫、氨等氣體來毒害我們的神經,從而導致我們情緒異常,甚至做出極端行為。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當給豬投喂高密度的發(fā)酵乳桿菌時,豬不僅長得快,而且爭食咬斗現象明顯減少。這是因為豬的腸道內有益菌受到強化之后,對豬的神經有毒害作用的氣體硫化氫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豬的行為。 近年來,人們情緒異常和行為失控的發(fā)生頻率逐年升高,從腸道內細菌的生存環(huán)境來看,導致這一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農藥、食品添加劑和抗生素等的濫用。這些藥物或化學物質進入人體會大量殺死腸道細菌,導致人的代謝紊亂和消化不良,從而引發(fā)情緒異常和精神疾病。二是這幾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飽。由于攝入的過量高蛋白在人體內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為其分解、代謝,它們會在雜菌的分解下產生大量的硫化氫、氨等對神經有毒害作用的物質。這些物質會破壞人體中起抑制沖動作用的五羥色胺的合成,導致人的情緒異常,產生過激行為。 (摘編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報》) 5.下列關于情緒異常及其研究狀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所謂情緒異常是指情緒低落、沮喪、煩躁、發(fā)怒,乃至做出極端行為等。心情愉快則是人的正常狀態(tài),不屬于情緒異常。 B.人的情緒異常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此前各個領域的學者雖然從不同的學科出發(fā),提出了各種解釋,但是始終未能解決問題。 C.與其他領域學者的研究不同,現在生物學家們另辟途徑,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研究,從而解決了情緒異常的防治問題。 D.科學研究已經表明,人體內的一些化學物質會影響人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許多時候人們并非自己情緒的真正掌控者。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人們有時候出現煩躁、沮喪等情緒,其原因是體內的激素梅拉多寧的分泌超過了正常的水平。這種情況更嚴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癥。 B.正常情況下人體腸道內的有益菌和中性菌會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動,當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數量大量減少時,這種管制就會削弱。 C.如果給豬投喂高密度的發(fā)酵乳桿菌,豬腸道內有益菌的數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氫和氨等有害氣體的生成就會大量減少。 D.殘存農藥、食品添加劑和抗生素等殺死大量腸道細菌,高蛋白物質就會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氫和氨等有害物質,導致人的情緒正常。 7.下列推斷,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只有當人體內多巴胺的量超過一般水平,神經興奮在神經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傳導,人的大腦才能產生化學變化,從而獲得快感。 B.即使人們不食用含有農藥、食品添加劑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純“綠色”食品,我們體內的腸道細菌也可能會導致情緒異常。 C.腸道內的雜菌會分解高蛋白物質,產生硫化氫、氨等毒害神經的氣體,這就是說,可以通過殺滅這些雜菌來預防或治療情緒異常。 D.近年來,某些人行為失控的現象屢有發(fā)生,看來控制農藥、食品添加劑和抗生素的使用也應該是解決此類現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5、【解析】“從而解決了情緒異常的防治問題”錯,文中說“他們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可見,生物學角度的研究并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能說“解決了”。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6、【答案】D 【解析】“殘存農藥、食品添加劑和抗生素等殺死大量腸道細菌”,“高蛋白物質就會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氫和氨等有害物質”是兩個不同的原因。A項將冬季抑郁癥視作更嚴重的例子,文中沒有直接說明,可以從癥狀中勉強推斷出。 【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 C 7、【答案】A 【解析】多巴胺是神經元中傳導神經興奮的一種化學物質,當多巴胺傳導順暢的時候,大腦內部就會產生一系列化學變化,使我們產生快感。是多巴胺傳導順暢與否,不是多巴胺量的多少。 【考點定位】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 C 3.(10湖北高考)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中國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種觀念是“天圓地方”,我們老祖宗卻認為“天圓地圓”,有黃道、赤道。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在其著作《天問》中引證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他說: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九天是指坐標,就是昊天(東)、陽天(東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鸞天(東北)、鈞天(中間向上),一共是九個坐標位置。屈原說,如果天圓地平,就會相交,成“九天之際”?!鞍卜虐矊??”相交的點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地相交顯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圓的,地一定也是圓的。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各自可轉。所以中國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黃道兩個圓軌道。 他下面再問:天是圓形的,還是橢圓形的?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其中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緯度。他問的是經度長一些,還是緯度長一些。實際上,地球的赤道直徑與南北兩極的距離相差22公里,屈原當然沒有求出來,不過他這種解析問題的能力及有關天圓地圓的推測都令人佩服。 《周禮》說:“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辫档耐鈬菆A的,中間有圓孔,代表天??墒?,為什么天中有禮?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間也有一個圓孔穿過去。外邊為什么是方的?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還有一種玉器叫璇璣,造型很像璧。璧,璇璣,琮,他們的關系是什么?《虞書?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璣為轉運,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我們今天看到的璇璣玉器,直徑僅約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璣怎樣做天文儀器呢? 每顆恒星和行星,都要轉圈,都各自沿著一個圓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點不動,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軸的相交點,叫做正極。我們可以設想,璇璣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個旋轉式天文儀器,目的就是把這個旋轉軸的指向定準于正極。怎樣做到這個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準正極,一定要有一根長管。如果轉盤的直徑是8尺,那么管子的長度應約是轉盤直徑的2倍,這個管子對著正極。再做一個形狀像璇璣的大盤子;邊上有三個凹口,每一個凹口正好對著一個星,星在天空轉,這個盤子隨著星轉,竹管是不動的,要定正極的位置,必須通過管子對著正極,然后讓盤子隨天轉動,把三顆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頭把它綁起來,每塊大石成方形,約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塊,這樣的造型的古代天文儀器就有兩個部分:一是大璇璣那樣的盤子,凹口對著星,隨天上的星面轉,代表天;一是這些大石頭綁住的長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細的針在竹管一端開一個直徑為2毫米的孔,管子長15尺左右,它測量正極分類的精確性能達到0.013度。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商朝時正極沒有任何明顯的星。人們?yōu)榱思o念炎黃古代天文學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璣這種小型玉器,后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因而“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選自《中國國家天文》創(chuàng)刊號,有刪改) 6.從原文看,下列對古人“天圓地圓”觀念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人很早就有天圓地圓的觀念,如把天比作蛋殼,把地比作蛋黃,認為存在赤道和黃道兩個圓形的軌道。 B.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維度,經度與緯度哪個長一些呢?作者認為,這樣提問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圓的。 C.璧為圓形,中有圓孔,代表天,琮為方形,中有圓孔,代表地?!吨芏Y》所謂,“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可為印證。 D.璧為圓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認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錯,文中說“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方形象征大石塊。 【高考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易錯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題肢相對照。注意A項有瑕疵,文中“把天比作蛋殼,把地比作蛋黃”是作者的觀點,沒有說是古人的觀點。 【備考提示】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7.下列對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的設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一根用來對準正極的長竹管,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把這個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穿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C.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大璇璣那樣的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大盤子,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 D.在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璇璣中,從直接觀察天象的作用看,用來固定長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塊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A“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錯,盤子要隨星轉;C“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錯,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塊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觀察天象。 【高考考點】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錯提醒】注意聯系題肢前后分析。 【備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結構,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qū)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干要能構成因果關系。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征。 8.“后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毕铝袑@句話的理解和推斷,準確的一項是 A.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壁和琮都是直接從這種天文儀器簡化而來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從璇璣簡化而來的,所以都保留了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從玉器璇璣簡化而來的。 D.今天所能見到的壁和琮,都是禮器和飾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塊簡化而來的。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A、“璇璣”是玉器,不是天文儀器;B、壁和琮沒有保留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只是禮器;D、文中說:“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 【高考考點】依據文章進行判斷和想象。 【易錯提醒】A,依據文意,“璇璣”是玉器,不是天文儀器,可對比C項判斷。 【備考提示】要依據文意。推斷想象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后關系不能顛倒。注意選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 9.作者根據哪兩類證據推論出中國古人“天圓地圓”的觀念? 【參考答案】典籍和文物 【試題分析】屈原的《天問》,璇璣、璧、琮的樣式和對它們之間關系的推測。 【高考考點】篩選信息 4.(08湖南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為什么我們容易區(qū)分上下,但卻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說過,“人,詩意地棲居于大地”,我們頭頂藍天,腳踩大地,這是區(qū)分上下的最為直觀方便的參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無明顯的參照系。小時候,大人教我們: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兩只手的功能的不對稱,幫我們分辨了左右??梢?,要區(qū)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賴于某種不對稱的基準。 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動物的大腦是對稱的,因而動物不能區(qū)分左右。這一設想最初由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提出,如今已有實驗證明,馬赫的洞見是正確的。我們的右腦與直覺、情感有關,左腦與邏輯、語言有關。一個簡單的測試就可以證明這一點。給出這樣的問題:所有的猴于都會爬樹,豪豬是一種猴子,豪豬會爬樹嗎?這是一個三段論,大前提正確,但小前提卻是錯的。對于左側休克的病人來說,他的右腦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豬怎么能爬樹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刺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對于右側休克的病人采說,他的左腦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則全然不同:豪豬是一種猴子,它當然會爬樹。這個測試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右腦與具體情景有關,因而右腦正常的病人能夠記得豪豬的模樣,它當然不是猴子;而左腦則與邏輯有關,因而左腦正常的病人能夠運用演繹邏輯來推理,但他卻不知道豪豬長什么樣。日常生活中的我們,偶爾也會有這樣的體驗,一時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詞,但卻能在大腦中生動地再現其具體模樣。這就是左右大腦分工的不同。人類正常的思維活動有賴于左右腦的合作,否則這個世界在我們眼中就會變得荒唐不堪。 人類生活在一個近似對稱的世界之中,人體就呈明顯的兩側對稱。但這種對稱又不時會被打破,眾所周知,體內的器官分布就呈現某種不對稱,如心臟偏于左側,或許因為我們處處遭遇對稱,因而科學家對于自然規(guī)律的對稱性有一種癡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卻是.在所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首先必須打破的恰恰是這種原始的對禰性。以哲學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驢子”為例,當它置身于兩堆同等距離的干草之間時,將難以在向左走與向右走之問做出抉擇。它置身于對稱性之中,若不打破這種對稱性,它就會被活活餓死。自然,現實中的驢子決不會餓死,由于某種細微差剮的影響,它會以不可預測的行動去打破這種邏輯上的對稱. 就此而言,隨著不對稱性而來的,就是創(chuàng)造和活力。以性別為例,基于雌雄相異的兩性生殖,為生命界帶來無窮的變異或活力。而人類的兩情相悅,更是生活而不是活著的見證。以時間為例,未來和過去的不對稱,才讓我們的生活始終都充滿希望。 (選自《科技導報》xx年第2期,有刪改。) 6.本文談論的核心問題是( ) A.人類大腦的特征 B對稱性 C分辨左右的意義 D不對稱性 【答案】D 【解析】“不對稱性”是閱讀材料的中心話題。 7.下列各項中,“豪豬爬樹”測試所直接證明的一項是 A.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 B我們人類的右腦與直覺、情感有關,左腦與邏輯、語言有關。 C左側休克的病人和右側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腦分工是不同的。 D人類正常的思維活動有賴于左右腦的合作,否則就荒唐不堪。 【答案】B 【解析】閱讀第2自然段可知。 8.下列表述符臺原文意思的項是 A.文章第一段明確指出:無論是區(qū)分上下還是區(qū)分左右,都依賴于打破對稱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觀方便并且不對稱的參照系。 B動物不能區(qū)分左右,因為動物的大腦是對稱的。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提出并通過實驗證明了這個結論,馬赫的洞見是正確的。 C科學家對于自然規(guī)律的對稱性有一種癡迷,原因或許就在于人類生活在個近似對稱的世界之中.我們處處遭遇對稱。 D現實中的驢子即使身處兩堆同等距離的干草之間也決不會餓死,因為它會憑借其大腦的不對稱性,打破邏輯上的對稱。 【答案】C 【解析】A.文章第一段明確指出的是:要區(qū)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賴于某種不對稱的基準。B原文為“這一設想最初由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提出,如今已有實驗證明,馬赫的洞見是正確的?!?C原文為“自然,現實中的驢子決不會餓死,由于某種細微差剮的影響,它會以不可預測的行動去打破這種邏輯上的對稱.” 9.根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左右大腦的不對稱是我們區(qū)別于動物特征之一 B人類區(qū)別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結果 C人類所有的創(chuàng)造和活力,都來源于所處世界的對稱性。 D我們之所以充滿希望,就是因為未來必定比過去美好。 【答案】A 【解析】B原文已指出“人類能夠區(qū)別左右,奧秘就在于人類的左右大腦是不對稱的”跟教育沒有關系。C原文指出“就此而言,隨著不對稱性而來的,就是創(chuàng)造和活力。”推斷明顯不對。D不一定,原文指出“未來和過去的不對稱,才讓我們的生活始終都充滿希望”。 5.(08湖北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12分,每小題3分) 根據《國際濕地公約》,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濕地通常具備三個要素:水成土、臨時或長期的水淹條件、耐濕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這就將人們慣常理解的,僅指水域與陸地之間過渡地帶的濕地概念,擴大至在空間上與之緊密相連的河流、湖泊等水體,使其形成整體,這有利于濕地生態(tài)的綜合保護。濱海濕地和由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構成的內陸濕地,屬于自然濕地;為滿足人類需要而建成的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屬于人工濕地。我國濕地資源豐富,占世界濕地資源的十分之一。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地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fā)展休戚相關。濕地是許多野生動植物(包括許多瀕危物種)的“家園”,是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巨大基因庫。濕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質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時間內蓄積洪水,然后慢慢將水排出。濕地還是有毒物質的降解容器。當人類活動造成的各種有毒物質進入濕地時,許多濕地植物和濕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對其進行降解和轉化,凈化環(huán)境。這是濕地享有“地球之腎”美譽的重要原因。 濕地資源豐富,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濕地提供的動物產品,如魚蝦等,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產自濕地的谷物養(yǎng)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濕地的蘆葦是重要的造紙原料。濕地的水資源不僅為人類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濕地資源還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換能量,如水力或泥炭發(fā)電。另外,濕地景觀獨特,是人們理想的旅游、休閑場所。 但長期以來,人類對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認識不足,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濕地資源。例如,將大量濕地排水后改作他用,導致濕地面積銳減;過度捕撈、采挖濕地動植物,破壞了濕地生態(tài)平衡;上游濕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積,濕地蓄洪功能下降;工農業(yè)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嚴重污染濕地水體?,F在人們已經意識到保護濕地的緊迫性,并積極探索科學的方法。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農業(yè)帶產生的大量硝酸鹽和其他化學物質,不僅導致流域水質惡化,刺激藻類泛濫,還在入海處的墨西哥灣形成一個面積xx0平方千米的無氧區(qū)。專家們認為,流域內濕地的大量喪失導致入海徑流氮負荷過重,是造成無氧區(qū)的主要原因。有專家提出,解決問題的根辦法是在全流域進行大規(guī)模濕地生態(tài)重建,全面恢復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這個建議已得到認可。 由于濕地類型多樣,其功能和價值不盡相同,因此濕地生態(tài)的恢復和重建要有具體目標,因“地”制宜。例如,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濕地可大量種植蘆葦、香蒲、莎草等植物,通過收割再利用或沉積的方式去除水體中大部分的營養(yǎng)鹽,這是分散和凈化工農業(yè)及生活污水的有效辦法。作為鳥類或魚類棲息地的濕地,其生態(tài)保護要特別注意保持自然狀態(tài)下的“原型”狀貌。以水文調節(jié)為目的的濕地建設,重在加強濕地的滯水能力。為人們提供旅游休閑場所的濕地建設,則更應重視優(yōu)美環(huán)境的營造。當然,各類濕地生態(tài)的構建在承擔主要功能的同時,完全可以實現多種功能的有機融合。 6.下列對“濕地”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濕地指長期被靜止或流動的水體覆蓋的地域,如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濕地中的人工濕地有水庫、渠道、水田、塘堰等,與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密切相關。 C.濕地通常被認為是指水域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這只是對濕地的一種狹義理解。 D.濕地中的水體與濕地的其他組成部分難以分割,共同構成了濕地整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對“濕地”的定義是:“濕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長久的或暫時的沼澤地、濕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擁有靜止或流動的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濱海水域?!盇項中“長期”與文中“長久的或暫時”的表述有誤。其它項敘述與文中信息相符。 【命題思路】該題主要是考查科技文“關鍵詞語或概念的理解”。A項錯誤屬于故意混淆概念特征,丟棄信息,造成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7.下列對“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地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人類生存發(fā)展休戚相關”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環(huán)境獨特的濕地,為許多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家園”,也為人們提供了理想的旅游、休閑場所。 B.自然資源豐富的濕地,是人類的“衣食父母”,為人類生存發(fā)展提供了所有物資,如食物、飲水、能源等。 C.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善的濕地,就像一塊天然“海綿”,既有很大的蓄水量和很快的蓄水速度,又能將水慢慢排出。 D.生物構成多樣的濕地,可以利用生物自身的功能有效降解和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四單元 科普科幻作品 課本同步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一輪 復習 第四 單元 科普 科幻 作品 課本 同步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244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