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07課時 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4套]1.zip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07課時 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4套]1.zip,打包4套,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07課時,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4套]1,高考,語文,二輪,復習,07,課時,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
第二章 文言文閱讀
第七課時文言實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文言實詞高考命題規(guī)律及常見題型,積累重點文言實詞的基本含義和用法。
2.能力目標
掌握文言實詞答題技巧,能夠準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熱愛傳統(tǒng)文學、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要點
了解高考文言實詞命題規(guī)律及常見題型,學習掌握推斷實詞含義的方法技巧。
三、教學難點
把握高考文言實詞命題規(guī)律,掌握并熟練運用推斷實詞含義的方法技巧。
四、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明確考綱
明確考綱: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和用法。
閱讀了解考綱
明確考綱,使復習有針對性
典例導引
1.(2015年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
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晉平公問于祁黃羊【1】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啤!彼煊弥朔Q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逼焦唬骸拔绶亲又有?”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庇炙煊弥朔Q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黃+享),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备梗S+享)對曰:“墨者之法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怂越麣艘?。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辈辉S惠王,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巨子可謂公矣。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至公也
A.到達 B.極、最 C.至于 D.導致
②忍所私以行大義
A.忍耐 B.容忍 C.對……狠心 D.抑制
【答案】①B ②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第一小題“至公也”中的“至”的本義是動詞“到”和副詞“最、極”;本句從語法結構上來講,“至”是修飾“公”,那自然應是副詞,這就排除了其他三項,AD都是動詞,C是連詞;另外可以聯(lián)系前后的語境進行分析,前面說堯和舜自己有兒子卻把王位傳給外人,緊跟著“至公也”對他們進行了評價,“他們最公正了”,故可以選出答案。第二小題中的“忍”的本義是“忍耐”,先從語法的角度分析可以排除A項,回歸文本即可知道,前面說腹拒絕秦惠王的好意,殺了自己的兒子,緊跟著文章中又說“子,人之所私也”,意思是兒子是人們所偏愛的(其中“私”在“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過),“忍所私以行大義,巨子可謂公矣”,這句話是評價腹大公無私,他把自己的兒子給殺了,那自然不能把“忍”解釋為“忍耐、容忍”,故排除AB兩項,從CD兩項的比較中,自然C項更符合句意。
【名師點睛】考查文言實詞字意,一看語法結構,二看與上下文的關聯(lián)。比如本題中的第一小題中的“至”,因其在句中是修飾后面的“公”,“公”意思是“公正”,而“公正”是形容詞,故“至”應解釋為副詞,這就可以排除其他三項。還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比如第二小問中的“忍”,如不看文章,似乎哪個詞義都合適,但回歸文本即可發(fā)現(xiàn)問題,腹把自己的兒子殺了,故“忍”肯定不是“忍耐、容忍”的意思。
【參考譯文】
天的覆蓋沒有偏私,地的承載沒有偏私,日月照耀四方?jīng)]有偏私,四季的運行沒有偏私。它們各自施行它們的恩德,所以萬物才得以生長。堯有十個兒子,但是不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卻傳給了舜;舜有九個兒子,但不傳位給他的兒子卻傳給了禹:他們最公正了。
晉平公向祁黃羊問道:“南陽沒有縣令,誰可以擔任呢?”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擔任。”晉平公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君王問的是可以做地方官的,不是問我的仇人哪?!睍x平公說:“好?。 庇谑蔷妥尳夂鼡?,國人都很稱贊。過了不久,晉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沒有管軍事的官,那有誰能擔任呢?”祁黃羊回答說:“祁午可以擔任?!睍x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君王問的是誰可以擔任管軍事的官,不是問我的兒子呀?!睍x平公說:“好啊?!庇谑怯肿屍钗鐡危瑖硕己芊Q贊。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說法太好了!推薦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薦家里人不回避自己的兒子?!逼铧S羊可以稱得上公正了。
墨家有個大師腹黃享,居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秦惠王說:“先生的年歲大了,也沒有別的兒子,我已經(jīng)命令官吏不殺他了,先生在這件事情上就聽我的吧!”腹黃享回答說:“墨家的法規(guī)規(guī)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害人的人要受刑?!@是用來禁絕殺人傷人的。用來禁絕殺人傷人的是天下的大義。君王雖然為這事加以照顧,讓官吏不殺他,我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規(guī)?!备箲嚊]有答應秦惠王,就殺掉了自己的兒子。兒子是人所偏愛的,忍心割去自己所愛的而推行大義,腹黃享可稱得上大公無私了。
2.(2014年高考北京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偃虹堤記
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洞庭之圖來告曰:“愿有所記。”予發(fā)書按圖,自岳陽門西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問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為也?!眴柶渌宰髦Γ唬骸岸赐?,天下之至險;而岳陽,荊、潭、黔、蜀四會之沖也。昔舟之往來湖中者,至無所寓,則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遠且勞,而又常有風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無患?!眴柶浯笮≈?、用人之力,曰:“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萬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時以成?!眴柶涫甲髦\,曰:“州以事上轉運使,轉運使擇其吏之能者行視可否,凡三反復,而又上于朝廷,決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議也?!痹唬骸按司又饕?,可以書矣?!?
蓋慮于民也深,則其謀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險不測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荊、潭、黔、蜀,凡往來湖中,無遠邇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陽四會之沖,舟之來而止者,日凡有幾!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則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數(shù)計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壞。蓋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繼者常至于殆廢。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使其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豈有遺利乎?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聞當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時,常顯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無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慮熟謀審力不勞而功倍作事可以為后法一宜書不茍一時之譽思為利于無窮而告來者不以廢二宜書岳之民人與湖中之往來者皆欲為滕侯紀三宜書以三宜書不可以不書,乃為之書。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愿有所記 愿:希望
B.覆溺之虞 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
D.常顯用之 常:曾經(jīng)
【答案】B
【解析】“覆溺之虞”,“ 虞”的意思是擔心、擔憂,與上句“風波之恐”的“恐”意思接近。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huán)境。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
【參考譯文】
有一個從岳陽來的客人,拿著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圖來告訴我說:“請您寫篇記敘的文字吧。”我打開信看著地圖,看到從岳陽門往西到金雞的右邊,其外面有一個又高又長的建筑,叫做偃虹堤。問來人謀劃建造此堤的人和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說:“這都是我們滕太守做的?!庇謫査@樣做有什么好處,“回答說,洞庭湖是天下最險要的,岳陽又是荊州、湘潭、貴州和四川四個地方的要沖。過去往來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沒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津停泊,遇到需要到州中辦事的又遠又累,而且常??謶诛L波,擔心船翻人被淹死?,F(xiàn)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不擔心?!蔽覇栠@個堤有多大,需要用多少人,回答說:“全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到最上邊能得到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需要用一萬五千五百個工,如果不耽誤時間可以完成?!蔽覇査_始是如何謀劃的,回答說:“州里把這個事上報給轉運使,轉運使選擇有能力的官吏視察是否可行,反復了多次,最后上報朝廷,由三司來決定,三司決定說可行,他們都不能改變我們太守的主意?!比缓蟠叽傥艺f:“這是有德行的人的舉動,可以為此寫篇文字?!?
大概深深考慮老百姓的人,在謀劃一些事情時是精到的,所以能夠用力少而取得的功效多??茨前俨竭h的湖堤,可以抵擋天下的險阻和不可測量的擔心,恩惠當?shù)匕傩詹⑶冶榧坝谇G州、湘潭、貴州、四川,凡是往來于湖中的人,不論是遠是近都得到這個堤的利益。而且岳陽又是四個地方的要沖,往來的船只在此停泊的,一天要有多少呢!假使堤的土石有幸長久不壞,那么滕子京太守對人或物的恩惠,難道是可以用數(shù)計算的嗎?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壞。建造人開始并非不想讓它長久完好,可是繼承者倒常常把它廢棄。自古以來的有才德的人,為了百姓興利除弊,它們的遺跡到處都有。如果繼承者都像建造者用心,那么百姓到當前仍然受惠,天下還有把有利的事物丟掉的嗎?這也是滕太守擔心的原因,所以讓我寫篇紀念文字給后人。
滕太守志向大、能力強,在當世很有名。暫時正是朝廷用兵用人的時候,他曾經(jīng)被朝廷任用過。但還沒有功成名就,就退下來當一州的太守,并沒有用他的全部才能,只是稍稍發(fā)揮,憑修這個堤來惠及百姓。他深思熟慮,事半功倍,這種作事的行為可以讓后世的人效法,這是我第一個應該寫此記的理由。不只是想著為當時的人贊譽,而是想為千秋萬代獲利,并且告訴后代不要廢棄,這是我第二個寫此記的理由。岳陽的百姓與洞庭湖中往來的人們,都想為滕太守寫這個記,這是我第三個寫此記的理由。有三個寫記的理由而不能不寫,于是就寫下了此篇文字。
慶歷六年某月某日記
1.獨立完成典型例題
2.小組交流答案
3.推薦代表展示答案
4.總結糾錯
以近年北京高考本考點題目為典型例題,有助于考生迅速了解高考題型及命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應考意識。
命題規(guī)律
總結命題規(guī)律:
文言文閱讀是高考必考題目,而文言實詞又是文言文閱讀中的必考題型,考查保持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緊緊把握多義詞這個重點,能力層級都穩(wěn)定在識記(A)、理解(B)這一層面上,題型單一,承續(xù)性好,以客觀選擇題為主,通常是對四個實詞分別進行解釋,要求選出正確的一項或錯誤的一項,或對某個實詞提供四種解釋,要求選出正確答案。內容涉及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復詞等文言現(xiàn)象,2016年高考會沿襲這些命題特點。
1.根據(jù)典例,自主分析總結命題規(guī)律。
2.對照規(guī)律,自主回顧歷年高考題。
考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了解本考點命題規(guī)律及基本題型,可以使復習更有針對性。
技巧指導
總結答題技巧:
1.轉變文言文的閱讀觀念,增強自信。一些同學對理解實詞含義和用法類題目總是心有余悸,其實,這些擔心是根本不必要的,文言實詞考查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要把文言文當做文章來閱讀,因為古文也是“文”,而不是一堆古漢語的材料。進一步說,高考突出考查考生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能力,不再靜止地考查句式的辨認,強化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
2.熟悉高考,把握規(guī)律。歷年高考文言文“理解常見文言實詞”類試題仍是復習的重點。做高考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熟悉命題規(guī)律和解題方法。通過對高考題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題)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文言實詞的題型及選材范圍,另一方面,通過分析近幾年高考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文言實詞的考查熱點、考查頻率,可以有效提高復習的效率。
3.夯實課本,注重積累。高考文言文命題以取材于課外的材料為主, 但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實詞取自課本。所以課本文言文的復習很重要,這更是一種語言的積累和文化的積累,是對文明的吸納。
4.掌握文言實詞推斷技巧:
(1)利用漢字形義的聯(lián)系推斷實詞含義?
①借助字形推斷釋義。如“徑造廬訪成”,“造”的形旁為“辶”旁,聯(lián)系下文“廬”是處所,前后推斷,“制造”“成就”等不合句意,只能是“到,去”之意。?
②借助字的本義推知它的引申義、活用義。當按本義解說不通時,可以試著從其他方面去解釋。如“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其中“鄙”詞義是“邊邑”,但這里顯然說不通,此處“鄙”用如動詞,應解釋為“當作邊邑”。??
(2)?利用語法關系推斷實詞含義
?文言文句子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jù)。如“(屈原)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中的“應”該如何解釋呢?依據(jù)詞的結構,句中“應”與“對”連用,都處于謂語動詞的位置,“對”是“回答”之意,所以“應”可當“應答”解釋。
(3)利用上下文的語境推斷實詞含義??
詞語具有多義性,但是,在具體語境中,詞語的意思是唯一的。實踐證明,把握語境,根據(jù)上下文意思推斷詞義是明確詞義的好方法。?如“人災,絕食者千家”中的“絕食”,現(xiàn)代漢語中指斷絕飲食,以示抗議或自殺;而本句上文已交代“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災”,下文又寫蘇瓊“自從貸粟以付饑者”,那么這個“絕食”就指水災后斷了糧食,是逼迫無奈斷了糧,古今異義。
(4)利用句式特點推斷實詞含義?
文言文有句式整齊對稱的特點,常常采用互文等修辭格。處于對應位置的詞語往往具有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特點,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推斷出實詞的含義。如“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以”字與“用”字在對稱的位置上,“以”也當“用”(被任用)講。再如“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中的“隙”當什么講呢?句中的“周”是“周密”,就可反推“隙”是“不周密”、“粗疏”的意思。
(5)利用課文聯(lián)想推斷實詞含義??
如“諷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諷”的意思,聯(lián)系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就可以推斷是“勸告”義。再如“齊人追亡逐北”,聯(lián)系課文《過秦論》中的“追亡逐北,伏尸百萬……”一句,可推知“亡”“北”都是指“敗逃者”。?
(6)利用成語推斷實詞含義?
成語中的許多詞帶有古代漢語的本義,借助熟悉成語的詞義,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推斷出實詞的含義。如“勢拔五岳掩赤城”可聯(lián)系成語“出類拔萃”,想到“拔”的“超出”意義。又如“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中“速”字,我們可聯(lián)系成語“不速之客”中“速”的意義,可以推斷出文言文中的“速”為“邀請、招致”之意。
1.結合自己平時復習情況,自主總結答題技巧。
2.小組交流答題技巧,取長補短。
3.推薦代表展示自主總結答題技巧。
4.師生共同總結答題技巧。
考生掌握高考答題技巧,可以有效消除畏難情緒,提高答題正確率。
遷移訓練
展示下列習題:
(說明:可重點做實詞題目,其他題目酌情完成)
1.(2016屆甘肅會寧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楊業(yè),并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yè)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所獲倍于人。嘗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將用兵,猶用鷹犬逐雉兔爾?!比豕谑聞⒊?,為保衛(wèi)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軍節(jié)度使,屢立戰(zhàn)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
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yè)勸其主繼元降,以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見業(yè),大喜,以為右領軍衛(wèi)大將軍。師還,授鄭州刺史。帝以業(yè)老于邊事,復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會契丹入雁門,業(yè)領麾下數(shù)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徑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云州觀察使,仍判鄭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見業(yè)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軍節(jié)度使潘美為云、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yè)副之。未幾,詔遷四州之民于內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時契丹國母蕭氏與其大臣領眾十余萬,復陷寰州。業(yè)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zhàn)。”監(jiān)軍王侁曰:“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zhàn),得非有他志乎?”業(yè)曰:“業(yè)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yè)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將行,泣謂美曰:“此行必不利?!币蛑戈惣夜瓤谠唬骸爸T君于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yè)轉戰(zhàn)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美即與侁領麾下兵陣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臺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yè)敗,即麾兵卻走。業(yè)力戰(zhàn),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zhàn),身被數(shù)十創(chuàng),士卒殆盡,業(yè)猶手刃數(shù)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業(yè)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注】①劉崇:后漢的開國帝王。②繼元:后漢末代帝王。③托邏臺:在山西朔州寧武山處。
(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諸君于此張步兵強弩 張:埋伏
B.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 購:購買
C.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緣:沿著
D.自是,契丹望見業(yè)旌旗即引去 引:掉轉
(2)下列對原文中劃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的一項是( )(3分)
A.諸君于此張步兵強弩/ 為左右翼以援/ 俟業(yè)轉戰(zhàn)至此/ 即以步兵夾擊救之/ 不然/ 無遺類矣
B.諸君于此/ 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 以援俟業(yè)轉戰(zhàn)至此/ 即以步兵夾擊救之/ 不然無遺類矣
C.諸君于此/ 張步兵強弩/ 為左右翼/ 以援俟業(yè)轉戰(zhàn)至此/ 即以步兵夾擊/ 救之/ 不然無遺類矣
D.諸君于此張步兵強弩/ 為左右翼/ 以援俟業(yè)轉戰(zhàn)至此/ 即以步兵夾擊/ 救之/ 不然/ 無遺類矣
(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楊業(yè)擔心自己和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勸漢主劉繼元投降北宋。
B.楊業(yè)年輕的時候就喜歡騎馬射箭,諳用兵法,用鷹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獵所獲得的獵物總要比同伴多一倍。
C.楊業(yè)敗至谷口卻不見埋伏的援軍,自知必死無疑,卻仍不投降;力戰(zhàn)至被俘,絕食而死。
D.楊業(yè)不主張正面與遼軍作戰(zhàn),但是王侁懷疑他另有圖謀,楊業(yè)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勇敢,決定首先出戰(zhàn)。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zhàn),得非有他志乎?
②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
2.(2016屆蘭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王義方,泗州漣水人也。少孤貧,事母甚謹,博通《五經(jīng)》,而謇傲獨行。初舉明經(jīng),因詣京師,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為潁上令,聞病篤,倍道將往焉,徒步不前,計無所出。義方解所乘馬與之,不告姓名而去。俄授晉王府參軍,直弘文館。特進魏征甚禮之,將以侄女妻之。辭不取,俄而征薨,義方竟娶征之侄女。人問其然,告人曰:“昔不附宰相之勢,今感知己之言故也?!睙o何,坐與刑部尚書張亮交通,貶為儋州吉安丞。行至海南,舟人將以酒脯致祭。義方曰:“黍稷非馨,義在明德?!蹦俗盟?。時當盛夏,風濤蒸毒,既而開霽,南渡吉安。蠻俗荒梗,義方召諸首領,集生徒,親為講經(jīng),行釋奠之禮;清歌吹籥,登降有序,蠻酋大喜。貞觀二十三年,改授洹水丞。時張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來依義方而卒。臨終托以妻子及致尸還鄉(xiāng)。義方與皎妻自誓于海神,使奴負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義方之馬,身獨步從而還。先之原武葬皎,告祭張亮,送皎妻子歸其家而往洹水。顯慶元年,遷侍御史。時中書侍郎李義府執(zhí)權用事,婦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①,義府悅之,托大理丞畢正義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重按其事。正義自縊。高宗特原義府之罪。義方以義府奸蠹害政,將加彈奏,以問其母。母日:“昔王陵母伏劍成子之義,汝能盡忠立名,吾之愿也,雖死不恨!”義方乃上奏。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于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傉露曜?,年五十五。門人何彥光、員半千為義方制師服,三年喪畢而去。
①大理:官名,掌管刑法,此處指掌管刑法的地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博通《五經(jīng)》,而謇傲獨行???????謇:忠誠,正直
B.坐與刑部尚書張亮交通?? ? ? 交通:交往,交游
C.坐事系大理,義府悅之 ? ? ?系:牽涉,關聯(lián)
D.高宗又敕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重按其事 ?按:追究,查辦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于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B.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于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C.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于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D.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于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義方出身低微,知恩圖報。去京城應試的路上,毫不猶豫地幫助陌生人;魏征想把侄女嫁給他,他先因不愿攀附權貴而拒絕,終因感激魏征的知己之言而娶之為妻。
B.王義方善于祭祀,教化有方。被貶前往儋州,渡海時,他認為祭祀重在明德,而黍稷沒有香味,因而酌水致祭;到達吉安后,以詩書禮樂教化人民,成效顯著。
C.王義方受人之事,忠人之托。張亮哥哥的兒子張皎流放崖州,臨終前把妻子兒子托付給王義方。王義方歷經(jīng)艱難,最終安葬了張皎并護送其妻子兒子返回家鄉(xiāng)。
D.王義方忠誠正直,不阿權貴。李義府徇私枉法救出喜歡的婦人淳于氏,高宗已經(jīng)原諒李義府的罪過,但王義方堅持正義,詢問了李義府的母親后勇敢上奏彈劾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自云父為潁上令,聞病篤,倍道將往焉,徒步不前,計無所出。(5分)
②昔王陵母伏劍成子之義,汝能盡忠立名,吾之愿也,雖死不恨?。?分)
3.(2016屆廣東省實驗附中高三上10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共19分)
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以明經(jīng)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賀動作多不正,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jié)。內諫爭于王,外責傅相,引經(jīng)義,陳禍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國中皆畏憚焉。王嘗久與騶奴宰人游戲飲食,賞賜亡度。遂入見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賜清閑竭愚?!蓖醣僮笥遥煸唬骸按笸踔z西王所以為無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聞膠西王有諛臣侯得,王所為擬于桀紂也,得以為堯舜也。王說其諂諛,嘗與寢處,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存亡之機,不可不慎也。臣請選郎通經(jīng)術有行義者與王起居,坐則誦《詩》《書》,立則習禮容,宜有益。”王許之。會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賀嗣立,官屬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馀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shù)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馀,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彼煸唬骸俺悸勚蝸y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fā)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yǎng)焉。
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nóng)桑??ぶ薪杂行蠓e,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數(shù)年,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為水衡都尉。上甚重之,以官壽卒。
(選自《漢書·龔遂傳》,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內諫爭于王,外責傅相 爭:爭論
B.至于涕泣,蹇蹇亡已 蹇蹇:同“謇謇”,忠正耿直
C.漸漬邪惡所習 漬: 沾染
D.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 翕:安定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馀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shù)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B.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馀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shù)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C.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馀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shù)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D.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馀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shù)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龔遂剛毅有節(jié)操。曾多次勸諫行為不端的昌邑王劉賀,引述經(jīng)義,陳說禍福,聲淚俱下,即便劉賀即位當了皇帝,也沒有停止勸諫。
B.龔遂具有一定的政治遠見,聲名遠播。漢宣帝一見龔遂就非常賞識他。他雖然身材矮小, 但才思敏捷,與皇帝對答如流,皇帝很高興,賞賜黃金、加官晉爵。
C.龔遂理政才能突出,在擔任渤海太守時,發(fā)告公文命令官吏停止追捕盜賊,一人獨自乘車來到郡府,安撫百姓。改變當?shù)氐纳莩拗L,使百姓安居樂業(yè)。
D.龔遂很受宣帝器重。擔任渤海太守不辱使命后,又被任命為水衡都尉,宣帝很器重他,最后龔遂在官任上以壽終。
(4)把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 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②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膠西王所以為無道亡乎?”
4.(2016屆廣東仲元高三10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題。
六月,壬寅朔,昭義節(jié)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緘與抱真從甥元仲經(jīng)謀,秘不發(fā)喪,詐為抱真表,求以職事授緘;又詐為其父書,遣裨將陳榮詣王武俊假貨財。武俊怒曰:“吾與乃公厚善,欲同獎王室耳,豈與汝同惡邪!聞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況有求也!”使榮歸,寄聲質責緘。
昭義步軍都虞候王延貴,汝州梁人也,素以義勇聞。上知抱真已薨,遣中使第五守進往觀變,且以軍事委王延貴。守進至上黨,緘稱抱真有疾不能見。三日,緘乃嚴兵詣守進,守進謂之曰:“朝廷已知相公捐館,令王延貴權知軍事。侍御宜發(fā)喪行服?!本}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守進召延貴,宣口詔令視事,趣緘赴東都。元仲經(jīng)出走,延貴悉歸罪于仲經(jīng),捕斬之。詔以延貴權知昭義軍事。
秋,七月,壬申朔,以王延貴為昭義留后,賜名虔休。昭義行軍司馬、攝州刺史元誼聞虔休為留后,意不平,表請以磁、邢別為一鎮(zhèn)。昭義精兵多在山東,誼厚以悅之。上屢遣中使諭之,不從。臨守將夏侯仲宣以城歸虔休,虔休遣磁州刺史馬正卿督裨將石定蕃等將兵五千擊州;定蕃帥其眾二千叛歸誼,正卿退還。詔以誼為饒州刺史,誼不行;虔休自將兵攻之,引水以灌城。九月,王虔休破元誼兵,進拔雞澤。
(節(jié)選自《唐紀五十一》)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遣裨將陳榮詣王武俊假貨財 詣:指使。
B.吾與乃公厚善 善:交好。
C.令王延貴權知軍事 知:主持。
D.趣緘赴東都 趣:催促。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B.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C.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D.緘愕然/出/謂諸將曰/朝廷不許緘掌事/諸君意如何/莫對/緘懼/乃歸發(fā)喪/以使印及管鑰授監(jiān)軍。
(3)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李緘為了繼承節(jié)度的職位,不僅沒有將父親去世的消息公之于眾,反而偽造了父親的表章。王武俊為人正直,不肯與李緘狼狽為奸,并讓陳榮回去,口頭傳達他對李緘的質問與責備。
B.王延貴本是昭義步軍都虞侯,當?shù)伦谥览畋д嬉阉?,便派遣中使第五守進前去觀察形勢的變化。李緘害怕了,交付了重要物件。第五守進口頭宣布詔旨,命令王延貴主管事務。
C.德宗任命王延貴為昭義留后,賜給他新的名字,叫王虔休。昭義行軍司馬、攝州刺史元誼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心中憤慨不滿。石定蕃也不滿王虔休,于是,率領他的部眾二千人叛變,歸降元誼,
D.德宗頒詔任命元誼為饒州刺史,元誼不肯前去就任。王虔休親自領兵攻打元誼,還引來水淹灌州城。九月,王虔休打敗元誼的兵馬,進軍攻克雞澤。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聞乃公已亡,乃敢不俟朝命而自立,又敢告我,況有求也!
②上屢遣中使諭之,不從。
明確答案:
1.(1)【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刹扇〈朐姆?、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B項可聯(lián)系“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史記·項羽本紀》 “購”為“懸賞、征賞”之意。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考查文言實詞字意,一看語法結構,二看與上下文的關聯(lián)。本題可以采用第二種辦法,從語境上辨析。A 項“張步兵強弩”,“張”的賓語“步兵強弩”,根據(jù)語境,譯為“埋伏”是對的。B項的“太宗征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中的“購”的意思可以聯(lián)系課內;C項“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可采取成語遷入法,“緣木求魚”,“緣”意思是“沿著”。D項“契丹望見業(yè)旌旗即引去”可采取課內回顧法,“引車避匿之”《廉頗藺相如列傳》,解釋為“調轉”是準確的。可采取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聯(lián)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huán)境。
(2)【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爸T君于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俟業(yè)轉戰(zhàn)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這段話斷句的標志有:名詞,比如“諸君”“業(yè)”,謂語動詞“張”“為”“援俟”“轉戰(zhàn)”“夾擊”“救”“無遺”。借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聯(lián)系起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請各位將軍在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兩翼準備支援。等我戰(zhàn)敗退到這里時,你們就用伏兵從左右兩邊夾擊敵軍救援我。不然的話,只怕我會全軍覆滅,不剩一人了?!?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jù)修辭 、對稱 、反復、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fā)語詞和表敬副詞,經(jīng)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jīng)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③“以、于、為、而、則”等連詞經(jīng)常放在句中。②對話、引文標志: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于利用虛詞斷句,這里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后冒(:),“哉”后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畫圓圈(。)“耶”“乎”經(jīng)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3)【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A項楊業(yè)并沒有擔心自己的安危;B項"用鷹犬逐雉兔"只是楊業(yè)比喻;D項楊業(yè)出戰(zhàn)并不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勇敢。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4)【答案】①您一向被人稱為'楊無敵',現(xiàn)在遇到敵人卻逗留徘徊不與他們交戰(zhàn),莫非您還有其他的意圖嗎?(“素”“逗撓”“得非……乎”各1分,句意通暢2分)
②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來)指望討伐敵人、保衛(wèi)邊疆來報答皇恩,卻反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軍隊慘敗,我還有什么臉面求生呢?。ā昂瘛薄爸隆北粍泳涓?分,句意2分)
【解析】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也應先找出名詞,比如“君侯”“敵”“他志”,其他的內容再逐一對譯。第二句中,應先找出名詞,比如“上”“奸臣”“王師”“面目”;同時要依據(jù)語法關系補充省略的成分,“不(與之)戰(zhàn)”“(君)得非有他志乎”“(我)期討賊捍邊以報(之)”“(我)何面目求活耶”。第一句中的重點,“素”向來;“逗撓”逗留徘徊;“得非……乎”莫非……嗎?第二句中的重點,“厚”對……恩寵;“致”致使;“為……所”被動句。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楊業(yè)是并州太原人。父親楊信,擔任后漢麟州刺史。楊業(yè)少年時性格豪爽,不拘小節(jié),喜歡仗義行俠,善于騎馬射箭,喜愛打獵。每次打獵,所得獵物總要比同伴多一倍。楊業(yè)曾對他的同伴說:“我以后當將軍領兵打仗,也會像(打獵時)用鷹犬去追逐野雞和兔子一樣?!彼嗄陼r代奉事北漢皇帝劉崇,但任保衛(wèi)指揮使,并憑勇猛矯健而聞名。經(jīng)過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漢建雄軍節(jié)度使。在戰(zhàn)爭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戰(zhàn)必勝,北漢人都稱他為“楊無敵”。
宋太宗親征北漢至太原,平日早就聽說楊業(yè)的名聲,曾經(jīng)出重金想購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軍的包圍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勢危在旦夕,楊業(yè)勸北漢主劉繼元主動投隆,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劉繼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宮中的使者召見楊業(yè),十分高興,讓楊業(yè)擔任右領軍衛(wèi)大將軍。(出征北漢的)大軍凱旋回朝后,又加授楊業(yè)鄭州刺史之職。宋太宗認為楊業(yè)在邊防事務方面富有經(jīng)驗,又升任他為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正當契丹軍隊侵入雁門關,楊業(yè)率領部下數(shù)千騎兵從代州北面的西陘寨出發(fā),從小路遷到雁門關的北口,由北向南從契丹軍隊的背后發(fā)動攻擊契丹,將契丹軍隊打得一敗涂地。因立有戰(zhàn)功,楊業(yè)被升為云州觀察使,仍兼管鄭州、代州之事。從此,契丹軍隊一看見楊業(yè)的軍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軍隊開始了對契丹的大舉征伐,任用忠武軍節(jié)度使潘美擔任云、應路行營都部署,命令楊業(yè)為潘美的副手。不久,宋太宗下詔書,要將云、應、寰、朔四州的居民遷往內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領部下的軍隊護送這些居民。這時,契丹皇太后蕭氏與她的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隱一起率領十幾萬軍隊重新攻陷寰州。楊業(yè)對潘美等人說:“現(xiàn)在遼國軍隊正處在士氣最旺盛的時候,不能同他們交戰(zhàn)?!比欢?,監(jiān)軍王亻先說:“您一向被人稱為‘楊無敵’,怎么現(xiàn)在遇到敵人卻逗留徘徊不與交戰(zhàn)呢?莫非您還有其他的意圖嗎?”楊業(yè)說:“我并非貪生怕死,只因為現(xiàn)在時機對我方不利,白白犧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現(xiàn)在您拿不愿犧牲來責備我,那我就當在你們之前先出戰(zhàn)。”
臨出兵前,楊業(yè)流著眼淚對潘美說:“這次出兵必定失敗?!庇谑?,楊業(yè)指著(代州西北的)陳家谷口說:“請各位將軍在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兩翼準備支援。等我戰(zhàn)敗退到這里時,你們就用伏兵從左右兩邊夾擊敵軍救援我。不然的話,只怕我會全軍覆滅,不剩一人了!”潘美就與王侁帶領部下士兵在陳家谷口排好陣式。從寅時一直守到巳時,王侁派人登上托邏臺了望前面戰(zhàn)場,以為契丹軍隊被楊業(yè)打敗逃走,就想與楊業(yè)爭功,馬上帶領軍隊離開陳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擋,于是他(帶領軍隊)沿著交河向西南前進了二十里。不久,聽到了楊業(yè)兵敗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揮軍隊退卻。楊業(yè)奮力戰(zhàn)斗,從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他到達了谷口。望見谷口無救兵,就捶胸悲慟。只能接著率部下兵士奮力作戰(zhàn),受傷達幾十處,士兵們也幾乎全部戰(zhàn)死,楊業(yè)還親手斬殺了百十來個敵人。后來因為戰(zhàn)馬受了重傷,無法前進,于是被契丹軍隊俘虜。他的兒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zhàn)斗中犧牲。楊業(yè)于是仰天長嘆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來指望可以討伐敵人、保衛(wèi)邊疆來報答皇恩,誰知卻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軍隊遭慘敗,我還有什么臉面活下來呢!”于是絕食三天而死。
2.(1)【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C項,“坐事系大理,義府悅之”中的“系”如解釋為“牽涉、關聯(lián)”與前后的語境不合;從注釋可以知道,“大理”是指掌管刑法的地方,前面說“坐事”,意思是“因事獲罪”,獲罪了下一步自然是被囚禁,故此處的“系”應解釋為“拘囚”。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義法:由于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jù)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比如本題就可以采取課內知識遷移法解決??蓪⒃~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聯(lián)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huán)境。
(2)【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應先回歸文本,弄懂句子的大意,“高宗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秩滿家于昌樂聚徒教授母卒遂不復仕進”,這句話是說“高宗認為王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謙遜,把王義方貶謫到萊州任司戶參軍。任期屆滿也沒有調回來。王義方就客居昌樂,招募學生教學。母親去世,就不再入世為官”;再到句中尋找斷句的標志,先抓人名、官職、地名等專有名詞,“高宗”“義方”“萊州司戶參軍”“昌樂”;再依據(jù)動詞,明確事件,即可斷開。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jù)修辭 、對稱 、反復、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fā)語詞和表敬副詞,經(jīng)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lián)詞,如“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jīng)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③“以、于、為、而、則”等連詞經(jīng)常放在句中。②對話、引文標志: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于利用虛詞斷句,這里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后冒(:),“哉”后嘆(!),“夫”“蓋”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畫圓圈(。)“耶”“乎”經(jīng)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3)【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詢問了李義府的母親后勇敢上奏彈劾他”錯誤,選項對應的文中句子是“義方以義府奸蠹害政,將加彈奏,以問其母”中的“其”代指王義方,而不是李義府。后面“母曰”的話可以佐證。故選項張冠李戴。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4)【答案】①自稱父親是穎上縣令,聽說病得很重,想兼程前往探視,但徒步行走不能前進,想不出好主意來。(關鍵點:“為”是,“篤”嚴重,“倍道”兼程,各得1分,句意得2分。)
②從前王陵的母親以劍自刎來成全兒子的義節(jié),你能盡忠立名,正是我所希望的,即使死了也不后悔。(關鍵點:“伏劍”,以劍自刎;“汝能盡忠立名,吾之愿也”判斷句,“恨” 后悔;各得1分,句意得2分。)
【解析】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先抓句式,“父為潁上令”是判斷句,意思是“父親是穎上縣令”;再抓重點詞,“為”是,“篤”,嚴重,“倍道”,兼程。第二句中,先抓句式,“汝能盡忠立名,吾之愿也”判斷句,意思是“你能盡忠立名,正是我所希望的”;再抓重點詞,“伏劍”,以劍自刎,“恨”,后悔,“雖”,即使。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王義方,是泗州漣水人,幼年孤苦貧寒,侍奉母親非常恭謹,精通《五經(jīng)》,并且正直高傲,特立獨行。當初考明經(jīng)科,于是到京城去,途中遇到一個步行的人,自稱父親是穎上縣令,聽說病得很重,想兼程前往探視,但徒步行走不能前進,想不出好主意來。王義方解下自己的馬送給他,沒有告訴他自己的姓名就離開了。不久,王義方被授予晉王府參軍一職,在弘文館當值,特進魏征十分器重他,準備把夫人的侄女嫁給他,他婉言謝絕了。不久魏征去世,王義方卻主動迎娶了魏征夫人的侄女。別人問王義方這樣做的原因,王義方說:“我先前不這樣做是不依附權貴,現(xiàn)在這樣做是報答宰相的知遇之恩?!辈痪?,王義方因和刑部尚書張亮友好而獲罪,張亮犯罪,王義方受牽連被貶到吉安縣做縣丞。王義方行至海南之時,看到當?shù)貪O民準備用酒和肉祭奠海神,便說:“黍稷不是用來祝福祈禱的最佳祭品,更重要的是要彰明德行?!庇谑亲盟赖臁.敃r正值盛夏,海面上風大浪急,隨后天氣慢慢轉為晴和,王義方的船才得以向南渡海安全抵達吉安。吉安處在蠻夷之間,荒涼閉塞,王義方招集地方首領,逐漸地挑選了一些學生門徒,為他們開設講授經(jīng)書,舉行祭祀先圣先師的禮儀,傳授清歌短笛合奏的技藝,他們都十分高興。貞觀二十三年,王義方調任洹水縣縣丞,當時張亮的侄子張皎,從流配地崖州回來,投靠王義方。張皎快死的時候,把妻子兒女托付給他,希望把尸體運回家鄉(xiāng)安葬,王義方答應了他。王義方讓家奴背著靈柩,讓張皎的妻子抱著孩子騎馬走,自己步行跟著。王義方先到原武安葬了張皎,告祭完張亮,又把張皎的妻子兒女送回家才離去前往洹水縣。顯慶元年,王義方升任侍御史。當時中書侍郎李義府執(zhí)掌朝政,有個婦女淳于氏姿色過人,因事獲罪被囚禁在大理寺,李義府很高興,委托大理寺寺丞畢正義違法把她弄出監(jiān)獄。高宗皇帝下令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重新審理淳于氏這個案子,畢正義自縊身亡。高宗特意要赦免李義府的罪過。王義方認為李義府奸邪害政,將要彈劾上奏,拿這件事問自己的母親。母親說:“從前王陵的母親用劍自殺成就兒子的大義,你能盡忠心成就美名,這是我的心愿,我即使死了也不遺憾!”義方于是上奏皇上。高宗認為王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謙遜,把王義方貶謫到萊州任司戶參軍。任期屆滿也沒有調回來。王義方就客居昌樂,招募學生教學。母親去世,就不再入世為官??傉露晖趿x方去世,享年五十五。學生何彥光、員半千為老師服喪,三年以后才離去。
3.(1)【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解答時注意結合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A項中,爭:通“諍”,規(guī)勸。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的能力。解答本題,應重視那些在所學課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詞語,那些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中已有較大差異的詞語,以及一詞多義的詞語。文言實詞應該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詞語予以解釋,并且要根據(jù)該詞在某句子中的切實意義給予恰當?shù)慕忉專允咕渥忧昂笳Z氣通暢、意義明白正確為標準。具體分析時,還要結合著具體語境分析。根據(jù)文本內容說龔遂為人忠誠寬厚,剛直堅毅,情操高尚,后面把“爭”理解為“爭論”,與皇帝爭論顯然是不同的。應該是“入宮時對昌邑王勸諫,出朝堂外責備批評太傅佐相”。
(2)【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題一定要結合文意,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正確的斷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馀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shù)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
壓縮包目錄 | 預覽區(qū) |
|
請點擊導航文件預覽
|
編號:4245008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jhj1v57" class="font-tahoma">350.02K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0-01-04
30
積分
積分
- 關 鍵 詞:
- 打包4套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07課時 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4套]1 高考 語文 二輪 復習 07 課時 文言 實詞 教案 習題 課件 打包
- 資源描述:
-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07課時 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4套]1.zip,打包4套,高考語文二輪復習-第07課時,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4套]1,高考,語文,二輪,復習,07,課時,文言,實詞,教案,習題,課件,打包展開閱讀全文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424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