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試題分類匯編 專題8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試題分類匯編 專題8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試題分類匯編 專題8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試題分類匯編 專題8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本資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區(qū)、朝陽區(qū)、西城區(qū)、東城區(qū)、豐臺區(qū)、順義區(qū)、昌平區(qū)、懷柔區(qū)、通州區(qū)及部分重點學校xx年10月份以來期中、期末、綜合素質檢測、模擬等各類考試的歷史試題,按照專題分類匯編而成。 一、選擇題 1.(xx通州摸底24)近代莫奈的《日出印象》畫(圖三),呈現出光與色的明度差別及鮮明感,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 ) A.社會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文化交融 B.商品經濟繁榮,追求個性解放 C.近代工業(yè)革命科學技術的影響 D.戰(zhàn)爭的傷害,對現實生活的悲觀失望 2.(xx通州摸底18)如果說天文學是近代科學革命的切入點,那么物理學就是近代科學的核心領域,在這一核心領域完成偉大綜合的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是( ) A.《天體運行論》 B.《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C.《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D.《幾何原本》 3.(xx通州摸底17)14—17世紀古希臘、古羅馬的靈感激發(fā)了文學、藝術和知識的變革。這場變革從意大利興起,迅速傳遍歐洲,形成傳統(tǒng)上所說的( ) 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思想革命 4.(xx西城一模20)在啟蒙運動時期,“自然神論者喜歡將上帝比喻成一個鐘表匠,無需不斷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創(chuàng)造的理性與自然法則自行運轉?!边@段材料反映出( ) ①基督教受到沖擊 ②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已被發(fā)現 ③理性倍受人們的尊崇 ④啟蒙思想受到自然科學的啟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xx豐臺期末31)下列史實與結論不相符的是( ) A.《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科學社會主義誕生 B.《人間喜劇》是法國一部浪漫主義文學杰作 C.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民主主義的思想啟蒙運動 D.五四運動標志中國新民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 6.(xx豐臺期末29)“不合時宜,漸漸澌滅,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謂表道自然之理。但其說與耶蘇(耶穌)之旨相反,故各國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時辯駁蜂起,今佩服者漸多,而格致之學從此大為改變。”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程朱理學思想傳入西方 B.進化論思想沖擊了中國傳統(tǒng) C.西方宗教思想傳入中國 D.啟蒙思想推動中國教育變革 7.(xx豐臺期末28)康德說:“Sapereau De!……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其中“Sapere au De”的含義可能是( ) A.“尊重人不應該勝于尊重真理” B.“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 C.“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8.(xx豐臺期末27)歐洲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的繼續(xù)與發(fā)展,體現在( ) ①高揚人性對抗神性 ②反對迷信和宗教狹隘 ③強調宗教信仰自由 ④強調世俗生活合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9.(xx豐臺期末26)《十日談》被稱為“人曲”的理由是( ) A.抨擊教會的貪婪與墮落 B.歌頌人性,提倡自由 C.反對教會封建專制統(tǒng)治 D.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 10.(xx昌平期末24)捷克作家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故事怪誕離奇,無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無前因后果,表現了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卡夫卡的作品風格應屬于( ) A.古典主義 B.浪漫主義 C.現實主義 D.現代主義 11.(xx昌平期末19)陳獨秀認為:“近代歐洲之所以優(yōu)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之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毕旅孢x項能夠給他提供證據的是近代歐洲的科學( ) A.與近代民主制度相伴而生 B.為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 C.論證了天賦人權的合理性 D.推動了啟蒙思想的發(fā)展 12.(xx昌平期末17)文藝復興后,歐洲人開始穿與以前不同的服裝,不再把全部思想與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們試圖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自己的天堂。這說明文藝復興后的歐洲人( ) ①逐漸打破神權思想的束縛?、谧非笫浪咨? ③已經放棄了對宗教的信仰 ?、芸隙▊€人價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xx東城期末32)莫奈在其系列畫作中將倫敦的霧畫成紫紅色,倫敦人為此到大街上仔細看霧,發(fā)現煙囪里不斷噴出的帶有火星的煙火與陽光發(fā)生映射,霧確實是紫紅色的。由于莫奈的系列畫作中如實地記錄了日期及太陽所處的位置,他的作品成為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維多利亞時期倫敦空氣狀況的一個依據。上述材料說明( ) ①莫奈注重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 ②倫敦的工業(yè)化帶來嚴重污染 ③莫奈以抽象的手法描繪倫敦 ④莫奈將繪畫與科研并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14.(xx東城期末27)以下是某學生所做的知識線索圖(箭頭表示因果關系),中間空項應該是( ) A.價格革命 B.《拿破侖法典》 C.啟蒙運動 D.《人權宣言》 15.(xx東城期末26)“唯獨圣經” “唯獨恩典” “唯獨信心”“唯獨基督” “唯獨把榮耀歸給上帝”是宗教改革時期重要的口號,其意義在于( ) A.宣揚因行稱義 B.為資產階級革命奠定理論基礎 C.創(chuàng)立新教教派 D.否定教皇的權威 16.(xx西城期末40)歷史文物能夠反映歷史的變遷。以下文物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17.(xx西城期末33)在啟蒙運動中,有一位思想家反對分權、反對代議制,主張通過“公意”的專政來保障公民的“自由”。這位思想家是( )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康德 18.(xx西城期末32)以下史實中,與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處于同一世紀的是( ) A.拉馬克提出早期進化論觀點 B.麥哲倫船隊完成環(huán)球航行C.牛頓發(fā)現物體運動三大定律 D.荷蘭成為“海上馬車夫” 19.(xx朝陽期末32)“(當)照相機征服了視覺世界,反而使得藝術家們能夠自由地探索心理世界及其感受方式?!毕铝欣L畫作品不符合材料表達的意思的是( ) 20.(xx朝陽期末31)有學者認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間,德國人占據了西方文明的鰲頭。 (1724~1804年)是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歌德是西方這一時代最杰出的詩人; 和莫扎特使西方古典音樂達到極盛。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 康德、貝多芬 B.盧梭、貝多芬 C.盧梭、德彪西 D.康德、德彪西 21.(xx朝陽期末30)下圖源自生物學史上的一部“具有革命意義”的經典著作。對該圖隱含的信息理解準確的是( ) A.這種觀點普遍流行于18世紀西歐 B.體現出自然選擇、適者生存進化觀 C.肯定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 D.開創(chuàng)以實驗事實為根據的近代科學 22.(xx朝陽期末13)這是一個新思維不斷涌現的時代,新思想幾乎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而在政治上他們開始質疑長久以來的君主制,通常將政府視為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之間訂立契約的結果,這就逐步構成了對當時政治秩序觀念的挑戰(zhàn)。這一時代大致于( ) A.15、16世紀 B.17、18世紀 C.18、19世紀 D.19、20世紀 23.(xx朝陽期末6)“除了藝術和建筑,文藝復興也的的確確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變革,思想深入人心?!痹凇? ”填寫較為恰當的是( ) A.平等主義 B.批判主義 C.世俗主義 D.浪漫主義 24.(xx朝陽期末5)約翰威克里夫堅信“圣經是信心的基本”,最終于1382年完成了英文版《圣經》全集譯制。此舉( ) A.標志著新教誕生 B.推廣了民族語言 C.確立了君主專制 D.加速了殖民擴張 25.(xx海淀期末27)英國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認為,社會若要和平就必須要有社會契約,社會是一群服從于一個人的維權之下,而每個個人將剛剛好的自然權力交付給這威權,讓它來維持和平、抵御外敵。掌握這個權力的政府,無論是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都是人們必須服從的絕對威權。據此判斷,霍布斯是( ) A.啟蒙運動的先驅 B.君權神授的辯護者 C.天賦人權的首倡者 D.君主立憲的支持者 26.(xx海淀期末23)1454年,意大利學者曼內蒂在批駁教皇英諾森三世所著的《人的災難》時寫道:“上帝是把人作為最美麗、最誠實、最富有和最終是最有力量的創(chuàng)造物所塑造出來的?!边@反映了作者( ) A.認為人與神是平等的 B.主張放棄基督教信仰 C.倡導進行宗教改革 D.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 二、材料閱讀題 1.(xx海淀零模37)(34分)醫(yī)學的發(fā)展不僅與疾病有關,也與各地的經濟文化密切相關。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蓋倫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名醫(yī),他倡導實證醫(yī)學,傾心于探索人體的結構,強調解剖學對于醫(yī)學的重要性,重視人體生理功能的闡釋。他奠定了解剖學與生理學的基礎。他的科學方法論具有重視實驗、強調疾病局部定位、重視邏輯推理的特點,對后世西醫(yī)學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黃帝內經》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yī)學成就,系統(tǒng)地闡述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并將當時天人相應、陰陽五行等哲學觀念運用于醫(yī)學之中,提出臟腑經絡、辨證治則、養(yǎng)生保健等學說,為中醫(yī)學此后的發(fā)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在其影響下,中國古代醫(yī)學呈現出不注重機體局部的結構與功能,而是注重從整體觀出發(fā),宏觀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動態(tài)變化?!幾赃吅T啤遁S心時代東西方醫(yī)學比較研究》 材料二 14世紀中葉,“黑死病”席卷歐洲,人口死亡率達到30%—50%。大批政府官員死亡,導致公共治安、法庭審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亂狀態(tài)。勞動力減少了25%,傳統(tǒng)的谷物生產已經無利可圖,大量農田被改為牧場和草場用來養(yǎng)羊,很多封建主從經營傳統(tǒng)農業(yè)到經營商業(yè)性畜牧業(yè)。大批懂拉丁語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許多學校被迫放棄了拉丁語的教學,各國本土語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們一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追求現實享樂和歌頌人生成了新的社會觀念。為了阻止黑死病的傳播,威尼斯建立許多站點專門用來隔離從東方歸來的船員。在遠離城市的島上設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痛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達到5英尺。歐洲各地紛紛出臺城市公共衛(wèi)生法,始建市政健康委員會。到了16世紀在歐洲大部分中心城市,關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些醫(yī)學上的變化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衛(wèi)生革命”?!幾匝小逗谒啦∏昂蟮臍W洲》等 材料三 鴉片戰(zhàn)爭以后,各國傳教士將施醫(yī)散藥作為在中國布道傳教的主要方式,在中國開辦醫(yī)院、設立診所、翻譯西醫(yī)書籍和興辦醫(yī)學教育,西方醫(yī)學大規(guī)模傳入我國,至19世紀末形成了中醫(yī)學與西醫(yī)學并存的局面。李鴻章認為:“泰西醫(yī)學有專官、有學堂,西藥化學格物微眇、務盡實用,物性由尤中土醫(yī)工所束速者?!睍r人稱“西人東漸,余波蕩憾,侵及醫(yī)林,此又神農以后四千年來未有之奇變也”。 在19世紀末,中醫(yī)界興起一股匯通中西醫(yī)的潮流。 (1)依據材料一,比較古代中西醫(yī)學理論觀念和臨床方法的不同。(8分)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分析黑死病給歐洲帶來了哪些變化?(12分)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傳統(tǒng)醫(yī)學面臨“四千年未有之奇變”的背景。(4分) 以“應對挑戰(zhàn)——傳統(tǒng)醫(yī)學的變遷”為主題,對上表進行解讀。(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總結歸納準確、完整;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 2.(xx西城一模37)(36分)歷史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追尋歷史人物的蹤跡,有助于加深我們對歷史的理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人物1:史學家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對于經濟活動,他認為“‘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泛指開發(fā)山澤資源的人)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薄肮蚀r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fā)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勸其業(yè),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 (1)根據材料,概括司馬遷的主要經濟觀點。(6分)(答題不得照抄原文) 人物2:思想家洛克與潘恩 《政府論》的大部分內容其實在1680年前后便已寫就,為了切合1689年的形勢,洛克在出版時又作了一些補充。該書首先對由來已久的各種君主專制主義學說進行了猛烈抨擊。 1776年1月,潘恩寫出了一本名為《常識》的小冊子,他清楚地說出了人們的心聲:君主制是一種糟糕的政體,最好不要采用。大不列顛正在用賦稅和貿易限制損害美洲的經濟。讓一個遠在三千英里之外的小島統(tǒng)治整個大陸,這是愚蠢之舉。 (2)結合所學,比較洛克和潘恩對于政體看法的異同點,(6分)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兩人出版著作的主要目的。(8分) 人物3:科學家錢學森 1950年,旅美科學家錢學森開始爭取回歸祖國,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說: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1955年,在新中國的外交斡旋下,錢學森終于沖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國外評論家指出,“錢學森的歸來,使紅色中國的‘兩彈一星’提前了20年”。 (3)結合所學,分析美國阻撓錢學森回歸祖國的原因;(6分)概括我國取得“兩彈一星”成就的歷史意義。(4分) 人物4:一位普通的中國青年 美國《時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雜志封面上刊登了一位普通的中國青年的照片,他手里拿著可口可樂,面露微笑。圖中的英文為:“中國的新面貌,里根將會看到什么?” (4)根據圖片并結合所學,談談美國總統(tǒng)里根可能會在中國看到什么。(6分) 3.(xx昌平期末27)(14分)從全球范圍來看,東西方有著不同的政治傳統(tǒng)。 “英明雄摯之君主出,憑借固有之權力,著著(明顯)務(致力于)擴充之,殺貴族之權力,削封建之制,務(致力于)統(tǒng)一之于中央政府……及其盛也,則能役屬群族,以一人之力而指揮全國?!? ……皇室控制著大片土地、山林、川澤等。皇室所擁有土地為國土總面積的92%,而地主和農民僅占8%。官僚政治時代,君臣關系可以比作是放大了的主奴關系。君主、官員們之間形成了“臣下”與“君上”,“君父”與“臣子”的語言體系。——《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專制主義的內涵分析》 (1)結合材料和所學,概括中國古代社會專制主義的特點。(6分) 17世紀的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1632—1704年)認為:人擁有某些天賦權利,跟國家完全無關。這些權利就是生存權、自由權、財產權。但處于自然狀態(tài)的人無法憑各自努力來保護自己的權利,于是在一種契約或合理而自覺的協(xié)議之上建立政府。契約的主體是人民而不是政府,在契約之下,統(tǒng)治者的權力以被統(tǒng)治者的同意為前提,來自于被統(tǒng)治者而非全能的神……那么如何防止政府變成一個暴政的機構呢?那就是分權。怎樣保障契約呢?依靠的是法治?!秾V浦髁x與民主思想》 (2)依據材料,概括洛克的政治思想。結合所學,說明美國是如何實現洛克的政治構想的?(8分) 4.(xx西城期末44)(20分)文學藝術是時代生活的“寫照”。 宋代占主流地位的依舊是雅文學,即士大夫文學。不過,俗文學的存在也是不可輕視的。俗文學的代表是話本小說。那時,俗文學從原來的反映鄉(xiāng)村生活為主轉向市鎮(zhèn),其內容有靈怪神話、江湖豪俠、名人軼事,也有市民生活、男女相悅等“為市井細民寫心”之作。 (1)根據材料和所學,概括宋代俗文學的特點,并指出其時代背景。(6分) 在14~16世紀的法國和意大利,宗教音樂占重要地位,世俗音樂則逐漸流行。當時,音樂家常常用音樂手法描繪生活中的情景,多聲部的歌謠逐漸成長,旋律越來越富于個性。意大利的“牧歌”是其中的代表,歌詞常選用但丁和彼特拉克等人的詩作,描繪少年與牧女的愛情,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當時,在市民的家庭中和朋友的聚會中常常有音樂活動,他們將音樂當作一種高雅的消遣形式。 (2)結合所學,指出14~16世紀歐洲世俗音樂的實質,及其對歐洲社會發(fā)展的影響。(6分) 17世紀以來,歐洲畫師以來華傳教士的記載為素材,繪制了不少有關中國的圖畫。其內容包括宮殿、橋梁、民居、生產工具、樂器、船只等等。(下圖:18世紀意大利銅版畫,“帶有歐洲建筑風格的皇宮午門”) 19世紀中葉以后,西方報紙、畫刊對中國情形的描繪越來越多,如詳細的北京城市格局、皇家園林、城市街景;科舉考試、士紳家庭生活、市集攤販、市民觀看西洋鏡、北京人的“下午茶時間”、中國的節(jié)日;聯軍進入北京城、繳付戰(zhàn)爭賠款、天津炮臺、清軍形象;此外還有天津的使館、天主教堂、教會學校、演出英國戲劇的漢口劇院等。 (左圖:1879年的美國報紙,“野蠻的窮人無法理解我們文明共和國形式的政府”) (3)閱讀材料,結合所學,以“西方畫師筆下的中國形象”為題,解讀上述現象。(8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總結和歸納準確、完整;解釋和分析邏輯清晰。 5.(xx朝陽期末33)(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公元前五到公元前四世紀,希臘人把外來文化因素和他們自身的文化特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希臘古典文化。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致力于構建完整的,純粹以人類推理為基礎的哲學體系。 (1)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古希臘文化是如何體現出“構建以人類推理為基礎的哲學體系的”?(4分) 十六世紀以來,學者們運用著科學觀察和數學推算,開始重新定義地球和更為廣闊的宇宙,開啟了一場我們稱之為科學的革命。其力量如此強大,促使知識分子用科學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傳統(tǒng)的文化權威對道德、社會、政治思想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手術?!越芾铷B本特利《新全球史》 (2)結合所學,概述對“徹底的手術”的理解。(8分) 6.(xx海淀期末35)(11 分)教育生活社會變遷 材料一 在宗教改革期間,天主教會備受攻擊的弊端之一,就是聽任愚昧無知的教師充斥教會,誤導信徒。新教人士認為,神職人員都應當接受一定程度的正規(guī)教育,每個教區(qū)都要有至少一名“有教養(yǎng)”的神甫。隨著民族國家的鞏固,各國政府機構及其職能不斷增強,這對官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迅速增多的商業(yè)團體和日益擴大的貿易活動,需要大量見識廣、頭腦靈活又能學會算的經營人才。頻繁發(fā)生的各種法律糾紛,使公證人和律師分需求量與日俱增。所有這些社會需求,都要在教育獲得極大發(fā)展的前提之下才能滿足。于是在16、17世紀,西歐進入教育發(fā)展的高潮時期。 ——摘自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卷》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6、17 世紀歐洲教育發(fā)展的背景。(5 分) 材料二 民國一成立,在廢棄清朝的等級服制的同時,民國政府有關部門就開始醞釀制定新的禮服標準。大多數人傾向于以西服作為民國男女禮服的定式。這引起有關人士和絲綢行業(yè)的憂慮與不滿。有人指出:“我國衣服向用絲綢,倘易改西服,衣帽用呢,靴鞋用革,則中國不及外國呢革,勢必購進外貨,利源外溢,國用愈困矣”,并將導致“農失其利,商耗其本,工休其業(yè)”,認為“不如暫仍舊制”。這種觀點立刻遭到無情抨擊。 隨后,有一些人認為:“我國同胞欲國之富也,則宜用國貨。用國貨則改易西服宜盡以國貨為之,不必用西人之呢羽?!薄把b可改,服可易,外國貨不可用,國貨不可廢也?!辈痪茫钟腥颂岢鰝鹘y(tǒng)的長袍馬褂與西裝同為禮服并行不悖的建議,立即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 經過幾個月的醞釀,意見基本統(tǒng)一:“(禮服)議定為中西兩式。自大總統(tǒng)以致平民其式樣一律。于彼于此聽人自擇”。1912 年10月,民國政府正式頒布男女禮服規(guī)定。 ——摘編自王東霞編著《百年中國社會圖譜——從長袍馬褂到西裝革履》 (2)某同學對以上材料進行分析,提煉出民國初年“禮服之爭”的三種觀點(見下表)。請結合下料依據所學幫助他完成表盒的其它內容。(6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CCABB 6-10 BBDBD 11-15 DBDCD 16-20 BCBBA 21-25 BBCBA 26D 二、材料閱讀題 1.(1)西方:理論上重視實證性、實驗方法和邏輯推理;臨床上注重解剖學、生理學與疾病的局部定位與治療。(4分) 中國:理論上注重天人觀念和陰陽五行;臨床上注重辯證施治和整體性(系統(tǒng)性)治療。(4分) (2)變化: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勞動力減少,農業(yè)轉型推動商品經濟發(fā)展;宗教觀念受到沖擊,追求現世生活的觀念出現,有利于文藝復興的開展;民族語言得到發(fā)展;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努力推動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進步;黑死病加速了歐洲向近代社會轉型。(12分) (3)背景: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大門,西方的科技文化對傳統(tǒng)的“中學”形成沖擊。(2分)外國傳教士的活動將西方近代醫(yī)學傳入中國,逐漸形成中西醫(yī)并存的局面,傳統(tǒng)醫(yī)學面臨嚴峻挑戰(zhàn)。(2分) 解讀評分標準(10分) 第一等(10—8分) ①觀點明確; ②能有機結合材料并充分利用史實,多角度論證觀點; ③邏輯嚴密,論述充分,表達清晰。 第二等(7—5分) ①觀點較明確; ②能結合材料或利用相關史實論證; ③論述較充分,表達清晰。 第三等(4—0 分) ①觀點不明確; 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實解釋觀點; ③論述欠充分,表達不清晰。 答題示例:隨著西方文化不斷的傳播發(fā)展,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西方醫(yī)學在醫(yī)療制度、醫(yī)學研究、治療和藥物等方面居于優(yōu)勢,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醫(yī)學也遭遇到挑戰(zhàn)。針對挑戰(zhàn),如何吸收西方醫(yī)學優(yōu)點適應社會需要成為中醫(yī)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代以來,傳統(tǒng)醫(yī)學提出中西匯通的思想;中醫(yī)積極吸收西方醫(yī)學的優(yōu)點,借鑒西方醫(yī)學彌補不足,開辦中醫(yī)學堂培養(yǎng)中醫(yī)人才;創(chuàng)辦學會并借鑒西方近代科學研究方法改造傳統(tǒng)醫(yī)藥理論和方法;仿效西醫(yī)藥物方法改良傳統(tǒng)醫(yī)藥。通過上述方式,傳統(tǒng)中醫(yī)在吸收西方近代醫(yī)學新知識新方法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 近代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變遷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巨變。面對近代文化的沖擊,傳統(tǒng)中醫(yī)在繼承、吸收的過程中艱難發(fā)展,對保存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意義重大。 2.(1)觀點:人都有追求財富利益的本性;(2分)農、工、商、虞都是人民的生活來源;(2分)發(fā)展經濟要順應自然。(2分) (2)同:反對君主專制。(2分) 異:洛克提倡君主立憲制;(2分)潘恩主張民主共和制。(2分) 目的:洛克為英國光榮革命辯護,(2分)宣傳君主立憲的主張。(2分)潘恩為打破北美人對英國和英王的幻想,(2分)激勵北美人民勇敢地投入獨立戰(zhàn)爭。(2分) (3)原因:二戰(zhàn)后,美國推行冷戰(zhàn)政策,(2分)中美關系處于敵對狀態(tài),(2分)錢學森具有突出的科學才能。(2分) 意義:打破了美、蘇對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加強了中國的國防能力,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提供安全保障,振奮中華民族精神和自信心,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培養(yǎng)出一批科學人才,為后來和平利用原子能和空間技術奠定基礎。(1個角度2分,答出其中2個角度就可得4分) (4)看到:改革開放初期,(2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增加,(2分)中國人心態(tài)更加開放包容。(2分) 3.(1)特點:中國古代專制主義體現在:從權力結構來看:地方權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權力集中于皇帝;(2分) 從利益分配來看:國家絕大部分的財富集中于皇室;(2分) 從身份關系來看:君主對整個官僚階層擁有“家長制”的權力。(2分) (2)思想:天賦人權,社會契約,實行分權,確立法治。(4分每點1分) 說明:美國人民通過《1787年憲法》達成契約,(1分)依據憲法國家與地方實行聯邦制,(1分)政府內部實行分權,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1分)相互制衡,有效防止專權。(1分) 4.(1)特點:處于文學附屬地位(或宋代文學的必要組成部分);側重市民本位,注意市民情趣;題材豐富多樣;以娛樂、休閑為主要功能。(任答3點,可給3分) 背景:宋代的工商業(yè)有突出發(fā)展;城市發(fā)展較快和工商市鎮(zhèn)增多;市民階層不斷擴大有了自己的文化需求。(3分) (2)實質:人文主義色彩日漸鮮明(或新生資產階級的文化)。(2分) 影響: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組成部分,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展;滿足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情感需要;沖擊了天主教會對民眾生活的束縛。(答出2點,可給4分) (3)示例:17世紀至19世紀中葉,西方畫師對中國形象的描繪多為建筑、用具等,且不準確(帶有歐式風格)。19世紀中葉后,中國形象豐富、準確,除建筑外,還包括政治制度、軍事裝備、社會生活和娛樂、對外接觸和沖突,對西方的影響描繪尤多。 19世紀中葉前,西方畫師沒有到過中國,因而帶有一定的想象和美化。19世紀中葉后,中西接觸日益密切,時有戰(zhàn)爭,對中國認識日深,西方優(yōu)越感漸強(產生對中國的歧視)。 西方畫師筆下中國形象的變化是近代以來中西交流和殖民侵略的產物,體現了中外文化的沖突與交融。(8分) 5.(1)說明:智者學派強調人的價值和決定作用;蘇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知識即美德”,崇尚知識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柏拉圖鼓勵人們理性思考;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了邏輯學,并把希臘哲學的理性精神發(fā)展到頂峰。(4分) (2)理解:人文主義思潮推動理性思考的進步;宗教改革沖破了天主教會的思想桎梏;啟蒙運動倡導理性、反對盲從、抨擊專制統(tǒng)治;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近代科學體系的形成。(8分) 6.(1)背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促進了歐洲文化發(fā)展和教育的進步(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宗教改革時期民族語言的使用) 。(1分)宗教改革中新教發(fā)展需要受過教育的教士;(1分)民族國家發(fā)展,各國政府對人才的需求;(1分)新航路開辟后,商品經濟發(fā)展,商業(yè)經營方式發(fā)生變化,對經營人才的需求;(1分)法律糾紛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1分) (2)(6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試題分類匯編 專題8 西方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和近代世界的科技、文化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二輪 復習 試題 分類 匯編 專題 西方 人文精神 發(fā)展 近代 世界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284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