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二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含解析.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二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含解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二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含解析.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二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含解析 (xx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Ⅰ)46(15分)近代杜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材科一 夫西人設立新聞紙館,上以議國家之得失,下以評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價,可以悉外國之情形,原為有益之舉。今宜仿而行之,惟不準議朝廷得失。凡外國物價,外國情形,及中國人而被外國人欺凌者,或傳教不公道者,皆可寫入新聞紙,布告各國,咸使聞知,使歸曲于彼;且以見中國百姓痛恨洋人,必將激而生變。庶彼君臣聞之,惕然知懼,比飭令彼國公使領事,自行約束。 ——《李鴻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條說》(1867年) 19世紀70年代后,維新派開始辦報。他們在辦報實踐中提出,報紙必須“宗旨高而定” ,“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當’,“報事確而速”.嚴復強調辦報須“一舉足不能無方向,一著論則不能無宗旨“。有維新人士倡言:“無古今中外變法必自空談始。故今日中國將變未變之際,以擴張報務為第一義。閱報之多寡,與愛力之多寡有正比比;與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绷簡⒊岢觯骸八F乎報館之著述者,能以語言文字開將來之世界也。”并說:“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報館其導端也……閱報愈多者,其人愈智;報館愈多者,其國愈強?!? —摘編自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 (1) 比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務派與維新派在辦報宗旨、任務、目的方面的認識有何不同。(9分) (2) 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戊戌變法前報紙在推動近代中國民主進程中的作用。(6分) 【解析】考查要點:近代中國報業(yè)的發(fā)展。解答此題關鍵在于閱讀材料把握材料信息。材料一闡述了李鴻章對辦報的內容的主張:與外國相關的事情,意圖“以見中國百姓痛恨洋人,必將激而生變。庶彼君臣聞之,惕然知懼”即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對外國人的痛恨,以促使外國人約束自己。材料二闡述了維新派辦報的意圖—宣傳新思想、啟發(fā)民智。對維新派辦報作用的分析可結合所學知識——必修二大眾報業(yè)的發(fā)展中的報紙的功能。 【答案】(1)宗旨:洋務派注重對外宣傳,維新派強調政治屬性。任務:洋務派強調披露洋人之事務,維新派倡導為維新變法服務。目的:洋務派意在維護朝廷并警示洋人,維新派強調利用報紙傳播新思想改變國人的精神面貌。 (3) 逐步沖破封建專制的言禁,拓寬了國人視野;進行了救亡圖存和啟蒙思想的宣傳,有利于開啟民智,為社會變革做了輿論準備。 (xx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卷Ⅱ)46.(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材料 縣設六十議員,是謂縣議員;府設六十議員,是謂府議員;省設六十議員,是謂省議員??h議員于秀才中選擇其人,公舉者平民主之……府議員于舉人中選擇其人,公舉者秀才主之……省議員于進士中選擇其人,公舉者舉人主之……公舉法:凡男子二十歲以上,除喑啞盲聾以及殘疾者外,其人能讀書明理者,則予以公舉之權……興革之事,官有所欲為,則謀之于議員,議員有所欲為,亦謀之于官,皆以敘議之法為之,官與議員意合,然后定其從違也。從違既定,乃由縣詳府;府議員意合,則由府詳省;省議員意合,則詳于君;君意合,則書名頒行;意不合,則令其再議。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則視議員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數多寡,而以人多者為是,所謂從眾也。推之,凡軍國大政,其權雖出于君上,而度支轉餉,其議先詢諸庶民,是真為政者矣。——何啟、胡啟垣:《新政論議》(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設計方案的主要原則。(10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該方案在中國近代民主進程中的意義。(5分) 【解析】 考點:戊戌變法。 能力:史料閱讀與分析的能力。 解析:注意材料的來源及寫作時間。 答案: (1)議員選舉和科舉功名相聯(lián)系;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有一定限制;仿行憲政,議事原則自下而上,少數服從多數;軍國大政仍歸君主。(10分) (2)進行制度設計;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資源。(5分) (xx年高考(山東卷))36.(10分)【歷史——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山東巡撫孫寶琦曾致電清內閣,闡述對時局的看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頃者,憲法信條,業(yè)經頒布,君權削盡,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從,反多獨立?!匾酝练朔迤穑袕姯h(huán)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袢崭魇∶袂椋鐩Q江河。然察其所為,決非種族相仇,實渴望共和政體。……依臣愚見,莫如毅然改計,俯順輿情,實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孫寶琦致內閣電(1911年11月11日) (1)概括指出孫寶琦的電文反映了哪些史實。(6分) (2)結合史實,說明清政府是如何應對“各省民情”的。(4分) 【解析】 考點:辛亥革命。 能力:基礎知識,史料閱讀與分析的能力。 解題關鍵: 答案: (1)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實行預備立憲;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各省紛紛宣布獨立;帝國主義伺機擴大對華侵略;實行共和成為大勢所趨。(答出三個要點即可) (2)起初,清政府拒絕實行共和,派兵鎮(zhèn)壓革命軍;后來,迫于革命形勢發(fā)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 (xx年高考(福建卷))41.B.[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歐洲今日政治之進化,其動力全在十八世紀之末,而以諸大家發(fā)明學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陸克(今譯洛克)、法之孟德斯鳩、盧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謂書中三先生學說重譯、編輯,以成是編,聊為吾中國政治進化之前驅云耳。 ——摘自《清議報》(1901年) 材料二 盧梭學說,于百年前政界變動最有力者也,而伯倫知理(歐洲政治思想家)學說,則盧梭學說之反對也。二者孰切真理?曰:盧氏之言,藥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藥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藥證相反,則舊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藥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啟超《新民叢報》(1903年) (1)材料一中“學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對盧梭等人思想的看法。(6分) (2)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實際,如何理解梁啟超“用藥不可不慎”的觀點?(10分) 【考點】康有為、梁啟超的民主思想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分析的能力。第(1)題“學理”時間是十八世紀末,人物洛克、孟德斯鳩、盧梭可以看出是啟蒙思想;“同人就日本人”指明治維新,所以看法就是指引改革。第(2)題“用藥不可不慎”說的是原來的用藥會引起其他問題,所以措施要切合實際,并且問題是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實際,所以答案要具體;題目要求“理解”,所以要做出評價。 【答案】B.[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1)啟蒙思想:指引當時中國政治變革。 (2)梁啟超認為,治病要對癥下藥,一種新思想的引進要切合國情;共和制不適合當時國情;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才是出路。但梁啟超的君主立憲思想在當時中國是行不通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歷史真題分模塊分課時整理:選修二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含解析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真題分 模塊 課時 整理 選修 近代 社會 民主 思想 實踐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kudomayuko.com/p-3232176.html