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9 人民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9 人民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9 人民版必修2.doc(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9 人民版必修2 【設計思想】 指導思想: 貼近課程標準的理念,強調學生參與,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牢牢抓住學科指導意見;突出重點和難點。 設計特色: (1)通過三組材料,采用“材料串聯 問題展開 主題揭示”形式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能力。 (2)通過學生自己上網、查閱書籍和列表格等辦法,探究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不同點,培養(yǎng)探究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 (3)通過組織辯論賽的形式,探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考查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模擬中央臺王志《面對面》的形式,探討蘇俄的新經濟政策實施的必要性以及是否背離了社會主義性質,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 (4)通過新經濟政策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比較,認識新經濟政策對中國的借鑒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教材分析】 本專題主要敘述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經驗與教訓。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寧時期);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斯大林時期);蘇聯社會主義改革與挫折(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的解體。本節(jié)內容是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探索。在蘇聯解體、蘇共垮臺后的今天,借鑒和吸取蘇聯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于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課標要求】了解俄國國內戰(zhàn)爭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認識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背景,簡述兩政策的內容,歸納其特點,理解其作用。說明新經濟政策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有益探索;認識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 (2)過程與方法:比較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異同,提高自己的比較能力;閱讀列寧的《論糧食稅》《大國崛起》等歷史文獻,學習運用材料說明歷史問題的方法;聯系中國的改革開放,認識新經濟政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借鑒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列寧為首蘇維埃政權克服種種嚴峻困難鞏固新政權的事實,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通過了解列寧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實,堅持求真、務實和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十月革命的相關知識;具備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基本知識;學生有實際參與課堂能力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蘇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實施前的時代背景、目的、內容和意義。 難點:比較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的異同點;理解戰(zhàn)時共產主義向新經濟政策過渡是歷史的必然。 【教學方法】問題探究法,表格分析法,圖表分析法 【課前準備】 (1) 學生課前準備 ① 辯論賽: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活動方式:小組分工的形式進行收集資料 正方:利大于弊;反方:弊大于利。 ②《面對面》虛擬現場訪談:新經濟政策是否背離了社會主義性質 ③“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的比較之研究 研究內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背景、內容、效果之比較 研究方法: 采訪、上網、查閱書籍等 研究步驟: 分配任務 收集資料 篩選、匯總資料 成果形式: 列表比較 (2) 教師準備資料,多媒體,并準備表格和圖片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多媒體展示) 相聚有盡時,情誼無絕期 胡錦濤普京出席俄羅斯年開幕式 胡錦濤普京出席"中國國家展"開幕式 師:圖片反映的史實是? 生:兩國互辦“國家年”。中俄兩國于xx年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xx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通過時事熱點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愛因斯坦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睂氲脑O計應讓學生感覺有趣,能調動學生的情緒,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師:許多中國人都感言:真正對中國產生過最大影響的,是俄羅斯民族,有人曾用“刻骨銘心”來表達他們對俄羅斯的前身——蘇聯的印象。沒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國也不會是今天這樣。一個多世紀來,從列寧的思想觀念到基本的社會制度,從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到北方城市的建筑風格,從托爾斯泰的小說到普希金的詩歌,俄羅斯的影子不僅滲透到一些中國人的社會生活,還深入了不少中國人的靈魂。 作為一個曾經對世界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超級大國,蘇聯在20世紀探索了一條國家發(fā)展的新道路。這一前所未有的社會實踐,究竟是如何進行的呢? 本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它的歷程。 【新課導航】 第一課時: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危 一、 難時刻顯身手——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師:俄羅斯是一個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時也是英雄輩出的民族。在歷史上,政治家的個性氣質曾決定性地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國和當時歐洲強國的距離;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獨立思考的俄羅斯知識分子;而列寧對革命的執(zhí)著,則使這片土地勇敢地承擔起為人類開拓新航道的歷史重任。那么,他是如何探索社會主義的道路的呢?蘇維埃政權建立后,又面臨什么樣的形勢呢? 【系列導讀材料Ⅰ】探究活動一——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背景 材料一:1918年夏天,蘇維埃已被戰(zhàn)火包圍,紅旗只在1/4的國土上飄揚,全國3/5的人口在反革命勢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蘇維埃政權管轄的地區(qū),反革命恐怖和破壞活動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殺了彼得格勒肅反委員會主席烏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謀刺列寧,列寧身受重傷。 材料二:俄國的經濟情況極為糟糕,重要的糧食、燃料和原料產地均被敵人奪走,生活必需品嚴重匱乏,以至城市人口每兩天才領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萬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協約國的支持下發(fā)動叛亂。1919年開始,協約國發(fā)動3次大規(guī)模武裝進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亞的前沙皇俄國海軍上將高爾察克在英國支持下向紅軍發(fā)動進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將軍鄧尼金指揮的白軍為主,英法等國派軍隊參戰(zhàn),從南方向莫斯科發(fā)動進攻;1920年4月,協約國慫恿波蘭軍隊進攻蘇俄。 師:蘇維埃政權建立后,面臨什么樣的形勢呢? 生:(1)國內武裝叛亂和外國干涉軍的聯合進攻(2)3/4國土被敵人所占(3)經濟情況極為糟糕。總之:蘇維埃政權面臨危機(多個學生歸納) (學法指導:(1)初讀材料,對材料初步了解(2)精讀材料,帶問題讀,獲取重要信息。并要求在材料中劃出關鍵字句。(3)組織答案,要求:語言簡練、條理清晰。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方法,培養(yǎng)探究能力,講究“論叢史出,史論結合”) 師: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危難時刻,為了鞏固新生的政權,列寧實行了非常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探究活動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內容 師:完成表格填空,識記該政策的主要內容 背 景 內容 農業(yè) 工業(yè) 流通 分配 評價 情景探究: 師:情景描繪:1920年,一位瘦弱的老農坐在街道一個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擺著兩個裝滿土豆和小麥的袋子,顯然是在兜售自產的農產品,類似于“擺地攤”。老農似乎有所顧慮,經常四處張望。同學們能找出上述場景中的不正常之處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議論紛紛。設置情景,激發(fā)興趣,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自然引發(fā)學生追問“為什么”?得出政策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師:那么,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下面有請雙方各派1號選手闡述自己的觀點。 正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收到了明顯的效果:①實施余糧收集制,不僅保證了紅軍、工人和城市居民獲得最低限度的糧食需求,而且體現了無產階級在特定形勢下同農民結成的軍事政治聯盟;②企業(yè)國有化,消滅了資本主義私有制,壯大了社會主義國營經濟;③實物配給制可以把有限的財力物力集中起來保證戰(zhàn)爭的需要;④勞動義務制不僅發(fā)展了生產,而且使剝削階級在勞動中得到了改造。因此,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實施,為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戰(zhàn)勝國內外敵人,鞏固蘇維埃政權提供了保證。我方認為:利大于弊?。ㄕ坡暎? 反方:我方認為:弊大于利。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雖然是蘇維埃政權在特殊環(huán)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但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措施,它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從理論上看,這些措施超越了當時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排斥商品貨幣關系,撇開市場,采取純軍事行政的手段,急于超越階段直接實行共產主義,實行通過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來組織生產和分配,違背了經濟規(guī)律,簡直是大躍進?。@嘆)因此,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從實踐上看,實行余糧收集制,嚴重侵犯了農民的利益,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如果我是那時的農民,我就不干活了。(學生大笑)企業(yè)國有化致使不少企業(yè)減產或破產;取消一切商品貿易,實行實物配給制,影響了日用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正常供應。所以,它的實施雖然暫時起到鞏固政權的作用,但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它使蘇俄的國民經濟瀕于崩潰,還使蘇俄在1920年底到1921年初發(fā)生了全國范圍的嚴重的政治危機。(掌聲) 師:下面進入自由辯論階段。(略)(辯論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允許發(fā)揮個人見解。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讓學生自己探究。通過探究問題,學生思維形成新的生長點。葉瀾提出“ 通過開放式的問題、情境、活動,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經驗、體驗、問題、想法或預習時收集的信息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開發(fā)學生的‘原始資源’,實現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資源生成”) 師:(小結)它適應了戰(zhàn)時需要,把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來,保障了紅軍的軍備供應,為戰(zhàn)勝國內外敵人提供了保證,使蘇維埃政權經受住了考驗,站穩(wěn)了腳跟?!皯?zhàn)時”表明它只能在非常時期實施,但是蘇俄的一些領導人卻企圖借此直接進入共產主義,實質是在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低下的情況下,憑借行政的手段直接向共產主義過渡,生產關系脫離了當時的生產發(fā)展實際,因此注定失敗。(評價事物,一分為二) 十月革命四年后,在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封鎖和包圍下生存下來,并剛剛平息了國內叛亂的蘇維埃政權,遭遇了一場自下而上,突如其來的風暴。 這張圖片,它所反映的內容正是那場席卷全國的風暴。(設置懸念,誘導學生思考) 二、山窮水盡疑無路——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系列導讀材料Ⅱ】 材料一.1920年,蘇俄農民中流傳:“土地 屬于我們,面包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 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 你們?!? 材料二.在喀瑯施塔得水兵叛亂中,參加者 占領要塞,提出“要蘇維埃,不要布爾什維克”、 “立即取消糧食征購隊”等口號。 師:上述材料表明,蘇俄雙面臨怎樣的新危機? 生:農民不滿,水兵叛亂,政治危機。 師:結合課本知識,它是因為什么而引發(fā)的? 1920年蘇俄發(fā)生的示威游行 生:經濟危機:(1)國家經濟遭到破壞,瀕臨崩潰(2)工農業(yè)產量下降,生活必需品缺少 (3)遭遇旱災、能源匱乏 (4)糧食、原料、能源缺乏 師:面對著農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亂,如果你是列寧,你將怎么辦?(神入性的問題,使學生從歷史人物的角度思考當時的情況。 “神入”(Empathy)一詞從西方歷史教學界傳入我國,意思是指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置身于歷史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去觀察歷史,站在歷史人物的立場上去研究歷史,從而把握歷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動機和意圖,培養(yǎng)神入和一種歷史想像。) 生:(略)(討論異常投入,各抒己見,討論后一致認為要取消余糧收集制,首先從解決農民問題入手,要對農民做讓步,要允許農民能夠個體地經營自己的經濟。)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師:你們的選擇也是偉大領袖列寧當時的選擇。(學生大笑)當問題表現在要一碗粥、還是要理論的時候,人們通常會選擇那碗粥。你吃飽了那你就會去唱歌,如果你肚子里沒食,那你只有沉默。列寧實行了新經濟政策,因為戰(zhàn)爭后,要發(fā)展經濟,沒有其他的路。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內容,組織學生填表。 背 景 內容 農業(yè) 工業(yè) 流通 分配 評價 虛擬現場:(《面對面》,分別讓兩位學生模擬主持人和列寧,訪談時間:1921年) 主持人:共產主義社會是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社會,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恰恰就體現了這一原則。我們?yōu)槭裁匆艞夁@一政策呢? 列寧:它損害了農民利益。我們在奪取政權后就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根據實驗做出判斷。 主持人:我們好不容易打退了外國武裝干涉,把外國資本家趕走了,那么現在勝利之后呢,您又同意外國資本家回到俄國,來經營一些項目,這難道不是重新走回資本主義道路嗎? 列寧:這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資本主義,新政策的主要內容涉及商業(yè)、減稅、允許小型企業(yè)存在,這一切都是試圖使經濟復活。實際上就等于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它沒有背離了社會主義性質。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政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系列導讀材料Ⅲ】探究活動三——新經濟政策的作用 材料一、1913年—1925年俄國/蘇俄/蘇聯的農業(yè)生產情況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5年/1911年 農業(yè)總產值(%) 100 67 112 112 種植業(yè)(%) 100 64 107 107 畜牧業(yè)(%) 100 72 121 121 糧食(萬噸) 7.650 4.519 7.247 94.7 牛(萬頭) 6.060 5.250 6.210 102.5 豬(萬頭) 2.090 1.750 2.180 104.3 材料二、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蘇聯經濟得到了恢復。列寧對此感到很欣慰,他說:“在戰(zhàn)爭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 ——《大國崛起》解說詞 師:材料一中1913——1925年農業(yè)生產出現了什么變化? 生:農業(yè)生產基本恢復到戰(zhàn)前水平。 師:根據材料二,蘇俄由“半死的人”到能“拄著拐杖走動”,靠的是什么? 生:新經濟政策。 師:試從背景、目的、內容、效果等方面比較新經濟政策和戰(zhàn)進共產主義政策的不同?請各小組選派代表闡述。(讓學生動起來) 背景 目的 內容 效果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 策 蘇維埃政權面臨國內外敵人的進攻,蘇維埃政權困難重重 為了戰(zhàn)勝國內外敵人,鞏固蘇維埃政權,實現到共產主義的直接過渡 實行余糧收集制;實行廣泛的工業(yè)國有化;取消了自由貿易,實行實物配給制;實行成年人勞動義務制 適應了戰(zhàn)時需要,集中了全國有限的人力物力,為戰(zhàn)勝國內外敵人提供了保證,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新經濟政策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適應新情況,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為迅速恢復被戰(zhàn)爭破壞的經濟,鞏固蘇維埃政權 以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采取租讓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允許商品買賣,實行自由貿易;廢除平均主義的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 調動了廣大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蘇俄經濟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順利恢復,從而為實現工業(yè)化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工農聯盟得到鞏固,從而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師:通過對比,歸納新經濟政策到底“新”在哪里? 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關系,用軍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會運轉,進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而新經濟政策是通過在一定限度內發(fā)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擴大生產,改善和工農聯盟,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 師: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客觀評價新經濟政策? 生: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到1925年,蘇俄的國民經濟基本恢復。起到了鞏固工農聯盟、穩(wěn)定政治形勢的作用。 教師補充:剛才同學是從實踐上來闡述的,那么從理論上講,它也是列寧對俄國這樣落后的國家如何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是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師:蘇俄兩種政策的實施和調整對我國今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有什么影響和啟示? 生: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社會主義模式不可能固定不變;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是艱難和曲折的;改革是社會主義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社會主義建設一定要從國情出發(fā),與時俱進;要遵循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否有利于廣大人民長遠的根本的利益…… 探究活動四——新經濟政策的借鑒作用 師:蘇俄新經濟政策和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有何相同點?(從背景、內容、作用方面分析,培養(yǎng)知識的遷移能力) 背景:當時都面臨經濟困難、社會動蕩: (蘇)三年戰(zhàn)爭結束后,蘇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 (中)十年“文革”使經濟瀕臨崩潰,社會一片混亂。 內容:①都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②都利用市場和貨幣關系發(fā)展經濟: (蘇)放開商品市場,允許資本家經營企業(yè),還允許外國資本家到俄國經營。 (中)發(fā)展多種經濟成分,鼓勵私人開辦企業(yè),同時,向國外大力招商。 作用:都使經濟得到恢復,社會得到穩(wěn)定。 (蘇)蘇俄工農業(yè)生產逐漸恢復發(fā)展起來,蘇維埃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 (中)農村經濟全面振興,國民經濟得到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教師補充: 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 1924年1月,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蘇聯第一部憲法,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 四、敢問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遠兮【視頻結尾】《大國崛起》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風情的季節(jié)。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風雪席卷著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這一天的莫斯科城沒有風情,有的只是無盡的悲哀。 就在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數萬名工人、農民、士兵排著長隊,來向他們的領袖告別。蘇維埃政權的締造者——列寧,已經為這個新生的政權耗盡了最后一絲精力。蘇聯人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兄長,一位和藹的領袖,一個根據實踐要求為俄羅斯謀劃未來的舵手。 來自西伯利亞的狂風怒吼著,如同隨風飛舞的雪花,每個吊唁者的臉上都充滿了失落和彷徨,蘇維埃的明天怎么辦?誰來帶領大家完成這段未竟的旅途?(設置懸念,為下節(jié)課鋪墊) 【板書設計】 一、危難時刻顯身手——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背景 ⑴帝國主義協約國集團武裝干涉 ⑵地主和資產階級反撲,發(fā)動叛亂 目的 鞏固蘇維埃政權 內容 農業(yè)政策 余糧收集制 工業(yè)政策 國有、高度集中管理 流通領域 取消商品貿易 分配體制 實物配給制、勞動義務制 評價 積極: 適應戰(zhàn)爭、保障供應、鞏固政權 局限 二、山窮水盡疑無路——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 經濟危機 要一碗粥、還是要理論 政治危機 要蘇維埃,不要布爾什維克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內容 農業(yè) 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工業(yè) 國營企業(yè)由高度集中管理到多種經營 商業(yè) 商品買賣、自由貿易 分配 按勞取酬的工資制 評價 調動積極性、走出困境、為工業(yè)化打下基礎 鞏固政權 四、敢問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遠兮 【作業(yè)設計】新經濟政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借鑒作用 【問題研討】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鄧小平改革被稱作是20世紀世界經濟的三次大調整,分析三者的相似之處和不同點,從中可得出什么認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9 人民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社會主義建設 道路 初期 探索 教案 人民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255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