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七單元 第21課 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經濟改革課時跟蹤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七單元 第21課 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經濟改革課時跟蹤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七單元 第21課 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經濟改革課時跟蹤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七單元 第21課 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經濟改革課時跟蹤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1.赫魯曉夫作為改革者,其措施有( ) ①取消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 ②鼓勵發(fā)展家庭副業(yè)?、蹟U大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茏⒁獗Wo生態(tài)環(huán)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赫魯曉夫大規(guī)模開墾荒地,嚴重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④不正確。 答案:C 2.有人評價赫魯曉夫“是徘徊在新舊時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腳跨進了新時代,而另一只腳又由于歷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其中“在舊時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出赫魯曉夫改革( ) A.未改變工業(yè)發(fā)展落后的局面 B.片面強調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 C.來改變蘇聯(lián)原來的社會制度 D.未突破原有的經濟發(fā)展模式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材料解讀可知由于歷史的原因使赫魯曉夫在舊時代的泥淖中不能自拔。這里的歷史原因還要歸結為斯大林模式。故答案為D。 答案:D 3.某一歷史階段,蘇聯(lián)曾投資50億盧布在東部大規(guī)模墾荒。墾荒地的肥力迅速耗盡,幾百萬公頃土地遭風蝕,換來了沙化的土地和叢生的雜草。帶來這一結果的蘇聯(lián)領導人是 ( A.列寧 B.斯大林 C.赫魯曉夫 D.戈爾巴喬夫 解析:本題考查材料解析能力。從材料中“蘇聯(lián)”“墾荒”等信息可推斷,這一措施應是赫魯曉夫改革的內容,故選C項。 答案:C 4.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兩人執(zhí)政期間都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改革,他們的改革對蘇聯(lián)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 A.都在一段時間內收到了一定成效 B.開辟了新型工業(yè)化模式 C.都沒有解決蘇聯(lián)經濟發(fā)展的根本問題 D.改革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解析:結合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具體內容可判斷B項為正確答案。 答案:B 5.對勃列日涅夫改革來說,1975年是個轉折性年代,表現(xiàn)為( ) A.勃列日涅夫黯然下臺,改革隨之告終 B.經濟增長率連年下降后,進入停滯時期 C.由政治改革過渡到經濟改革 D.由經濟改革轉變?yōu)檎胃母? 解析:本題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階段特征。1975年后蘇聯(lián)經濟進入停滯狀態(tài),說明其改革已失去積極作用。 答案:B 6.勃列日涅夫統(tǒng)治后期,蘇聯(lián)陷入困難的根本原因是( ) A.個人崇拜盛行 B.政治生活僵化 C.對外擴張 D.計劃經濟體制活力衰退[ 解析:由于改革失敗,蘇聯(lián)所固有的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活力衰退,整個國家陷入了困難境地。故正確答案為D。 答案:D 7.下表反映了蘇聯(lián)國民生產的發(fā)展狀況。導致這一狀況的原因有( ) 年份 1981-1985年 1986-1988年 1989年 1990年 國民生產增長率 3.2% 2.8% 2.4% -4% ④全國政局不穩(wěn),社會出現(xiàn)了動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通過表格中國民生產增長率的增長甚微,甚至出現(xiàn)負增長的局面可以判斷①正確。通過表格中的年份“1989年”“1990年”又可以判斷戈爾巴喬夫改革導致局面混亂、社會動蕩,②④正確。③說法不符合史實。 答案:A 8.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進行改革的共同之處是( ) A.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B.都加強了黨的執(zhí)政能力 C.都突破了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 D.都是對蘇聯(lián)生產關系的調整 解析:戈爾巴喬夫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A項不正確;他們執(zhí)政時期,經濟發(fā)展緩慢,腐敗現(xiàn)象滋生,B項不正確;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沒有突破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C項不正確。 答案:D 二、非選擇題(18分) 9.20世紀50-80年代,蘇聯(lián)領導人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先后進行了經濟改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面是1953-1983年蘇聯(lián)與世界實際GDP平均增長率的對比:[ 對應時期的蘇聯(lián)領導人: 赫魯曉夫 勃列日涅夫 上臺:1953年 上臺:1964年 下臺:1964年 下臺:1982年 材料二 他是徘徊在新舊時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腳跨進了新時代,而另一只腳又由于歷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蘇聯(lián)《文學報》評論 材料三 1986年在蘇聯(lián)流傳的一則笑話:“這則笑話把蘇聯(lián)比做一列因鐵軌已到盡頭,無法繼續(xù)前進的火車。每個領導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處理這場危機:斯大林下令把司機和列車員槍決;赫魯曉夫則為他們平反;勃列日涅 夫把窗簾拉上并命令左右搖動列車,造成列車正在運行的假象;戈爾巴喬夫則拉開窗簾,把身子探出窗外大聲喊道:前面沒有鐵軌了,前面沒有鐵軌了!” ——歷史風云網 (1)從材料一看,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經濟改革對蘇聯(lián)經濟的作用如何?(6分) (2)結合史實說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評價?(6分) (3)材料三中1986年蘇聯(lián)“無法繼續(xù)前進時”,戈爾巴喬夫是如何解決“鐵軌”問題的?結果如何?(6分) 解析:第(1)問應注意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上臺的時間,再結合材料一圖示指出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經濟改革的作用;第(2)問要注意評價“徘徊在新舊十字路口”;第(3)問應圍繞戈爾巴喬夫改革最終導致蘇聯(lián)解體分析。 答案:(1)在一段時期內有一定的效果,但長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敗的境地,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蘇聯(lián)經濟存在的問題。 (2)赫魯曉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因此說“他的一只腳跨進了新時代”,但赫魯曉夫改革又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說“另一只腳又由于歷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舊時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而“徘徊在新舊時代十字路口”。 (3)如何解決:戈爾巴喬夫對蘇聯(lián)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進行了根本性的變革和改造。結果:經濟體制改革陷入困境,政治體制改革使國內局勢失控,導致蘇聯(lián)解體。-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七單元 第21課 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經濟改革課時跟蹤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第七 單元 21 戰(zhàn)后 蘇聯(lián) 經濟改革 課時 跟蹤 訓練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244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