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解讀word
《《語文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解讀word》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語文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解讀word(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語文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解讀2011 版新課標的第一部分—前言,分三個部分: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下面我就從課程設計思路來為大家做個解讀。這個課程設計思路的基礎是:對廣大語文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總結提煉,對我國語文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對當代中外先進教育理論的汲取。一、兩個明顯變化1、題目的變化題目的改變:2001 版是“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2011 版是“課程設計思路” 。題目就明確是語文“課程”的設計思路,下面的內容也是圍繞“課程”的設計以及“課程的目標” “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來表述的;而我們以前用的課程標準表述這一部分時題目卻是“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易讓人誤解。本來,我們開設的是語文課程,并非開設的“語文課程標準”,所以“設計”也應該是圍繞“課程”進行的,并非圍繞“課程標準” 。2、條款由 4 條增加到 5 條,表述更加明確、具體。新增加了第二條第二條明確告訴我們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guī)律。二、課程設計思路的解讀理論1、第一條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應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汲取當代語文教育科學理論的精髓,借鑒國外母語教育改革的經(jīng)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解讀:這就把語文課程的指導思想與我們國家目前發(fā)展的總體指導思想緊密結合在一起;而且明確提出語文課程的目的是“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終身學習的基礎。語文課程與時俱進不言而喻。而我們以前所使用的 2001 版課程標準就沒有明確提出這一點,只說明“語文課程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與新課程標準一對比,就明顯感覺到舊標準提出的目標不夠具體,沒有與我們國家目前提出的終身教育相聯(lián)系。理論2、第二條“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guī)律。 ”解讀:這就說明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盡可能多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其實就是對語文的學習多進行運用的訓練) 。這與基本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基本特點”第二部分中“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要求相一致。在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實踐體會才會深刻、真實、強烈,學生才會逐步把握語文學習規(guī)律。這一要求比舊標準就直接明了有效很多。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即“積累、實踐、聯(lián)系” 。這三個關鍵詞既是語文教育的重要規(guī)律,也是語文學習很重要的方法。這里所涉及到的語文教育的規(guī)律,不是憑空杜撰的,是在“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汲取當代語文教育科學理論的精髓,借鑒國外母語教育改革的經(jīng)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的。在“課程目標”和“學段目標及內容”中也有體現(xiàn)這一設計思路的描述,如“課程目標”中的“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 “能主動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又如第三學段閱讀部分教學目標:“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習作部分的目標“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意見,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 ”理論3、第三條“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四個學段,分別提出“學段目標與內容” ,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各個學段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舊課標: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 1~2 年級、3~4 年級、5~6 年級、7~9 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2.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各個年段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解讀:新課標這一條強調九年一貫整體設計。①整體性與階段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边@種設計思路,其優(yōu)越性和先進性是顯而易見的。它將語文教育的各種現(xiàn)代理念,融合成了一個有勃勃生機的整體?!墩Z文課程標準》整體性與階段性的有機結合,是《語文課程標準》的重要特色。②階段目標具體,更加親和教師《語文課程標準》尤其是在階段性目標的制定,分類更加合理,要求更加明確,層次更為清楚,更利于教者操作。③三維目標設計,互相滲透,螺旋上升語文課程標準始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它不可能只教給學生一些隨時都會陳舊的知識。它的目標是立體的,采用了三個維度的設計。這樣,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就共同構成了一個血肉豐滿的生命體――語文素養(yǎng)。這在學段目標與內容中的四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④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也體現(xiàn)了語文教育的本質特征。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三句教育名言恰好與“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語文課程目標相吻合。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評價教學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但有部分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表述時,是將三個維度的目標分開表述,這種表述不僅刻板,也違背了三維融合一體的課程設計思路。在教學實施時,也沒有可操作性,我們不可能如此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去落實。好的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三維目標的融合,一個環(huán)節(jié)要體現(xiàn)多重功能,要能幫助實現(xiàn)多個目標。此外我們要求三維目標的融合,并不是說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可以“齊步走”“一刀切”。目標有顯性隱性之分,有些目標是顯性的,如知識和方法目標;有些是隱性的,如情感熏陶和審美體驗,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這些目標的落實要滲透于教學之中,要潛移默化。理論4、第四條“學段目標與內容從“識字與寫字” 、 “閱讀” 、 “寫作” 、 (第一學段為“寫話” ,第二、三學段為“習作” ) 、 “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lián)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 ”解讀:①五個板塊多向聯(lián)系全面發(fā)展..新課標由“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第一學段稱寫話,第二、三、四學段稱寫作) 、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構成五個板塊。每一學段的目標更為具體,四個學段的目標也更為統(tǒng)一。②課標將舊版課標中的“漢語拼音”和“識字、寫字”合成了“識字與寫字”這個板塊,為什么漢語拼音不獨立成板塊呢?首先,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給漢字注音和幫助查字典,它和語文的聯(lián)系主要是和漢字、尤其是字音的聯(lián)系,因此不應從識字中獨立出來。其次要求掌握的有關漢語拼音的內容不需要很長時間學習,多數(shù)學生在兩個月時間即可完成目標。如果在除了一年級之外的年級再提漢語拼音學習的要求,就有些多此一舉,過去教學大綱在除一年級外的其他每一個年級都會畫蛇添足地寫一句“鞏固漢語拼音” ,難道其他學過的內容不需要鞏固嗎?再次,也正因為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工具,為了學生盡早的實現(xiàn)自主閱讀,就必須在第一學段的第一個學期完成漢語拼音學習的任務。綜上所述,將“漢語拼音”合并在“識字與寫字”當中是很合理的。③與舊版課標中“聽話、說話”相對應的是“口語交際” ,顯而易見, “口語交際”的提法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先進,更貼近語文教育的本質規(guī)律。將聽話說話分開來表述,讓人感覺強調的是那種脫離實際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而不是語言實踐,這與“語文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的理念有所背離。在實際生活中的語言交際,單純的聽或單純的說是比較少的,那種一人滔滔不絕,一人一言不發(fā)的極端狀況并不多見,更多的是有聽有說、聽說互動的“口語交際”狀態(tài)。 “口語交際”的提法使我們更容易明確口語交際的目的,那就是以人為本,為參與社會生活,進行文明和諧的人際交流,為促進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口語交際”的提法也讓我們更明確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途徑,那就是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地自覺地參與語言實踐,或創(chuàng)設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場景進行語言實踐。④“綜合性學習”是一個新的版塊,嚴格地說,這個版塊與其他板塊有較大區(qū)別:其他板塊都是從學習內容層面提出的,而綜合性學習是從學習方法層面提出的,綜合性學習之“綜合”主要體現(xiàn)在這四個方面:一是字詞句篇知識的綜合運用;二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三是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四是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一、二兩方面可看作是語文課程的內部綜合,而三、四兩方面可以看作是語文課程的外部綜合。這個特別的板塊及內涵從又一個側面凸現(xiàn)了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的性質。 “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板塊名稱與新課標提法一樣,但其內涵卻有發(fā)展。理論5、第五條“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學、評價、教材編寫,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chuàng)造的空間。 ”解讀:課程思路的設計不僅關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尤其關注課程的服務對象,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核心課程理念;課程的設計不僅關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 ” ,而且關注教材編寫、資源開發(fā)和教學評價,體現(xiàn)了對語文課程建設、實施、完善過程的全程關照。換一個角度說,課程的設計思路是課程建設、實施、完善的總綱,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課堂教學的實施、學業(yè)評價的方法、教材編寫資源開發(fā),都要遵循這一思路,成為這一思路的具體體現(xiàn)。概括起來用關鍵詞表述:課程目標就是“三維目標” ;課程內容就是“五個板塊” ;服務對象就是“義務教育” 。對此,前面已作具體說明。那么課程設計思路是怎么關照課堂教學與教學評價的?又是怎樣關照教材編寫資源開發(fā)的呢?新課標的“第三部分”對此作了專門的闡述。①對于課堂教學的實施提出了四條原則性的建議:(一)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三)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四)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②關于語文課程評價也提出了四條原則性的建議。(一)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二)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互動。(四)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③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建議共有 4 條,這四條建議給我們理清了這幾個認識;(一)是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過去我們比較忽視課外學習資源的利用,使語文課程實施的途徑狹窄,是學習資源的浪費。忽視課外學習資源的利用,不利于突顯語文課程實踐性的特點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二)是幫助我們樹立“大語文觀” ,語文的學習不僅在課堂,更在生活中。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語文資源無處不有。語文學習場所不僅在課堂,也在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等;語文學習的方式不僅是課堂教學,也可以是報告會、演講會、故事會等;語文學習的工具不僅是課本字典,也可以是報刊、廣播、網(wǎng)絡等。(三)是啟發(fā)我們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我們的語文學習可以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中;也可以將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引入課題。這樣可幫助逐步形成語文教育的地域特色、學校特色,使教師的教學具有獨特的風格,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語文 課程標準 設計 思路 解讀 word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38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