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專題復習筆記 知識點匯編 專題八 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專題復習筆記 知識點匯編 專題八 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專題復習筆記 知識點匯編 專題八 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必修1).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專題復習筆記 知識點匯編 專題八 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必修1) ★ 基本線索:二戰(zhàn)后美蘇兩極格局形成瓦解,六七十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趨勢出現并加強。 ◇ 【考綱要求】1、美蘇兩極格局形成; 2、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 3、兩極格局瓦解與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 【課程標準】1、了解美蘇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 “冷戰(zhàn)” 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關系發(fā)展的影響; 2、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復雜曲折中發(fā)展; 3、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事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 【知識整合】 一、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1、原因:①、戰(zhàn)時的共同敵人消失; ②、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沖突日益加?。ǜ驹颍?; ③、蘇聯成為美國稱霸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2、雅爾塔體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雅爾塔等國際會議確立了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關系新體制,即雅爾塔體制,它勾畫出戰(zhàn)后世界兩極格局的基本輪廓。 3、過程:①、“冷戰(zhàn)”的公開信號:丘吉爾的“鐵幕”演說。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領導人第一次公開發(fā)出“冷戰(zhàn)”信號,為杜魯門主義的提出做了輿論準備?!袄鋺?zhàn)”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是兩種社會制度尖銳對立的表現。 ②、杜魯門主義的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發(fā)出了“冷戰(zhàn)”宣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一篇特別咨文,這篇咨文的內容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內容:聲稱希 和土耳其正面臨“極權主義”的威脅,要求國會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億美元的 助。影響:美蘇“冷戰(zhàn)”全面展開。特點:以意識形態(tài)的分歧作為幌子,來掩蓋全球擴張的目的。 ③、馬歇爾計劃的出臺:1947年6月5日,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了“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目的:用經濟手段為美國控制西歐鋪平了道路。實質:是“冷戰(zhàn)”政策在經濟上的表現。 ④、蘇聯的反擊措施:成立“共產黨和工人情報局”,以協調和統(tǒng)一各國黨的行動;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建立一個社會主義世界市場,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相對抗。 ⑤、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形成:1949年,建立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5年,建立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4、影響:⑴、德國分裂:(美蘇“冷戰(zhàn)”的產物,歐洲分裂的象征。)德國投降后,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qū)占領,如何處置德國是美蘇斗爭的焦點之一。由于美蘇冷戰(zhàn)加劇,雙方就德國統(tǒng)一問題的談判未能達成協議。1949年,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德國西部和東部先后成立了德意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 ⑵、朝鮮的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蘇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形成了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兩個占領區(qū)。 ⑶、古巴導彈危機:(美蘇對抗的典型表現,也表明戰(zhàn)略優(yōu)勢在美國方面) 1962年,蘇聯為改變在美蘇核力量對比中的不利地位,開始向古巴運動中程導彈。美國很快發(fā)現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導彈發(fā)射基地,并獲得了關于導彈型號及其他數據的確切情況。隨后,美國開始武裝封鎖古巴,美軍進入最高戒備狀態(tài)。蘇聯武裝部隊也隨之進入戒備狀態(tài),取消一切休假和外出。經過美蘇兩國的對峙和談判,蘇聯最后從古巴撤走導彈,古巴導彈危機結束。 【拓展】:美蘇冷戰(zhàn)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⑴、消極影響:①、兩國相爭使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全面“冷戰(zhàn)”與局部“熱戰(zhàn)”相交織,造成國際局勢一次又一次的緊張; ②、表現:德國分裂;朝鮮分裂和朝鮮戰(zhàn)爭;古巴導彈危機;越南戰(zhàn)爭等。 ⑵、積極影響:①、美蘇雙方勢均力敵,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舉例:古巴導彈危機)。 ②、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從對方身上借鑒了經驗,吸收了教訓,并用于內部的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fā)展。 ③、兩極格局下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有利于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發(fā)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舉例:不結盟運動。) 二、歐洲共同體的形成: 1、背景:①、二戰(zhàn)使歐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yōu)勢地位; ②、美蘇兩極格局下,西歐受到美國的控制和蘇聯的威脅; ③、戰(zhàn)后西歐國家經濟發(fā)展聯系日益緊密,所以要聯合起來,重振雄風。 2、進程:①、經濟一體化進程:1951年4月建議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組建歐洲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三個共同體合并為一個,稱歐洲共同體;并朝著單一的歐洲貨幣體系發(fā)展。 ②、政治一體化進程:1)對外:奉行共同的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歐洲聯合為基礎抗衡美國的政治控制;1973年提出“一個聲音說話”,努力做到步調一致。 2)對內:1975年成立“歐洲議會”,直接選舉產生;80年代加快共同防務合作。 3、作用:①、促進和推動了西歐經濟的發(fā)展。 ②、增強了西歐同美蘇兩個越級大國抗衡的能力,動搖了美蘇兩極格局,促進了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fā)展。 ③、改善和加強了同第三世界的關系。西歐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聯系,以獲得固定的原料來源與廣大的市場。 ④、保持了西歐各國之間長期友好合作的穩(wěn)定局面。它們共同致力于經濟、政治的合作與協調,促進了西歐長期的和平與穩(wěn)定,保證了經濟迅速發(fā)展。 三、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1、二戰(zhàn)后初期美對日政策的變化(對抗——扶持)。 2、日本經濟高速發(fā)展: 原因:1)、民主改革 2)、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 3)、高度重視科技 4)、高度重視教育 5)、充分利用有利的國際條件 6)、美國的扶植 7)、實行非軍事化 3、影響:經濟:資本主義的第二號經濟強國; 政治:改變外交方針,從向美國一邊倒到實行以美日為關系為主軸的全方位外交 4、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經濟的多極化) 四、不結盟運動興起: ⑴、原因:①、二戰(zhàn)后,國家獨立,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②、為擺脫美蘇的控制和維護自己的獨立(目的)。 ⑵、興起:①、人物:南斯拉夫的鐵托、印度的尼赫魯、埃及的納賽爾。 ②、時間:1961年召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誕生。 ⑶、內容:①、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 ②、堅持反新老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統(tǒng)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現,維護世界和平; ③、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⑷、影響:①、第三世界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 ②、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③、有力地沖擊了戰(zhàn)后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為保衛(wèi)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五、兩極格局的瓦解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1、蘇聯解體 (1)、原因:1)、戈爾巴喬夫推行的錯誤路線和政策 2)、蘇聯體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 3)、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2)、標志:1991年,俄羅斯等11國領導人簽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完全解體 (3)、影響:蘇聯完全解體,標志戰(zhàn)后存在40多年的兩極格局崩潰。 啟示:⑴、蘇聯解體是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受挫,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 ⑵、社會主義仍處于初級階段,需要不斷的自我改革來逐步完善。 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必須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⑷、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 ⑸、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曲折是暫時的,前進是歷史必然方向,社會主義將必然向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2、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⑴、特點:“一超多強”(美、歐、日、俄、中) ⑵、表現:a、美 國:唯一的超級大國;試圖實現“美國領導世界”;推行霸權主義: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科索沃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 b、歐盟成立:1991年《歐洲聯盟條約》經濟政治一體化,1993年 “歐盟”正式成立(今25國),xx年1月,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啟用;歐盟努力建立歐洲獨立的防務體系。 c、日 本:經濟大國,并積極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d、俄 羅 斯:繼承前蘇聯政治遺產,加強經濟改革(特別是普京的務實政策) e、中 國:改革開放以后,綜合國力提高。(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現:①、綜合國力增強,已是政治大國;②、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和世貿組織;③、保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為制止亞洲金融危機惡化做出了貢獻)。 3、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 ①、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發(fā)揮聯合國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④、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 ⑤、有利于大國關系緩和; ⑥、對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 【拓展】: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主要表現為雅爾塔體系瓦解和冷戰(zhàn)結束后展現的多極力量競爭共處的趨勢。背后的決定因素是區(qū)域經濟集團化。 六、和平與動蕩并存 1、和平與發(fā)展成為世界的主流 特點:世界形勢總體上趨向緩和,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流,世界呈現出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 2、地區(qū)沖突和局部戰(zhàn)爭 原因:兩極格局瓦解;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政策;恐怖主義活動頻繁,文化傳統(tǒng)、宗教信仰、地區(qū)沖突、水資源等等。 表現:1991海灣戰(zhàn)爭、1992波黑內戰(zhàn)、xx北約轟炸南聯盟、伊拉克戰(zhàn)爭。-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專題復習筆記 知識點匯編 專題八 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專題 復習 筆記 知識點 匯編 復雜 多樣 當代世界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319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