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高考真題.docx
《哲學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高考真題.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哲學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高考真題.docx(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哲學 1、(2010高考全國新課標卷20)“今天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還是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知識體系,而這個體系的最高概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錢學森關于哲學與科學關系的論斷的合理性在于 ①認為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最高概括的科學②主張科學是哲學的知識前提,哲學是科學的最高概括③強調離開了哲學世界觀的指導,科學研究就不能取得進展④指出哲學與科學具有一致性,哲學對科學具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題考查哲學與其它科學的關系。哲學是是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錢學森關于哲學與科學關系的論斷正是反映了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又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故②④正確,①錯誤。③材料未反映。 2、(2010高考全國新課標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A.“心外無物” B.“天地為萬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 D.“舍天地則無以為道” 【解析】A 本題考查考生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理解?!靶握?,有生之本”是唯物主義觀點,B、C、D項均是唯物主義觀點;A項是唯心主義觀點,符合題意要求。 3、(2010年高考山東卷25)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qū)別②直接聯(lián)系與間接聯(lián)系的區(qū)別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qū)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qū)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 本題以兒歌歌詞為背景,考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知識。歌詞的改動反映了“星辰閃耀”“常春藤纏繞”是上帝還是科學,故①③說法正確。②④與題意無關。 4、(2010年高考江蘇卷2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基本派別,唯心主義者都主張 A.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解析】C 本題考查考生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理解。唯心主義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之分,A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B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是不可知論。 5、2011年上海卷19.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氣,萬物乘于天地”的說法,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這種哲學觀點屬于(A) A.樸素唯物主義B.主觀主義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 (2011年海南卷)18.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反對把自己的哲學視為“純粹思辨的觀念”和“書齋里的學問”,強調“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從而實現(xiàn)了哲學的變革。這表明(C) ①是否研究時代的迫切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舊哲學的本質區(qū)別 ②關注與無產階級利益相關的現(xiàn)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要求 ③哲學社會功能的缺失是以往舊哲學區(qū)別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標志 ④為無產階級提供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 A.①② B.②⑨ C.②④ D.③④ (2011年全國卷 39)20世紀上半葉,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寫下了輝煌的一頁。從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間,延安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以及整風運動、中共七大等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實際,克服了“左”右傾機會主義的影響,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從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出發(fā),推動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領導敵后抗日斗爭,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奠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勝利的基礎。中國共產黨取得這些偉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6)結合材料和所學哲學知識,說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10分) 物質與意識 1、(2011年江蘇卷24.)荀子說:“天下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之惡遼遠也輟廣?!边@句話表明(D) A.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011年全國卷30).農牧民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建設生態(tài)文明取得明顯成效,得益于他們 ①以經(jīng)濟效益為中心,積極促進沙柳產業(yè)發(fā)展 ②尊重自然規(guī)律,完整地保護當?shù)氐淖匀幻婷? ③從該地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發(fā)展沙柳種植業(yè) ④發(fā)揮自覺能動性,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說法錯誤,不應該是“以經(jīng)濟效益”為中心,題目中的農牧民的做法是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tǒng)一;②說法錯誤,尊重自然規(guī)律沒有問題,但是“完整”地保護當?shù)氐淖匀幻婷舱f法不科學;③和④說法正確,且吻合題意。本題選D。 (2010年高考江蘇卷2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A.運動時無條件的、絕對的 B.世界萬物是永恒發(fā)展的 C.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D.運動是離不開物質的 【解析】A 考查運動的特點。選項帶有迷惑性。變化不等于發(fā)展,B表述不準確;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C錯誤;D與題意無關。 2011年江蘇卷26.傳統(tǒng)的電影放映是播放電影拷貝膠片上的畫面,銀幕上人物幾秒鐘的靜止實際是由放映機播放的數(shù)十張膠片上相同的畫面形成。該現(xiàn)象包含的哲理是(A) A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 B.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C.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D.靜止是物質具體形態(tài)的存在方式 2011年浙江卷27.每天都會有新的鹽分進入海水,海水中也會有一些鹽分進入海床沉積層。新注入的鹽分質量與海水里跑掉的鹽分數(shù)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鹽度保持穩(wěn)定。這表明:(B)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質變準備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③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 ④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1年江蘇卷25.)國庫也叫做國家金庫,一般以為只是放錢的庫房。事實上,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tǒng),用來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國庫的片面認識是(B) A.唯意志主意的 B.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C.人腦主觀自生的 D.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 (新課標卷22).醫(yī)學臨床實踐表明,人的思維活動的靈活多邊形與其大腦的“扣帶前回”區(qū)域相關聯(lián),有人喜歡“鉆牛角尖”往往與該區(qū)域的“換擋裝置”出現(xiàn)故障有關,這進一步佐證了(D) ①意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由人腦決定的 ②意識是人腦加工改造的產物,其本質是大腦機能 ③人腦是意識形成的物質基礎 ④人腦是思維活動的生理基礎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011年天津卷6.)處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別的關懷。有研究表明,許多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會做出無所畏懼的大膽舉動,是由于大腦產生一種恐懼記憶抑制效應,使孩子們對恐懼感“暫時性失憶”。這種大腦效應,會隨著年齡增長及大腦進一步發(fā)育逐漸消失。這表明(D) A.意識是人腦的分泌物 B.人腦是意識產生的源泉 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D.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2011年上海卷17. 關于“意識起源”的正確表述是(C) A.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 B.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tǒng)一 C.意識是物質世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D.意識一旦產生就成為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2011年海南卷)17.“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自然條件惡劣,長期以來無人成功種植蔬菜。我國某農學專家堅信,糧食作物能生長的地方一定能種蔬菜。他在總結前人失敗教訓的基礎上,采取收 集雨水、提高土壤墑情、選擇抗寒性較強的品種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亞成功種植了大白 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創(chuàng)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跡。他的成功從一個側面表明(B) ①意識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是認識外部世界的重要條件 ②意識活動的能動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證 ③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實踐活動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④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總是統(tǒng)一的 實踐與認識 (2010北京卷)26.徐悲鴻偏愛畫馬,聽馬蹄得得,看馬迎風奔馳,他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馬一同馳騁。這表明,作為對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的藝術作品 A.受到藝術家生活環(huán)境的深刻影響 B.源自于藝術家的技藝和藝術天分 C.離不開藝術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決于藝術家的執(zhí)著努力和勤奮 【答案】C 【解題思路】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作為對世界的一種反映的藝術作品離不開藝術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選B。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認識論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難度適中 (2011.福建卷3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笨吹皆铝烈粋€小孩會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東西聯(lián)系起來;而一個遠離故土的人會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抒發(fā)自己的離情別緒。這體現(xiàn)了(A) ①認識活動是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和思索 ②認識可以因為對同一個客觀對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認識對象具有能動的反映特性,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 ④認識可以擺脫客觀事物的原貌,實現(xiàn)認識對象的創(chuàng)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0天津卷)14、(2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世博會自誕生以來,一直講述并預言著世界的改變,推動人類文明不斷走向成熟。世博會是展示臺:上海世博會吸引了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世博會是大課堂:上海世博會拓展了人們的知識事業(yè),激勵了全社會的創(chuàng)新熱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來。世博會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使美國汽車業(yè)大放異彩;1993年大田世博會推動了韓國從出口加工型經(jīng)濟向自主創(chuàng)新型經(jīng)濟的轉變;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深化了人類對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思考和探索,成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新驛站。 (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說上海世博會“成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新驛站”? 【答案】(1)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榮。②有利于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擴大中華文明的影響力。③有利于文化成果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④有利于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一步促進人類文明發(fā)展。 (2)結合材料,用哲學中有關認識的觀點,說明世博會為什么能“講述并預言著世界的改變”。(10分) 【答案】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標準、目的?!罢故九_”“大課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別體現(xiàn)了上述原理。②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具有無限性?!靶麦A站”等材料體現(xiàn)了上述原理。 真理 (2011年課標卷20).歷史學家通常認為,在審視復雜歷史問題時不能輕率地下結論.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在于(D) ①不同的認識主體對復雜歷史問題的認識總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會亭子前進的步伐。而是在發(fā)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②復雜歷史問題本質的暴露和展現(xiàn)必然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④人們對復雜歷史問題的認識受所處社會實踐水平的限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0全國卷1、江西卷、湖北卷)28、1912年,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否定了前人的大陸均衡說、陸橋說,卻被大多數(shù)學者斥為“荒誕的怪論”。20世紀50年代,支持大陸漂移說的新證據(jù)越來越多,大陸漂移說重新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科學家通過進一步探討,創(chuàng)立了后來成為主流的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人們對大陸漂移說認識的轉變佐證了(AB)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總是曲折的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人們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 ③認識具有創(chuàng)新性,認識的進步以推翻已有理論為前提 ④認識具有相對性,任何真理性認識都包含著謬誤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28.A 【解析】認識的進步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因此③觀點錯誤,排除B、D,任何真理性認識都包含著謬誤的成分是對真理相對性的錯誤理解,真理的相對性是任何真理性認識都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事物一定層次的認識,而非指包含謬誤成分??茖W家通過進一步探討,創(chuàng)立了后來成為主流的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體現(xiàn)了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 2011年上海20.文學名篇《醉翁亭記》開頭一段寫成后,作者歐陽修覺得沒能準確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開頭改為:“環(huán)滁皆山也”。這一寫作修改過程生動地體現(xiàn)了一個(D) A.參加實踐的過程 B.抽象思維的過程 C.獲得經(jīng)驗的過程 D.尋求真知的過程 2011年江蘇卷28.黑格爾說:“真理是在漫長地發(fā)展著的認識過程中被掌握的,在這一過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繼續(xù)?!边@說明真理(C) ①在認識過程中不斷被推翻 ②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超越自身 ③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④在認識中不斷超越歷史條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3、(2010年高考安徽卷10)圖1漫畫《招聘》啟示我們(D) A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B要勇于挑戰(zhàn)和敢于創(chuàng)新 C要抓住時機,促成飛躍 D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2011年重慶卷 39)材料四 在韓國,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上生產的東西才是最適合我的”傳統(tǒng)理念影響,吃本土食品、用國貨蔚然成風;韓國政府也制定了 “本國產品的關稅政策。這為其民族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但隨著的發(fā)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沖擊。2010年,韓國白菜嚴重減產,政府減低關稅稅率,引導民眾“身土不二”的觀念,從國外進口白菜,緩解了“白菜危機” (7)結合材料四,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哲學知識,談談韓國處理“白菜危機”給我們的啟示。(10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哲學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高考真題 第一 單元 第二 高考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852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